APP下载

论教师沉默在课堂管理中的情感作用

2015-01-31郑一晴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堂纪律交际师生

郑一晴

(周口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教师在充分考虑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实施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沉默,可以看作是一种教学技巧。这种教学技巧与学生的情感因素息息相关,被广泛运用于课堂纪律管理环节。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实施沉默影响或者维护学生情感,帮助学生降低消极情感因素的负面影响,营造利于学习的课堂环境。这样,教师同样可以在课堂师生交流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精髓也在教师沉默中得到体现。

一、教师沉默技巧研究现状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两大教学主体处于不间断的相互交流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形式丰富多样,除了最常见的有声语言(如师生问答)和师生间的肢体互动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沉默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刘向前根据课堂沉默的效用将课堂上的沉默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他指出,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吸引学生注意的沉默属于积极沉默;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沉默能够发挥众多功能和作用[1]13。刘向前在《论课堂沉默》中提出,教师沉默具有控制调节、启示、代替和判断以及辅助四种功能,并指出教师沉默应遵守适切和适度两个原则[1]15-18;蒋卫卫在《课堂管理沉默策略探析》中,从课堂管理的角度分析教师沉默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沉默策略的几个原则[2];王新博在《巧用沉默艺术搞好语文教学》中指出,课堂上的教师沉默具有控场、强调、调节心理和表达感情四种效应[3]。以上相关研究中,在课堂上发挥积极作用的教师沉默都被视作一种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学技巧。

毋庸置疑,在课堂上,师生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同时还存在大量的情感交流。不仅如此,学生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已被广泛证明和认可。刘珣先生曾针对教与学的关系,主张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作为一条根本的教学原则[4]。笔者在从教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学技巧的设计都是通过调动学生情感,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目的;教师沉默技巧的实施也与学生情感联系紧密。然而,相关文献都没有从学生情感的角度,对教师沉默技巧进行解读。

在关于研究课堂纪律的问题上,施里格利考察了523种分心行为,发现其中40%可以用非言语反应的方式纠正。布洛菲的研究发现,最富成效的教师往往使用那些干扰性最低的描述性方法处理问题[5]。Bronw&Levinson的面子理论认为,表达行为越间接,对面子威胁的程度也就越小[6]19。据此,Bronw&Levinson面子论是最根本的表示礼貌的方法,尤其是在表达解决和不赞同的时候[6]21。结合以上观点可以这样推测:在管理纪律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维护学生心理情感的角度出发,减少不礼貌的语言命令,会更有利于教师课堂纪律的控制。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多数教师在经历了前期课堂管理困难后会选择以沉默应对课堂违纪现象。尽管许多教师表示他们以沉默作为维持纪律的方法多属“无奈之举”,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课堂上学生违反纪律而出现的棘手情况,教师的沉默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教师沉默在管理整体课堂纪律中的情感作用

首先,沉默可以引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通常,人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反常现象上,因为这些现象往往会让他们感到疑惑、好奇,从而引起思考。在交际过程中如果给出出乎对方意料的反应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兴趣。师生是课堂交际的两个主体,嘈杂的课堂实际可以看作学生向教师传达的交际信号。在习惯了教师不礼貌的语言命令后,学生会根据之前的师生交际模式,推测出教师的反应依旧会是语言指令,接着根据推测等待教师的反馈。当教师并没有给出学生意料之中的反馈,而是保持沉默时,沉默的教师与嘈杂的课堂就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会因为教师打破旧交际模式产生疑惑,从而对教师的行为产生兴趣,主动关注教师。这就为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做好了铺垫。教师利用沉默代替声音和教具,以一种保守的形式,通过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而得到了最多的关注。

其次,以沉默礼貌地指正错误。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出学生的错误。在引起学生注意后,教师长时间的沉默将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教师权威的审视,促使学生思考教师保持沉默的原因。学生将真正考虑当前课堂的情形,进而明白教师不说话正是因为自身不能够提供适当的授课环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值得注意的是,指出学生错误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包容学生的错误,争取将对学生和课堂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教师应该认识到,在课堂仅有的几十分钟宝贵时间里,不管是对学生整体责罚(当众发火)还是直接批评一个或几个学生都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对学生整体笼统地指责有失公正,很有可能会忽略表现良好的个别学生;而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批评更会直接损害学生面子,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不仅会对师生关系造成不良影响,也会给课堂质量造成损害。另外,不礼貌的指责和批评很可能会激起高年级学生的不满,甚至引发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挑衅,导致师生互不礼让的恶性循环。因此,隐晦地指出学生错误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十分必要。沉默代表教师对学生错误行为的包容,并对其违纪行为持保留态度,不发表伤害学生情感的言论,以委婉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相对于语言命令,这种具有启发和劝导意味的管理方式更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也就让学生更容易在心理上接受。二是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心理学家认为,信息发出者用表情和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会导致信息接收者产生与其相似的情绪。也就是说,教师的情绪能够对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教师正面的情感同样也会帮助学生营造积极的情感因素。教师沉默所传达的正是教师平和的内心和对待课堂严肃的态度,这种对待课堂的正面情绪将会影响学生,给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引导学生放弃违纪行为。

除了引导学生明白自身错误,教师宽容的沉默也将恰到好处地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沉默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教师的身份配以沉默能够很好地塑造权威形象,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权威审视,并产生一定的紧张感,养成律己意识。在学生安静下来之后,学生的情绪也将会发生明显的转变:他们将会期待教师的反应。经过之前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学生已经将自身调整为适合进行课堂活动的状态,并做好配合教师教学的准备。

可以看出,整个教师沉默的过程从维护学生情感的角度出发,用沉默引起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兴趣;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以非语言的形式婉转地表达教师对学生违反纪律的不赞同,保全了学生面子;接着以沉默感染学生情绪,培养学生利于学习的正面情感。这样既维护了师生关系,也彰显了为人师表的气度和礼节。沉默所表现出的内敛衬托出教师沉稳的气质,帮助营造谦逊有礼的师表形象。这些都能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之情,从而端正对待课堂的态度。

三、教师沉默对处理个别学生冲突的作用

教师沉默除了在维持班级整体纪律时产生效力之外,也能够在个别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时候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利奇分别称会话双方为“自身”和“他人”。这里“自身”自然是指说话人,“他人”指的可以是听话人,也可以是会话所涉及的第三人[7]。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交际时,其表现的实际影响范围很广。在交际时,说话人的言行处处都透露着信息,而这些信息并非都是说话人有意想要传递的。而交际所牵涉的“他人”,也很可能超出说话人所预计的交际对象。在不能确定交际实际所涉及对象时,为了避免造成意外的交际效果,沉默无疑是最保险的表达方式。如果在课堂上个别学生间发生冲突时,立刻停止授课而对此事进行单独处理,不见得合适。首先,教师所主持的“公道”并不一定能被双方同时接受,肯定一方很可能伤害到另一方的情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其次,断然停止授课不仅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打乱课堂进度,不利于整个教学计划的进行。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采取相对保守的处理方式。这时教师的沉默有两个含义:一是示意学生,教师已经知道这件事情,赞同学生的观点以安抚当事人的负面情绪;二是告诉学生,此时在课堂上并不适宜追究此事,希望当事人谅解,暂时停止纠纷,维护课堂秩序。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关照当事学生双方的情感,平息学生纠纷,同时也做到了避免破坏学生整体学习氛围,体现了对整个课堂教学的尊重。

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应该礼貌得体,顾全大局。忽略学生情感的管理方法可能导致课堂秩序更加混乱,更甚者引发师生冲突,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对待课堂的态度。教师沉默在管理课堂纪律时,通过维护学生情感,可以减少消极情感因素的产生,缓和不利于教师施教的课堂气氛,在师生礼貌沟通的基础上帮助解决课堂纪律管理问题。

[1]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

[2]蒋卫卫.课堂管理沉默策略探析[J].科学教育论坛,2009(11):43-45.

[3]王新博.巧用沉默艺术搞好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2(18):207.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306.

[5]王桂平,史晓燕,郭瑞芳,等.国外关于课堂纪律问题的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6):79.

[6]董彩萍.礼貌视角下的汉语访谈节目中沉默的语用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7]王海燕.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话轮中的沉默[D].长春:吉林大学,2008:27.

猜你喜欢

课堂纪律交际师生
情景交际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麻辣师生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