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俯卧位的护理探讨

2015-01-31魏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玻璃体医嘱舒适度

【摘要】 目的 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俯卧位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充填术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后俯卧位,并进行相应临床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俯卧位。结果 在术后复发率及舒适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采用俯卧位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而且有助于提高舒适度。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101

作者单位:250001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To Explore the Nursing Patients in Prone Position 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

WEI Xia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 City, Jinan 25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 in prone position. Methods Taking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retinal detachment vitrectomy intraocular tamponade from 2012 October to 2014 October in our hospital. They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took prone position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but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prone posit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espect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and comfort, It i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for the use of prone position in patients 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 , and it can improve comfort as well.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 Vitreoretinal surgery, Prone posi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fort

作为眼科的常见病,视网膜脱落往往会致盲,针对玻璃体切除、硅油或者惰性气体充填术后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过去通常会采取面低枕高位,且俯卧位时间较长,但是这样常会导致患者随意改变体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愈合。本文就我院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术后俯卧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充填术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分布于18~69岁,平均年龄(48.17±5.63)岁;其中包括18例眼外伤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5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例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分布于17~69岁,平均年龄(47.26±5.02)岁;其中包括20例眼外伤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3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例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后俯卧位,并进行相应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⑴ 健康教育;⑵ 正确使用气圈;⑶ 特殊体位 [1]。对照组患者采用俯卧位,具体如下:患者于床上保持俯卧位,使用棉圈、枕头、衣物、毛巾等置于前额与胸肩等部位。

1.3 诊断标准

1.3.1 观察并且记录患者在术后当天、第三天、第五天是否遵守医嘱限制体位12小时,并观察术后病情的复发情况。

1.3.2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舒适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舒适、不舒适、极度不舒适三个层面,1~4分为舒适,5~7分为不舒适,8~10分为极度不舒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40例患者在手术当天全部遵循体位医嘱,在第三天有37例遵循医嘱,第五天有33例遵循医嘱;对照组40例患者在手术当天有36例遵循体位医嘱,在第三天有21例遵循医嘱,第五天无遵循医嘱患者。在术后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5.00%,对照组患者为32.50%,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在问卷调查中,对照组40例患者有9例表示舒适,有15例表示不舒适,16例表示极度不舒适,患者舒适度为22.50%,观察组40例患者有25例表示舒适,14例表示不舒适,1例表示极度不舒适,患者舒适度为62.50%,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的患者,通常采取面朝下的面低枕高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3.1 利用硅油与气体表面张力及上浮力使视网膜与色素上皮接触,使褶皱不平的视网膜展开,从而实现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目的,使视网膜复位。

3.2 可以有效减少角膜变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手术成功与否的直接影响因素为玻璃体切除眼内充填术后的体位护理。理论上来讲,术后7天内应该每天强迫体位13~15小时,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往往由于难以保持同一姿势而不能很好地控制体位,导致在气体吸收或者硅油取出后再次出现视网膜脱离的现象 [2]。

本文通过研究我院80例患者发现,采用术后俯卧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5.00%,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舒适度方面,观察组患者为62.50%,对照组患者为22.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以,对于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采用俯卧位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而且有助于提高舒适度。

猜你喜欢

玻璃体医嘱舒适度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