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青年教师分层培养体系 提高教学水平

2015-01-31姚玲亚,杨学文,赵怡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研室医学院名师

【摘要】 通过一系列青年教师培养方法的改革,探索青年教师的分层次培养体系,实现滚动培养的长效机制,促进“医生-教师”双重身份的合理定位,提高医学院系青年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实现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012

作者单位:430079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通讯作者:赵怡芳,E-mail:yifang@whuss.com

基金项目: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039)

Explore the System of the Hierarchical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Improve the Level of Teaching

YAO Lingya YANG Xuewen ZHAO Yifang ( School of Stomatology,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Through a series of reform for young teachers cultivation method, explore the system of the hierarchical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he long-term mechanism for rolling cultivating, promote ‘doctors – teachers’ double identity of reasonable position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young teacher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their own quality, achieve the long-term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Young teachers, Hierarchical training, Reform

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强校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其核心工作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高质量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医学院校教学、临床、科研任务重,人员短缺,如何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保证教学工作圆满、顺利、高质完成,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国外许多高校是通过高薪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进入高校,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晋升制度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完善,而不是过分强调通过学校的自我培养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国内高校中的医学院系,作为教学主力军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接受的是医学相关教育,经过岗前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短期培训,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和相关课程的试讲, 考核合格便能拿到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成为专职或兼职教师 [1]。他们对从事教育工作缺乏心理和知识上的充分准备,专业拓展能力受到限制,专业化水平不高,在教学中不能灵活掌握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相对缺乏,无论从教学经验还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必备的各种素质方面都难免力不从心。由于医学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不但承担着教学工作,还需要进行繁重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精力投入,改变身份意识,提高他们作为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改革创新意识,保证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医学院系面临的工作重点。

作为全国知名的口腔医学院校之一,我院始终坚持以培育高质量口腔医学人才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探索一套国家级教学名师和资深教授领衔,40岁以下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新留校教师分层培养的梯队体系,形成滚动培养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医生-教师”双重身份的合理定位,提高医学院系青年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实现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政策倾斜,营造氛围

医生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均有相应的回报,而投入到教学工作完全是奉献,许多医生主观上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和动力,客观上因参与教学工作后,在待遇及职称评定上无倾斜,所以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了教学医院师资建设 [2]。学院从制度上加以改革,制定激励性政策向教学工作倾斜,出台《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青年教师成才的实施方案》,对获得教研教改项目、发表优秀教学论文、获得教学成果奖等予以配套奖励,并在晋升中予以优先考虑。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去兄弟院校参加交流培训,每年安排十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中华口腔医学院教育专委会学术会议,提供各种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并试行《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拔及管理暂行办法》,推荐优秀的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制定《口腔医学院前期本科生班级导师工作实施办法》,加强和改进前后期联系沟通,巩固和稳定前期学生专业思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不仅奠定了教学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营造重教学的良好氛围,也调动了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教师干事有舞台、创新有动力、发展有后劲。

2 发挥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的辐射作用

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两位,为充分发挥本院两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典范作用,学院坚持组织新毕业留校的青年教师听国家级教学名师授课,学习国家名师的教学态度、教案制定、教学风格、交流互动等各类经验,并撰写心得体会,促进其尽快成长,完成由学生、医生向教师的意识转换。组织国家级教学名师与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单独指导与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技能和教学水平。在各类教学竞赛前,组织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督导团和有经验的资深教师多对一的进行指导和交流,手把手的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授课技能的提高。

依托国家级教学团队促进青年教师高质量成长。本院口腔内科教学团队涵盖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预防、儿童牙病学、口腔生物学几个教研室,将各教研室优势资源予以打通联合,以学术大师为核心,以高资历教师为中坚力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叉培养,扩大青年教师视野。通过培养一批年轻的教师加入教学梯队,形成结构更为合理、团结合作且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辐射措施促进优秀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院对部分有教学热情、授课技能较强、师生评价较高的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并推荐参加中华口腔医学会和武汉大学各类授课比赛,取得良好成绩。

3 强化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建立岗前培训机制,教研室新教师获得授课资格前先参加试讲,组织跨教研室的资深专家教授和学院督导团老教授听课并加以指导、打分,合格者方可胜任;每年举办PBL培训班,组织新留校职工参加学习并提交PBL病例,倡导PBL教学方法;重点栽培表现突出的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口腔医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并逐渐在全院推广应用。

组织二级、三级岗位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形成AB角有针对性地培养。以本院专业技术认定为基础,组织资深教师与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新留校教师形成AB角进行传、帮、带,A角授课时B角作为教授助理全程参加学习,B角授课时A角到场听课。此外,A角对B角的授课教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给予全程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授课技能。

实施本科教学课程助教制。由政治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善于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新留校青年教师担任课程助教。课程助教承担主讲教师或责任教师所授课程的有关教学辅助工作,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随堂听课,记录学生考勤,了解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辅导学生上讨论课,进行课外答疑;协助主讲教师做好实验课、实习课的指导和管理工作。课程助教制使新留校青年教师尽快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培养他们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同时有利于促进教学任务合理分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 合理制定考核指标

学院利用教学医院教研室主任即临床科室主任的优势,根据教研室教师人员的分布比例,给各教研室制定教学任务,在教学论文、教研教改项目、申报精品课程、出版教材、参加青年教师竞赛及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方面制定指标,并纳入临床科室主任年终考核指标。促进青年教师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同时为远期凝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申报教学成果奖奠定基础。

自实施制定考核指标以来,学院在发表教学论文、申报教学研究教学改革项目等方面均有明显改观,不仅在数量上有飞速增长,在质量上也有极大提高,而相关激励政策的实施又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科学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对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学院通过一系列青年教师培养方法的改革,努力探索青年教师分层次培养的体系,实现滚动培养的长效机制,促进“医生-教师”双重身份的合理定位,提高医学院系青年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努力实现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

猜你喜欢

教研室医学院名师
新乡医学院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名师简介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名师简介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