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舆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2015-01-31刘小珍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舆情政治

刘小珍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00)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聚地和网络舆情爆发的集中区。所谓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向公众表达和表现出来的各种公共事务中的情感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通信、态度和意见。[1]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更愿意通过网络渠道,发表个人意见、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因此,网络舆情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重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督和引导,积极探索在网络舆情领域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舆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网络舆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网络成了人们表达意见最频繁的场所,也是非理性情绪蔓延的重要场所。”[2]网络舆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和内容受到冲击,教育主体和客体受到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内容受到冲击。

网络舆情背景下的信息传播体现“三无”特点:资讯无屏障、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网络中的人们随时随地上传信息、发表看法,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人可以在线匿名交流,使得一些消极、腐朽的思想泛滥,如美国等西方国家依靠其强大的网络技术优势,借“人权”、“自由”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攻击,恶意炒作部分负面事件,破坏中国的安定团结;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影响中国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大学生自辨能力不强,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且思维跳跃,具有很强的发散性,经常带着个人主观色彩看待身边的事情,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和偏激观点。在网络舆情的强大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处于理想信念迷失、社会道德丧失、法律意识淡薄的困境。因此,基于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大学生个性的特殊发展期,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价值观被削弱,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考验。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受到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舆情的攻势下出现信息主导地位动摇和媒介素养缺乏。首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理论上的优势:熟悉人文社会历史知识,在教育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而网络舆情领域,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是最早接受网络媒体的群体,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绕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直接在网上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动摇,甚至被边缘化。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专业的媒介素养。众多高校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的网络技术培训,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意识淡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丰富却缺乏网络技术,不能及时了解学生所想、所思,在网络舆情时代,落后于学生、落后于时代。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大学生,在网络舆情的攻势下出现了人际关系的淡化和冷漠。很多大学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在宿舍里只要没事就会打开电脑,手机、QQ、微信等聊天工具,24小时全天在线,与网络中的陌生人畅所欲言,而对于身边的同学、老师、甚至父母不愿交流,从而产生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而是面对爱你的人,用冷漠的心,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很多大学生成为“宅男”、“宅女”及“QQ控”、“微博控”、“微信控”,同学之间不再亲密,信任感下降,大学生个体变得越来越孤独。

(二)网络舆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1、教育内容多样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集中在一定场合进行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甚至要求强制参加,比如通过讲课、报告会、专题讲座、考试等形式,教育内容相对单一。网络舆情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不再是书上或者指定的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据调查,在校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体前三名分别是:网络、手机和广播,其中手机的覆盖率达到100%。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决定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在网络空间里自由翱翔: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如十八届四中全会、反腐;关心校外热点事件,如香港“占中”事件的进展、北京APEC会议;关心本校的建设和改革及后勤服务质量,如近几年多所高校出现大学生通过打砸食堂来抗议高价饭菜等。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有利于课堂内组织教学,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思想问题;课堂外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围绕主题、热点开展互动交流,深化教育内容。

2、教育形式动态化。

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平面转向立体、从现实转向网络。首先,网络舆情的形式多种多样的,既有简单的文本文档、也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甚至创造了网络词汇、网络段子,生动形象,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教育形式和手段。其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的,拘泥于思想政治课、团日活动、专题教育等被动形式。随着网络舆情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多地依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是隐蔽的,是以引导为主要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环境、网络舆情、服务、管理作为载体,让大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净化思想。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避免大学生的逆反情绪,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认同感,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师生关系民主化。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通过教师的教授将社会所要求或期待的价值观念、道德要求、行为规范一股脑强加给大学生,没有考虑大学生实际的需要和学习能力,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舆情下随着QQ、微博、BBS的大规模使用,教师和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交流,更多体现在课外。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尤其是匿名的方式使得学生成为独立的个体与教师之间展开了更加民主、自由的交流。网络角色的虚拟化使师生双方保持相对平等的心态,自由地畅谈自己的理想、观点,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真实的看法,畅所欲言,减少了大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增强了互信、消除了隔阂,最终促使教师与学生向平等互动关系转换。

二、网络舆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途径

大学网络舆情是伴随着网络在大学校园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采用微博、微信、BBS等方式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心情,同时实现各种资源快捷、高效的共享和交流。网络在传播手段和传播特性上集纳了此前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不仅集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传播形式于一身,其独特的接入方式更使得原本分散的个人可以迅速聚集在网络虚拟世界,实现对同一信息、同一事件的共同关注和评论。“场域的构建并不是通过一种强加行为来实现”[4]网络的这种特性不仅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而且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一)立根本——实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网络自律。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在内容上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将网络道德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大学生完整的人格、网络社会责任感及网络行为准则。让大学生意识到网络道德也是实践精神的一种,是人们用来处理网络社会关系、调节网络世界秩序的准则。引导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网络道德体系中选择适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中分辨真假对错,自觉抵制垃圾信息,履行一个网民应尽的网络社会责任。

2、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促进大学生法律导控。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法律具有最大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是社会管理最有效的手段。现阶段,对网络舆情进行法律层面的管理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根据中国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本着信息公开、促进沟通、保障安全的原则,在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基础上,加强网络立法,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舆情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信息及言论的认定、违规行为和违法行为的界定以及处罚,相对欠缺。另一方面,要加大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各种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尤其对那些含有破坏社会稳定、捏造或歪曲事实、散布谣言、破坏民族团结、色情、暴力等网络言论要依法处理。在网络言论的执法管理中,往往涉及到通信、公安、安全、文化、新闻出版等众多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是现有网络管理的难点。国家要理清思路,尽快建立统一高效的协调机制。

(二)强教育——实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1、丰富课堂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网络舆情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大学的媒介素养。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网络舆情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政治、思想、文化修养,还应该具备基本的网络技能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大学在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养媒介素养理念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和教育学,探索网络舆情背景下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素养理论体系。二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网络舆情时代,当代大学生不能只顾埋头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学要把网络舆情融入课堂,可通过知识讲座、选修课、学术报告、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普及网络舆情知识、树立媒介观念。特别要培养大学生在使用各种媒体时要有一定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批判能力。面对部分论坛上集中爆发的网络舆情,大学生不要被网上充斥的负面信息和消极情绪绑架,要明白这是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的反映,更是相关论坛和网民的集中反映,不一定代表事情的真相。

(2)网络舆情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深挖中国民族文化,传递正能量。随着网络在大学校园的普及,大学生开始接触西方国家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如团结统一、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受到冲击。正如杨叔子教授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通过网络平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通过创新教育方式,融入到校园网络文化中。让传统文化以其完善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内容成为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等精神品质的思想来源。

2、拓展课堂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1)课堂内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极大丰富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形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动漫等技术与超文本技术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改变过去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古板、枯燥的固有印象。

(2)课堂外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课外首先要拓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是校园网BBS。在校园网BBS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指出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发泄个体的不满情绪,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校园网 BBS也成为高校了解大学生真实情感的一个窗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这个窗口,积极与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开展沟通和交流,做好网络引导工作。在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好帮手:班级QQ群、班级博客群、班级微信群、班级飞信群、班级短信群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参与其中,作为学生的老师加朋友,跨越时空、跨越班级,与学生实时聊天、交流思想。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赞扬的表情,一个加油的符号,都能让学生倍感温馨,思想政治教育就在无形中进入了学生的头脑。

(三)重引导——实现“网前”和“网后”相结合

1、重视“网前”引导,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卓有成效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离不开一支熟知网络舆情和网络舆论特点、政治和媒介素养过硬的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分析意识、增强分析能力,要“由点到面、由小到大”,重点关注敏感事件,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特别是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后勤服务、食堂菜价、教师授课质量等话题,大学生往往在网上发泄情绪,极有可能引起同学的共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科学分析、及早发现、主动引导,消除网络舆情的诱发因素。

2、重视“网中”疏导,培养“意见领袖”。面对网络舆情分散性的特点,简单的“堵”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疏导。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是否适应新形势的一个标准。“观念常常从广播和报纸流向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流向不太活跃的那部分人”。[5]首先,所有教师都是“意见领袖”。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都要积极加入学生的班级QQ群、微信群、微博群,与大学生在网络领域建立新的沟通空间,及时掌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答疑解惑。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及时发展网络舆情及对舆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其次,所有的学生骨干都是“意见领袖”。“三级学生骨干”(校级―院级―班级)作为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在班级QQ群、微信群、微博群中应该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以积极、健康的主流网络舆论帮助老师引领广大学生群体。

3、重视“网后”教育,修复高校公信力。一旦高校爆发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整个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总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形成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尤其对引导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形成方案,避免重复出现错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此次网络舆情事件作为一个案例,融入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化危机为契机、变坏事为好事。“媒介即是讯息,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寸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6]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邀请权威专家和专业组织,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引入媒介意见,修复高校的公信力。

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作为新生事物,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引导舆情走向,转变教育观念,拓展教育方式,合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建设好大学生现实和虚拟双重精神家园,构建网络舆情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1]张丽华.试析网络舆情对网民民主的影响[J].舆情问题分析,2007,(3):60-62.

[2]巩欢.信息传播圈中道德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建设,2014,(3):98-101.

[3]黄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4,(3):44-49.

[4](法)皮埃尔·不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8.

[5](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河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1.

[6]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舆情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