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党的作风到个人修养——读《整顿党的作风》 有感

2015-01-30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个人修养

李 哲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做了重要演讲——《整顿党的作风》 。文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学风、党风和文风上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这篇文章对于党建起到重要作用,那么,具体到个人,这篇文章对个人修养是否也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领袖高屋建瓴地从宏观上指出了一些问题,告诉我们整顿党的作风时时要提醒、事事得注意,同时,个人修养上,不论是共产党员还是人民群众都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提升自己。

一、反对主观主义——勤于实践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是针对主观臆断,而并不是反对主观思考。对于个人修养而言,将主、客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培养个人独立思考的思维,深化个人厚积薄发的意识,教导个人要勤于实践。

在《整顿党的作风》 里关于主观主义的部分,毛泽东弄清了几个“糊涂观念”,如“什么是理论家,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是理论和联系等等”。关于理论问题,毛泽东指出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虽然党的理论水平较过去有较大发展,但仍然跟不上革命形势的发展;二是虽然有部分人掌握了一些理论,但仍称不上理论家,因为他们没有把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联系。关于知识分子问题,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书本上知识的人、只是从小学上到大学的人算不得知识分子,成为知识分子“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据此,他提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不加思考地用他人理论就形成了教条主义,片面地从实际中总结的经验出发就形成了经验主义,这两种主义就是主观主义的表现方式。

反对主观主义对个人有何启示,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提醒人们要独立思考,这是针对教条主义;二是鼓励人们要厚积薄发,这是源于对经验的思考。在反对主观主义的同时,也要防止去主观倾向,主观主义是错的,但主观上的思考、总结是必要的。

个人是容易犯教条主义错误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丰富的阅历,都可以准备判断自身的发展,所以人们往往容易把书本上的指导、他人的经验教条起来,最终误了自己。怎样才能拒绝教条主义呢? 毛泽东指出,“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每个人都要重视实践,将实践进行到底,进而厚积薄发,每当遇到事情时,都得独立思考,判断这件事情有没有结合实际,有没有犯主观主义错误。

犯教条主义错误主要是由于实践太少,经验不足。而犯经验主义错误则因为拘泥于过去经验,不对新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如何避免经验主义错误,毛泽东指出,“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这就要求人们将不断总结过往的经验,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将经验升华为自己的“理论”,并结合目前现状,独立思考,进而将新的“理论”付诸于今后的实践。

不论是经验主义还是教条主义,都是人们没有结合自身情况,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都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不同的是教条主义多发生在实践经验过少的情况,而经验主义则多发生在经验“丰富”的情况。因此,人们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独立思考。厚积薄发多用于人们实践经验较少的情况,独立思考则多用于实践经验丰富的情况。但必须注意的是,独立思考和厚积薄发是不可割裂的,只不过是在不同阶段有所偏重而已。

二、反对宗派主义——善于相处

宗派主义的危害,就在于让不同集体不断发生冲突。而个人的宗派主义色彩严重,则使得与他人矛盾不断,不利于提升个人修养。

关于反对宗派主义,毛泽东的阐述则充分体现出了他的大视野、大局观。在文章中,毛泽东指出,反对宗派主义,外地干部和本地干部必须团结,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必须团结,军队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必须团结,老干部和新干部要团结起来。反对宗派主义,就要从时间上、从空间上反对宗派主义。但是,反对宗派主义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党内,跳出中国共产党,如何反对宗派主义,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宗派主义,就是一部分人“闹独立性”,这部分人“常常跟他们的个人第一主义分不开”,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二位。

这给我们青年什么启示? 一是要有大局观,不要斤斤计较;二是要谦虚,注意学习他人;三是要有责任感,切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为何反对宗派主义为涉及到大局观、大视野问题? 因为宗派主义就是把青年自己束缚到一个小圈圈里,不能横向纵向地全局看待问题。这个大局观,不仅是要在横向上和他人比不要过分在意自己得失,还有同自身纵向时间上比不要过分在意当下得失。

为何反对宗派主义要使人谦虚,注意学习他人? 在谈到外地干部同本地干部的关系时,毛泽东指出,“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讥笑本地干部,他们说:‘本地人懂得什么,土包子! ’ 这种人完全不懂得本地干部的重要性,他们既不了解本地干部的长处,也不了解自己的短处”。试想,外来干部不虚心地同本地干部处理好关系,怎么能做好工作? 具体到个人修养上,宗派主义使得个人陷到自己的小圈圈里,自我满足,看不到他人的长处,更认识不得自己的短处。

为何反对宗派主义就要有责任感? 毛泽东告诫全党,不同军队、地方和部门之间要互相负责任,老干部要对新干部负责任,中国共产党要对全中国负责任。具体到个人,宗派主义会使人仅仅关心自己“派别”,而不会在意其他派别的“得失”。这个责任是大责任,是要对整个大局负责任。

综上,反对宗派主义具体到个人头上就是要抵制个人主义,要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中,要合理处理同集体中他人的关系。

三、改善之道——惩前毖后,治病救己

在文章中,毛泽东对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提出了两个方法,即“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他指出,“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的好些……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那么,提高个人修养主要靠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己。

他人即使可以负责监督你,但却无法拯救你。一个人的修养终究是靠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反省自己,自己提高自己。对于个人修养而言,我们要惩前毖后,治病救己。根据毛泽东的上述论述,个人救己的障碍是什么? 那就是讳疾忌医,就是固执自己错误,就是不愿意面对错误的自己。自己认识不到自己错误,别人指出的错误自己又不愿承认。因此,提高自身修养最难处就在于对自己以前的错误不愿意揭发,总给自己留情面,不想正确分析过去的坏东西。

国家为了不落后就得不断自我革命,将一切落后的东西扫除出去;个人为了不落后也得时刻自我革命,与时俱进,把不合时宜的观念剔除出大脑。同时,个人要深刻进行自我批评,从思想上认识到过往的错误,而不是将认错流于形式。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J].党建,2013,(5).

[3]习近平.集中解决“四风”问题[J].党建,2013,(7).

[4]安涛,柳云.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及当代价值[J].理论观察,2005,(2).

[5]林梦.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3).

[6]陈挥,宋霁.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轨迹与贡献[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5).

猜你喜欢

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个人修养
浅谈刑法主观主义
领导力视域下中学校长担当精神的探讨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析李斯特的刑罚观
浅议如何教好初中历史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目的与方法探析
主观主义概率观溯源及其成就探析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研究述评
延安整风运动历史考察
王明与共产国际关系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