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传播环境下新闻策划的四度

2015-01-30何苗苗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受者策划媒介

何苗苗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新疆伊宁835000)

图书·编辑

新传播环境下新闻策划的四度

何苗苗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新疆伊宁835000)

在媒介多元格局并存,受众多元意识相生的新传播环境,新闻策划的范式、方法、效果也赋予时代的特点,需从广度、深度、向度、力度等四个方面做好新闻策划工作。

新闻策划 广度 深度 向度 力度

当代的传播环境,是一个媒介多元格局并存,受众多元意识相生的时代。随着社会传播环境的变迁,新闻策划的范式、方法、效果也赋予时代的特点。

一、广度

随着新媒体的产生,新闻策划也不仅仅限于一种媒体、一个地区、一种传播模式,而是进行了多媒体整合和信息资源的大融合,使得传播更广泛,更普及,影响力更大。这也正是当今新闻策划工作所追求的,这种宣传更讲求方法和技巧。

1.跨地域传播,伴随着媒介多元化的出现,突破以往独台、独社的报道,调动全社会一切媒体资源,把报道做大做强,实现影响的最大化。这在许多国际新闻中表现尤为突出。如震撼全世界的“9.11”事件,新华社在知道消息后,就立即通知各区的分社,让每个分社策划好如何报道此事件,全国各地媒体竞相报道,且内容角度各异。《21世纪环球报道》就用了4开16版的篇幅进行专题详细的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上下都接收到了此事件的海量信息。同时,网络媒体在这样一种传播里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网络的超时空性使得跨地域传播得以最大化的实现,真正做到了全球共享。

2.跨媒体传播。以往的新闻策划由于信源的单一性,只能就某一媒体做一些策划工作。而现在一个媒介形式多样的社会,整合各种媒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来影响社会舆论,正是新闻策划的定位之点。比如在做许振超这个人物的典型报道时,中央各媒体按照中宣部的要求精心策划组织报道,不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上连续刊发通讯、消息、评论,还把许振超事迹首次推进网络,实现许振超与网民的互动。另外中央电视台也推出了许振超典型宣传直播日,在直播过程中还开通了短信、热线方式来接受读者的反馈。这样报纸、电视台、短信、网络的多媒体共同融合把许振超事迹实际做大做广了。

3.超越传受者定位的传播。过去单一的媒介的情况下,传者永远是传者,受者永远是受者,传受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而在新的传播形式下,新闻策划推出了互动式传播方式,即传者也可以是受者,受者也可以是传者。例如在任长霞的报道中,由新华网等五家网站联合采写的报道《长风彩霞,逝者入诗》[1],据统计,有2000多名网友发表寄语和评价。可见,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已成为新传播环境下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传者与受者的良好关系创建了一个平台。

二、深度

新闻报道,尤其是战役性报道,需要把报道做深、做透、做全。从多角度多形式等方面围绕报道进行精心策划,从而使报道深入人心,达到传播质效的最大化。

1.报道形式题材多样化。以一个事件为核心,用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时评等多种体裁来阐释。同时配以通篇、声音、画面、音乐等多种形式,把报道做深、做透、做形象,让受众亲临其场,“不仅知道事件是什么,还知道事件为什么会发生;不仅知道事件本身,还知道事件的背景;不仅知道事件引起的巨大变化啊,还知道事件引发的强烈反思[2]。”如在报道“神五”新闻时,《人民日报》刊发了消息56篇,通讯18篇,评论3篇,图片26篇,访谈1篇,特写2篇。这一系列稿件从各体裁各形式为“神五”充足了电量,使受者全面准确认识“神五”的伟大和意义。

2.报道内容角度各异。稿件多了,但角度雷同,并不能使读者深刻全面地认识问题。所以,要有角度各异且丰富的稿件才能真正把问题说透、说深。在报道任长霞事件时,有的报道从工作角度说,有的文章写她的家庭,有的说她的求学经历,有的稿件说她的某个案件……从各角度,各个生活层面来全面展示一个立体的任长霞。让任长霞在人民心目中更真实,更亲切。这样报道就做活做真了。《21世纪环球报道》在报道“9.11”事件时就做得很好。他们有事件,讲述了“9.11”是如何发生的;有背景,利用数字告诉我们“9.11”死亡了多少人;有纪念,纽约前市长告诫市民;有反思,学者撰文——“美国就是恐怖主义国家”讲述了“9.11”应由谁负责。

3.连续追踪报道,不断挖掘更新更深的题材。马加爵事件曾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当时许多媒体都是采取连续追踪报道方式,不断发现信息,获取新线索。如以马加爵以前曾吃过一位老乡的饭,所以感恩在心,没有杀他。另马加爵写了遗书给家人等等,都是不断追踪,不断挖掘的结果。另外,在刘艳华案件中,《中国妇女报》采取派记者深入调查,新闻一步步曝光的模式进行追踪报道,获得了全国综合治理优秀新闻奖。

4.链接活动丰富。这也是当代新闻策划一个出其制胜的方法。通过策划与事件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使事件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这也是从多维度来审视事件的一个切入点。例如许振超事迹中,中央电视台首次用《实话实说》《新闻会客厅》等专题来聚焦典型。《三明日报》也策划进藏新兵与三名西藏学生共植民族团结林这一活动来增强对“新兵进藏”一事的报道。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拓展报道的深度,也是新环境下新闻策划的成功之道。

三、向度

向度是有时间指向性的,具有前瞻、远见的内涵。而新闻策划的前瞻意识又是策划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策划即谋略,谋略就需要远见,没有远见的谋略是不能成功的。同样,新闻策划需要超前的时间捕捉。某些重大节日、重大工程、重大事件之前,媒介要做周密详尽的策划,以便事件发生时更充分地报道。比如每年国庆节之前,新闻工作者就要策划此次报道围绕几个主题,一个主题报道多久。当然,这并不否认报道现场信息。又如在申奥之前,新闻工作者应凭职业敏感做好两种策划:申奥成功与不成功的策划。派多少记者深入现场去采访,采访什么部门,这一系列琐碎而繁多的工作都需要策划的前瞻意识。

所谓前瞻意识也是一种预见意识,是指对“还没有发生但可预见的事件提前进行的一种新闻策划”。1994年12月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三峡晚报》就盯住了这个即将发生的事件做了很好的提前介入工作。派记者一个月前就近日三峡工地现场进行观察,提前挖掘信息。另外,抓住10月份在湖北举办第二届三峡艺术节这个时机,邀请《羊城晚报》共同策划“三峡工程大视角”系列报道,准备在三峡工程开工之前同时推出这组报道,以加大报道的影响力。在这次策划活动中,他们列出了15个选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在采访半个月后,又进行第二次选题的归纳,保留了8个选题,后又进行第三次策划。反复推敲最终定下了5个选题[3]。每一选题角度各异,有介绍三峡工程的建设情况的,有关心三峡移民问题的,有分忧三峡资金来源的,这组经过精心策划的报道,推出后获得读者的一致好评,被评为湖北省地市州报好新闻奖和宜昌新闻奖。

1.策划的前瞻意识有助于更好的打好报道这场战役。俗语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就是这个道理,预见到重大事件,提前进行筹划、准备,报道才会面面观,使读者了解更全面的信息,是对报道挖深挖透一种未雨绸缪的计划。

2.提前介入重大事件也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了解事件背后及有关联的东西,把时间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都详尽真实的了解到,真正做到新闻全面、客观、真实。这样读者不仅了解事实本身,还对新闻背景有了真实的了解。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读者的思考,还防止了采访的片面和肤浅,防止了新闻失真。

3.策划的前提准备,也会有意外的收获。新闻工作者在全面详尽的深入报道过程中,也许会有某个细节抓住其职业敏感,这一细节就有可能使工作者发现一个新的角度,使报道更新颖,更真实,更亲切。细节往往能打动人,其传播效果也就在这里。

四、力度

新闻策划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好的策划会使新闻报道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在全社会产生一种共鸣效应,这样也就真正实现了“三贴近原则”。

1.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十分及时,全面,让受众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接受更全面的信息。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主要在其新又是闻。所以,实践性是新闻报道很重要的要求。而许多大型的战役性报道如果等到事件发生了再做筹划工作,一是不如提前介入及时,另一方面不能好好地把握报道的全局。东报一条,西报一条,杂乱无章,使读者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事件了解不很清楚,同时也容易误解报道意图。

2.策划的强有力能使报道做强做深做大,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舆论功能。一个事件只有普及了,加深了才能让全民知道,给全民心中留下印象。按照议程设置理论,大众媒介设置什么议题,人们就会关注这个议题,认为此是重点,这也正是传播者的目的。在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国情下,大众媒介引导舆论的职能十分重大,所以策划工作有助于这种职能的最优发挥。

3.策划内容十分丰富,当代环境下的策划更注重传者与受者的互动,这种互动更加强了宣传的力度,使下情也能上达。这种反馈方式也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人们关注议题的重点,使得传播更有效。同时也遵从三贴近原则,使受者和传者平等对话,创造一个和睦友好的传播环境。

结语

新闻策划在新的环境下无论方法、技巧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当然,市场经济的洪流可能使许多新闻策划工作走上歧途。比如打着为民服务的招牌进行商业宣传的策划活动就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要有崇高的新闻职业道德,真正认识传媒业的作用,用社会责任做好策划工作。

[责任编辑:唐旻星]

[1]杨卓.论当前新闻传播中典型报道的改进与创新[J].东北师大学报,2005(3).

[2]于斌.策划集合报道重大国际新闻[J].新闻与写作, 2002(11).

[3]危明华,唐宜贵.三峡工程报道的新闻策划[J].新闻记者,1996(6).

G211

A

1674-6287(2015)01-0103-03

2014-10-20

何苗苗(1981-),女,陕西绥德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学、编辑学。

猜你喜欢

受者策划媒介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影响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护理因素及对策
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本期策划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