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小城市历史信息的整合与活化研究

2015-01-29石宏超

中国名城 2014年12期
关键词:平阳肌理古城

摘 要:当下存在大量历史悠久的地方小城市,但城市的传统形态和文化记忆缺乏有效保护。以温州平阳古城为例,探讨对这些地方小城市历史信息整合和历史价值挖掘的重要性。从平阳古城的营城理念、城市结构、形态演变、历史建筑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提炼平阳历史遗存的文化价值,并对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活化策略提出建议。借由这样的挖掘和梳理,为地方小城市的更新方向抉择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地方小城市;历史信息; 整合;活化

Abstract:There are many local small cities which have long history in China, but the cities' traditions and memories are lack of protection. The autho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historical value mining of these small cities with Pingyang Ancient City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creating the city, urban structure, evolution of urban form, features of historic buildings etc. refining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relics, and the article presents suggestions for the city's acti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Key words:local small cities;historic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ctiv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2-42(5)

当下存在这样一类地方小城市:规模不大,等级不高,人们通常称之为小县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需仔细寻找方能觅得些许历史残片;城市不老,但也不新,各个年代的建筑混杂层叠。这样的地方小城市数量很多,据统计,全国目前的县城有1636个,县级市有374个,而地级以上的城市有287个。它们正在或者即将面临着新一轮的城市更新计划,面临是细心地拾起城市记忆与传统还是丢掉历史碎片,还是完全进行大拆大建快速改造的抉择。

温州的平阳古城就是这样的一座地方小城市。保持历史文脉,保持城市的地域性特征,这种看似正确的方向,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虽说有资本、政策等多种因素,但以往对这种地方小城市的研究成果少而零散,而缺乏城市历史信息的整合和历史价值的深度挖掘也是不可否认的关键之一。笔者在参与“品质平阳与慢城生活”项目的研究中,就主张以平阳的历史文献、古代地图等为基础,结合现实的城市空间与肌理关系进行城市历史信息的整合研究,从而对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活化策略提出建议,希求能够借由这样的挖掘和梳理,为平阳城市更新的方向抉择提供基础依据。

1 平阳古城历史变迁概述

温州平阳县在历史上又称始阳、横阳、罗阳,始建于西晋太康四年(283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郭璞于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南下规划永嘉郡城,对横阳城重新进行选址、规划、营建。在1700多年的历史中,平阳历经历史沉浮,重要节点包括:西晋——城市始建,太康四年(283年)建城,初名为“始阳”,初始建城位置在仙口;东晋——郭璞选址规划,明帝太宁元年(323年),郭璞选县治于今平阳古城位置,从此平阳县治稳固未移;吴越——定“平阳”之名;后梁乾化四年(吴越天宝七年,914年),因全浙已平,吴越王钱镠改横阳县名为平阳;南宋——城市发展的高潮,从宋代至元代前期,是平阳古代历史上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辉煌时期,特别是南宋,是平阳历史上的极盛时期;元代——升县为州,元贞元年(1295年),平阳人口增至57377户,平阳州为中等州,这是平阳历史上的最高建置;明清——形成今天的古城肌理。

2 平阳古城营城特征的历史信息整合

2.1 营城理念

平阳古城的营城理念可总结为两点:负山通水与不求方正。郭璞将平阳古城设计成“连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的理想“山水城市”模型。隆庆《平阳县志》云:“自晋郭景纯定县治,以仙坛、昆山对峙于前,鸣山、石塘拥障于后,故宋令陈容有‘前分凤翅,后叠蛾眉之句。俗传左右二山为斗牛,鸣山为伏虎,言其形势也。” 郭璞的选址从地理环境出发,以方便生产、生活和城防为目的;城池不求几何方正,以节约人力、物力,缩短建设工期为原则,体现了经济型或物质型的规划理念。

2.2 城市结构

与多数城市坐北朝南的城市朝向不同,平阳城为坐南朝北,这个朝向全由实际地理状况而定。

旧时平阳城墙呈椭圆形,南北斜长,东西差缩。城门4座,东日“挹仙”,通仙坛寺(今为职技校址),遗址今称东门;南曰“通济”,通坡南,遗址今称南门;西曰“登瀛”,通沙岗,遗址今称西门;北曰“迎恩”,通瑞安,遗址今称北门。城楼4座。城门外均设吊桥,东“长青桥”;南名“普济桥”;西名“白石桥”;北名“永安桥”。水门三座,东水门在挹仙门首;西水门在登瀛北侧;北水门在迎恩门东边。城濠系东晋开凿,东濠深二丈,阔五丈(今部分填塞);南濠深三丈,阔七丈(今部分填塞);西濠深二丈,阔七丈;北濠深二丈,阔五丈。

平阳城墙在元代曾被拆除,后又重建,民国31年彻底拆除。明洪武年间城墙周六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六尺,面宽九尺,基宽一丈三尺。城东西宽一百丈,南北长二百五十八丈,堞五百八十口(明尺一丈等于现在的3.11米)。清乾隆年间城高一丈八尺,堞642口。endprint

平阳城中有非常明显的城市中轴线——解放路(历史上称为岭门街),而白石街与解放路纵横交错,构成十字形结构,这是中国传统小城市中最常用的构成结构。历史上的街巷南北向的有五显殿街、考棚巷等;由于东西窄南北长,东西向的街巷较多,有衙前街、白石河街、西城门巷、新街、司前街等。

平阳城的水系有环绕城外的护城河,包括北面的雅河、东面的考棚河、西面的汇水河、南面的龙河;城内则有南北向的腰带河和东西向的白石河,一同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城市水网。平阳古城内的水网是与路相平行的,如腰带河与解放路相平行,白石河同白石河路相平行,从而形成陆路、水路两套交通体系,可谓“清泉夹道流”。

县衙署位于城市的最南端,即城市的政治行政中心位于城南,城市向北发展。城市内有很多宗教建筑,包括城隍庙、关帝庙、五显庙、财神庙、火神庙、妈祖庙等。

2.3 形态演变

明代平阳地图历史信息较为简单,地图上有城墙、四座城门,街巷数量较少。由明代地图中的平阳地图可见,道路系统已经非常明晰,它是由四座城门所确定的两个方向的轴线道路,从而形成平阳城的“十”字形道路系统。

乾隆时期的平阳古城地图仍然只有简洁的连通四座城门的十字形道路骨架。

从民国平阳地图中可见,南北向上依然是一条连接南北两门的中轴道路,该道路与水道并行。东西向道路较多,除去连接东西两座城门的白石河街以外,还有县前街、西辕门街、新街、司前街等。因此平阳古城的道路系统是“十字形”主框架加上近乎“鱼骨状”的道路系统。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地图显示,除城墙和城门被拆除外,主要的城市道路网与民国时期相比变化不大,有一些街巷的名称有变化,如白石河路改名白石路,西辕门街改名天来巷,新街改名雅河巷,司前街改名城隍路等。城市肌理变化比较大的是解放路的西边雅河巷与天来巷之间的区段开辟了人民广场、工人俱乐部和电影院,形成了一个城市中心。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平阳城迅速扩大,填护城河,铺设道路,城市结构和城市肌理变化较大。北护城河成了衡阳路,西护城河成了汇水河路。在古城范围内除部分区块,如雅河路以北、汇水河路以东的一片区块以外,多已成为新的建筑小区。

总之,平阳古城的中轴线成为界定平阳古城结构的恒定的历史线索(图1)。此外,平阳古城沿着中轴线具有历史兴衰的推进关系,早年由于航运、浙闽古道和商贸,坡南的活跃度甚至远远超越城墙范围内的古城区域,后来坡南慢慢衰落,平阳的城市重心回到城内;城墙被拆除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向北发展,城市重心移向原古城的北门以外。

3 平阳历史建筑的特征研究

平阳古城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主要集中在坡南街、东门街、解放南路等区片。按照建筑的年代、特征、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3.1 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传统中式木构民居

平阳传统中式木构民居建筑结构属穿斗体系,梁为月梁,月梁的断面和形制更加接近法式月梁的比例特点,一般梁截面的比例接近于2:3,月梁起拱形状较自然。建筑出檐大,举折平,廊步开阔,建筑形态古朴。平阳传统木构民居带有强烈的宋风遗韵,柱顶上的坐斗常采用宋式的圆栌斗形式,但斗欹较宋式斗栱的斗欹高,可称为“高脚斗”。斗栱中常出现各种类型的昂,包括下昂、上昂、假昂等。在外檐、内檐、藻井斗拱等处常使用斜撑式上昂,甚至双上昂的形制。檐下常使用插栱,层层出挑,且插栱多为偷心造。

3.2 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传统中式木构商铺

平阳传统纯木结构商铺一般为一层或两层,坡屋顶,屋面为小青瓦。二层常做挑阳台,楼面承重梁以及木楼板通过檐柱、川枋、门面梁再往外延伸外挑,挑头上立“童柱”、架“梓桁”、榫“挂落”、做“栏杆”。一楼采用传统的为木制推拉门板,挑檐一般用插栱,有时也用斜撑挑檐。山墙收头处做曲线状樨头,造型优美。

3.3 民国至解放初期的中西合璧的商业建筑

平阳近代的中西合璧折中主义商业建筑在屋架结构上发生了变化,有些檐柱变为砖柱,主体还是木结构;有些则由砖墙进行承重,在上部用屋架。墙体大量运用清水青砖墙,因平阳青砖具有色泽深浅不均匀的地域特征,故而青砖墙体肌理非常有特点。装修包括中式和西式两种。山墙仍然是人字形,但做了一些形态上的简化和改进。有木制的西式风格门窗、栏杆、门窗的贴脸板线脚等,也出现用水泥、铸铁等材料制作的装饰构件。

3.4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建造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这种类型的建筑常常为两到四层的楼房,但开间和层高与传统建筑差别不大。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多为平屋顶。建筑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的简洁与韵律感,常用水泥预制花格漏窗作为墙面装饰,具有特别的美感。大量使用水泥装饰,水刷石、水磨石、抹灰拉毛等水泥装饰手法。

3.5 其他建筑

平阳的历史建筑中还包括宗教建筑、公共建筑、小型景观建筑等。这些建筑一般都为传统式样,但由于建造年代差异,风格呈现多样性。比如坡南街的东岳道观是新建不久的仿宋式官式建筑,而通福门则是清式建筑,这些历史建筑一般不是城市的基底建筑,常被作为独立个体进行保护。

4 古城历史信息的价值提炼

4.1 历史最古——温州城市历史结构保持最好、最古老的风水古城

平阳古城是温州历史结构保持最好、最古老的县城。从历史记载上可知,平阳建县在西晋283年,移至现在的县治位置最晚是在东晋323年,与温州府城、瑞安城的建城历史基本同时,但从城市整体结构和肌理的保持上又远远好于温州和瑞安。

4.2 “阳”气不断——历史纵横变迁,城市始终称“阳”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胎记,体现着地方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底蕴。平阳历史上最早叫“始阳”,后又称“罗阳”、“横阳”,直到吴越国时期称为“平阳”,平阳县治称为“昆阳”,历史上平阳就一直是以“阳”命名的。在古代平阳南面有江名“始阳江”,亦名“横阳江”, 而县治(县城)置于江的北面,故城名“始阳”,后又称“横阳”。因此,平阳城名中的“阳”字即水北之意,这与传统城市之名中的“阴”、“阳”之辩是一致的。平阳是温州历史上唯一一直称“阳”的城市,在传统堪舆学中,这表明城市所居之地是风水绝佳处,为“金星登殿”,这从一千多年以来,平阳极少有自然灾害,一直平平安安中亦可见一斑。endprint

4.3 中轴超长——将古城历史与人文贯穿一线的城市主动脉

平阳古城具有明晰的城市中轴线,即现在的解放路,同时延伸到南门外的坡南街。在这条中轴线上,集中了平阳城市最为重要的文化遗存,如通福门、县衙署、文昌阁等。据《浙江古代道路交通史》载,唐宋时温州古道“自温州向南经瑞安、平阳,出分水关入福建霞浦至福州,是浙闽之间最早的通道”。坡南街是温州到福建这条古道中的必经之道。因而这条轴线既是空间串联的轴线,又是串联瓯越文化与闽越文化的线路,它还是城市的景观通廊,沿着轴线可见两山相峙的壮美,又可见城市南面如同城市门阙的两座山东门山和九凰山平瑞塘河的烟波浩渺。

4.4 边界清晰——明确的城墙、城门、护城河方位成为防止古城无限蔓延的有效屏障

平阳古城在民国31年拆除城墙之前一直有完整城墙、城门和城壕体系,这一体系使得平阳古城在形态上有一种边界上的制约。同时在城南外和城东外发展出的坡南街区和东门街区的事实,说明平阳城市的繁荣已经突破了城墙的限定。虽然今天的平阳古城的城墙和城门都已经不存在了,但由于历史记载的详细,以及护城河等重要信息仍清晰可辨,城墙和城门位置可以非常准确地进行标识,这为平阳古城的城市形态提供了非常准确的边界信息。

4.5 肌理完整——坡南街和东门街两大历史区片集中展现古城的历史肌理

平阳古城的基本历史结构仍然保持,东门街和坡南街两大历史区片中集中展现了古城的历史肌理。其他如西门街区、解放南路区段等,历史肌理保存得也较好,透过它们,可以串联出平阳古城原有城市肌理的基础结构和形态。

4.6 文化基因——并立互补的文化基因和一以贯之的平阳之学

4.6.1 两种越文化——瓯越文化与闽越文化

越有百越,主要由三支:瓯越、闽越和南越。由于特殊的地理背景和移民历史,平阳具有瓯越和闽越两种越文化的特征。瓯越文化以永嘉学派为主体,经世致用,讲求事功, 反对离开“功利”而言“道义”;讲究功利、积极进取、敢于冒险、务实、竞争。闽越文化则贵巫尚鬼,“ 笃于事鬼” ;便宜行事、讲究实用。

4.6.2 两种地理文明——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

平阳的地理特征为“七山一水两分田”,是温州的农业大县,同时一面向海,在文明形态上同时受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两种文明形态的影响。民国平阳被称为“浙南的百万仓”,平原面积占温州地区的三分之一,土地总面积相当于瑞安、文成二县之和。农业文明的特征使得平阳较之温州其他县市,住民生活安定,心态平稳,安乡固土;同时平阳过去与内地的联系较为不便,与海外的交往则比较兴盛,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进行生活生产活动,形成了不重理论、崇尚实际、勇于开拓、亲山近水的心理特征。

4.6.3 两个方向移民文化——北人南迁与闽民入平

移民文化是平阳的重要文化基因,平阳受到两类不同性质、规模、方向的移民历史影响,第一类是历史上几次北人南迁的移民历史,特别重要的两次:一是西晋末年的大批北方中原氏族南渡,很多来到温州,来到平阳;另一次是宋室南渡,中原人随着宋室迁移到南方,南宋为高潮,产生永嘉学派,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第二类是历史上的六次闽民入温,把闽越文化传播到了平阳。

4.6.4 一以贯之的平阳之学

平阳是学风昌盛之地,在温州除永嘉之外,无出其右者,素称“小邹鲁”,宋明以来,博学名儒,频频出现。追根溯源,平阳之学肇始于五代的孔氏南迁于平阳,博兴于两宋,从北宋的洛学入平到南宋事功学派的一支——平阳学派。学风之盛更加表现在平阳是状元之乡。以老平阳计算,平阳文状元有三人,特别1238年和1241年连续两届状元花落平阳,引起震动。平阳武状元有19人,数量占据温州的七成以上,更是全国第一。平阳素有“昆阳文献邦也”之美誉,一以贯之的平阳之学更是延至今日。

5 平阳古城的历史保护与活化策略

5.1 平阳历史文化传统的活化策略

5.1.1 学脉之通

将平阳之学自古至今整合一体,打造“学在平阳”的教育文化品牌。从平阳学派到孔氏家庙,对文献历史信息进行梳理、编撰,以各种形式进行平阳之学展示;同时梳理与平阳之学有关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与历史遗存,对其进行修缮、整治、标示,甚至重建,并对位置相互关联的遗存进行文化线路的策划组织,如孔氏家庙、文昌阁、文明塔,都在平阳的中轴线附近,可进行一体整合与设计,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中轴上的平阳之学”。

5.1.2 “阳“气之续

以平阳之“阳”为核心概念,建立平阳传统养生文化平台。这样一座由古人精心择址的山水城市,不仅拥有健康的养生环境,还拥有中医、中药、推拿、针灸等养生传统。勾连历史与当下,平阳可以“阳“为核心概念,开发平阳传统养生文化平台,打造一座养生之城。

5.1.3 文化之盛

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阳,采取展演、技艺传承、产品转化等多种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和利用,并开发创新模式。整合平阳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将平阳的大山大海、文武之道进行推广和传播。

5.2 平阳古城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活化策略

5.2.1 古城街巷格局需完整性展现

历史文化名城的街巷格局,作为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与制度文化的物质反映与空间载体,成为人们理解与记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与文脉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城市更新中,首先要保持住原有古城与东门街和坡南街两大历史街区的街巷体系,进行必要整治梳理,但基本结构不能改变。特别强调组成古城主体结构的街巷,如解放路、白石街、雅河路、五显殿街、天来巷、县前街等。

东门街和坡南街两大历史街区对于平阳来说非常珍贵。对它们,首先是保护,保护的内容包括街巷体系、肌理结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邻里关系等,保护环境历史要素,包括地名、位置、场地、景观、历史痕迹等。大量“物是人非”的景观场景和历史痕迹提示着不同时间历史情景的多重叠合,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其次要把历史街区进行有机更新,使其成为有活力的街区。有机更新的根本内容就是:使历史活起来,使空间品质得到彻底优化,使公众能够从复活的历史中享受生活本身。endprint

5.2.2 古城肌理的拼贴关系处理

城市的街巷格局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历史文脉的物质遗存。平阳城市肌理呈现碎片化特征,街区的历史文化内容与各时期现代建筑呈现出混杂拼贴的现状关系。在策划工作中要充分认识这种肌理拼贴的状况本身即是平阳街区空间特征的现实组成,需通过建立不同历史片段间相互的对话关系,把片段的对比塑造成为一种对话式的相互说明,使拼贴成为一种特殊的、富于表现力的空间集合关系类型,使拼贴成为一种表现手段。

5.2.3 古城重要节点——城墙、城门、城壕的艺术性再现

城墙、城门、城壕是平阳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非常重要的标志性节点,虽然城墙和城门在民国时期即被拆除,城壕也大多被填塞,但是位置都可精准辨析,原有形制亦可找到依据,所以俱备可以恢复的条件。在具体操作中,不建议进行完全的仿古复原,而是采取公共艺术的手段进行展现。

结语

平阳古城这一类的地方小城市,其历史信息往往处在各种现代建筑和街区的夹缝之中,呈现碎片化、孤立状的形态,极容易被掩盖和忽视。而在经过历史信息的整合研究之后,其城市历史信息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得以展现,历史文化价值也得以彰显。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活化策略,则更能被决策者所接受,从而在城市更新中保持住地方小城市的历史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符璋,刘绍宽.平阳县治[M].平阳: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25.

[2] 昆阳镇人民政府.平阳地方文献丛书[M].温州:温州大草原印业有限公司,2011.

[3] 林伟.昆阳记忆丛书(内部资料)[M].平阳:昆阳镇人民政府,2011.

[4] 李炜.古道坡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5] 丁俊清,杨新平.浙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 孔磊.瓯越乡土建筑大木作技术初探[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08.

[7] 刘磊,张亚祥.温州民居木作初探[J].古建园林技术,1999,(4).

责任编辑:于向凤

作者简介

石宏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阳肌理古城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F plasma cathode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Masterpieces 佳作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雷平阳:行走在故乡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