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沿海城市带区域空间极化研究

2015-01-29马学广窦鹏

中国名城 2014年12期

马学广+窦鹏

摘 要: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城市与区域向沿海发展的趋向愈来愈显著,国家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不断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国沿海地区作为国家开发和开放的重点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差距的重点区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但是,中国沿海地区内部同样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其空间极化的格局、过程及影响因素等方面都亟待深化研究。立足城市尺度,应用SPSS统计分析技术,试图揭示中国沿海城市带空间极化的格局、过程及影响因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沿海城市带空间极化格局以沿海三大城市带为核心,呈现圈层蔓延和距离衰减的态势;中国沿海城市带空间极化过程呈现绝对极化程度不断扩大的同时,相对极化程度呈倒U型缩减的态势。上述空间极化格局和过程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及区位、人口资源与流动、资本来源与流动、政治制度与政策体制、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空间布局与形态等因素密切相关,亟需在政策扶持、城市规划、中心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中国沿海城市带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沿海城市带;空间极化;城市尺度

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 it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for the cities and region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world to develop toward the sea, the key point of the national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c gradually transfers to the coastal areas. As the key point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open, the coastal areas of China 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 becoming the key areas which can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narrow the gap of economic and technical level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becoming the important support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owever, China coastal regions also have the phenomenon of uneven development. The pattern, proces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pace polarization are in poor state of research. Based on city scale, the paper applies SPSS statistical analysis technology, tries to reveal the pattern, proces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hina Coastal Urban Belt (CCUB) spatial polar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CUB spatial polarization pattern goes around the three coastal urban belt, presented circle spread and distance attenuation trend. The process of CCUB spatial polarization presents that the absolut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are widening while the relativ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are declining as inverted U-shaped. The above-mentioned spatial polarization pattern and processs formation goes together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ocation,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flow, capital source and flow, political system and policy system,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space layout and form etc, and need to deepen the reform in the aspects of policy support, urban planning, central city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etc,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CCUB.

Key words:coastal urban belt;spatial polarization;city scale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2-09(8)endprint

1 导言

1.1 沿海城市带研究成为国内外城市地理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内容

20世纪中叶,戈特曼对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研究开启了世界范围内沿海城市带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1]。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强国”战略下的中国现代化发展,应当重新审视沿海城市带发展格局。城市地理学对沿海城市带的研究,从沿海城市体系入手[2],发现沿海城市带成为我国重要的生产要素集聚与扩散的城镇密集区[3],并进而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4]。部分学者对中国沿海地区构建城市带展开战略思考,提出以城市组合为手段,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城市带,形成城市带-城市群-城市圈三个层次城市带空间结构[5],提出分段培育[6]、沿海城市群与内地城市“嵌入性结构关系”格局的大沿海城市发展战略[7]。

1.2 对区域空间极化的研究侧重于中微观尺度,并较多采取定量分析方法

与此同时,区域空间极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极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中间阶层消失”或者向“两极周围聚集”的现象[8]。空间极化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处于不同极化层的区域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而处于同一极化层的区域发展差距越来越小[9]。部分学者采用综合指标法,运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江苏省、京津冀、长三角和东北三省等地的区域空间极化和反极化的演变规律[10-14],中国沿海城市带形成经济隆起地区与经济低谷地区的强烈反差[15]。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于区域空间极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区域空间极化的格局和演变趋势分析,研究对象以省和经济区域为主,偏重中微观尺度,研究对象较为分散,缺少对中国沿海城市带全景式的分析和研究。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沿海城市带星火燎原式地快速发展起来,亟需学者对其展开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本研究以中国沿海城市带为研究对象,立足城市尺度,对其空间格局、空间过程和影响因素等展开研究,能够为区域空间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2 中国沿海城市带区域空间极化的格局与过程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国海洋年鉴》关于沿海城市的列举式界定,统计了中国沿海53个主要城市,相关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①。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基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本文分别从绝对极化和相对极化两个方面探究沿海城市带的空间极化程度,前者应用平均值、标准差和极差等三个指标来表征,后者用变异系数和极差系数这两个指标来表征②。绝对极化指标体现出特定区域特定时期内各空间单元发展规模的差异程度,相对极化指标体现出特定区域特定时期各空间单位发展速度的差异程度。

变异系数 CV =(标准差/平均值)× 100%

极差系数 m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平均值) × 100%

在研究地域上,将中国沿海城市带划分为三大地域,即华北沿海带,涵盖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等沿海省级行政单位的沿海城市;华东沿海城市带,涵盖江苏、上海和浙江等沿海省级行政单位的沿海城市;华南沿海城市带,涵盖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沿海省级行政单位的沿海城市。受数据可获取性限制,本研究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等我国沿海地区。

2.2 中国沿海城市带区域发展差异

沿海化指人口与经济活动在海岸带空间上的集聚,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012年,中国大陆沿海省份以占全国13.70%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43.1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0.87%的GDP③。

2.2.1 中国沿海城市带整体发展差距

就其绝对差异而言,在中国沿海53个城市中,无论是均值,还是标准差或者极差,都呈现不断增长和扩张态势(图1)。均值的增长反映出中国沿海各城市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过程,标准差和极差的持续增长反映出中国沿海各城市经济规模差距不断扩大的过程。

就其相对差异而言,中国沿海53个城市间的发展差距总体上呈现不断缩小的态势,中国沿海地区城市发展均衡性不断提高(图2)。从发展走势上看,变异系数曲线和极差系数曲线呈现不同特征,极差系数曲线总体上呈现倒U型发展态势,并且在2005年达到峰值,其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5年,中国沿海53个城市的极差逐年递增,城际差异程度不断扩大,空间极化程度不断递增;2005-2012年,中国沿海53个城市的极差总体呈现递减态势,城际差异程度不断缩小,空间极化程度不断萎缩。变异系数呈现逐年递减态势,这反映出中国沿海53个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减,中国东部地区空间极化形势趋于缓解。

2.2.2 中国沿海城市带内部发展差距

中国沿海城市带的内部发展差异,可以从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沿海地区的角度加以分析,以便深入的剖析城市间的发展差异及其造成的区域空间极化。

(1)中国沿海各城市空间相对差异的变化

从中国沿海53个城市的变异系数来看(图3),总体上的特征是,华南沿海地区25个城市间的差异最大,华东沿海地区11个城市的发展差距略低于华南地区,而华北沿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之间的差距相对较低。此外,华南沿海25城市的变异系数曲线呈现倒U型特征,在2005年达到峰值,反映出华南沿海地区城际发展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而华东沿海11城市的变异系数曲线总体上呈现递降状态,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反映出华东沿海地区各城市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的趋势;而华北沿海17城市的变异系数曲线总体上呈现递增状态,反映出华北沿海各城市间的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的趋势。

(2)中国沿海各城市空间绝对差异的变化

从中国沿海53城市的标准差曲线来看(图4),中国沿海三大地区各城市的区域发展差距程度在不断扩大。中国沿海三大区域中,华东沿海地区11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最大,且在持续扩大;华南沿海地区25城市间的发展差距次之,也呈现不断扩大态势;最后,华北沿海地区17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最小,但同样呈现不断扩大趋势。endprint

2.3 中国沿海城市带区域空间极化格局

基于SPSS分析软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以GDP(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为分类依据,采用2000、2005和2010三个年份数据来探讨中国沿海城市带区域空间极化的格局和过程(图5)。

中国沿海城市带的区域空间极化格局呈现如下特征:

(1)核心城市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区域的增长核心和增长极。2000年,中国沿海城市带只有上海市名列第一梯队城市,2005年广州和深圳已跻身第一梯队,2010年天津成为中国沿海城市带四大第一梯队城市之一(表1)。这四大第一梯队城市分别成为引领华东沿海地区、华南沿海地区和华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核心。

(2)形成三大增长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每个增长区域都存在多个增长核心的支撑。以核心城市为吸引和辐射中心,中国沿海城市带2000年以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三大增长区域,而在各个增长区域内部也形成了多个次中心城市(如长三角地区的杭州和宁波,珠三角地区的东莞,环渤海地区的唐山、大连和青岛),整体上形成由多个功能节点组成的网络化的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

(3)省区交界地带形成经济陷落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圈层蔓延式的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增长形成三大增长区域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距离衰减效应依然存在,导致省区交界地带形成经济陷落区。比如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交界的苏北地区,珠三角外围的北部湾地区等,亟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核心,以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2.4 中国沿海城市带区域空间极化过程

以中国沿海城市带53个城市的经济增长状况来表征和显示区域空间极化的过程(图6)。

2.4.1 中国沿海城市带经济增长的空间过程

2000年,上海市在我国沿海53个城市中一枝独秀,属于唯一的第一梯队城市,也是全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从三大沿海地区的角度来看,华北和华南沿海城市地区都缺少第一梯队城市,前者以天津作为唯一的第二梯队城市,而后者则呈现广州-深圳双第二梯队城市的格局。

2005年,华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广州-深圳联袂崛起,成为与上海比肩的中国沿海第一梯队城市,而华北沿海地区的第一梯队城市正在酝酿中。同时,可以观察到华北沿海地区在缺席第一梯队城市的情形下,形成了天津-唐山、青岛-烟台以及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多中心城市区域;华东沿海地区则形成上海、杭州-宁波、南通-嘉兴-绍兴-温州-台州等城市构成的层次分明的梯级的沿海城市体系;华南沿海地区则形成广州-佛山、东莞、福州-泉州等城市构成的较为松散的沿海城市体系,而广东省内沿海地区第三梯队城市缺失。

2010年,中国沿海地区最显著的变化是形成天津(华北沿海)、上海(华东沿海)、广州-深圳(华南沿海)为中心的第一梯队城市,四大第一梯队城市形成鼎足而立的空间态势。另外,在各沿海地区内部,都形成了层次分明、相对完备的城市等级体系,如华北沿海地区的天津、唐山-大连-青岛、烟台及其他第四第五梯队城市,华东沿海地区的上海、杭州-宁波、南通-绍兴-温州及其他第四第五梯队城市,华南沿海地区的广州-深圳、东莞-福州-泉州(缺少第二梯队城市)的空间格局。

从各个城市的梯次变化来看,华北沿海地区的唐山和大连在2005和2010年度都跻身第二梯队,而原本在2005年处于第二梯队的烟台,则于2010年退居第三梯队。华东沿海地区的杭州和宁波在2005年和2010年成功跻身第二梯队,南通、嘉兴和台州则于2010年退出前三梯队。华南沿海地区的广州和深圳于2005年开始跻身第一梯队城市,东莞于2010年退出第二梯队。

2.4.2 中国沿海城市带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

从增长规模上看,三大沿海地区的经济规模增长格局各具特色,华北沿海地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华东沿海地区呈现金字塔式,等级分明,且相对稳定,而华南沿海地区广-深双中心发展的特征愈益显著(表2)。在2000-2005年,华东沿海地区的上海、华南沿海地区的广州和深圳,都位居增长的第一梯队,华北沿海地区没有城市进入第一梯队。2005-2010年,华北沿海的天津进入规模增长的第一梯队;华东沿海前两个增长梯队的城市没有变化,台州退出规模增长的第三梯队;华南沿海地区,深圳退出增长的第一梯队而屈居第二梯队,东莞回落至第三梯队。总体上来看,2000-2010年,华北沿海地区的天津位居第一梯队,大连和青岛位列第二梯队,而唐山和烟台则位列第三梯队,京津冀沿海地区、辽东半岛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鼎足而立。华东沿海地区,梯队发展特征相对明显,上海、杭州-宁波、盐城-南通-绍兴-温州,等级较为明显。华南沿海地区的广州、深圳位居增长的第一梯队,东莞、福州和泉州则位居第三梯队,缺乏第二梯队城市。

3 中国沿海城市带区域空间极化的影响因素

3.1 自然环境及区位因素

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其基本的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地理区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沿海城市带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居住自然条件等因素,吸引着国内外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级人才和技术的频繁的、双向的流动,从而推动其快速发展。而中国沿海城市带的自然环境及区位条件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空间极化的形成。例如华北沿海地区背靠黄河中游和西北地区,遥望日、韩,处于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东北亚经济枢纽带;华东沿海地区跨长江下游广袤地区,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龙头位置,承担着引领中国长江沿线强势崛起的重任;华南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先开放的地区,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联系密切。三大沿海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和区位因素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强化了中国沿海城市的区域空间极化格局与过程。

3.2 人口资源与流动因素endprint

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重要的动力因素。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沿海、以沿海发展带动内地发展的梯度推移发展战略,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都在不断向沿海地区集中,加重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但是,近年来中国沿海各地均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就地城市化”政策在各人口输出大省获得鼓励,对中国沿海各城市的用工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中国沿海各地发展环境的变化,人力资本在三大沿海地区之间的流动也愈来愈剧烈,三大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剧烈。此外,人力劳动力素质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需不相适应也成为当前制约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3 资本来源与投向因素

资本流动因素是影响区域间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前,引起区域资本流动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改革开放以后,引起区域资本流动的主体从单一的政府部门扩大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体、以及国外投资机构或投资商。外资的进入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资的流入既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也是造成沿海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原因。随着中国沿海城市带三大地区投资环境的变化,内资、外资和其他来源资本投向的变化,刺激和强化了区域空间极化的程度,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应对挑战,将是中国沿海城市带各地区面临的新课题。

3.4 区域政策与体制因素

地理和政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两大重要因素,因为这两大因素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梯度推移区域开发政策的指导下,在投资分布和政策导向上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倾斜。新时期下,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国家级区域战略规划以及国家级新区的设置等相继出台,推动和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大变迁,同时也导致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态势的强化,以及中国沿海城市带区域空间极化的激化。

3.5 产业结构与贸易因素

产业结构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中国沿海城市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传统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外贸易同样是引起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才、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配置的合理化,从而使经济进一步发展。如何快速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形成高附加值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是中国沿海城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

3.6 空间布局与形态因素

东部沿海地带是我国人口、信息、技术和资金分布最密集、流通最迅速的地区,其拥有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地理位置优势,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沿海城市带信息、资本和人才等资源集散地的枢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依托,也是拉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与之抗衡的来自中心城市的集聚力量,所以容易形成发展差距。同时,三大沿海地区在区域空间结构与形态上的差异,也进一步激化了中国沿海城市带区域空间极化的程度,比如珠三角地区呈现为广州-深圳双中心的空间经济结构,长三角地区则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南京为副中心,以及大量中等规模城市为成员的城市网络结构,而环渤海地区则形成了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鼎足而立的区域空间结构,这种空间布局与形态的差异形成和塑造了中国沿海城市带区域空间极化的格局,并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的走向。

4 促进中国沿海城市带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缩小区域贫富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在不断拉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域发展差距的同时,中国沿海地区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深入考虑区域空间政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调整相关政策和运行机制,促进城市健康、合理、快速发展以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发展相关政策做系统研究,科学评估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例如我国在制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政策对周边省市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及时根据新形势和新问题来调整相关政策,统一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防止政策制定滞后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发生。

4.2 做好城市发展规划,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政府应深入挖掘城市特色,确立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调整城市发展方针,因地制宜,实施有差别的城市发展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发展战略。目前,中国沿海城市带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经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城市群,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如何平衡发达城市、中等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之间的关系是考验政府的一道难题。东部沿海十一省、市,在地理条件、生产要素以及文化底蕴等各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政府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城市底蕴,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水平和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各省市政府之间要加强合作,摈弃地方保护主义的错误观念,主动化解矛盾,联手促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4.3 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核心

城市化进程缓慢,中小城镇不发达,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差,是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趋缓的重要因素。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它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发展历程。政府一方面要下大力度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另一方面,政府要强化中心城市建设,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和打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并带动周边中小城镇的发展。在打造中心城市的基础上,政府还要注意加强区域经济带的建设,以中心城市为轴心,在沿海省市多建设如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经济发展区域,确定各省区内部的重点发展区域。坚持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通过大量且集中的资源供给和政策扶持,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区域,连接次级发展区域,带动周边城市或乡镇的经济发展,形成梯级发展辐射效应。4.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优化产业结构endprint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相当重要的因素,是促进区域创造更多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力量。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表现。沿海城市带存在巨大的发展差异,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同也是阻碍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因素。各地政府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抓住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扩散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深度,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注释:

① 由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在本文选取的统计指标方面缺乏2000-2010年连续性的统计数据,所以仅采取其关于“沿海城市”的界定,相关数据来源则选自《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数据。

② 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是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一个归一化量度,其定义为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变异系数越大,说明这在组数据越离散。

③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

参考文献:

[1] Gottmann J.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Economic Geography,1957,33(3):189-200.

(下转35页)

(上接15页)

[2] 郑弘毅,顾朝林.我国沿海城市体系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87,2(3):213-229.

[3] 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 胡刚,姚士谋.中国沿海地区构建城市带战略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19-23.

[6] 袁俊,谭传凤,常旭.中国沿海城市带研究[J].城市问题,2007,(10):11-17.

[7] 张鸿雁.中国沿海城市群与内地城市“嵌入性结构关系”论——一个关于国家可持续安全发展的重大战略[J].城市问题,2007,(11):2-14.

[8] Esteban J.M., Ray D. C. On the Measurement of Polarization[J].Econometrica,1994,(62):819-851.

[9] 赵映慧,修春亮,等.1990年代以来空间极化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0,30(3):383-387.

[10] 甄峰,顾朝林,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空间极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0,20(5):403-410.

[11] 刘兆德,谢红彬,范宇.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经济发展及空间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1):23-27.

[12] 刘兆德,姚丽丽,虞孝感.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极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6):82-91.

[13] 孙平军,修春亮,丁四保,魏冶.东北地区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与空间极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15-723.

[14] 马国霞,田玉军,石勇.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2):177-182.

[15] 张落成,吴楚才,季子修.我国沿海城市带差距状况以及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3):204-208.

责任编辑:蒋亚林

作者简介

马学广,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

窦 鹏,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研硕士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