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充满生机

2015-01-28徐建国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

徐建国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同时也是门蕴含着丰富生活化元素的学科,数学知识几乎都是源于生活。引领学生基于生活化视角理解与应用数学知识,是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所积极倡导的理念,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来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就如何积极有效地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出几点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87-01

初中数学是初中生课程学习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一门基础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积极引领学生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广大初中教师要积极加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研究,切实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积极尝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因素相融合于一起,引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延伸到课堂教学中来,走出一条独具学生特色的生活化教学路子,引领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化生涩、抽象而复杂的数学知识为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的生活化事例,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身所处的“数学化生态环境”,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日常生活所蕴含的数学概念、原理与定律,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更加轻松、更加愉悦、更加高效地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紧密围绕教学内容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生活化知识体验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将心思聚焦于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地激发出独具创新性的数学思维,更加理性地感知知识的具体内含,更加积极自主地探究教学内容的核心意义,从而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促使课堂教学质量更高。多年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引领学生积极创设出紧贴学生经历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那些非常熟悉化的生活场景中更加深刻地感受数学概念、体验数学原理、体悟数学规律与内涵,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中,引领学生注意观察木匠师傅在制作家具过程中,将不将所有钉子整整齐齐地钉成一排“直线”,而是将钉子钉成“七零八乱”的折线,这样的家具反而更加结实,这里面就潜藏着“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又如,摄影师们所采用的三角架支撑、自行车只要有一个支撑架……,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事物,都是应用了“三角形稳定性”数学原理。如此,简易的生活化事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不仅有力地吸引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而且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与自身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熟悉感,也有助于课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二、紧贴教学内容挖掘出生活事例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升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数学知识原本都是人类认为自然、探究生活所获得的知识积累,数学原理与规律与源于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所获得的规律性体验与总结。正所谓诸多数学教育教学专家学者所言,数学知识原本来自于人类现实生产生活,也应用于人类现实生产生活。因此,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切实积极落实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挖掘数学知识点与日常生活事例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促使学生在对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将抽象而生涩的数学问题与形象具体的生活现象关联起来,进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感知数学原理的敏感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对于“轴对称”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就文本本身来说,许多学生一听到这三个字就感到很难理解。为此,我引领学生的思维转向日常生活事例,对学生提问,“在人的鼻尖和嘴唇的‘人中穴两点作一条直线,将人的脸划分为左右两部分,请问该两部分之间有什么关联特点?”问题一出,同学们的眼睛似乎变得更加闪亮,思维活动迅速被启动,于是七嘴八舌地说出,与人脸中线具有“一对一的关联关系”,由此将“轴对称”的核心内涵以非常口头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紧接着我对学生说:“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知识点的本质与内核。”并由此引领学生对“轴对称”这个数学概念进行讲解,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紧贴生活化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实际,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经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初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引领分析与解决日常生活化问题事例,让学生感知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与自身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原理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实用性,从而让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好奇心、求知心与探究欲,继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迎合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思维开展学习,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得到保障,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就“成本、利润”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时,引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做生意”事例,某商人一支签字笔的批发进价是1元钱,而零售价定在1.2元,请问该商人成功销售1支签字笔的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如果该商人一个月销售500支签字笔,他的成本又是多少?利润又是多少?通过这一现实生活化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明显加深,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综上,将生活化元素注入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促使学生更加鲜活地感知数学知识与原理,从而更加有效地化解数学知识认知的难度,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叶迎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小学学校管理·教学考研, 2014(7).

[2 杜少梅.生活化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3).

[3] 廖一凡.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简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2).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