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5-01-28谢忠兵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数学语言数学学习小学生

谢忠兵

摘 要::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语言;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89-01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的学科,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准确的语言代表着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因此数学语言具有逻辑性、严密性、科学性。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假如能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那么学生就会乐意且热烈地盼望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具体说来,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阅读。通过阅读理解其中的推理及含义,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阅读过程是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是内部语言的转化过程,如把一个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内容;把用符号语言或图式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文字语言的形式,及把文字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符号或图式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定义或定理等。在阅读训练中,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思考过程、解题程序,把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数学语言”的特点及其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体系,对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感受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同时,也学会怎样有条理地表达。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如果师生之间没有情感的沟通,思想隔阂,感情不合,那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情色彩,使学生感到亲切、兴奋,从而使学生专心听讲,聚精会神地理解问题,全神贯注地回答问题,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效果。

三、采取各种形式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3、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从点滴做起,引导学生重视数学语言,让学生用准确、精练、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过程操作过程,算理和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J]小学数学教师,2001(6).

[2] 王晓平.教师的语言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 王珞霞.谈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J]小学数学教育,2006(9).

猜你喜欢

数学语言数学学习小学生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