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临床敷料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2015-01-27叶臻薛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3期
关键词:银离子纳米银酸盐

叶臻,薛斌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可有效防止水分、电解质与血浆蛋白丢失,还可抵御病原体、毒物进入,抵挡机械性损伤,抵御紫外线伤害,皮肤还具有感觉、分泌、排泄等功能。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现皮肤损伤,烧伤创面是最常见的皮肤创面之一。烧伤后抵御微生物入侵天然屏障的皮肤受损,创面渗出液、坏死组织是细菌良好的生存条件,严重烧伤患者常伴有局部或全身感染。在重新建立皮肤屏障之前,感染始终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烧伤后一切病理状态均与烧伤创面有关,有效的处理烧伤创面是防治烧伤局部和全身感染的根本性措施。敷料是为伤口愈合提供特殊功能的医用材料,可为创面提供物理屏障、具有低黏合性,同时具有填充、止血作用。生物敷料、银敷料、藻酸盐敷料是当前烧伤创面治疗应用最广的3种敷料,该文就三者利弊进行概述。

1 生物敷料

生物敷料是指具有生物特性的敷料,按照材料来源又可分为人造生物敷料和异体组织创面覆盖物两大类,前者主要由胶原、壳聚糖、透明质酸等材料制备,后者主要由猪等动物皮肤制备。

1.1 生物敷料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利弊

1.1.1 优势 不同种类的生物敷料功效不尽相同,如改良后的羊膜具有透气性好、易于附着、无免疫原性等效果,辐照猪皮被广泛应用于Ⅱ度烧伤及消痂后出创面,效果较好,可加速新鲜皮肤深层,胶原类敷料具有一定的止血促凝、诱导多种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壳聚糖保湿、透气、止血效果较好,还可作为药物载体,赋予其抗菌功能,且壳聚糖免疫原性弱、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有广谱抑菌作用、止血止痛作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现代敷料之一[1]。目前可供选择的生物敷料较多,无论是人工合成亦或是来自于异体组织材料制得的生物敷料都各有优势。

1.1.2 弊端 生物敷料相较于银敷料、藻酸盐敷料种类更多,不同种敷料效果不尽相同,在烧伤创面治疗中,采用何种敷料尚无明确定论,相较于银敷料其抗菌杀菌效果无明显优势,相较于藻酸盐其保湿效果亦无明显优势,目前尚无一种同时兼有抗菌、保湿、促伤口愈合等功能的敷料。

1.2 生物敷料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适应范围

生物敷料据功效不同适应烧伤类型、创面处理阶段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适用于Ⅱ度、Ⅲ度浅度皮肤烧伤创面,也适用于皮肤深度烧伤植皮术后处理。急性期应用生物敷料有助于加速创面结痂,起到屏障作用,预防感染,愈合期使用可加速再上皮化过程,缩短愈合时间,还可减少瘢痕遗留、减少色差。

2 银敷料

银是一种天然的抗菌材料,具有广谱抗菌特性,银离子常用于防治肺部感染、性传播疾病、腹膜炎等感染性疾病,银离子杀菌效率高、不易产生耐药,在新型抗生素作用越来越弱、耐药菌情况日益严重的当下,银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医学界重视。前文提到防治烧伤创面感染是治疗烧伤的关键,含有银离子的敷料因具有较强的防治感染作用,在烧伤创面处理中具有巨大价值。

2.1 银敷料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利弊

2.1.1 优势 银敷料一般是指含有纳米银的敷料,多数学者认为纳米银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纳米银可与菌体中的酶蛋白-SH迅速结合,使相关酶失活,致细菌死亡,纳米银还可与细菌中的DNA碱基结合,使DNA变性无法复制,阻断细菌繁殖,纳米银原子排列活性极强,可杀死细菌、真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对于烧伤创伤而言,杀菌是选择敷料的重要标准。银敷料抗菌作用持久,当银离子从抗菌粉体中释放出来后,可与菌体细胞膜及膜蛋白质结合,当细菌被杀灭后,Ag又从细菌菌体中游离出来,发挥持续杀菌活动[2]。

相较于其他抗生素,纳米银耐药发生率较低,对于深度烧伤创面,银敷料可有效杀灭创面内定植细菌,预防感染,减少渗液。纳米银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减少创面MMPS水平,部分烧伤患者受损组织较深,炎症反应持续时间长,纳米银可通过抑制TNF-α表达而发挥抗炎效果,甚至诱导细胞凋亡,加速坏死组织清除,患者结痂时间快,毒素吸收明显减少,发热时间明显缩短[3]。

纳米银敷料非常安全,尽管烧伤患者大量使用银敷料,但却少有不良反应报告,目前尚无局部应用银敷料引起银质沉着病报告。相较于磺胺嘧啶银,纳米银过敏性反应发生率低,且有助于促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相较于传统敷料,含银敷料更换次数明显下降,可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减轻换药对患者的刺激,提高患者依从性。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纳米银敷料可有效缩短烧伤创面换药次数,减轻疼痛,相较于传统敷料,银敷料尽管价格昂贵,但可通过减少护理费用减轻患者负担[4]。

2.1.2 弊端 纳米银敷料在烧伤创面中的主要弊端包括:①吸水性差不适用于渗出液较多烧伤患者治疗,较深创面烧伤,在进行创面处理后早期,可能有较多渗液,不适用于纳米银敷料,纳米银敷料相较于藻酸盐促创面愈合优势并不明显;②随体性欠佳,对于轻度烧伤需出院患者并不适用,可能增加患者不适感,对于肢体远端烧伤,采用银离子敷料可能影响患肢血流循环,进而影响创面愈合;③对创面黏附性强,不利于换药,可能刺激创面造成二次损伤。

2.2 银敷料在烧伤创面中适应范围

银离子敷料适用于无严重渗液,Ⅱ度、Ⅲ度浅度皮肤烧伤创面,也适用于已污染创面、已感染创面应急处理,银离子敷料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银离子敷料在抗感染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故适用于暴露创面,对于无需长时间住院、带敷料出院Ⅱ、Ⅲ度烧伤患者,银离子敷料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银离子敷料也适用于植皮后创面处理,含银敷料可加速网状上皮移植皮上皮化速度,促残余创面修复,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但美容效果并不理想,并不适用于面部等暴露处皮肤烧伤处理。对于大面积烧伤创面,银离子敷料恐不适宜,尽管目前未证实银离子有明显组织毒性,但大量应用,可致银离子可大量进入血液中,虽然含量较低,不会导致血清银离子上升[5],但存在潜在的使用风险。此外,对于创面较深的烧伤,因换药较频繁,并不适用银离子敷料。

3 藻酸盐敷料

海藻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科再生纤维,具有比较稳定的物理机械性能与生物相容性,是医用敷料制作常用材料。海藻酸盐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是一种理想的胶凝材料,可锁住大量水分。当创面在处于湿润环境中,上皮细胞从伤口边缘迁移到受伤区域的速度明显加快,故医学界提出了湿性疗法理论,藻酸盐在吸收伤口渗出液后,敷料中的钙离子可进入替换渗出液中的钠离子,在创面表面形成凝胶,防止水分丧失,维持适当的湿润环境,加速创面愈合。

3.1 藻酸盐敷料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优势

3.1.1 优势 (1)高吸湿性:藻酸盐敷料可大量吸收创面渗出液,渗出液在与海藻酸盐接触后,膨化形成柔软的水凝胶,以湿热盐水淋洗便可轻易去除,膨化片体积也较小,易于揭除,且减少更换敷料次数,减轻护理负担,降低护理费用。对于烧伤创面而言,频繁更换敷料可增加创面暴露时间,进而增加感染风险,更换敷料所造成的疼痛也让患者难以忍受。海藻酸盐敷料可有效保留渗出液,维持湿润环境,加速表皮细胞迁移速度,促各类生长因子释放,刺激肉芽形成,增强白细胞功能,增强创面抵御病原菌侵袭能力。

(2)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海藻酸盐是一种天然提取的多糖,无毒、无致敏性,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属于环境友好性材料。相较于普通敷料,可有效减轻对皮肤刺激,甚至可用于亲属间移植皮肤创面处理,烧伤患者亲属皮肤移植并不少见,生物相容性显得尤为重要。美容美白效果较好,对与暴露部位的创面,美容效果也是敷料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

(3)凝胶具有一定的填充效果:藻酸盐敷料与渗出液作用形成的凝胶具有较强的膨化特性,渗出液被凝胶纤维束缚,使藻酸盐绷带具有“凝胶堵塞”特性,可减少渗出物的散布,减少脓液渗出,降低感染风险,这对于烧伤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4)高透氧性:藻酸盐纤维在吸取渗液后形成的凝胶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含有大量自由基的凝胶成为氧气传递通道,氧气经凝胶吸附、扩散进入创面,可避免伤口缺氧,预防厌氧菌感染[6]。

(5)可联合其他疗法:藻酸盐产生的凝胶存在大量的-OH基团,共混纤维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作用,可与多价金属离子配位,根据需要可将藻酸盐敷料制备成各类含其他离子的敷料,赋予其抗感染、杀菌、除臭、防静电与紫外线等功能[7]。

3.1.2 藻酸盐敷料在烧伤创面中弊端 藻酸盐敷料需要一定的湿度才可发挥作用,并不适用于干燥伤口、坚硬坏死组织覆盖创面,普通的藻酸盐敷料抗菌杀菌效果差,可能不利于感染的预防。且单纯藻酸盐敷料促烧伤创面愈合能力有限,常需联合其他疗法。

3.2 藻酸盐敷料在烧伤创面中的适用范围

藻酸盐敷料特别适用于渗液、创面较深、愈合时间较长、对银离子敏感、创面平面不整齐烧伤创面,如深度Ⅱ、Ⅲ级烧伤,还适用于清创后、引流后创面处理,可充分发挥其优势。但对于浅度烧伤,藻酸盐无明显的比较优势。对于特殊类型烧伤,如化学药剂烧伤,可选择选择特殊类型载药藻酸液敷料。藻酸盐敷料还适用于易发生厌氧菌感染创面处理,如伴有深度创口创面。

4 结语

生物敷料、银敷料、藻酸盐敷料是当前烧伤创面治疗应用最广的3种敷料各有优劣,目前尚不可能完全满足烧伤创面全程治疗,应根据烧伤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烧伤创面以及不同性质的烧伤创面选择不同的敷料。兼具保湿、抗菌、促创面愈合、改微循环等功能敷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1]Skórkowska-Telichowska K,Czemplik M,Kulma A,et al.The local treatment and available dressings designed for chronic wounds[J].J Am Acad Dermatol,2013,68(4):117-126.

[2]吴晓明,孙艳军,孙奎,等.德莫林联合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老年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291-1292.

[3]舒东.手术切口应用纳米银抗菌敷料的意义及机理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48-49.

[4]Gong Y,Han GT,Zhang YM,et al.Antifungal activity and cytotoxicity of zinc,calcium,or copper alginate fibers[J].Biol Trace Elem Res,2012,148(3):415-419.

[5]任红心,于彤,李晓天,等.纳米银抗菌凝胶在大鼠体内主要脏器的分布[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1):36-38.

[6]李建全,陶荣,王欢,等.藻酸医用敷料的制备与开发[J].中国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协会,2014,7(9):93-94.

[7]秦益民.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的临床应用[J].纺织学报,2014,26(1):113-115.

猜你喜欢

银离子纳米银酸盐
不同尖晶石型铁酸盐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银离子抗菌液能杀灭新冠病毒?缺乏科学依据
两种静脉使用的双膦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研究
植物提取物法制备纳米银及其在个人洗护用品中的应用
甲醛气味克星
纳米银改性正畸粘接剂的研究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Ⅱ型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银系TiO2光催化无机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测试
银离子抗菌凝胶用于剖宫产术后伤口处理109例
纳米银胶的制备及对草莓的保鲜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