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栓、抗凝疗法对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治疗效果探究

2015-01-27王清玉王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3期
关键词:大面积肺栓塞抗凝

王清玉,王静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仁康医院,山东潍坊 261200

肺栓塞是指因体循环中各种栓子脱落后,阻塞了肺动脉及相关肺部血管分支,进而引起的肺部循环出现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常表现为急性发作,治疗不及时将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昏迷,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窒息、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对于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方法仍待研究。此次研究中探讨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有效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提供更多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MRI等相关检查,符合《肺部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集》中关于肺栓塞的相关诊断标准;均为次大面积肺栓塞(面积≤40%);无抗凝和溶栓治疗禁忌;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其他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的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院编号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66~79岁,平均年龄(71.5±4.2)岁。将另外35例设为对照组,男20 例,女 15 例,年龄 66~80 岁,平均年龄(72.1±4.3)岁。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绝对卧床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观测患者心率、血压、心电图、呼吸、血气变化等,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吸氧治疗、输液治疗,调节电解质平衡,若患者出现严重胸痛,可给予适量镇痛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凝治疗:给予患者0.4 mL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国药准字H20060190)皮下注射,Q12 h,并口服华法林钠片(H20110108)治疗,初始剂量2.5 mg/d,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用5d后,测定患者INR为2.0~3.0时,则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只给予华法林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患者INR值,并以此作为标准调节华法林用量。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再进行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方法:给予患者50mgrt-PA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19990020),使用50 mL溶解剂溶解,静脉泵入,25 mL/h,治疗1 h后,检测患者APTT(凝血活酶时间),当APTT<80 s是则进行抗凝治疗。对于存在深静脉血栓患者,则先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再进行溶栓治疗[1]。抗凝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定期检查患者血气状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周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状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治疗效果。显效或好转: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经检查,患者肺动脉血栓基本溶解或残余<50%;无效或恶化: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经检查,患者肺动脉中血栓基本未溶解或血栓增大[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肺动脉压状况。

1.4 统计方法

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气状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动脉氧分压为(88.5±9.7)mmHg,对照组为(69.4±10.4)mmHg,观察组患者动脉氧分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t=7.946,P<0.05)。观察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38.5±0.4)mmHg,对照组为(34.8±0.3)mmHg,观察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t=43.779,P<0.05)。

2.2 两组患者2周后治疗对比

观察组中显效或好转32例,无效或恶化3例,对照组中显效或好转24例,无效或恶化11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中21例患者输液处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给予压迫后好转,牙龈出血1例,血尿1例;对照组患者中血尿2例,牙龈出血1例,观察组患者出血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47,P<0.05)。

2.4 两组患者6个月后肺动脉压状况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为(29.1±7.6)mmHg,对照组为(37.5±8.4)mmHg,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t=4.387,P<0.05)。

3 讨论

肺栓塞患者主要因肺栓子导致,血栓是临床常见的肺栓子,其主要来源于手术后形成的静脉血栓。此外,羊水、脂肪栓、骨髓、细菌栓等均是引起肺栓塞的肺栓子的重要来源。肺栓塞患者常出现突发性虚脱、出冷汗、面色苍白、胸痛、呼吸困难者、咳嗽等相关症状,伴随出现恶心、抽搐、倦怠、焦虑不安、昏迷等相关脑缺氧症状,栓塞面积较大患者甚至会出现急性右心衰竭,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

临床可根据患者肺栓塞面积状况分为大面积肺栓塞和非大面积肺栓塞两种。非大面积肺栓塞包括次大面积肺栓塞和小面积肺栓塞。当前临床治疗大面积肺栓塞主要采取溶栓治疗,以快速减少患者右心负荷,缓解患者阻塞,减少死亡为目标[4]。对于小面积肺栓塞则只需采取抗凝治疗[5]。而对于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仍无确定治疗方法。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刘丽华[6]等人的相关研究中,A组(联合治疗)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B组为70.8%,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进一步肯定了溶栓与抗凝疗法联用的治疗效果。采用溶栓治疗时,能有效促进患者肺部血栓快速溶解,快速改善患者右心功能,从而改善患者血气状况,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但采取溶栓治疗时,患者具有一定出血风险[7-9]。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患者以皮下出血为主,症状较轻,可直接通过压迫止血,说明溶栓联合抗凝疗法安全性较高。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肺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溶栓联合抗凝疗法的远期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采用溶栓联合抗凝疗法能有效促进患者血栓溶解,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动脉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将其作为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运用。

[1]费建文,唐燕,姜俊杰,等.中老年人创伤后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和抗凝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7):734-737.

[2]姜鹏程.溶栓联合抗凝疗法治疗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2):1321-1323.

[3]杨学杰.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采用溶栓联合抗凝疗法治疗的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35):293.

[4]姬玉昆,宋淑清,王文颖,等.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不同治疗方法临床观察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3):2558-2560.

[5]贾淑辉.用溶栓疗法联合抗凝疗法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196-197.

[6]刘丽华,陆思静,刘忠,等.溶栓与抗凝疗法对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11):1288-1290.

[7]牛瑞刚,郝雅芳,刘丽,等.溶栓与单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 [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3):279-283.

[8]范顺娟,李萍,向阳,等.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研究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36-37,40.

[9]赵鹏.溶栓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临床体会[J].医药前沿,2014,4(9):277.

猜你喜欢

大面积肺栓塞抗凝
我国霍乱疫情一直处于散发平稳状态 霍乱大面积暴发可能性不大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