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接班模式的探讨与体会

2015-01-27姚翠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1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

姚翠媛

主动接班模式的探讨与体会

姚翠媛

【摘要】目的 探讨有效的主动接班模式。方法 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7月的护理工作人员选为受试者,其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护理人员(对照组)均为传统交接班方法,其余护理人员(实验组)为主动交接班模式。对两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护理操作落实情况以及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主动接班模式的应用能更好地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主动接班模式;表格式接班本;护理质量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model of active succession. Methods The nursing staff from June 2013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in our hospital,and the nursing staff(the control group)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were carried out the traditional handover method,and the other nursing staff(the test group)were carried out the active succession mode. Analyzed the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operation,the patient's condition,the patient's health knowledge,the tes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Active succession mode can better play the nurse's subjective initiative,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Key words】Active succession mode,Form of succession,Quality of care

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共12个月,结合本科特点,制订表格,规范接班内容,并推行一种积极、主动的接班模式。护士遵循接班模式主动到患者床边,重点患者重点接班,对于当天的工作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思路明朗,需要关注的重点患者护理问题也更加明确、具体,护理措施有效落实,质量得到保证。

1 一般资料

我科开放病床46张,床位利用率96%。

1.1 资料

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1年) 我科护理人员采用主动接班模式接班做为实验组。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1年)我科护理人员采取传统交接班方法做为对照组, 两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1.0±8.8)岁。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为4个责任小组,每组负责患者8~12人,实施责任小组制整体护理模式和APN排班方式。

1.2方法

1.2.1 传统接班模式 8:00全体医务人员集中到医生办公室,由夜班护士报告病区患者总数、出院和新入患者数、危重和死亡人数, 报告新入手术患者及危重等特殊病情变化的患者、治疗处理过程及结果等;再由值班医生作补充交班。护士长带领全体护士到病房逐一对患者进行问候和交接,但是情况交接不清,秩序混乱。

1.2.2 主动接班模式 (1)表格的制定与应用。设计原则:根据优质护理质控的要求和本科室患者的护理特点,采用表格形式罗列接班内容。(2)应用流程。①规范接班流程:接班者按要求提前15 min到岗,首先根据表格内容对照电脑核实相关项目,再到床边进行逐个患者逐项接班, 主动了解落实情况。②晨会交班:先由夜班护士介绍病区总人数的动态情况,再由各个组的责任护士交接组内患者的事宜。③对于手术后病情不稳定﹑一级护理和卧床的患者,责任护士和夜班护士务必到床头面对面交接,发现上一班没有完成的护理项目及时做记录。④护士长每天查房,根据表格内容,检查当班护士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提出病区当日的护理工作关注点和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

1.3评价标准

提问护士以2008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发行的《广西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试行)及检查标准》及我院护理部2014年2月修订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中要求护士掌握的八知道内容,即:①姓名②主要诊断,第一诊断③主要病情(症状和体征﹑目前主要检查阳性结果﹑睡眠﹑排泄等)④心理状况⑤治疗(手术名称﹑主要用药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⑥饮食⑦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康复要点)⑧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护士能正确、全面的回答90%为达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所有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主动接班模式组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情况优于传统接班模式(χ2=6.74,P<0.01)。主动接班模式组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率高于传统接班模式(χ2=8.71,P<0.01)。主动接班模式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优于传统接班模式(χ2=6.90,P<0.01)。

3 讨论

3.1 传统交接班方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病室交班报告是医护人员在办公室交接班后,再共同到床旁交接,出现交接不全,护士对病情掌握不全面,对安全隐患的预见和防范措施不足等缺点[1]。传统交接班所有交接班护士共同进入病室,护士着装一样,容易给患者错觉,导致患者或家属不易记住责任护士。传统交接班组晨会后集体再到病房交班,人力耗费多,耗时长,导致治疗时间推后,患者意见多。

3.2 主动接班模式利于护士掌握患者的病情

改进后的表格式交接班结合本科特点,护士在交接过程中即有章可循,尤其让低年资护士更容易掌握交接班内容的重点,减少专业水平的差异,提高了交接班质量[2]。同时,改进后的表格式接班本要求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后,更好地督促护士对患者病情的全面掌握,结果显示,使用表格式接班本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显著提高(P<0.01)。

3.3 主动接班模式利于护理措施的落实

临床护理交接班工作包括晨会交接班, 是对前1天和前1班患者病情的总结, 也是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概括和评价, 同时为下一步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3]。采用主动接班模式进行交接班,护士提前到病房后落实患者情况,对未完善的措施即时予以指导。接班的同时进行生活护理指导,把晨间护理工作量提前,有更多的时间落实当天新开医嘱的护理措施,使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及时﹑准确,医生患者满意。对于病情轻的患者,责任护士主动接班就完成了交接班流程,节省了护士例行交接班时间,减少夜班护士拖班的现象,减少护士工作疲惫感和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彦梅,杨云. 分层级管理模式下护理晨会交接班的改革与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45-146.

[2] 古城膰,刘雪琴. 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护理交接班改革与探索[J]. 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2

[3] 翟新华,邓松英.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3):100-101.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1-0200-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1.154

作者单位:537400 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胸腺外科

Discussion and Experience of Active Succession Mode

YAO Cuiyuan People’s Hospital of Beiliu City,Thymus Surgery,Beiliu 537400,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
造口人照护模式的应用研究
用iPad实施床边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
腔镜资源整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