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8例高热惊厥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015-01-27刘玉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护理干预

刘玉荣

58例高热惊厥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刘玉荣

【摘要】目的 本文初步探讨临床高热致惊厥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患有高热惊厥的58例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在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精心护理不仅能够迅速降低患者体温,并对患者预后处理十分有利。因此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于临床治疗高热惊厥患者具有理想效果。

【关键词】高热惊厥;护理干预;临床护理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patients with high fever caused by convulsions. Methods 5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igh fever convul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In the clinical effect,the time of body temperature returned to normal,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igh fever convulsion,careful nursing can not only quickly reduce the body temperature,and it is favorable f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So the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 has obvious effect 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igh fever convulsion.

【Key words】High fever convulsion,Nursing intervention,Clinical nursing

高热惊厥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全身肌群不同程度的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痉挛,同时伴有双眼目光呆滞、大小便失禁、牙关紧闭及意识障碍等症状。若高热时间持续较长、症状发作反复或持续惊厥较长时间,都能引发缺氧性脑损害,甚至将造成癫痈[1]。结合临床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经验,对高热惊厥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58例高热惊厥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35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2~56岁,平均年龄(38.6±2.7)岁。患者体温39.1℃~41.3℃,具有全身肌群不同程度的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痉挛,同时伴有双眼目光呆滞、大小便失禁、牙关紧闭及意识障碍伴丧失意识等症状表现。有6例患者为脑炎,10例患者为菌痢,15例患者为流感,27例患者为肺炎等原发性疾病。

1.2 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1.2.1 呼吸道管理 (1)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患者采取平卧姿势,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呕吐物和分泌物,以免误吸分泌物和呕吐物引发窒息或吸入性肺炎,采用吸痰器、气管插管等工具定期监测并吸痰。并轻轻将舌部牵拉向外,以免呼吸道被舌后坠阻塞而导致呼吸不畅。(2)吸氧。对患者采用面罩高浓度吸氧方法,将缺氧损伤脑细胞的程度降低,以防产生缺氧性脑水肿。采用30%左右浓度按照每 2~3 L/min速度进行吸氧,在吸氧期间对患者缺氧变化状况进行监测,待改善缺氧症状具有规律呼吸后,转换为鼻导管吸氧方法,0.5~1.0 L/min氧流量,以免过多的氧流量引发患者发生氧中毒等并发症[2]。

1.2.2 发热护理 发热引发惊厥患者应及时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降温。(1)局部冷敷。为使患者因高热损害脑细胞的情况减缓,减少脑细胞耗氧量,以防止发生脑水肿,临床中主要采用头部冷敷或冰帽方法降低温度;也可将冰袋置于患者腋下、颈部及腹股沟部位。(2)采用酒精和温水擦浴。一般应采用30%酒精或36℃左右的温水,对患者流经颈部、四肢、腋窝等大动脉进行反复擦浴,扩展患者毛细血管,使患者血流量增多,从而迅速散发热量。(3)采用冷生理盐水灌肠。对体温超过40℃的患者,可采用冷盐水反复灌肠降温方法。将肛管用甘油擦拭润滑后,采用注射器将30℃左右的100~300 ml冷盐水向直肠注入,灌注期间将患者臀部抬高,使冷盐水暂时滞留于患者肠道,实现降温作用。采用物理降温无效的患者,也可采用口服扑热息痛等药物降温方法[3]。

1.2.3 观察患者病情 对患者采取降温护理和临床对症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呼吸、脉搏、体温及神志等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对患者抽搐持续和间隔时间、同时伴随的一些症状及精神状态等进行详细记录。

1.2.4 基础护理 (1)皮肤护理。应在降温过程中,对患者衣物保持洁净干燥,使室内空气保持畅通,从而利于患者排汗和降温。(2)口腔护理。高热时患者不会分泌较多唾液,口腔黏膜干燥,容易产生齿龈炎,进餐时采用淡盐水漱口。(3)饮食护理。高热惊厥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分,加速排出体内毒素。饮食应清淡,使膳食营养均衡[4]。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分析研究56例患者的有关数据,采用χ2检验方法比较计数资料,t检验方法比较计量资料,P<0.05表明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在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时间平均(42.9±8.7)h,2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96.6%;对照组患者恢复正常时间平均(53.8±7.5)h,26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9.7%。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受到高热刺激时,强烈的兴奋作用容易传导在患者大脑中,并迅速扩散传播, 从而引发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而导致患者发生惊厥。高热惊厥不仅对患者肝、脑等器官功能造成衰竭,严重时还将引发患者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5]。本研究中,高热致惊厥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相对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的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及疗效等方面具有效果,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所以,在临床治疗高热致惊厥患者的过程中,可采用精心护理干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晓霞. 小儿热性惊厥与机体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4(5):26-29.

[2] 姜叶洁. 热性惊厥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8):183-185.

[3] 吕晓春. 小儿惊厥50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92-393.

[4] 张丽华. 对高热惊厥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02,11(9):693.

[5] 张金萍,张爱莲. 高热惊厥患儿的出院健康教育[J].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2):1123.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1-0187-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1.144

作者单位:158300 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58 Cases With High Fever Convulsion

LIU Yurong People's Hospital of Mishan City,Mishan 158300,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