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再认识※

2015-01-27

党政干部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国民性鲁迅话语

迟 蕊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近年来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再认识※

迟 蕊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本文对近年来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进行反思,通过深入的考察和辨析,认为“国民性”虚构与否是隐含在大量讨论中最尖锐的问题,亟待加强研究;刘禾的质疑虽然偏颇,但在推动鲁迅国民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应予肯定和重视;今后可从“国民性”概念、西方国民性思想发展脉络以及鲁迅国民性思想评价问题这三方面着手,继续推动这项研究。

鲁迅;国民性;讨论

※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阈下中国经典文学交互式研究平台探究”(项目编号:L12DZW011)研究成果之一。

“国民性”是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1993年刘禾女士向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提出质疑并引发激烈论争以来,这一话题重新被提起,受到学术界热烈而持久的讨论,并且涌现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然而,也带来了诸多困扰,其中很多问题非但没有清晰起来,反而变得更加的复杂,甚至是混乱,难以达成普遍的共识。对此,以往研究者进行了一些反思,但基本上还停留在整理与归纳的层面,而缺少深入的辨析和评价。鉴于此,本文试图在以往反思工作的基础上,对这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进行再认识,力求找出造成如此困扰的“要害”所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

一、要害:“国民性”虚构与否

本文所谓的“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范畴,不仅指由刘禾的文章《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1993 年)[1]所引发的,与汪卫东为代表的鲁迅研究界之间的关于鲁迅国民性问题的讨论,还包括此后与此论题相关的所有研究成果。因而,事实上,此题目也可作“近年来鲁迅国民性思想研究再认识”来理解,至于本文之将其中的“研究”换作“讨论”二字,目的是为了突出其中所隐含的论争意味及其价值。

不过,其实即便如此扩大考察的范围,目前可查到的对于这项讨论的专门性反思文章仍少之又少,仅见于几篇综述类文章和博士论文的绪论部分而已。据笔者有限的搜集,仅查到张蔚的论文《后殖民批评与世纪之交的“国民性”讨论》(2007 年)[2]、孙强的博士论文 《晚清至五四的国民性话语》中的绪论部分(2008年)[3]、闫润鱼、陆央云的论文《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述评》(2009 年)[4]、以及俞祖华、王静静的论文《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研究综述》(2010 年)[5],至于诸如谭德晶的《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2004年)[6]与袁洪亮的《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2005年)[7]这类以 “国民性”为题名的专著,对这方面的内容却研究很少。如此,仅从这个数量上看,就会发现我们的反思工作的确做的很少。

从内容上来看,也不甚理想,这些文章的总体特点是重于整理与归纳,疏于分析和评价。这四篇中有两篇完全是概述,而没有任何的评析。一篇指的是俞祖华、王静静的论文,此文从“国民性”概念的界定、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渊源、分期、前后是否一贯、对国民性种种弱点的解剖、对国民性病源的探析、国民性典型形象、评价问题、现实意义及研究出路共九个方面,对这项讨论进行了分类梳理,未予任何的评析和判断;另一篇则指是孙强博士论文的绪论部分,这段文字也只是归纳出三个热点问题:一、关于国民性理论和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的论争;二、关于鲁迅国民性思想形成的渊源的探讨;三、关于国民性病根的讨论,而没有就论争各方的观点表态。余下两篇虽然文章主体部分仍然是概述,但难得的是在文末出现了少许的评价。闫润鱼、陆央云的文章显然不是专门针对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而撰写的,而属于思想史研究范畴,所以他们的评价与展望框架都比较大,基本没有多少与这场讨论相关的阐述。相比之下,张蔚的文章从题目看更具有鲜明的反思性,但很可惜里面的论述却与反思相去甚远,基本上是对各方讨论成果的复述以及对刘禾简单反驳,因此价值不大。

此外,从这四篇文章中,还能发现一个不小的疏漏,就是对讨论中最激烈的双方的概述严重失衡,总是正方多,反方少。这就很容易给读者以错觉,仿佛只有刘禾、冯骥才等极少数人质疑过鲁迅的国民性思想,而且已被有力地驳倒了。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一方面,受刘禾启发进而质疑甚至否定鲁迅国民性思想的文章实在不少,而且其中有些文章的犀利程度还不比刘文差,甚至是更激烈。比如,周宁的《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话语的西方话语谱系》(2003年)一文就不仅仅满足于刘禾所使用的西方种族主义理论,而是试图将其扩大到西方整个现代性话语中,梳理出一个能够证明包括鲁迅在内的中国思想家,落入西方陷阱的理论谱系。正如其在文末所指出的:“中国早期现代思想家不仅在国民性改造前提上认同西方现代性话语,假设民族性格是决定民族历史命运的基本因素。而且,关于国民性特征的讨论,也在西方话语中进行,这套话语在杜赫德、孟德斯鸠的文本中始建,到黑格尔、明恩溥完成。描述这一‘知识谱系’,可以揭示现代性理念中潜在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的文化逻辑。”[8]此外,还有刘晓南的《“国民性”:一个假想敌》(2008 年)[9]与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2009 年)[10],都是不容忽视的反方文章。

另一方面,从后续的讨论情况来看,刘禾的质疑至今不仅未得到有力的反驳,相反倒是与她观点趋近的文章或言论越来越多。比如,摩罗在2011年短短一年间就出版了三部旨在质疑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编著,即《人性的复苏:国民性批判的起源与反思》[11]《月亮的寒光:鲁迅国民性批判文选》[12]以及《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困境》[13],可见这项讨论仍在激烈的延续。再如,2012年邓招华在《鲁迅研究月刊》上发表的《风景的发现:国民性话语再思考——以鲁迅为中心》一文也能够说明这一现象。邓文表面上虽然没有否定鲁迅,但事实上却运用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的“风景”理论,认同了刘禾所谓“国民性”是神话的论断。[14]再如,杨震在其论文《诗意抹杀理性——反思鲁迅国民性思想》(2013年)中认为:鲁迅的“国民性”思想对“变革主体”的建构因缺乏先验意义上的穿越,与理性和客观性隔膜而最终导致失败,其后果构成了现当代中国人文思想的一项重要非理性和反理性资源,因而大力呼吁建立起从理性立场认知现代社会的基础和传统,以避免重蹈鲁迅的覆辙[15]。另如,熊培元在2014年1月12日凤凰网举办读书会上反感地说到:“我是打心底不认同‘国民性’这个词”;“所谓的国民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变动的观念。”[16]

从以上这个疏漏来看,以往的反思其实都未能抓住隐含大量讨论中的最为尖锐的问题,也就是刘禾所质疑的“国民性”虚构与否的问题。这是近年来有关国民性研究中的最难解答的问题,是所有讨论中最困扰研究者的“要害”所在。试想如果“国民性”一旦被论证为虚构,那么整个国民性思想大厦就会坍塌,而鲁迅这方面的思想以及以此来改良人生的文学世界岂不失去价值与意义,甚至沦为笑柄。可见,问题的尖锐性和严重性。然而,这个问题不仅没有引起鲁研界足够重视,从事思想史的研究者们也没有给予多少关注。这从袁洪亮的专著《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7]、田广文的博士论文《群与己的嬗变》(2005)[17],以及闫润鱼、陆央云的论文《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述评[4]都可以看出这种倾向。袁著和田文对刘禾只字未提;闫文虽然注意到了刘禾所引发的论争,却将其归类到关于改造国民性思潮兴起的历史机制方面的研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挑战“国民性”本质之有无的重要问题。因此,目前十分有必要加强对这方面的论争的重视,进行一番重新的审视。

二、重审:偏颇中的价值

当年,刘禾与鲁研界的交锋异常激烈。先来看刘禾的文章。其质疑的要点有二:一是认为鲁迅国民性思想理论源于西方传教士的种族主义歧视;二是认为“国民性”非本质的存在;所运用的理论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结论是鲁迅所谓“国民性”思想不仅是虚构的,而且还落入了西方种族主义话语圈套。总结起来,从表面上看她提出的是两个问题,即一个是鲁迅国民性思想的理论渊源;二是“国民性”是否虚构,而实际上锋芒真正的所向却是“国民性”的本质存在这一个问题,而“探源”研究只是其论证的一个通道而已。众所周知,鲁迅思想的渊源非常驳杂,其生成的历史语境又异常复杂,因而仅以种族主义这一种理论来解释,显然过于简化,因此这一点很较容易被对方驳倒;但“国民性”是否虚构这个问题却是迥然不同,这是一个以往研究中从未涉及的问题,而且这个概念本身又非常宽泛、复杂,难以界定,使研究者们感到大为困惑,无从解释。

再看反驳的文章。比如,杨曾宪在《质疑“国民性神话”理论——兼评刘禾对鲁迅形象的扭曲》一文指出:“刘禾笔下涉及到两个国民性‘话语’概念,一个是从属于种族主义国家理论的国民性话语,一个是一般的国民性话语或国民性概念。前者是殖民主义的霸权话语,是一种有特定价值内涵的话语系统,而一般的国民性话语系统或概念与种族主义理论并没有必然关联,而只是一种对事实进行概括的描述性话语。刘禾的批判,却完全将这两种话语系统混淆了”[18]。显然,这种用简单的归类法来反驳的逻辑,说服力不强。又如,王学钧在《刘禾“国民性神话”论的指谓错置》一文中指出:刘禾对国民性的论述 “至少存在着一个根本性错误,即‘国民性神话’的指谓错置。它直接将西方殖民主义‘建构’的‘国民性神话’指称为中国新文化的国民性话语,这就好比先给中国近代思想贴上西方殖民主义‘想象’的画像,然后予以揭发,这就是中国近代思想自己的‘集体想象’”[19]。 可见,同杨文的逻辑类似,王文也无法有力地驳斥刘禾的质疑。再如,汪卫东、张鑫在《国民性:作为被“拿来”的历史性观念———答竹潜民先生兼与刘禾女士商榷》一文中认为:刘禾女士“为了自身理论的有效性而简化或曲解了作为历史性概念和个人性概念的鲁迅‘国民性’思想的复杂性和具体性,因而其质疑并不符合鲁迅的思想实际”;“她看到的只是国民性话语背后西方中心论的话语霸权,却并未顾及国民性话语作为历史范畴,曾是19、20世纪弱小民族反抗压迫、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民族国家理论的重要内涵及其历史作用”[20]。在前一句中,作者将鲁迅的国民性思想看作是个人性概念,这种观点明显有误;而在后一句中,他结合历史语境来进行概念内涵上的区分,这是很有见地的。不过,总体上看仍不具备彻底驳倒对方的力度。

相比之下,更具说服力的文章则是陶东风的《国民性的神话》(2006年)。此文对刘禾进行了激烈地反驳,认为刘文的理论困境在于:“在运用后殖民主义的反本质主义理论来批判‘国民性’话语的本质主义时,自己也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本质主义”;“后殖民理论的真正重要性就在于它的引入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近代以来的思想史,尤其是启蒙主义与传统文化批判的重新思考。它使得近现代以来思想文化界的几个老话题借机被重写了一遍”[21]。可见,陶文不仅揭示了刘禾所持的后殖民主义的致命弱点,而且还肯定了借助此种理论对于活跃学术思维,重新认识思想史的价值,因而不失为一篇难得的佳作。然而,此文的问题也十分明显,主观情感介入太多,这是不应当的。

经过以上简要的分析,可得出结论:刘禾的质疑确有偏颇,但并非耸人听闻,所提的问题非常值得思考;反驳的文章言辞虽然尖刻,但反驳的力度不足,即使有些道理,却不足以驳倒对方。

此外,还不难发现学术界对刘文的偏颇关注有余,但对其中价值却认识不足。其实,刘文最重要贡献在于真正推动了鲁迅国民性思想乃至整个鲁迅研究。它促使我们打破思维的惯性,比以往更加地注重对相关“概念”和“话语”的研究和考证,更加重视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细细考察每一论题的历史语境,因此学问也便因之而变得更为扎实。事实上,近两年鲁迅研究领域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都多少与此有关。比如,李冬木的两篇考据文章《“国民性”一词在中国》(2013)[22]、《“国民性”一词在日本》(2013)[22],董炳月的《“国民”的想象与文学的表象》(2012 年)[23],就是在此促动下,在鲁迅国民性思想渊源方面贡献的扎实之作。他们的结论在揭示了历史的真相的同时,使我们对鲁迅认识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推进研究的三种思路

“国民性”到底是不是虚构的?要解答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不过,这个问题提出的本身,就已颇具启发性,给了我们很多的研究思路,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民性”概念研究。概念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本质意义上的,一类是功能意义上的。鲁迅的“国民性”概念究竟属于哪类,这是首先需要论证清楚的。另外,目前对国民性认识存在泛化的倾向,将许多相似的话题都归到这里,比如有论者将沈从文的某些观点也视为国民性问题,这样做是否合理?鲁迅虽然不曾对“国民性”做出界定,但从他的著述中可见,他对国民性不同时期,不同语境有着自己具体的认识,不可将之泛化和抽象化。这需要进一步的甄别和梳理,甚至进行量化分析,唯有如此才能得出扎实的结论。

第二,西方国民性思想发展脉络研究。目前经李冬木、董炳月两位学者的考证,鲁迅国民性思想的日本源头、清末至五四的发生脉络已经基本清楚了,但对西方国民性思想的生成、发展以及输出的历史尚不了解,因此无法评说刘禾所认定的它是种族主义的产物的这一观点的正确与否。如果确如她所言,鲁迅谈国民性是中了圈套,那么西方人也在谈论国民性,他们又是中了谁的圈套呢?这些问题都亟待展开研究。

第三,国民性思想的评价问题。刘禾的质疑,其实就是谈鲁迅国民性思想的局限。只是跟以往角度不同,不再纠缠于“唯心史观”的问题上,而是企图彻底将其颠覆掉。显然,在“国民性”之虚构与否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力的论证之前,这种理解实在过于偏激。相比之下,对鲁迅国民性思想的“不可操作性”这一局限,倒是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如林毓生在《“国民性”论述的深刻性、困境与实际后果》[25]一文认为鲁迅的思想非常深刻,但不能实践。那么,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果真如此,对现实来说毫无意义,甚至有害么?对此应如何理解?事实上,从鲁迅所处的时代来看,他的国民性思想确实在民族反省,促人觉醒,瓦解封建思想,构建现代思想发挥着重要的实际作用。而这又将如何解释?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国民性的改造的思路本身并无问题,也具有操作性,但它的作用却是长远的,不是立竿见影的,而现实问题却又总是那么紧迫,因而应将之置于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互动中加以实践,才能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经过反思,二十多年来有关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与其说给带来的是更多的困惑,不如说带来的是勃勃生机和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在当下的社会现实中,鲁迅当年所批判的我们民族的痼疾仍然存在着,因此鲁迅国民性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研究者我们有责任继续深化这项研究,为解决目前我们精神文明中的某些危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刘禾.跨语际实践[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张蔚.后殖民批评与世纪之交的“国民性”讨论[J].郑州大学学报,2007,(3).

[3]孙强.晚清至五四的国民性话语[D]博士论文数据库,2008.

[4]闫润鱼,陆央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9,(3).

[5]俞祖华,王静静: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研究综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6]谭德晶.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袁洪亮.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周宁.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话语的西方话语谱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5).

[9]刘晓南.“国民性”:一个假想敌 [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12).

[10]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J].探索与争鸣,2009(7).

[11]摩罗.人性的复苏:国民性批判的起源与反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2]摩罗.月亮的寒光:鲁迅国民性批判文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3]摩罗.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困境[M].上海:2011.

[14]邓招华.风景的发现:国民性话语再思考——以鲁迅为中心[J].鲁迅研究月刊,2012.

[15]杨震.诗意抹杀理性——反思鲁迅国民性思想[J].社会科学研究,2013,(3).

[16] 熊培云.“国民性” 是不存在的[EB /OL].http://v.ifeng.com/program/talk/2014001/016ecf6e -4800 -4944 -9166 -0af9d32c74ac.shtml.

[17]田广文.群与己的嬗变[D]博士论文数据库,2005.

[18]杨曾宪.质疑“国民性神话”理论——兼评刘禾对鲁迅形象的扭曲[J].吉首大学学报,2002,(3).

[19]王学钧.刘禾“国民性神话”论的指谓错置[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1).

[20]汪卫东,张鑫:国民性:作为被“拿来”的历史性观念——答竹潜民先生兼与刘禾女士商榷[J].鲁迅研究月刊,2003,(1).

[21]陶东风.国民性的神话[J].甘肃社会科学 2006,(5).

[22]李冬木.“国民性”一词在中国[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4).

[23]董炳月.“国民”的想象与文学的表象,“同文”的现代转换[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2.

[24]林毓生.“国民性”论述的深刻性、困境与实际后果[J].扬子江评论,2009,(2).

I20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2426(2015)01-0077-04

迟蕊(1977-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鲁迅研究。

责任编辑 董瑞军

猜你喜欢

国民性鲁迅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论面向国民性重塑的现代国民教育*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