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兼证*

2015-01-25姚诗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精血疏肝蛋白尿

汪 超,周 兰,姚诗清,陈 莉,孙 涛,柳 雯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蚌埠 233004)

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兼证*

汪 超1,周 兰2△,姚诗清3,陈 莉3,孙 涛3,柳 雯3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蚌埠 233004)

糖尿病肾病兼证从肝论治是以肝的生理功能、特性及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为理论基础,阐述肝与糖尿病肾病兼证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和作用,在临床中把从肝论治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兼证,使患者蛋白尿、视物模糊、水肿、便秘、心悸的症状和体征得以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糖尿病肾病兼证从肝论治有确实的理论依据,符合中医理论特点,并与现代医学研究结论相吻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兼证疗效显著。

糖尿病肾病;兼证;从肝论治;治疗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尿浊”等范畴,从肝论治消渴及其兼证可以追溯到《灵枢·本脏》“肝脆刚善病消瘅易伤”,明确了消渴病与肝的关系。故就DN兼证的一些常见症状及实验室表现从肝论治如下。

1 蛋白尿

DN的蛋白尿出现于糖尿病3~5年后,不治渐发展为肾衰。肾病日久,失于固摄,水液精微混杂而下,故出现蛋白尿。蛋白尿中“蛋白”属于中医“精微”范畴,宜藏不宜泄。肝主疏泄、藏血,喜条达恶抑郁[1]。肝失疏泄则脾运化失司,水湿停聚,化源不足,清阳不升,脾气失于统摄精微,精微下注,形成蛋白尿。若肝疏泄太过,下趋于肾,肾封藏失职,精微下泄,即致蛋白尿。

案1:某女,40岁,糖尿病史15年,糖尿病肾病3年。症见面黄、神疲乏力、口苦、纳少腹胀、抑郁、便溏、舌红少津苔薄、脉弦细。尿常规化验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303 mg/24 h,肾功能正常。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故口苦。土虚木乘、肝郁则脾虚,脾主四肢,脾虚则乏力。脾不运化则纳少腹胀、便溏。中医诊断消渴、下消(肝郁脾虚),治宜疏肝益气健脾、补肾填精。方以白术芍药散合参芪地黄汤加山药30 g、黄精15 g、菟丝子20 g、香附10 g、潼蒺藜10 g。药后半月症状减轻,此后加减继服半年,复查尿蛋白转阴。

分析:消渴日久,耗气伤阴致气阴两虚,渐五脏阴阳亏虚。蛋白尿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肝脾肾三脏亏损、精气外泄,故应益气健脾、疏肝固肾。方中参芪地黄汤健脾益气、补肾填精;柴胡、白芍、潼蒺藜、香附等疏肝养肝。“肝肾同源”,母子相生,肝藏血,肾藏精,精与血相互资生,肾精充足,肝血得以滋养;肝血充盈,血可化精,肾精得以充满。

2 视物模糊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可引起视物模糊,中医称“视瞻昏渺”或“雀目”。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同源,故消渴日久,肝肾俱虚,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或因心境愁郁,内火自燃灼津,血稠成瘀;或因精血虚少,因虚致瘀。后期阴损及阳,气虚致阳虚,阳虚寒凝血瘀,瘀血内停,目络阻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案2:某男,51岁,糖尿病史12年,糖尿病肾病5年。症见眼涩、视物昏蒙、烦热、腰酸、舌红苔薄、脉细微。患者久患消渴肝肾两虚,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阴亦虚,肝肾阴虚,腰失所养则腰酸。肝开窍于目,肝阴虚、肾阴不足则肝阳上亢,不能荣养双目,见眼涩、视物模糊。中医诊断消渴、雀盲(肝肾阴虚),治宜补肾柔肝、填精养血明目,方以柴胡疏肝散合杞菊地黄汤加白术15 g、当归10 g、沙苑子10 g、石斛20 g。药后3个月视物好转,余症减轻。

分析:《证治要诀》有“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之说。白芍、沙苑子、白菊花、石斛均有滋养肝阴之效,川芎活血化瘀,杞菊地黄汤具有补肾填精、“精血同源”作用,二者互根互用,共奏养血明目之效,二方合用以疏肝清火、“壮水制火”、养精血、通脉道。

3 水肿

水肿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一种独特现象,与肾脏功能有关[2-3]。肾脏受损时潴留在体内的水分使糖尿病肾病患者呈现水肿[4-5]。华佗《中藏经》曰:“肾壮则水还于肾,肾虚则水散于皮。”肝气升发,肺气肃降,气机疏通,水道通畅,则排泄畅利。朱丹溪《格致余论》曰:“主闭藏者,肾也,主疏泄者,肝也”,故有“乙癸同源,肝肾同治”之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影响水液的升降出入,水液内停,小便难下,发为水肿。肝属木,肾主水,水涵木,肝虚则疏泄无能,肝气肝阳不足,阳气困乏,子盗母气,肾气肾阳亦虚,肾的开阖调节失常,水不化气,水分停聚发为水肿。

案3:某女,45岁,反复水肿2年多,近1个月加重。既往有糖尿病史10年。症见面色灰黯、身肿,腰以下为甚,尿少、腰痛、畏寒肢冷、倦怠嗜卧、郁闷不乐、咽部有痰不爽、舌淡质胖苔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消渴,水肿(肝郁肾虚),阳气困乏,水气阻滞,治宜疏肝理气、温化下元。方以逍遥散合加味肾气丸加黄芪30 g、党参15 g、云苓皮15 g、冬瓜皮15 g、干姜4 g、香附10 g、香橼10 g、佛手10 g。服1个月后水肿渐消,余诸症减轻。

分析:糖尿病肾病日久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肾阳虚衰,水不运行,肾虚湿重,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而肿满,需益肾行水,湿去则气得宣畅,水肿得以消除。痰湿阻于咽喉则有痰不爽,故疏肝理气,气行则可推动水液痰湿排出体外。方中党参、黄芪、白术、云苓皮,取中州建利双调之妙;香附、香橼、佛手、陈皮疏肝理气,炮附子、肉桂等温肾助阳,下元水湿得以温化。

4 便秘

便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90%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便秘[6]。至糖尿病肾病期,水液代谢障碍,便秘愈加明显,毒素排出减少,血糖升高[7]。《黃帝内经》曰:“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正常传导功能有赖于全身各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完成。中医认为,消渴病阴虚燥热,耗伤津液,肠失濡润致便秘;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气机郁滞,通降失常,腑气不通致便秘;久病气血不足,气虚大肠传送无力,精血不足则肠失濡润致便秘。

案4:某男,55岁,间断便秘5年余,有糖尿病史11年。症见闷闷不乐、寡言少语、腹胀满、便干、舌质暗、苔薄少津、舌体胖、脉弦细,治宜健脾疏肝、理气通便。方以逍遥散合健脾润肠丸加太子参10 g、当归15 g、郁金15 g、火麻仁10 g、生地10 g、麦冬10 g。药后半月大便渐通畅,它症随消。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五脏皆不坚”。肝为厥阴之脏,主疏泄,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司。气为血帅,气血功能失调。肝肾同源,肝火旺下汲肾水,水液输布失常。方中逍遥散疏肝理气,健脾润肠丸合太子参、火麻仁等益气养阴、润肠通便,生地、麦冬滋阴,“增水行舟”。诸药配伍、疏肝理气、健脾润肠通便。

5 心悸

糖尿病患者存在多种代谢紊乱,往往心肾病变并存,心脏并发症是导致T2ND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8]。清·陈士择《石室秘录》曰:“怔仲之证,扰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定,以肝肾之虚而心气之弱也。”肾藏精、主水纳气,心主血、主神志,肝藏血、主疏泄,精血同源,三脏配合气血方能通达并濡养全身。肝气郁结,疏泄失司,由气及血,气滞血瘀,心失所养,悸动不宁。

案5:某女,41岁,糖尿病史12年,糖尿病肾病3年。症见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性急、舌萎白、舌体颤抖、脉沉细,治宜疏肝行血、补养心气、育阴潜阳。方以逍遥散合补肾宁心汤(川芎6 g,白蒺藜10 g,栝楼皮10 g,柏子仁10 g,淮山药30 g,女贞子10 g,旱莲草10 g,生地10 g,丹皮10 g,泽泻10 g,山萸肉10 g)。服药1个月后心前区不适改善,性情渐平和,余症减轻。

分析:消渴日久气阴两伤,阴虚内热,瘀血阻络。心藏神为“精神之所舍”,情志变化常伤及于心。心主血脉,气滞血瘀则心悸,“不通则痛”,痹阻于胸中则心慌、胸闷甚则心痛。阴阳互根互用,消渴日久故二者俱虚。方中逍遥散疏肝理气,女贞子、旱莲草等育阴滋养,栝楼皮、柏子仁宽胸理气、养心安神。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兼证从肝论治可获良效。《灵枢·五变》曰:“怒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指出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肝郁气滞。柴胡舒肝散、白术芍药散、逍遥散疏肝理脾以助肾。肝属木,有“刚脏”之称,体阴用阳,喜疏泄恶抑郁。肾属水,主封藏,五脏阴阳之本。“肝肾同源”,水生木,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肝喜条达疏泄,司贮藏血液与调节血量,制约肝阳疏泄太过。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木郁气滞,气滞则血亦滞,故肝脏的病理变化贯穿于消渴病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糖尿病肾病后期,二火相并,陷入虚证或虚实夹杂的病证。治病求本,故治疗消渴重在调肝,符合中医病久必虚、必瘀、必郁,郁而伤肝,肝气郁结而变生它病,临床值得探讨及研究。

[1]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8-69.

[2]仇朝辉.糖尿病肾病的气血并治初探[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19(1):23-24.

[3]吉春玲.补肾活血与降浊祛毒法治疗糖尿病肾衰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8(6):488.

[4]叶山东.临床糖尿病学[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6.

[5]柴可夫,王亚丽.难治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J].河南中医,2006,26(3):l7.

[6]于秀辰,吕仁和.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医刊,2010,35(8):42-43.

[7]成秀梅.通补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J].中国临床医生,2008,31(1):55.

[8]张义德,刘志红,谢红浪.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脏病变与肾脏损害的相关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18 (6):513-518.

R587.1

:B

:1006-3250(2015)07-0889-02

2015-03-09

安徽省卫生厅课题项目(安徽省卫生厅卫中秘[(2012) 497号-61]

汪 超(1978-),安徽庐江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的临床与研究。

:周 兰,女,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中医的临床与研究。

猜你喜欢

精血疏肝蛋白尿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蔡连香从“精血”理论辨治妇科疾病的特色
扎纸马
古人养形有三法
铸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