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晋翔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方药特色❋

2015-01-25杨晋翔贺梅娟胡建庆闫红霞赵汉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胃脘萎缩性胃炎

刘 婷,杨晋翔,贺梅娟,胡建庆,闫红霞,赵汉甫,安 静

(1.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 102400;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科,北京 100029;3.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 100165)

杨晋翔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方药特色❋

刘 婷1,杨晋翔2△,贺梅娟3,胡建庆1,闫红霞1,赵汉甫1,安 静2

(1.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 102400;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科,北京 100029;3.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 100165)

目前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尚缺乏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或消除患者繁多的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长处和优势。杨晋翔教授认为本病病机的关键是虚、滞、热、瘀,着重于“降”、“滞”、“通”,即生理特点重在“降”,病理特点突出“滞”,治疗用药着眼“通”。临床常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强调通补、通降、泻热、祛瘀,主张综合调理,临床抓住病机,灵活辨证用药,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方药特色;杨晋翔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指胃黏膜上皮反复受损后所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或消失,临床以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钝疼、嗳气、吞酸、胃纳减退等为主症的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难治病之一,是胃癌的癌前病变(PLGC)之一。PLGC指一类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CAG及在此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增生(Dys)是最常见的胃癌前病变,为目前的研究重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癌[1]的发展模式已为国内外多数学者所认同。及早识别和积极防治胃癌前病变、阻止其向胃癌发展是减少胃癌发生率的积极有效方法。

杨晋翔教授为中医脾胃病学临床专家,师承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教授,在诊治PLGC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幸随师临证领悟老师治验,现总结如下,以供学习。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并无CAG这一病名,根据其胃脘痞满、痛或不痛等临床表现,多将其归为“胃痞”、“胃脘痛”等范畴。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调、饥饱劳役、寒热不当之外邪致病,或郁怒伤肝、谋虑不决、忧思伤脾之情志内伤,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进而发病。杨晋翔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性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指脾胃气虚,标实则为气滞、血瘀、热毒、湿毒等。虚是本质,滞是核心,热由郁生,久病入络,病机转化规律可概况为“因邪致虚,因虚夹邪”,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

2 辨治经验

杨晋翔认为本病的治疗必须综合施治,强调通补、通降、泻热、祛瘀,除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脏腑辨证,辨清其病位、病性与病机转化规律外,还应结合现代检测手段及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2.1 突出扶正,重视补益脾胃

本病是一个朝伤暮损、日积月累的过程,脾胃虚弱是本病的病理基础。胃黏膜苍白、血管透见、黏膜变薄都是脾胃虚弱的内在表现,纳呆食少、胃脘痞满、缠绵不愈是其外部表象。辨治本病只有顾护脾胃之气,才能逐渐恢复其纳运、升降的功能。“脾贵在运不在补,益气以健脾为先”。治疗上强调通补,应补而不腻、润而不腻,即便是虚损病人,若必用滋补之品也需清补,不宜腻补。常用补益脾胃的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怀山药、茯苓等,临床通常加用消食化积之品以助脾胃运化,如焦三仙、鸡内金等。

2.2 清热解毒,抑杀幽门杆菌

杨晋翔认为,CAG伴有肠化或异型增生其证候实质是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存在毒邪交阻,多表现为胃脘灼痛、痛势较剧、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所谓“毒”是阳明胃腑蕴生的湿热毒邪,与现代医学所谓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应用,但面临着抗生素耐药率增高、药物不良反应及费用高等问题。杨晋翔常在补虚治本的基础上,解毒燥湿治标以杀Hp。中药清热解毒利湿治疗与西医用抗生素治疗HP感染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无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快、病人易接受,停药后复发少。临床通常根据舌苔来选用药物,若舌苔黄腻,选用黄芩、黄连具有燥湿作用的清热解毒药,否则选用半枝莲、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药。研究表明[2],HP对清热解毒利湿药如黄连、黄芩、大黄、蒲公英、薏苡仁等有高度的敏感性,可直接抑制HP感染,提高HP的清除率。且研究表明[3-4],清热解毒药如藤梨根、蒲公英等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可有效阻断本病的进一步进展。

2.3 酸甘化阴,增加胃酸分泌

本病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表面上皮细胞失去分泌黏液功能,胃酸缺乏,多表现为纳食不化、胃脘隐痛、似饥不欲食、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根据中医“以酸生酸”及“酸甘化阴”理论,用酸味药白芍、乌梅、木瓜、生山楂与甘味药甘草酸柔甘守,化生胃阴,激活腺体分泌胃酸。临床还可选用生地、沙参、麦冬甘寒生津引起胃酸分泌。为防阴柔之品呆滞气机,方中当掺入佛手、绿粤梅、生麦芽、香橼等顺气和中,助胃气运转药力,调畅枢机。

2.4 活血化瘀,增加黏膜血流

本病脾胃虚弱日久气血推动无力,则血滞胃络而成瘀,日久导致胃黏膜循环障碍、缺血缺氧,从而出现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临床可见胃脘痞满,甚至疼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此乃病之标。现代研究也表明,本病胃黏膜血流量明显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血液流变异常[5],血液的高黏状态是血瘀证产生的内在机制。临床治疗常在健脾益气、滋养胃阴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之品,针对疾病的不同时期、血瘀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活血药物,如初期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下血管未见,病理报告属轻度CAG以和血为主,常用药物有当归、丹参、赤芍等;中期胃黏膜苍白变薄,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色紫暗,分泌物少,病理报告属中度CAG以活血化瘀为主,常用药物有川芎、红花、乳香、没药等;后期胃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增生,病理报告属重度CAG伴肠化或者异型增生则选用逐瘀力更强的三棱、血竭、水蛭等药物。

2.5 理气通降,增加胃肠动力

胃为水谷之海,“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逆,本病通常伴有脾胃升降功能的失衡,临床多见胃脘胀满、疼痛、嗳气、早饱等症状。此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胃肠运动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时可加入理气和胃通降之品。杨晋翔通常喜用香苏散加减治疗。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苏梗、香附、陈皮为主药。苏梗入胃,顺气开郁和胃;香附入肝、解郁理气止痛;陈皮归脾、肺经,理气调中;佐以炙甘草甘温益气、缓急止痛。本方不燥不腻,不寒不热,用药轻灵,通过调理上中下三焦气机,进而调节全身气机,虚实寒热均可应用。临床如患者伴有胁痛、善太息等肝郁症状可加香橼、佛手、预知子等疏肝理气而不伤阴,共同调节气机的升降,最终促进其病变的好转。

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杨晋翔常常对病人开展一级预防,嘱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注意饮食规律,三餐定时定量,少吃腌制、海鲜、辛辣食物,不吃霉变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并戒烟、戒酒等。由于患者通常担心本病会癌变,故嘱其怡情开怀为要,给予患者耐心指导、详细讲解,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加用疏肝理气之品,以加强临床疗效。

PLGC的治疗西医目前多采取根除Hp、抗胆汁反流及应用抗氧化剂、COX-2抑制剂及抑酸药物,必要时采取射频、EMR及外科手术等治疗措施,但总体权衡疗效欠佳。杨晋翔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纯中药治疗,对改善本病的临床症状、阻断其进展、逆转萎缩腺体,甚至使不完全型结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逆转有其确定的疗效,其治疗本病的方药特色值得借鉴。

[1] XING DENG,JIANLIANG,DONGHUA LIU,etal.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Weining granule in treating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J].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9,8(3):137-141.

[2]高敏.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所致胃溃疡50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8,33(8):348.

[3]李昊,杨慧萍,杨凡,等.藤梨根对胃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河北中医,2004,26(4):314.

[4]杨晓杰,付学鹏.蒲公英多糖体外抑瘤和抗突变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0):2470-2471.

[5]戴晓玲,张庚良,程丽娜,等.从血液流变学探讨萎缩性胃炎的血瘀改变[J].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10-11.

R256.3

:A

:1006-3250(2015)12-1574-01

2015-04-18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2014-JYBZZ-XS-174)-不同年龄组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对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3232)-益气化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增生大鼠P16RUNX3和PTEN基因异常甲基化干预的实验研究

刘 婷(1987-),女,住院医师,在读硕士,从事中医药脾胃疾病的防治与研究。

△通讯作者:杨晋翔(1957-),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肝胃病的防治与研究,E-mail:yjx571102 @163.com。

猜你喜欢

胃脘萎缩性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曹志群教授运用排气饮治疗胃脘胀痛经验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