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2015-01-24王玉敏郭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7期
关键词:阳性率冠心病血清

王玉敏郭海燕*

(1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王玉敏1郭海燕2*

(1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的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为该病的预防、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筛选出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受试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胱抑素C的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及胱抑素C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种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约为93.33%,显著高于两种指标各自的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它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首选方法。

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冠心病;诊断价值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发病率较高且分布广泛,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在临床上,该类主要疾病包括以下5种临床类型:分别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若诊断不准确延误治疗,则会引起严重的疾病症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流行病学显示,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许多发达国家,冠心病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因素。本次研究主要采取对比临床研究的方法来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筛选出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0例为观察组,分别包含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3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为58岁。另选取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受试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的入选标准不包含各种风湿病、急慢性感染、肿瘤、创伤等病史,且排除有心、肝、脾、肺、肾、脑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对象,另外,有近期外伤的也不选入研究对象。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状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临床特征[2]。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①胸痛:多为突发,心前区疼痛,大多为突发性绞痛,且疼痛由胸骨后或心前区向上蔓延至左肩、臂等,在安静状态或夜间也可出现胸痛,由于冠脉发生痉挛所致,称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可致使胸痛剧烈,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可超过30 min,口服硝酸甘油也不能够缓解,并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②非典型症状:一些患者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乏力等症状,或者伴有胃肠道不适。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则可能不出现疼痛症状;③猝死: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心病表现为猝死。④其他:另外可伴随出现如发热、惊恐、呕吐等全身症状。

1.3诊断方法[3]:在临床上,该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血液学检查等。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简便常用的方法,患者症状发作时是最重要的检查时期,能够检测出心律失常,但不发作时多数不能检测其特异性。心电图负荷试验则在患者安静状态下、无症状或症状很短的情况下很难捕捉患者的具体病情;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准确性依赖于检查者的实践经验;冠状动脉CT的患者适用范围有限;血液学检查通常需要采血测定相应指标,评价结果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肌组织损伤标志物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1.4检查方法

1.4.1仪器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由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2检测方法[4]: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入院后,第二天早晨保证空腹状态,在医护人员的组织带领下统一进行静脉采血,每人3~5 mL,保存并标记好后及时送往检验科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测定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前者的临床参考值范围为<3 mg/L,后者的正常值范围为0.2~1.5 mg/L。

1.5统计学处理:将所记录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卡方检验,并应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完成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若P<0.05,说明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检查结果:本次检查的阳性率作为检查组诊断结果: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单项检测:该指标浓度>1.56 mg/L时则判为阳性,检出阳性例数为68,阳性率75.56%;②胱抑素C单项检测:该指标的检出浓度>0.72 mg/L时则判为阳性,检出阳性例数为66,阳性率73.33%;③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联合检测判为阳性的依据为前者浓度>1.56 mg/L或后者浓度>0.72 mg/L时则判为阳性结果,检出阳性例数为84,阳性率93.33%。由以上数据可见,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

2.2结果比较: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经过卡方检验处理各阳性率数据,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有P<0.05,说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呈粥样硬化,该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从未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症状,导致一系列心脏病的发生,通常称为“冠心病”。另外,该病还包括炎症和栓塞等从而导致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冠心病的病死率和残病率非常高,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因此,冠心病的诊断和预防至关重要。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5]。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干预可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其中,两种因素中前者主要包括:高血压、血脂发生异常、高血糖、糖尿病、饮食不合理、锻炼量少、酗酒以及心理因素等。后者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此外,其还与感染的发生相关,例如巨细胞病毒、幽门螺杆菌等。冠心病的发生通常与季节变化、情绪不稳定、体力活动剧增、暴饮暴食、过量烟酒等因素有关。血清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蛋白,是指在机体在遭受到组织损伤或发生感染时,一些在血浆中急剧上升的蛋白质,其半衰期约为19 h,在人体血清内的含量甚微,浓度通常<10 mg/L,平均含量大约3.5 mg/L,当机体产生炎症或受到损伤时,其含量会大幅升高。C反应蛋白能够激活补体活化系统,使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从而发挥调理作用,进而清除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由于损伤而产生的自由基,以及坏死、凋亡的细胞等,在机体的免疫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通常认为,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标志物,非特异性;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可以直接参与到炎性反应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过程当中,被普遍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因素和危险因素。血清胱抑素C能够参与到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很多生理病理过程[6],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大量研究表明,胱抑素C水平能够反映炎症进行的程度,冠心病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者,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和炎症过程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担任关键角色。

本研究采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的方法在冠心病中的诊断结果阳性率显著,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3.33%,尽管二者的单项检测也存在75.56%及73.33%的阳性率,但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3.33%)统计学处理后明显高于单项检测(75.56%及73.33%),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利用联合检测的方法诊断冠心病的效果良好,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非常有利,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疾病的延误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陈文,钱瑛,王俊芳,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271-2272.

[2]王阿兰,丁效华,韩丽芳.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胱抑素C水平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32-33.

[3]杨友新,刘丽.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尿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探讨[J].海南医学,2011,22(14):98-99.

[4]魏崇莉,何东元.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182-183.

[5]翁维明,牛华,郑慧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铁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杂志,2009,5(2):142-143.

[6]张季,朱海燕,晏燕.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光氨酸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8):721.

R541.4

B

1671-8194(2015)27-0159-02

猜你喜欢

阳性率冠心病血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