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国岑临床用药特色选介*

2015-01-24

中医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补气赵国炮制

赵 一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赵国岑传承工作室, 河南 郑州450004)

赵国岑临床用药特色选介*

赵 一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赵国岑传承工作室, 河南 郑州450004)

赵国岑主任医师为全国第二批500名名老中医带徒指导老师,他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常言“辨证不清用药不明”,而其又特别熟悉药性,在运用经方和时方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用药特色。内服外用,结合经络,疗效显著。

赵国岑;中医师;便秘/中医药疗法;全瓜萎/治疗应用;经验

赵国岑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500名名老中医带徒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河南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他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年,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特别是稔熟药性,经验丰富,对药物从新炮制,内服外用,结合经络,颇有特色,疗效显著,今介绍几例。

1 治便秘用全瓜蒌加玄明粉

赵师治疗便秘,习惯用全瓜蒌加玄明粉。关键是再次进行炮制:首先取药时,把2药分开另包,炮制时用温水把全瓜蒌喷湿,使其柔软(放置5 min),然后把玄明粉均匀洒在全瓜蒌上,充分结合,30 min后,再入砂锅与其他药物共同煎煮,通便效果甚好。

病案举例 患者,女,15岁,学生。2015年1月16日就诊。主诉:大便干结伴间断性左腹部绞痛1年。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便秘,最长十天一行。常吃水果可三天一行,平时常有左腹部绞痛,时断时续,早晨或夜晚常出现恶心欲呕,影响到学业。在省某医院求治,腹部CT,B超检查,均提示正常。钡剂灌肠检查结果提示:乙状结肠冗长症。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因恐惧手术而拒绝。今慕名而来,以求中医治疗。现大便干结,间断性左腹部绞痛,时有恶心欲呕,纳呆,心烦急躁,眠差,口干,舌红苔黄厚,脉弦数。中医诊断:便秘,证属热结肠道。治宜清热润肠,通便,理气止痛。处方:全瓜蒌(另包)20 g,玄明粉(另包)6 g,当归10 g,炒白芍20 g,黄芩10 g,黄连6 g,砂仁(后下)6 g,木香10 g,炒槟榔10 g,炙甘草10 g,郁李仁10 g,川楝子10 g,玄胡索10 g,甘松10 g,佛手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按赵师所嘱煎服:先泡30 min,煮开20 min滤出,加开水煮15 min滤出,再加开水煮10 min滤出,3次药液混合为1日量,分别于早饭前、午饭后、睡前温服。 二诊:服上药后,腹痛消失,大便两至三天一次,余症均减,查舌质稍红,苔微黄,脉弦细。调整治法为健脾理气,润肠通便。处方:党参10 g,苍术10 g,白术10 g,茯苓10 g,木香10 g,砂仁(后下)10 g,全瓜蒌20 g,火麻仁10 g,郁李仁10 g,肉苁蓉20 g,佛手6 g,甘松6 g,青皮10 g,陈皮10 g , 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自述服上药14剂,症状基本消失,治宜滋阴润便。处方:熟地黄15 g,肉苁蓉20 g,火麻仁10 g,郁李仁10 g,杏仁10 g,炒麦芽15 g,炒莱菔子10 g,补骨脂10 g,甘松10 g,香橼10 g,陈皮10 g,炙甘草10 g,14剂。服法同前。

按 本方中瓜蒌,甘寒微苦,归肺胃大肠经。清热润肠通便,宽胸散结。除治胸痹,结胸,肺、肠、乳痈症外,也常用于肠燥便秘。玄明粉由芒硝风化而成, 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清热,泻下,软坚。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症。二者均微苦寒。同归胃大肠经。再用特殊的炮制方法,使二者苦寒相助,软坚清热润肠之力更强。赵师称之为清解实热特效方。用此方加减治疗实热便秘和老年阴虚燥热便秘有特效,本例彰显了中药炮制后的特别疗效。

2 胃术后综合征用黄芪、人参

赵师治疗胃术后综合征善用黄芪、人参。前者是重要的补气药,善于升举阳气;后者大补元气,更善补脾肺之气,二者配对,护外气,保内气,内外之气旺盛,则病可瘥矣。

病案举例 患者,男,60岁,退休干部。2014年8月8日就诊。主诉:乏力,消瘦伴胃脘不适2 a。 现病史:2 a前因胃脘不适,时有疼痛,到卫辉市人民医院就诊,胃镜检查示:胃间质瘤。即行手术切除,之后身体逐渐消瘦,乏力甚,胃脘时有不适,常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现慕名而来就诊。现乏力,消瘦,胃脘不适,畏寒怕冷,饭前便后脐周痛,食生冷食品后加重。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细弱。西医诊断:胃术后综合征。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肾气虚。治宜健脾补肾。处方:黄芪30 g, 人参3 g,炒白术15 g,猪苓20 g,防风10 g,苏叶10 g,葛根10 g, 炙百合30 g,木香10 g,砂仁10 g,高良姜10 g,香附10 g,补骨脂10 g,枸杞子10 g,升麻10 g,甘草10 g。7剂,水煎服。二诊:自述服上药后,诸症减轻,力增,特别是脐周痛减轻明显,上方去砂仁、木香加白豆蔻10 g,薏仁30 g,柴胡6 g,桂枝6 g, 炒白芍20 g,14剂,水煎服。三诊:服上药后,精神好转,脐周痛基本消失,较前力增,纳食增加,畏寒减轻。舌质淡红,苔白,脉细。调整治法,巩固疗效。处方:黄芪30 g,人参3 g,炒白术15 g,猪苓20 g,防风10 g,当归10 g,苏叶10 g,柴胡10 g,葛根10 g,升麻10 g,炒白芍30 g,桂枝3 g, 补骨脂10 g,五味子10 g,麦冬10 g,炙甘草10 g,30剂,水煎服。

按 人参、黄芪同为补气要药,人参味甘微苦而性温,善补五脏之气,补气而兼能养阴,守而不走。黄芪味甘性温,善走肌表,补气兼能扶阳,走而不守,二药相须配对,具有较强的补气助阳作用,且二者一走一守,阴阳兼顾,彻里彻外,通补无泻。脾胃气弱者用之以鼓舞中气,肺虚卫弱者用之以补气固卫,心虚气怯者用之以补心助脉。大凡一切气虚不足之证均可用之。

(编辑 张大明)

1001-6910(2015)10-0043-02 ·名师高徒·

R249.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10.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国中医人教发[2013]47号)

2015-07-22

猜你喜欢

补气赵国炮制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把你戴在胸前
希望在肩上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酒黄芩微波炮制工艺的优化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安神补气丸中8种成分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古法奇观
健脾补气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