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医优介疗法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临床应用

2015-01-23关却多杰索南卓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草乌藏医藏药

关却多杰 索南卓玛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神经官能症在藏医名称隆偏盛,临床上又称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由于某些精神上长期存在的因素,在个体不良因素和易感个性的基础上产生的高级神经活动失调。普遍认为,神经官能症既可以是机体处于亚健康的信号,亦可以是独立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还可以是一些器质性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伴随症状。

藏医赞都优介是远在13 世纪新宇妥·元丹贡布和藏医南北两派等历代藏医名家都著书论述中就提到的药物疗法,藏医《四部医典》中也有专章讲述,还提到了此疗法及疗效的神奇,延用至今,经久不衰。此疗法在古籍中提到隆偏盛型的心脏疾病有明显的疗效,主要适用于隆病和心脏病等。经过这1 年多的临床实践,我们发现这种药物治疗法对于神经官能症有很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定研究病种神经官能症,门诊患者50例,男性20 例,女性30 例,年龄最大58 岁,最小32 岁;病程最长15 年,最短1 年。单纯口服藏药赞都优介进行治疗。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颁布的《中医病症疗效标准》[2]①轻者头痛,头晕,偶尔感到眩晕;重者头痛,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肢体麻木,耳鸣;②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多梦等症;③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④CT、多普勒脑血流图检查等结果大脑基底、中动脉、椎动脉硬化、狭窄、痉挛,血流速度加快或减慢。均符合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让患者服用藏药和外治疗法的临床内外立体结合治疗的藏医临床疗法。七十味珍珠丸早上空腹口服;二十五味阿魏散早上饭后口服;二十味沉香丸中午饭后口服;黄宝散晚饭后口服。

针对神经官能症的特点,我们将治疗的关键点集中在调节隆偏盛上。选择赞都优介的治疗,目的主要压制偏盛的隆,调节三因。选择调节隆偏盛的药物有:赞都(草乌)50g、秦皮30g、儿茶30g、檀香15g、沉香15g、诃子10g、毛诃子10g、余甘子10g、朱砂3g、短穗兔儿草5g、纯牦牛酥油70g。方法:因为草乌、朱砂是具有毒性的药物,所以先炮制草乌朱砂,把草乌的毒性降到最低,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做成散然后和药酥油搅拌成浆糊。1 个疗程7 天。①第一步:患者俯伏坐位,叩击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②第二步:将粉碎、称量的药物,使之充分混合后纱布包好,待叩击时备用。③第三步:治疗时装药粉的纱布缠在药棒头上(叩击锤)后。用药棒进行叩击。④第四步:经反复叩击,每次叩击15 ~20 分钟直至局部出现斑块或皮肤呈橘皮状,患者自感灼热、疼痛减轻或消失为度。⑤第五步:治疗完毕后,用餐巾纸将药物擦拭干净。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宜清淡、温热饮食。

3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TCD 下大脑基底、中动脉、椎动脉硬化、狭窄、痉挛、血流速度加快或减慢消失;好转:症状部分消失,TCD 下大脑基底、中动脉、椎动脉硬化、血流速度加快或减慢消失;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TCD下大脑基底、中动脉、椎动脉硬化、狭窄、痉挛,血流速度加快或减慢,动脉搏粥样硬化的板块脱落融合综合性神经官能症。

4 治疗结果

治疗半年后复查TCD 有50 例患者痊愈,治愈率为82%;6 例患者有效,有效率11.7 %;3 例患者无效,无效率5.8%。随访共有3 例复发,远程疗效可达到96.3 %

5 结 论

5.1 使用藏药通经活络、散瘀、活血药物,用藏药学的理论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采集高原绿色药物,进行炮制加工,配制成丸剂及汤药,根据需要按时间段内服。在药物治疗一定时间段后,按藏医札麦澄廓疗法的操作规程,采用定位外敷治疗,从而达到藏药内服和藏医外治的协同作用,治疗神经官能症。隆偏盛引起的神经官能症头晕长期不治会引起诸多疾病脑缺血和耳部疾病、全身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等。而藏医学将头部隆病头晕属于隆偏盛病,其病因是“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的平衡失调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治疗龙病引起的头晕就要调节三大因素的平衡,三大因素得以平衡使神经系统内部阴阳平衡。

5.2 使用的藏药中,七十味珍珠丸治疗“白脉”病、隆血不调、维命“隆”衰及神经性障碍疾病;二十五味阿魏散祛风镇痛,用于五脏六腑的“隆”病、肌肤筋健、骨头的“隆”病、维命等内外“隆”病。如意珍宝丸清热、醒脑开窍、舒筋通络,用于对白脉病有特效。十一味甘露散用于胸疼、“培根”、“隆”合并症引起的头晕。藏药治疗神经官能症虽然疗效慢,疗程长,但远期疗效优与其他治疗方案,复发率明显降低,根据病情灵活用药治疗效果更佳,更稳定。

5.3 在药物治疗一定时间段后,按藏医优介疗法的操作规程,采用定位外敷治疗,从而达到藏药内服和藏医外治的协同作用。

[1]宇妥.元丹贡布. 四部医典[M]. 拉萨:西藏出版社,1982.146-147

[2]第司.桑杰嘉措.藏医医诀补遗[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222-223

[3]后宇妥.云丹衮波.古籍藏医十八分支[M].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 847-849.

[4]格尔.格桑扎西.实用藏药名库[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454,565,608,655.

猜你喜欢

草乌藏医藏药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生草乌和诃子制草乌细胞毒性及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藏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战略思考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藏药资源现状与思考
内蒙古草乌中氨基酸提取工艺的研究及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