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行性分析

2015-01-23王小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卡松丙酸特钠

王小荣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行性分析

王小荣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可行性及效果。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 并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 高于对照组的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儿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等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及丙酸氟替卡松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较好, 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值得研究推广。

支气管哮喘;孟鲁司特钠;丙酸氟替卡松;临床效果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机体中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肥大细胞引起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 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等, 多在夜间发生, 其病程非常长,具有周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由于近年来环境气候不断发生变化,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对人们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临床研究提示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两药联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1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均满足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标准,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28例, 女22例;年龄3~14岁, 平均年龄(6.43±2.56)岁。对照组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3~13岁, 平均年龄(6.21±2.37)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应用止咳﹑平喘﹑吸氧﹑化痰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舒酮, 葛兰素史克公司, 规格为125 mg×60掀)进行治疗, 给予患儿1掀/次, 给药2次/d, 早晚各1次;实验组根据患儿的哮喘发作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首先给予患儿丙酸氟替卡松, 应用125 μg(1掀)的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进行吸入治疗, 每天早晚各使用1次(1掀), 指导患儿先呼气, 然后含住喷嘴周按压憋气, 持续10 s左右, 以实现深度吸入。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孟鲁司特钠(顺尔宁, 3~5岁4 mg/d, 5~10岁5 mg/d, 10岁以上10 mg/d)进行口服治疗, 每晚临睡前嚼服。以3个月作为1个治疗周期,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3]。应用肺功能检测仪对患儿的FEV1﹑FVC以及PEF进行测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4]临床控制:患儿的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偶有发作无需使用药物控制, FEV1或者是PEF值增加5%以上, 抑或FEV1﹑PEF值超出80%的预期值, PEF波动率<20%;显效: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显著缓解, FEV1或者是PEF值增加量在25%~40%之间, PEF波动率在20%~30%之间;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FEV1或PEF值增加值同样在25%~40%之间, PEF波动率>30%;无效:临床症状及FEV1﹑PEF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通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 实验组50例患儿中有27例评价为临床控制, 占54%;12例患儿评价为显效, 占24%;9例患儿为有效, 占18%;仅有2例患儿评价为无效, 占4%,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患儿中有13例评价为临床控制,占26%;17例评价为显效, 占34%;11例为有效, 占22%;9例为无效, 占18%, 治疗总有效率为8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 P<0.05)。

2.2 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差异对比 实验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FEV1指标分别为(1.27±0.21)L和(1.85±0.58)L,对照组分别为(1.28±0.26)L和(1.58±0.44)L;实验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FVC指标分别为(2.29±0.17)L和(2.90±0.28)L,对照组分别为(2.30±0.18)L和(2.71±0.20)L;实验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PEF指标分别为(240.18±80.32)L/min和(290.33±77.95)L/min, 对照组分别为(237.92±80.64)L/min和(271.11±76.43)L/min。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环境﹑神经及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相关, 临床治愈较为困难, 部分患儿可能终身带病。临床中糖皮质激素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随着医学的发展, 白三烯在哮喘患儿气道高反应性中的机制越来越明细,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预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孟鲁司特钠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具有阻断白三烯与受体结合﹑中断炎症反应的作用[5];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 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引发的炎症,其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中联合两药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1]周卫娟.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37(3):48-50.

[2]蔡幸生,钟山,翁建东,等.吸入激素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防止小儿气道变应性炎症向纵深发展前瞻性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2):160-164.

[3]秦良卿,张国胜,陈永伟,等.孟鲁司特钠片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治疗儿童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4, 21(8):437-439.

[4]刘莎,符州,龚财惠,等.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轻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儿科药学杂志, 2012, 18(8): 11-13.

[5]孙秀勤,唐菁华,何川,等.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儿童使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外医疗, 2015(2):145-1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77

2015-08-31]

117200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人民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卡松丙酸特钠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饲料中丙酸、丙酸盐的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丙酸氟替卡松、酮替芬联合孟鲁斯特钠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食醋固态发酵中丙酸含量变化及生成机理研究
异噻唑啉酮对土壤微生物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初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