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秀素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经验

2015-01-22王若琼罗秀素尹利明高瑞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骨髓白血病中药

王若琼罗秀素尹利明高瑞兰

罗秀素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经验

王若琼1罗秀素2尹利明3高瑞兰3

急性白血病;名医经验;罗秀素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白血病占我国各年龄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在儿童和35岁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占第一位[1]。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环境污染、电离辐射、化学制剂、装潢后入住、频繁染发、药物、病毒和遗传因素等有关[2]。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传统的大剂量联合化疗,但化疗的毒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且严重损害患者的造血与免疫系统[3]。骨髓移植虽然能使白血病达到完全治愈,但其花费巨大,风险极高,且寻找HLA相匹配的供体难度大,难以推广。罗秀素是浙江省级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从医4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有较深入的研究。笔者有幸随诊学习,受益匪浅,对中医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有了深刻和全面的认识。现将罗老师治疗急性白血病经验简介如下。

1 病因病机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增生而形成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出血、不同程度的脏器浸润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归属中医“温病”、“急劳”、“热劳”、“血症”、“虚劳”等范畴[4]。《圣济总录》记载:“论曰急劳……缘察受不足,忧思气结,荣卫俱虚,心肺奎热,金火相刑,藏气传克,或感受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松,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痛,久则肌肤消烁,咯涎唾血者,此其候也”。《普济方·热病附论》“夫热病者,由心肺实热,伤于气血骨节酸痛,深思昏沉,多卧少起,或时盗汗,热毒攻注骨髓……”。中医认为白血病多属邪气盛而正气不虚,或正气不足,邪乘虚而入。该病发病前多有感受风寒、过度疲劳、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感受热毒、温毒、或疫毒所致。由于热毒重灼耗气伤血而至气虚不摄,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反而溢出脉外而致各种出血症状。该病病机缓解期以本虚邪伏为主,多为气阴两虚和气血双亏。《医宗必读·虚劳》:“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可见脾肾二脏虚损与该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疾病的重要因素。

2 辨证分型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体质特征,罗老师将急性白血病主要分为瘟毒内蕴、痰湿瘀阻及正虚三证辨治。瘟毒内蕴证类似于温病邪在气分或已入营动血,而无卫分见症;其病情来势凶猛,变化快,发展迅速。痰湿瘀阻证为邪毒内伤脾胃,致水湿内停,留滞于肌肤经络之中则积为痰核;痰阻日久,气滞血瘀,痰瘀胶结于腹腔则为癥结;或邪毒阻于经络,气滞血瘀,日久结于腹部则为癥块。正虚证多由于正气不足,复感外邪而发病,或久病成虚,出现诸多虚证证候,最终导致气阴虚或气血虚[5]。

3 治法治则

对瘟毒内蕴型患者,治疗上采取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法;对痰湿瘀阻型患者,采取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法;对正虚型患者,采用益气养阴,双补气血法治疗。由于白血病的发病和“邪毒”密切相关,故在疾病各个阶段治疗上都应注重解毒抗癌。罗老师多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猪殃殃、猫爪草、猫人参、三叶青、滴水珠、南方红豆杉、蜈蚣、全蝎、野葡萄根、藤梨根、毛慈菇、石见穿、龙葵、青龙衣、皂角刺等清热解毒中药加减使用。

4 分型论治

4.1 瘟毒内蕴证 患者多壮热(高热),骨痛,出血,舌红或绛,苔黄或灰,脉弦或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药用犀角(或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黄连、黄芩、黄柏、山桅、连翘、土大黄、仙鹤草、茜草、生甘草等。神昏者可鼻饲安宫牛黄丸。此类病人病情十分凶猛,且并发症、变证最多,往往一发病就需要急救,因此门诊无法观察到此类病人,此处不予详细描述。

4.2 痰湿瘀阻证 面色苍白,头昏头晕,身体一处或多处有痰核,腹部或可及坚硬肿块、推之不移,骨痛,舌淡或紫,苔白腻或滑腻,脉细滑或涩。治疗应主要针对痰、瘀,并结合化疗。但化疗后,痰核肿块易再次肿大而使疾病复发,因此坚持长期中药治疗意义重大。

案1 张某,女,55岁,门诊号为04745536。2008年1月因腋下肿块就诊于杭州某三甲医院,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5型,经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HA)方案化疗一疗程后完全缓解,因经济不支,自动放弃进一步巩固化疗。同年2月,求诊于罗老师,见体胖,头昏乏力,面色苍白,舌紫暗,苔白腻,脉细。治法: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方拟补阳还五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当归尾12g,地龙、川芎、桃仁各9g,赤芍12g,红花6g,黄芪30g,茯苓12g,桂枝4g,丹皮9g,炙甘草6g,制半夏、三棱各9g,玄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毛慈菇各12g,三叶青6g。1周后复诊,自觉精神好转,纳眠可、二便调。本方随症加减坚持服用2年余,期间复查血常规、生化全套、骨髓常规均正常。后患者因经济不支,分别在2011、2012、2013、2014年四次自行停服中药而导致髓外复发,每次均行一次HA方案联合化疗完全缓解后中药巩固治疗。2014年7月就诊时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紫暗,苔薄,略有裂痕,脉细。考虑患者久病致虚,治宜攻补兼施。改方六味地黄丸合消瘰丸加减:熟地、天冬、萸肉各12g,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半枝莲各15g,三叶青12g,佛手片9g,石见穿15g,皂角刺、片姜黄各9g,生麦芽20g,猪殃殃15g,枸杞子12g,冬凌草20g,茯苓12g,乌元参15g,浙贝20g,牡蛎30g,夏枯草、当归各12g。守方加减治疗1个月后再诊时见精神爽,纳眠可,二便调。嘱其坚持常年中药巩固治疗,莫再自行停药,并及时行相关检查,争取长期带病生存。

4.3 正虚证 主要症状为面色潮红或苍白,头昏,头晕,动则汗出,气短,心悸,盗汗,手足心灼热,舌红或淡,苔薄或少苔,脉细数或沉细无力。罗老师认为该证在临床上属疗效最好、完全缓解率最高、长期无病生存最多的一类。

案2 梁某,男,59岁,门诊号为08156756。2013年2月因“咳嗽伴乏力1个月余”入住上海某三甲医院经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3年2月 6日骨髓报告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加幼稚淋巴细胞占76%。遂行一次VDC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左旋门东酰胺酶+泼尼松)化疗,化疗后骨髓检查提示:与前片相比,ALL-NR(未缓解)伴骨髓增生受抑,原始加幼稚淋巴细胞占56%。患者因不能耐受化疗副反应而求诊于罗老师,寻求中医治疗。见面色潮红,口干,咳嗽少痰,纳眠差,便偏溏,舌红紫、苔少、有裂痕、脉细数。治宜调补气阴,解毒抗癌。方用四物汤结合解毒抗癌之类中药加减:熟地、当归、白芍、鸡血藤各12g,毛慈菇9g,滴水珠6g,冬凌草、猫爪草、石见穿各15g,三叶青、鲜铁皮石斛各12g,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g,片姜黄、佛手片各9g,猪殃殃、麦芽各15g,枇杷叶9g,炙百部12g,北沙参9g。1周后复诊,诸症均有好转,随症加减坚持服药。2014年1月再诊时见精神爽,面色有华,纳眠佳,二便调,舌红,苔薄,有裂痕,脉细。骨髓复查提示:急淋大部分缓解骨髓象,幼稚淋巴细胞占3%。治宗原意,随证加减坚持治疗至今,复查骨髓常规、血常规、生化各项指标均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生活质量良好。

5 讨论

急性白血病之所以容易复发,是因为常规的联合化疗甚至骨髓移植,都不能使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完全消失,而这些残存在体内的少量残留病灶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6]。笔者在随诊期间,观察到许多化疗全部结束后长期坚持中药治疗的患者复发极少。主要是因为中医药可以通过辨证施治纠正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刺激骨髓正常细胞增殖与分化,消除残留白血病细胞,延长化疗缓解期[7]。目前也有许多研究[8]报道中医药对白血病细胞具有增殖抑制、诱导凋亡、逆转耐药、化疗增敏以及增强免疫等多重作用。

罗老师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主要以扶正祛邪兼顾:益气养阴,补肾健脾,兼清热解毒抗癌。方用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汤、二至丸、大补阴丸、左归丸、肾气丸等结合解毒抗癌类中药加减,以至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疾病向愈。有些患者体质比较虚弱,无法耐受强烈的化疗副反应,其中部分患者服用中药治疗一段时间后体质明显好转,能继续完成化疗;另一部分患者则完全依靠中药治疗,也达到无病生存。还有因经济问题无法完成化疗的患者,依靠中医药以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达到了无病生存,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表明中医治疗白血病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无病生存起重要的作用。

[1]陈东周.安徽省涡阳县1992-2001年白血病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

[2]张娟.成人急性白血病环境危险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4.

[3]官涛.人参总皂苷(TSPG)对K562细胞EpoR可塑性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6.

[4]唐由君.白血病的中医命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 16(10):595-596.

[5]罗秀素.急性白血病辨治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3,12(3):280-281.

[6]吴建伟.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中医证型分布的临床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7]王茂生,李君.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0,32(10):1587-1589.

[8]李丹,余涛,吴杰.中药有效成分抗白血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3,16(7):1068-1070.

(收稿:2014-09-03 修回:2014-11-15)

1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2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杭州 310006);3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杭州310006)

尹利明,E-mail:yinlm_hz@163.com

猜你喜欢

骨髓白血病中药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赞美骨髓
“中药零食”怎么吃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