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淋巴瘤采用BEAM方案预处理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21张蕴秀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自体淋巴瘤外周血

张蕴秀

恶性淋巴瘤采用BEAM方案预处理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蕴秀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BEAM方案预处理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松原市中心医院2011-01—2014-01收治的3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1例患者应用经典的BEAM方案进行预处理,9例患者以此为基础加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增强处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回输外周血干细胞的1周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BEAM方案预处理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具有较好效果。

恶性淋巴瘤;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疗效;BEMA方案预处理

临床医学中,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淋巴系统肿瘤,其对放疗和化疗比较敏感。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时,可治愈患者长期无病生存60%的霍奇金病和30%~5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但如患者的耐药性、难治性和恶性度较高,治疗效果较差。高度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我院应用BEAM方案预处理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30例,取得较好效果,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为12~61岁,平均年龄为(34.6±1.4)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患者。21例为NHL,9例患者为HD。NHL患者移植前,多应用CHOPE或者CHOP方案进行化疗,HD患者移植前多应用COPP或者ABVD方案进行化疗。移植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肾功能、心脏彩超、肺部、肾部检查,均正常;巨细胞病毒和肝炎病毒检查均为阴性。

1.2 方法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主要应用BEAM方案预处理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具体的过程为,①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和保存:给予患者动员化疗,化疗后对其血常规变化进行监测,至WBC降至最低点后可应用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后置低温冰箱冻存,完成预处理后可解冻复温,回输给患者。②预处理方案:21例患者应用经典BEAM方案:马法兰(Mel)140 mg/m2..d-1.×1 d(-1 d),卡莫司汀(BCNU)300 mg/m2.d-1.×1 d(-6 d),VP16 200 mg/m2.d-1.×4 d(-5 d~-6 d),阿糖胞苷(Ara-C)400 mg/m2.d-1.×1 d(-1 d)。9例患者以此为基础,加用20~40 mg去甲氧柔红霉素,以增强预处理效果。③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所有患者移植前均进行全面体检,进行移植前预处理,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等。④CMV的监测与治疗措施:实施移植后,每周对患者血浆中的CMV-DNA进行监测,给予行尿CMV快速培养,直至患者出院。阳性,需即刻给予抗CMV治疗,同时继续对血常规变化和CMV进行监测,直至转阴。⑤预处理毒性的判断。⑥移植后的治疗:给予患者白细胞介素,连续应用15~20 d,1个月后重复,连续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回输外周血干细胞的1周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患者移植后,在(11.4±4.4)d和(15.6±3.8)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血小板≥20×109./L。移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胸部CT、血常规、腹部B超和肝肾功能检查,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随访2年发现,22例患者无病生存,2年预计总生存率为73.3%,5例患者死亡,死于疾病本身复发或者进展者3例,重建过程中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者1例,颅内出血死亡者1例。另外3例患者使用单克隆抗体,均无病生存。

3 讨论

目前,临床医学中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以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大剂量化疗与肿瘤细胞反应之间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如患者具有预后不良因素或者复发,可应用高剂量放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化疗[2].。相关医学研究显示,给予患者DICEP或者CHOP治疗,对不良预后的侵袭性序贯化疗后,行BEAM方案预处理,患者具有较高的生存率。在AHSCT支持下,给予患者高剂量放疗化疗,是一项重要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法[3].。AHSCT包括两种方式,分别是自体骨髓移植和APBSCT。其中,APBSCT比较方便进行肝细胞采集,不需要实施麻醉,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比较小,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移植后可快速恢复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基本已经代替了ABMT[4].。APBSCT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可提高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应用APBSCT预处理方案,可选择CBV、CTX加或者不加VP-16联合全身照射(TBI)、BEAC和BEAM。选择BEAM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移植后可对肿瘤野局部补充放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效果,未发生相关移植死亡[5].。本组30例BEAM预处理患者,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毒性较小,具有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BEAM方案预处理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胡凯,王继军,赵伟,等.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长期随访及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6):1471-1476.

[2]王炳钦.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7):117-118.

[4]王莉,范磊,缪扣荣,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8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4):328-331.

[5]石丽亚,王向阳,莫志峰.飞行员扁桃体恶性淋巴瘤Ⅱ期完全缓解放飞一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83.

2014-09-24)

1005-619X(2015)03-0245-02

10.13517/j.cnki.ccm.2015.03.009

138001松原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自体淋巴瘤外周血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