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军某部海勤人员建立疗养长效机制的思考

2015-01-21孙福金杨雁冰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特勤疗养院疗养

孙福金 杨雁冰

海军某部海勤人员建立疗养长效机制的思考

孙福金 杨雁冰

从海军某部海勤人员疗养需要入手,分析特勤疗养中海勤人员(特别是基层部队)疗养面临的形势和现状,提出海勤人员疗养的必要性、可行性。认为海勤人员必须有计划地安排健康疗养,达到消除疲劳,恢复体能,维护健康,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目的。疗养院应加强海勤疗养的建设和研究,积极探索海勤疗养管理的新模式,为特勤疗养建设和军队疗养事业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军队疗养院;特勤疗养;海勤人员;基层;长效机制

军队疗养事业是我军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军委、总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疗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特勤疗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联勤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勤疗养因其特殊的服务对象、功能任务和保障标准,在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促进官兵健康、提升部队战斗力上,凸显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海勤疗养是特勤疗养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海军对海勤干部健康疗养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部队训练等任务的影响,除核潜艇艇员每年疗养1个月外,海军其他海勤干部每年疗养未能全部落实,一般只在远航或执行特殊任务后,部分干部入疗养院疗养[1].。虽然目前总部及海军首长机关已作出新的调整,扩大疗养对象范围,但真正落实到基层海勤人员的疗养工作依然有待加大力度,海勤人员疗养应建立长效机制。

1 海军某部海勤人员疗养的现状

海军某部地处黄海之北,常年担负我国海军院校学员实习教学、海上战备巡逻、友好出访、海上卫生动员训练及非战争军事行动等重要任务。舰员虽然均经过严格的医学选拔,但由于气候、作业环境、饮食营养、生活习惯以及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舰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常见病、多发病疾病谱有所改变,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及结核等慢性病有年轻化多发性趋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舰员生理、心理健康,给工作带来不便或某种安全隐患。而多年来,该部海勤人员的疗养制度的落实情况一直存在问题,只有极个别干部依据规定参加过疗养,大多数人员都没有参加过,甚者对于疗养闻所未闻。

1.1 海勤人员对疗养目的性质认识不足的问题军队疗养院是担负着干部保健、康复和海勤人员健康疗养任务的重要基地。由于海勤人员,特别是基层单位对疗养院的功能、性质不了解,对疗养目的、特点和自然疗养因子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把疗养院作为吃好、玩好、休息好的休闲、旅游场所,是疗养计划落实率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基层部队“重训练,轻疗养”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也是很多海勤人员放弃疗养,导致疗养计划落实率低的原因。

1.2 制度规范运行存在偏差的问题根据卫生联勤规定,军兵种疗养计划,按照供应关系由各级卫生部门上报至军区联勤部卫生部汇总,报总后勤部卫生部审批下达。舰艇部队疗养任务应统筹兼顾,不能忽视兵。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在执行规定上存在偏差,对疗养员身份、疗养时间和期限,以及携带随员等方面的规定还不够了解,把疗养作为干部休假、探亲、旅游的福利,跟兵没有关系,不按规定分派疗养证或不按疗养规定期限疗养。加之各部队高度分散,海勤人员疗养计划不确定因素多,协调疗养难度大等原因,导致了疗养工作随意性大,计划性不强,管理次序不规范,使真正需要疗养的海勤人员不能如期疗养。

1.3 疗养院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海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海勤人员疗养越来越迫切。海勤疗养不仅是休养,更重要的是要利用疗养期间为海勤人员进行体检,并对是否适合继续从事海勤工作作出鉴定结论。这对于海勤部队的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疗养院面对海勤疗养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疗养设施条件与海勤疗养任务不相适应;二是经费标准与海勤疗养工作需要不相适应;三是医疗设备与海勤人员的需求不相适应;四是专业技术队伍与海勤专业的需要不相适应[2].。

2 海勤人员疗养的作用与地位

海勤人员作为特勤疗养中的一员,时刻受到各级首长机关的关爱与重视。近年来,海后卫生部门制订颁布了《海军疗养工作实施细则》,增加执行远航任务部队官兵疗养内容,确保疗养数量、地点,满足部队需求,疗养安排实施与部队战备训练任务相匹配。建立年度疗养计划调整协调机制,采取统筹安排和专项申请等方式,紧贴重大专项任务开展专项疗养,巩固和提高官兵军事作业能力。

2.1 健康维护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人享有健康成为医学的目的,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生物、心理、环境、社会等多因素观念在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中得到普遍的认同,“健康医学”、“治未病”等医学观念和实践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现代疗养学的理论和实践与这些观念、模式的内涵有着深刻的联系,在以健康为主导的医学发展过程中,现代疗养学以自然疗养因子为核心的独有优势将越来越被重视,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特勤疗养在维护海勤人员健康中的作用与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提高[3].。

2.2 亚健康调理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全球调查显示,真正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只占5%,约20%是需要诊治的病人,其余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海勤人员因其所处的特殊作业环境,是亚健康好发人群。在疗养期间,通过采用休闲体育、膳食调理、健康教育、音乐调理、物理调理、药物调理、中医调理等亚健康调理,可恢复官兵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

2.3 体能训练疗养不仅仅是让官兵吃好住好玩好,也是一次对身心的抚慰,更是一次强身健体之旅。为了适应航海的特殊环境,海勤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只有通过严格而系统的体能训练才能达到。海勤人员在疗养期间,要科学制定体能训练计划,主要安排适合在疗养院开展的基础体能项目、专业性体能项目和辅助性体能项目的训练。项目安排应先速度、后力量再耐力素质等训练;着眼于全面保持、巩固和提高海勤人员综合身体素质;针对疗养人员身体素质薄弱环节,结合季节特点等安排训练项目[4].。

3 海勤人员疗养可行性分析

3.1 有疗养需求海军某部舰艇官兵长期生活工作在舰艇上,由于不是一线作战部队,所在舰船大多是服役即将到期的老式舰船,舱体老化,设备陈旧,冬冷夏热,舰员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作业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多,使身体抗病能力降低,造成人员在特殊环境下的致病因子和特殊的疾病谱有所改变。近年来,舰员的常见病、职业病频发,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结核及精神疾患等慢性病有年轻化多发性趋势。因此对舰员的定期疗养迫在眉睫。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做好疗养目的和意义的宣传教育,每年根据执行任务的时间长短,舰员的健康状况,酌情安排暂时的脱离工作环境的疗养,阻断有害因子对机体的连续作用,缓解精神压力,达到促进身心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3.2 有疗养市场目前,全军疗养院在编16所,整体情况运营良好。特别是驻南方地区的疗养院,在保障好军队计划疗养任务的前提下,能利用天然有利条件,适应市场要求,拓宽市场,自给自足,创新发展。而北方疗养院,由于受季节、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影响,发展后劲有待提高。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疗养行业陷入发展困境,全国原有1 577家疗养机构,而今剩下不到200家,且多数偏离疗养康复主业。青岛沿海一线的30多家疗养机构,目前保持主业的还不足5家,多数改为宾馆饭店。北方地区疗养院普遍于当年11月休整(也即所谓关科),来年4月开科,期间人员安排休假、进修、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及其他事务工作等。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虽然上级机关和北方各疗养院自身都已深切知晓当前状况并已充分改善与创新发展,但为兵服务依然有很大空间。团以下官兵的疗养虽然面临疗养基数大、疗养资源限制、疗养院床位不足等实际困难,但只要积极探索,科学统筹,合理计划,就地协调,资源整合,大多官兵能够接受一次疗养还是有希望的。

3.3 南方军队疗养院成功范例南方某军队疗养院牢固树立“打胜仗没有旁观者”的理念,充分挖掘疗养院服务作战保障潜能,探索出“优先战斗群体需要、紧盯战斗体能恢复、强化战时心理修复”的战斗疗养模式,打造可靠的战斗力再生基地,为部队战斗力“加油续航”。该院每年预留40%以上疗养员额,优先保障艰苦地区、基层一线官兵以及作战部队训练骨干等打仗关键岗位战斗员疗养,一旦有需要随时能保障。他们投入数百万元升级康复疗养中心,引入航空生理心理训练、战斗体能训练等新型康复内容,建立了10类特勤人员身心健康档案数据库并为他们量身订制“战斗疗养套餐”,让官兵在休养的同时强心壮骨,充分发挥疗养保健对战斗力的促进作用。北方如何向南方借鉴学习,冲破“淡季”瓶颈问题,值得深入探索研究。

4 海勤人员疗养措施思考

4.1 政策支持海勤疗养就是采用自然疗养因子来调理亚健康状态,对海勤人员进行较系统的亚健康预防、检测和调理,是海勤疗养员定期在疗养院进行的从身体、心理到能力的全维健康维护,是保证海勤人员战斗力处于完备状态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一种有效卫勤保障模式。为此,各级军队疗养院要紧跟军事改革步伐,积极争取总部或上级机关政策支持,加大强化海勤疗养,服务对象在向一线作战部队官兵倾斜的同时,也要向后方训练保障单位靠拢,特别是向后方最基层的最艰苦的官兵靠拢。

4.2 科学组织

4.2.1 疗养计划海勤疗养按照特勤疗养规定,年度予以编制计划。每年度海勤疗养需求,由海勤人员所在单位提出,经审核批准后逐级下达至疗养院。疗养计划因战备、训练等需要变更时,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并逐级上报,经批准后由疗养院调整安排。疗养院接到计划变更通知后,应按照部队需求积极协调、妥善解决,并将调整落实情况及时上报。海勤疗养一般均按照建制统一安排,采取分批集中疗养与个别分散疗养相结合的方式,见缝插针组织实施。疗养人员要按照疗养计划规定时间、地点和人数集体入、出院。

4.2.2 工作内容在组织海勤人员疗养工作时,各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完成工作。①海勤疗养部队工作内容:确定疗养人员和随行保障人员;做好疗养人员入院前的教育,明确疗养目的意义,确保其安全疗养;携带《疗养证》、《海勤人员健康登记本》等资料;海勤疗养带队领导负责行政管理,协调处理疗养人员疗养期间的有关问题;政工干部负责政治学习,收集反映疗养人员对疗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舰艇军医对疗养人员做出年度医务鉴定,协助疗养院做好健康体检、体能训练、卫生监督、制订疾病矫治计划、收集并反映海勤疗养人员对医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②疗养院(区)工作内容:海勤人员职业病防治,亚健康的调整,强健保持和特殊作业能力保护,常见伤病和特殊伤病的疗养治疗与疗养康复,具有远后效应与作用的健康教育等。具体内容包括组织实施海勤疗养人员体检及健康鉴定、职业伤病及常见伤病矫治与功能康复、航海生理和心理训练、体能或专项体能训练、文化娱乐活动、营养保健与营养治疗,做好行政和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疗养用房医疗装备、训练器械、体育及文化娱乐场馆建设与管理等海勤疗养保障工作。

4.3 严格管理联勤后,疗养院编制体制进行调整,特勤疗养组织扩大,建立了联勤卫生部门统一管理的新管理机制。因而,现行的特勤疗养管理模式必须从更有效的发挥宏观管控力度入手,建立质控管理组织,从疗养计划、上报、审批、下达到疗养组织实施、完成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建立适应联勤保障体制的新系统观念和管理模式,使特勤疗养制度体系与现行特勤疗养保障模式相适应[5].。针对海勤人员常见训练伤等职业伤病,疗养任务单位添置医疗理疗设备,选送医护保健人员到专科医院进修疗养技能,为官兵量身制订疗养方案,提供个性化疗养服务。探索建立疗养协作机制,为基层官兵恢复战斗力开辟“疗养绿色通道”。

4.4 学术研究在新形势下针对海勤人员的职业特点和疗养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卫勤保障服务,合理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提高部队战斗力,是承担海勤疗养任务的军队疗养院必需面对的重要课题。海勤疗养要研究的问题很多,除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放射性作业的研究外,还有军用微波、震荡、电磁辐射、噪声、次声、化学炸药等军事作业中有毒有害因素研究,海勤人员军事作业的特殊性使很多作业常年在舱内进行,上述危害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危害因素的复合作用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4.5 提高疗养院自身建设海勤人员的疗养质量依赖于疗养院特勤疗养的发展,疗养院必须从组织、制度、人才、学科、硬件等方面强化特勤疗养基础建设。由于海勤疗养是计划疗养,无法与市场兼容,海勤疗养的一些课题也很少能产生经济效益,造成海勤疗养投入大于产出。疗养院在积极争取上级投入的同时,应对海勤疗养加大政策上的倾斜,大力改善疗养设施,增加医疗设备,使海勤疗养走上良性循环[6].。在服务内容上,应由单纯的疗养服务转到全面提升官兵健康素质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应由坐等部队官兵上门疗养转到主动深入基层为兵服务;在服务计划上,应由固守计划疗养任务的完成转到主动为基层官兵提供疗养服务。人才培养是海勤疗养建设的根本。疗养院必须围绕海勤疗养引进和培养出相对齐全的各类人才,体现出海勤疗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真正满足海勤人员的疗养需要。

[1]张卫兵.特勤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O09:1.

[2]周少文,周辰光,李小龙.军队特勤疗养工作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42-43.

[3]周美剑,朱承超.军队特勤人员疗养现状与相应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7):893-894.

[4]施文兴.特勤人员体能训练模式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1):34-36.

[5]张卫兵.特勤疗养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11,18(9):839-841.

[6]赵永光,张卫兵,郑军,等.疗养医学发展现状与展望[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9):1053-1056.

2014-11-24)

1005-619X(2015)03-0331-04

10.13517/j.cnki.ccm.2015.03.062

116013海军训练舰支队

猜你喜欢

特勤疗养院疗养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加拿大一疗养院31名老人被饿死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心理测评部队疗养院不同季节的疗养效果
《福尔摩斯》
全国可治病温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