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妇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01-10季平熊月琳张建端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意向初产妇母乳喂养

季平, 熊月琳, 张建端

纯母乳喂养是6个月内婴儿喂养的最佳方式[1]。为了促进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建议,在婴儿出生的第1个小时里就开始母乳喂养[1]。产后及时开奶(产后1小时)有助于随后的纯母乳喂养,对婴儿期的正常生长发育及预防童年期各种疾病极为重要[2-3]。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对产科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以各种方式提高母乳喂养率,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促进早开奶[4]。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影响初产妇分娩后1小时内开奶的相关因素,探讨促进产后及时开奶的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珠海市某院建档,并于2014年7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该院产房待产的初产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

1.2 研究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产科病房护士向待产孕妇发放调查问卷并解释问卷相关内容,孕妇本人填写完成后交还至护士站,并由值班护士现场核查问卷填写情况,有不合格者及时追踪追踪孕妇补充作答。问卷内容包括对象的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孕前体质量状态及其母乳喂养意向等。责任护士再次调查其母乳喂养意向(分娩后半小时内)并追踪记录调查对象的分娩信息及产后24小时内的开奶时间。母亲孕前体质量状态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制定的判断标准[5],以BMI<18.5kg/m2为营养不良,18.5kg/m2≤BMI<24.0kg/m2为正常,24.0kg/m2≤BMI<28.0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开奶时间是指分娩后给新生儿第1次喂哺母乳的时间[6]。

1.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份录入,进行逻辑检查后,利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母乳喂养计划及喂养方式,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相关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待产孕妇一般情况及母乳喂养计划

本次调查共纳入待产孕妇480名,有效随访454名(95.2%)。454例产妇平均年龄为29.0±3.6岁,怀孕周数为39.1±1.3周,怀孕前超重肥胖率达13.7%。435人为城镇户口,占95.8%,本科学历者占47.1%,家庭月收入集中在8 001~15 000元(40.3%)。92.1%孕妇有产前母乳喂养意向。见表1。

表1 待产孕妇的一般情况及母乳喂养计划 n,%

2.2 初产妇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单因素分析

454名初产妇中,有27人(5.9%)决定人工喂养,其中包括乙肝小三阳患者14人、上班8人、乳腺增生2人、产后大出血1人、双胎1人、产后去往外地1人(未在表2中列出)。排除此部分对象后,剩余的427人(有纯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意向)中,323人(71.2%)在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即开奶,1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开奶者共104人,占24.4%。单因素分析发现,户籍、孕前体质量状态、产妇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产前母乳喂养意向、是否计划内怀孕、孕周、婴儿出生性别、新生儿体质量在初产妇是否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是否母婴同室、产后有无纯母乳喂养意向与初产妇是否在产后1小时内开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在产后1小时内开奶为因变量,选取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第1组为比较基准,并对产妇年龄进行校正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分娩方式、产后是否母婴同室及产后有无纯母乳喂养意向为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3。

表2 初产妇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单因素分析 n(%)

表3 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初产妇产后1小时内开奶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目前国内外一致认为开奶越早越好,健康的母亲产后应早开奶(产后1小时内)[7]。初乳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及抗体,有助于抵抗呼吸道感染、腹泻和新生儿败血症等新生儿常见疾病[8],可减少41.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48小时内死亡[9]。本次随访发现,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比例为71.2%,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相比略高,如尼泊尔为66.4%[9],而2010年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早开奶率仅为37.9%[10]。这可能与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及产妇对婴儿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度等因素有关。此外,本研究显示,分别有92.1%和94.1%的对象在产前和产后有母乳喂养意向,可能是与医务工作者对孕妇不断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因此调查对象普遍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较积极而明确有关。

本次调查发现,经阴道产、母婴同室和产后有纯母乳喂养意向为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独立保护因素。采用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开奶时间在产后1小时内的比例低于经阴道产者,这与手术对产妇造成的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有关[11],包括术后伤口疼痛、对术后恢复的担忧和焦虑等,使得产妇不方便也不愿意尽早开奶;同时,剖宫产的产妇乳房胀满感的发生时间比自然分娩的产妇延迟[12],进一步导致前者开奶时间要落后于后者。相比母婴分离者,母婴同室的产妇和新生儿均较健康,产妇产后进行母乳喂养的机会更多,也更方便,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产妇产后及时开奶的可能性。而产后采取纯母乳喂养者,可能其在产前即作好了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加上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了解较多,故会早开奶。尽管产前和产后母乳喂养意愿分别高达92.1%和94.1%,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6),然而产前母乳喂养意愿对产后早开奶行为无显著影响,而产后母乳喂养意愿者与其早开奶行为密切相关。可能是产时和产后各种因素(如产后出血、乳腺增生、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等,占5.9%)影响母乳喂养意愿的实施;同时这些现实因素又是产妇产前未曾预料到的,一旦发生,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决心,造成产妇产后喂养行为发生改变。

杜清等[13]学者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开奶时间研究发现,产妇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对开奶时间有影响。而本次调查无此发现,可能是因为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且处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城市,有较多的机会接受并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因此未发现产妇文化程度对开奶时间的影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7例决定人工喂养的初产妇中,无论是产妇因素(乙肝小三阳、产后大出血、乳腺增生等)还是新生儿因素(双胎),实际上都可以适时进行母乳喂养。此部分产妇无母乳喂养意向,推测与其害怕自身疾病会通过母乳喂养传染给新生儿,或因产后身体和心理不适应不愿进行母乳喂养。但确切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3.2 积极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工作

WHO积极促进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确保儿童健康和生存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提供足够的母乳喂养咨询和支持,对母亲及其家庭开始并保持最佳母乳喂养行为至关重要[1]。而母乳喂养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有一个成功的开始。正确及时的开奶是母乳喂养成功开始的基础。

本次调查提示,在落实母乳喂养相关政策的实际工作中,相关医务工作者和保健人员应将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和指导工作贯穿于孕妇产前、产时及产后的整个过程中。孕妇产前阶段,应为孕妇及其家人和亲属提供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咨询服务室,解除疑虑和担忧,树立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的信心,同时还要作好产前检查和诊断工作,保证母亲、胎儿及新生儿安全,减少产后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增加母婴同室的机会;鼓励产妇采取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对于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做好临产前及产后健康教育工作,待手术结束回病房后,及时指导其开始进行母乳喂养,尽可能实现术后1小时内开奶。同时,在围产期的整个过程中作好监督反馈工作,以促进母亲产后尽早开奶,并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

[1] WHO.Infant and young child nutrition:global strategy on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

[2] WHO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model chapter for textbooks for medical students and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9.

[3] Sokol E,Clark D,Aguayo VM.Protecting breastfeeding in West and Central Africa:over 25year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Marketing of Breastmilk Substitutes[J].Food Nutr Bull,2008,29(3):159-162.

[4] 沈玉英,方汉琴,罗翠珍.影响母乳喂养的开奶行为分析[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增刊1):281-282.

[5]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6] 石淑华,戴耀华.儿童保健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7] Setegn T,Gerbaba M,Belachew T.Determinants of timely initiation of breastfeeding among mothers in Goba Woreda,South East Ethiopia:a cross sectional study[J].BMC Public Health,2011,11(1):217.

[8] UNICEF.Improving child nutrition:the achievable imperative for global progress[R].New York: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2013.

[9] Adhikari M,Khanal V,Karkee R,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initiation of breastfeeding among Nepalese mothers:further analysis of Nepal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2011[J].Int Breastfeed J,2014,9(1):21.

[10] 冯瑶,周虹,王晓莉,等.中国部分地区婴幼儿喂养状况及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8):689-693.

[11] 段利停,沈宗姬,黄沁,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心理和生理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9):3725-3728.

[12] 黄大雁,郝加虎,蒋晓敏,等.不同分娩方式对泌乳启动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194-5196.

[13] 杜清,王临虹,吴久玲,等.城市流动人口产后开奶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5):32-33.

猜你喜欢

意向初产妇母乳喂养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