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ord绘图工具制作的“概念——思维框图”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5-01-06徐红玉王正兴

现代情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概念图思维导图

徐红玉 王正兴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江苏连云港222005)

Word绘图工具制作的“概念——思维框图”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

徐红玉王正兴*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江苏连云港222005)

〔摘要〕综合运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利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概念——思维框图”,应用于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论文架构表达和辅助各类基金项目申报中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表述。归纳总结6种“概念——思维框图”表现形式和绘制要点,以实例说明其适用范围。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的“概念——思维框图”,既包含了概念图的“网状”知识关系关联性表达,又具有思维导图“树状”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在绘制方面,相比各类思维导图软件,具有简便易操作、简洁易表达,单色易印刷,图式不受限等特点。

〔关键词〕思维导图;概念图;思维框图;图书馆学研究;研究方法;绘图工具

我国国家、教育部和一些省级社科基金项目申报,都在申报书要求中规定了“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的相关内容表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博士学位“大论文”也要求论文作者须在绪论或引言中对论文“架构”具体描述,这些都牵涉到用图示方式准确表达申报者和作者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过程,实现思维和写作的衔接,便于在组织细节和形成论文过程中更加主动[1]。也有利于整个研究体系构思得到专家、导师的理解和认可。目前,在电脑上绘制这类图,有的利用流程图模板,有的借助思维导图软件,还有的按照概念图方法绘制。笔者多年指导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和参与图情类有关基金项目申报,综合运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基本原理,摸索和积累了一种利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图情学科“概念——思维框图”的经验,以此文与同行分享。

1 “概念——思维框图”基本原理

1.1功能上遵循“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要诣

1.1.1“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要诣

(1)概念图(Concept Map)又称概念地图[2]。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方法,反映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网状图。概念图的目的是反映知识元素的组织,是思维可视化的一种表征。一幅概念图包括“节点”、“链接”和“有关文字标注”。每个节点表示一个概念,由几何图形、图案、文字等标识,同一层级的概念用同种的符号(图形)标识。以各种形式的线链接不同节点,表示不同节点间的意义关系,并辅以文字对节点上的概念详细阐述,还可以是对整幅图作有关说明[3],概念图既有理性的、清晰性的特点,也映射了创建者的情感品质。概念图的主要作用是有助于理解(Sense-making)与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能广泛用于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以及传达一些复杂概念,有助于创意发想[4]。(2)思维导图(Mind Map、Mind Manager)又叫心智图[5]。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遵循人类自然思考的方式,将人类的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想法作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思维导图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反映心中所想,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6]。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广泛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

1.1.2“概念——思维框图”功能

吸取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各自所长,以概念图框为基本元素表达概念(元概念,节点概念)、线条、符号(有向箭头)表达概念间的关系(属、种、分、链接、过渡、趋向)以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维方式派生概念,把概念图要表达的现实(抽象上)的概念系统与思维导图要表达的研究者所想(思路)结合起来。绘制出一种既能表达完成“本体建构(Ontology-building)[2]”又能形成“个人数据库(Personal Database)[5]”的综合思维框图,即“概念——思维框图”。

1.2形式上综合“概念图”与“思维导图”优势

1.2.1“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形式的发展

思维导图作为图示表达思维过程和逻辑关系的一种方式,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一是从手工的独特形式向模式化的软件程序形式发展;二是思维导图与概念图有融会贯通的趋势[7]。目前,基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原理开发的各种绘图软件工具有:专业的可视化概念图Mind Mapper[8],融入了概念图元素的XMind[9]、商务类软件Mind Manager[10]、个人应用软件Mind-genius[11]、免费软件Free Mind[12]等等。这些绘图软件已经模糊了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界定,呈现模式固定,图式、图例相对规范趋势,其基本图形可分放射、向右、树状、组织状几种,可绘制鱼骨图、二维图、树形图、逻辑图、组织结构图等,以结构化的方式来展示具体的内容,应用广泛。但也存在软件模块机械、刻板,绘图过程操作繁琐,生成图形色彩复杂等不足。1.2.2“概念——思维框图”的形式

笔者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结合的“概念——思维框图”,形式上遵循各类概念图、思维导图软件模板和图式图例规则,也借鉴手绘思维导图的“自由表达”个性化风格,以求充分表达作者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1)制作理念上,即按照概念图要求构造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表达需要明确的研究概念体系,形成直觉思维的冲击力;又遵循思维导图原理要表达一个思维过程,理清思维的脉络,形成理性思维的引导与回顾。(2)制作方法上,既满足概念图网状罗列若干重要概念(如研究要素、内容、方法、理论),并表达概念之间关系的特点,又抓住思维导图研究主题的核心概念,继承其按思维顺序递进,不断深入关系的优点。(3)表现形式上,综合运用概念图的网状结构和思维导图的有序、有向的树状结构,借鉴一般流程图原理,形成能够准确表达图题概念内涵和研究思维过程的框图。

1.3Word工具制作“概念——思维框图”步骤

Word绘图工具虽然只有20个左右按钮,但已经能够包涵“概念——思维框图”表达所需要的全部图框、线条、符号和辅助工具,其绘制主要步骤如下:①选定适合表达图题思路的图形结构(流程递进式、并行列表式、阶段循环式、综合式、叙事式、系统图式)等。②选择两3种基本图形(方框、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和其它自选图形)作为表达概念和节点的标识,按照要表达的概念总数剪贴复制布局于图面。③在概念框和节点框或标识符中填上文字(概念或关键词)。④运用直线、箭头和图框嵌套等标识将概念框和节点框、标识符连接,表达概念和概念,节点和节点之间的属、种、分、链接、过渡、趋向等关系。⑤对照图题表达要求,审视各概念、节点链接的逻辑关系,调整图形大小和结构布局,⑥利用线型、阴影、三维效果、填色、插图、版式等功能美化框图。

2 “概念——思维框图”绘制与运用实例

在介绍“概念——思维框图”绘制与运用表述中,本文给予以下词语特定含义,便于读者理解:①概念集合:放在同一个图框(节点)里的一组同级相关的概念词;②主要概念(主概念):可以细分若干子概念的母概念;③概念群:由一个主要概念放射思考派生的多个子概念罗列,每一个子概念占一个图框,代表一个拓展的概念节点;④核心概念:若干主要概念中一个或几个最重要的概念。⑤核心概念群:最重要的概念放射思考派生的多个子概念罗列。

2.1流程递进式“概念——思维框图”

根据概念图“知识元组织”原理,将不同类型概念(研究内容、方法、理论),按类绘制“概念集合”节点,每一个节点用箭头连接,表示概念间相关关系和展开研究顺序,交叉与共指点揭示共同理论或方法。图1中,“图书馆对网络环境的适应、融合、功能嬗变倾向”、“网络图书馆生存功能定位变革因素、条件和趋势”是研究内容的一级主概念,从一级主概念到“信息载体生态园”、“资源共建共享”、“信息生态群落”等二级概念展开研究,要经过问卷设计、调查实证、专家访谈等方法概念节点,还要关联“社会网络理论”、“信息生态理论”等理论概念节点,顺序递进,再进入“各种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图书馆功能变革研究”三级节点展开研究。直至抽象与创新观点归纳。此类图式按照研究流程,推进思维发展,便于反映从内容→方法→阶段性成果的多次循环反复,不断深化研究进程,最终达到研究目标的研究思路表达。

图1 流程递进式“概念——思维框图”样例

2.2并行列表式“概念——思维框图”

将研究过程中的研究背景、要素、方法、内容和阶段研究成果等“主概念”横向罗列,纵向展开主概念的“概念群”,“核心概念群”注意按照研究思维逻辑顺序形成递进序列。各“概念群”展开的“概念节点”按照研究的相关性以箭头连接,“核心概念群”中多个节点对应多个其它概念群节点关联共指,以反映概念组织的相关程度和思考深度。图2中,不同的研究背景对应不同的研究要素和研究方法,如以调研实证的方法研究大数据时代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资源,而“用户信息资源数据要素”和“用户信息资源仓储架构”就需要在前期“资本本质”、“价值创造力”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并作运行模式和前瞻性规模化运营等研究。此类图式概念关系清楚,逻辑层次清晰,适用于主题范围较窄的“大论文”和各类基金申报“小题大做”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图释。

2.3阶段循环式“概念——思维框图”

图2 并行列表式“概念——思维框图”样例

以并行列表式为基础,融入流程递进式表达方法,将研究内容与要素的“核心概念”按照研究顺序纵向列于图左,明确若干研究阶段成果形式列于图右,每完成一个阶段研究,再循环进入下一个研究内容与要素展开新一轮研究,直至目标实现。图3中,对我国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以建设要素、运行原理与状态,评价与效益分析、比较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线(核心概念群),经过建立多极化模型、集群化模型、展开评价体系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一体化模型4个阶段循环推进,研究深入。此类图式,既实现了研究内容、思路、方法、理论借鉴、模型建立之间的关联表达,也揭示了总体研究框架的思维导向与进阶过程,适用于对宏观问题研究的总体把握与表达。

图3 阶段循环式“概念——思维框图”样例

2.4综合式“概念——思维框图”

运用思维导图发散性思维原理,以研究目标为“概念——思维框图”的“主概念”,围绕主概念发散思维,多视角罗列相关概念,汇聚成专门的思路方法,再拓展具体概念节点。形成以“主概念”为中心的“发散→汇聚→拓展”思维过程,图4中,“发现服务功能定位研究”和“发现服务建设策略研究”是本图要表达的2个目标主概念,这2个目标主概念发散为10个相关的概念,再汇聚成“主线”、“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具体方法”3个概念集合,再拓展为更多的具体理论方法和内容概念关系表达,其特点是从概念引导思维发散,再从思维发散聚汇到概念拓展,在概念组织与思维转换的交替中实现研究图框对研究者思维成果的表达。此类图式适合研究跨度大,需要旁征博引,多学科借鉴,多方法并用的前沿、热门课题研究的理念沟通与思维交流。

2.5叙事式“概念——思维框图”

以概念图原理为基础,用图框和符号标明研究主题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因果顺序等,描绘“概念集合”节点和“核心概念”节点的网状关联形态,就像叙述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一样,将研究内容概念间关系与影响因素交代清楚,找到研究对象与相关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说明“核心概念”的枢纽性地位。图5中,“图书馆职业专业能力”概念下展开“获取有用信息能力”、“由信息生成知识的能力”、“知识和目的生成策略的能力”3个节点,再展开若干具体职业能力“概念集合”节点,并与“知识”、“信息”概念的子概念对应,最终共指“信息处理”、“知识服务”两个“核心概念”,揭示“信息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智能”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能力。此类图式适合论证概念关系密切,逻辑体系严密的学术研究命题。

图4 综合型“概念——思维框图”样例

图5 叙事式“概念——思维框图”样例

2.6系统图式“概念——思维框图”

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系统构建为目的。通过放射性思考,设定若干子系统为发散思维节点,分别绘制各个子系统的构成与概念关系框图,再将“核心概念”与子系统关联,形成一个由子系统组合成的更大的新系统,揭示“核心概念”在新的大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表达研究者对相关主题研究的宏观把握和表达能力。图6中,研究者要表达的是下一代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网络服务与管理系统”构建框架,这个系统以“数字资产管理子系统”、“学科服务子系统”、“教学服务子系统”和“管理评价子系统”为发散思维子节点,子系统节点关联与链接由“网络服务员”导引,身份认证系统控制,虚拟社区和虚拟团队协调和反馈。此类图式,适用各类系统架构框图描述和机构组织性宏观布局研究。

3 结语与鸣谢

3.1结语

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的“概念——思维框图”,既包含了概念图的“网状”知识关系关联性表达,又具有思维导图“树状”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它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者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知识单元概念整合归纳,抽象组合的能力特长,运用图示方法充分表达学术研究思路和过程方法、目的意义。在绘制方面,相比各类思维导图软件,具有简便易操作、简洁易表达,单色易印刷,图式不受限等特点。

3.2鸣谢

图6 系统图式“概念——思维框图”样例

本文所列“概念——思维框图”样例均出自近年来各级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书》,其中,样例图1~5选自申报成功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们是卢章平教授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存环境与功能定位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2BTQ007);李爱国研究馆员的“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用户信息的资源化研究”(项目编号:13BTQ025);赵乃蠧研究馆员的“我国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4BTQ006);袁润教授的“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4BTQ018)”;王正兴研究馆员的“信息——知识——智能转换视野下的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5BTQ007)。样例图6选自赵乃研究馆员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网络社区驱动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与管理功能全关联映射研究”(项目编号:13YJA870021),笔者分别作为上述项目的参与者,根据项目负责人的研究思路,分工承担其中“概念——思维框图”的策划和绘制工作。现征得各位同意,在本文中引用这些框图,专此鸣谢。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叶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前言3.

[2]百度百科.概念图[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ADdrZU7Do31M9AJu3G0h42yWCsJDN4c83az4Kvxah_C-3Fu4LKLnRjRMMuf0UY2g_8bLlEaFJDIH549vZjrha,2015-08-28.

[3]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52.

[4]丁锦红,张钦,郭春彦.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9.

[5]百度百科.思维导图[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qK5nRmqP_m2QrKOFTKrXs8-mJ8sbdNy-MdtmHf9k1-EizTS9WNiF6TU0_5XHfsUAKZIlZmtQZsYwA1h0dXGBK,2015-08 -28.

[6]托尼·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56-57.

[7]齐伟.系列1:概念图/思维导图导论[J].教育技术导刊,2005,(5):9-11.

[8]百度百科.MindMapper[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650637.htm,2015-08-28.

[9]XMind超越FreeMind的思维导图软件[EB/OL].http:∥www. xmindchina.net/xinwen/xmind-chaoyue-freemind.html,2015-08 -28.

[10]Hi Mind Manage[EB/OL].http:∥www.mindmanager.cc/aboutus. html,2015-08-28.

[11]Mind Genius[EB/OL].http:∥www.mindgenius.com/Products/MindGenius-Business.aspx,2015-08-28.

[12]百度经验.FreeMind使用简单教程[EB/OL].http:∥jingyan. baidu.com/article/fec4bce25d0e7bf2618d8b31.html,2014-10-11.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The Application of“Concept-Thought”Block Diagram Drawn by Word Drawing Tools in the Research of Library Science

Xu HongyuWang Zhengxing*
(Library,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hai 222005,China)

〔Abstract〕The“Concept-Thought”block diagram drawn by Word drawing tools was used to expres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r research ideas in the research paper or fund project application.The“Concept-Thought”block diagram was draw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cept-Map and Mind-Map.Six kinds of“Concept-Thought”block diagram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Also,the key points of drawing and applicable scope of these block diagrams were illustrated by some examples.The“Concept-Thought”block diagram drawn by Word drawing tools included not only“Knowledge Network”but also tree-like expression of thought.Compared with other software,the block diagram drawn by Word drawing tools is more flexible and easy to draw or express.

〔Key words〕mind map;concept-map;thought block diagram;library science research;research methods;drawing tools

通讯作者:王正兴(1955-),男,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传播与交流,图书情报学方法论,发表论文近一百篇。

作者简介:徐红玉(1971-),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情报分析,发表论文20多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知识——智能转换视野下的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5BTQ007)”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10-21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2-0031-06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2.005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概念图思维导图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