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贸流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功能作用及促进措施

2015-01-05陈丽芬

中国流通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内贸流通城镇化

陈丽芬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市100836;2.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市100710)

内贸流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功能作用及促进措施

陈丽芬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市100836;2.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市100710)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和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的双重国家战略叠加期。内贸流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城镇经济运行、人口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居民福祉、丰富城市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内贸流通在效率、规模、设施、政策等方面仍然滞后于城镇化建设步伐。今后,要发挥内贸流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动作用,坚持“城”“市”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建立流通发展长效机制,使流通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产业、生活、文化建设相协调。

内贸流通;新型城镇化;功能作用;促进

一、内贸流通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发展背景

1.基本含义

国内外研究领域使用的“城市化”和“城镇化”并无本质区别,均对应英文的“Urbanization”一词。在许多西方国家,城市只有规模大小之分,并无制度本质之别,因此没有镇的建制,“城市化”指人口向“城市”(包括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因而“Urbanization”被译为“城市化”更符合这些国家的国情。我国学界使用的“城镇化”也来自于西方的“Urbanization”一词,只不过我国不仅有规模较大的“城市”,还有规模较小的“镇”,其人口规模与国外的小城市相当,人口不仅向“城市”转移,也向“镇”集中。为结合我国行政建制特色,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人口转移过程,学界在引入国外研究成果时,一般将“Urbanization”译为“城镇化”,也有部分学者将之译为“城市化”,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不作区分,统称为“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这个提法是在城市规模盲目扩大、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提出的,为区别于过去工业化推动的传统城镇化,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以人为本、集约发展、城乡协调、生态友好的基本理念,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耕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综合演变过程。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预示着我国城镇化道路正在发生转型。仇保兴[1]认为,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六个方面的转型:一是应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二是应从高耗能的城镇化转向低耗能的城镇化;三是应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四是应从高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转向低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五是应从放任式机动化的城镇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的城镇化;六是应从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转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

内贸流通的含义通常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广义的流通,即物质(包括有形物品、货币、劳动力、生产资料、服务等)的流动;第二层次是经济学或管理学视角下的流通,即“人类生产成果或生产要素的流动”,包括有形产品、劳动力和服务;第三层次是基于经济学或管理学科内部分工条件下的流通,即有形产品(不包括货币、劳动力和服务)的流通。考虑到国内学者对流通业的研究惯例,本研究所指的内贸流通属于第三层次的概念。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02),内贸流通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租赁、商务服务、居民服务等,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是流通产业的传统行业,也是流通产业主要的组成部分。

2.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内贸流通发展的战略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与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双重国家战略的历史叠加期。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受到高度关注,被赋予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大使命,而内贸流通体制改革也将激发流通业发展的新活力。这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将推动我国进入内贸流通与城镇化互动共荣、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发展战略是在充分把握当前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强调“四化”的相互促进和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新四化”重要的组成部分。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总体部署,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一亿人”的问题,即促进约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这是一部指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该规划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至此,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方向、路线、方法等关键问题已经得到明确。

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外需增长乏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诉求。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深化产业分工,促进服务业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剩经济条件下,生产以需求为导向,人口集中所带来的消费增长正是内需增长的源泉。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处于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制定的目标,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今后几年将新增城镇人口约3亿人,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比例约为3∶1,农民市民化将极大地推动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再加上就业创业机会合理化、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的实施,农村地区的消费潜能将在城市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能力,以强劲的消费需求激发经济发展。

第二,新一轮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被提上日程,流通发展活力和潜能将被进一步激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所带来的人口集中和消费增长,有赖于内贸流通业在提供就业渠道、拓展城镇边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满足城镇居民各种消费需求等方面所发挥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新型城镇化和流通现代化都伴随着工业化的过程而互相渗透、互相混合、互相关联,两者是一个既互相混合又互相独立的运动过程。在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之时,对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予以清除。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部门会议,进行重点强调和总体部署。目前,由商务部牵头实施的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旨在通过部分城市先行先试,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新的流通革命为引领、以服务经济发展全局为宗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中介组织之间的关系,探索国内贸易流通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的有效路径。国家新一轮内贸流通体制改革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了历史性交汇。

新一轮流通体制改革将进一步为流通业发展松绑减压,营造环境,激发其内在活力和潜能,推动新时代流通革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即改革开放初期,流通领域率先进行以放开价格和所有制管制为主的市场化改革,市场供给大大增加,市场需求被激发,市场交易异常活跃。1991—1995年是我国内贸流通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内贸流通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为此后多年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下滑,内贸流通发展步伐放慢,市场活力不足,短期刺激政策已经难以奏效,体制障碍日益明显。与上一轮针对价格和所有制的改革不同,新一轮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管理体制、法治化环境等更深层面,切中了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要害问题。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将进一步优化市场法治环境,激活流通企业活力,激发居民消费热情,推动以互联网、物联网、连锁经营、全渠道等新模式、新技术为主的流通革命的顺利进行。

二、内贸流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功能作用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要求城市经济、人口、生活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内贸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与城俱在的产业,在城镇经济运行、人口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居民福祉、丰富城市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1.经济功能:提升城市经济运行效率

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新型城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城镇社会再生产持续进行的过程。社会再生产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构成。流通的本质是交换,流通是交换的高级形式。流通产业通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来提升城市经济运行效率。社会化大生产不能缺少流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断。另外,流通产业能够促进经济按照几何级数增长,“市场是由生产与交换共同构成的,只有生产和交换共同发展,市场才能以几何级数增长,任何只重视生产或交换的市场发展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2]总之,社会经济活动整体运行过程是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在内的综合运行过程,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流通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经济运行效率。

2.社会功能:提高城市人口就业水平

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少部分转向工业及建筑业外,大多数被第三产业特别是流通业所吸收,流通产业是吸纳人口就业的大户。一是流通产业就业门槛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以初中、高中文化为主,据估计,高中及高中以下受教育程度者约占进城务工农村人口的一半以上。以商业、餐饮住宿业、仓储运输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为主的流通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点,对人力资本要求较低,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二是流通产业就业面广,规模不断扩大。流通产业零星分散,点多面广,是与各行业联系最密切、最广的行业。2013年,我国内贸流通业城镇就业人数为8128.7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1.13倍。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就业人数逐年攀升,2013年分别达到6282.9万人、1031.4万人、814.4万人,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41倍、1.00倍和16.8%(见表1)。

3.产业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是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内贸流通业通过提升关联产业质量促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城镇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流通产业促进城镇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城镇化之初最主要的推动力。钱纳里多国模型指出,城市发展之初是工业化推动,支柱型行业是第二产业的某些行业,如英国的曼彻斯特早先便是一个纺织业之都,而美国芝加哥则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内贸流通业对制造业的前后向产业关联系数①最高(见表2),说明在各产业中,内贸流通业对制造业的需求和供给都是最大的,内贸流通业的发展能够大大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四化”之一,内贸流通业通过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工业化效益和速度,最终推动城镇化进程。

表1 2004—2013年城镇内贸流通就业人数变化情况

第二,流通产业扩大第三产业体量,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流通产业本身体量非常大,201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万亿元。另外,流通产业与第三产业部分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流通业产值每增加1%,金融业产值便增加0.73%,房地产产值便增加0.261%。[3]流通产业通过提升对上游产业的服务,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对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的影响力等,来带动新型产业的发展,扩大第三产业规模。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能够带动高附加值、低污染产业的发展,调整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

表2 内贸流通业对各产业的关联系数

第三,流通产业孕育新兴产业,促进自身产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跨空间与跨时间交易成为可能,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迅速。据统计,我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呈上升趋势,而经营面积增长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张提供了新的平台,为内贸流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

4.生活功能:增加城市民生福祉

流通产业不仅能够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能加速人口集聚,改善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依城建市、以市兴城、城市一体、协调发展。[4]

一方面,商业是与城俱在的产业,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存在没有工业的城市,存在没有农业的城市,但不会存在没有商业的城市,商业中心一般就是城市中心。商业满足城市居民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交流、聚会等一系列的生活需求,是城市居民生活必备的条件。

另一方面,流通业提高了城市生活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率,改变了城市生活的面貌。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流通业大大提高了城市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率,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超级购物中心(ShoppingMall)、商业街、专业购物广场、餐饮街等构成了城市面貌的各种形态,丰富的商业形态扩大了城市居民的消费与选择空间,从而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5.文化功能:丰富现代城市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位和档次,文化消费支出大幅提升,成为拉动消费需求不可忽视的热点。

商业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改变并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方向。商业文化与城市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的主要内容。商业文化通过商业项目、商业行为、商业企业、商业机制等传递,成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商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特色商业文化街区、商业文化中心区等成为城市的核心区。

三、目前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流通短板

流通现代化的速度和质量影响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目前,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内贸流通在效率、规模、设施、政策等方面仍然滞后于城镇化建设步伐。

1.流通效率较低,推高城市生产生活成本

城市是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相对集中的区域,制造、加工、建筑等生产活动在此高度汇集,金融、科技、贸易等服务活动于此蓬勃发展,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成本直接影响生产规模和效率,同时也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见图1),这一数据不仅高于众多发达国家,也高于亚太和南美国家的平均值。除产业分布区域性结构以及行业分散等原因之外,人为管控也导致了城市物流成本的日益升高。例如,在天津、北京等城市实行货运车辆进城管控之后,全国各地的城市对货车的限行措施越来越严格,物流企业逐步被赶出市区,导致了城市配送成本的大幅上升。流通效率低下与流通成本过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障碍,流通的高成本导致商品价格上升,进而致使居民生活成本随之上升,这恰恰是新型城镇化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简单的开园区、建工厂、盖住宅、换户口等表面工作。在人口已经转入城镇而相应的就业、收入、住房等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一旦城市生产生活成本上升,居民生活压力加大甚至沦落为城市贫民,城镇化的初衷就会受到社会质疑。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逆城镇化现象以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下决心解决流通成本过高问题,使城镇化建设与流通效率升级协调共进。

2.流通主体较小,难以适应城市的大量需求

城市物流和配送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血脉,在城镇化建设大跨步推进的同时,需要流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以担负起推动资源和产品以及各种生产要素有效流动的重任,推动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大进大出,在城市内部各区域、各业态之间顺畅流通。然而,目前我国物流业进入门槛较低,组织化程度较弱,信息化程度不高,商贸企业“小、散、弱”现象仍然突出,行业发展的标杆和领军力量缺乏,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据调查,目前在我国物流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0%以上,前20家公路运输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不到2%。在商贸领域,截至2013年末,我国批发零售法人企业单位171973个,从业人员1139.6万人(见表3),平均每家企业从业人员仅为66人;全国亿元以上交易市场5089个,年成交额为9.8万亿元,平均每个交易市场年成交额为19.3亿元,总营业面积为2.9亿平方米,每个市场的营业面积平均约为5.7万平方米。根据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沃尔玛以4692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居第二位,中国大陆最大的商贸企业上海百联集团以252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居第466位,其营业收入仅相当于沃尔玛的5.4%。流通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大规模城市的需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尽快培育适合现代城市生产生活需求的大型流通企业,引领流通产业向规模化、信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图1 社会物流总费用及其占GDP比例的变化

表3 我国批发零售法人企业数量及规模

3.城市流通设施整体短缺与局部过剩并存

流通设施是城市生产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保障,是满足市民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性流通设施往往具有公益性、开放型、规模经济性、正外部性等特征。流通设施建设本应与城镇化建设同步进行,然而在我国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流通设施的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同时并存。

一是部分城市的百货店、购物中心、大型专业市场等流通设施供给过剩,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超级购物中心以及家具建材、小商品等专业市场盲目追求“高、大、上”,导致商业设施供给严重超过城镇化进程,一些卖场或市场“有场无市”,门庭冷清。据测算,2005年上海市居民人均零售商业面积为1.75平方米,其中黄浦区、卢湾区、静安区最大,分别达到2.38平方米、2.76平方米、2.45平方米,[5]明显高于日本和法国0.7~1.1平方米的水平。目前,成都、沈阳、南宁、郑州等城市仍然在积极引进大型商业项目,而这些城市的商业面积已经基本饱和。

二是城市社区商业、便利店、果蔬市场、物流配送等公益性流通设施普遍短缺。民生商业设施是流通基础设施的主要类型之一,应列入公共财政范围,这在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有先例。法国每年通过财政拨款对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补贴;日本以及英国、荷兰等许多欧洲国家直接将物流配送中心等商贸物流设施建设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美国利用政府财政资金投资建设广域共用性商业信息网络,并纳入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目前,我国公共财政对民生商业设施投资不足,而由于流通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企业投资乏力,最终导致我国民生商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流通设施供给无论不足还是过剩均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如果不足可能会导致居民生活不便、基本生活资料价格偏高等有损民生的不良后果;如果过剩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商业地产价格虚高、商业竞争秩序紊乱等产业发展难题,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4.流通转型缓慢,无法满足城市多样化需求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消费者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特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买手制等现代经营模式的发展也为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以及对旧的经营方式的路径依赖,我国传统流通企业现代化转型步伐缓慢,相应的体验型、品牌型、精细化服务明显不足。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与之配套的物流配送、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障等仍然相对落后;百货业因联营模式带来的“千店一面”的行业形象饱受诟病,而买断经营模式启动较慢。另外,连锁化率不高、流通环节“最后一公里”的城市配送发展缓慢等,都制约着现代流通与现代城市融合的进程,流通的现代化滞后于城市的现代化。值得注意的是,在流通政策与城市建设政策执行方面,流通政策执行的速度和效果明显滞后。比如,连锁经营企业总部统一纳税、流通企业设立财务公司等问题多年以前就已经提出,但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商业企业水电价格过高问题已经呼吁了很多年,但多数地方仍然没有予以解决。总之,由于政策以及行业自身转型较慢,导致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而这正是流通现代化的核心要务,也是目前推动流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共进的主要抓手。

四、以内贸流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发挥内贸流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动作用,长期坚持“城”“市”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针对流通短板,有目的、有计划地解决现存问题,并研究建立流通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流通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产业、生活、文化建设相协调。

1.有效落实现有政策,切实降低流通成本

一是减少收费公路里程,降低路桥费收费标准。我国是世界上收费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过路过桥费占运输企业成本的比重高达30%以上,成为流通成本高企的直接推手。尽管国道和省道高收费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高速公路仍然存在高价收费、超期收费、绿色通道收费等一系列问题,应继续加大整顿力度,切实降低运输企业过路过桥费用。

二是推进工商企业水电同价。商业企业水价电价过高,导致其经营成本上升,再加之租金、人工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巨大,不利于商贸企业公平竞争。为落实中央政策,有些地方推出了峰谷电价政策,而实际上商业企业并无法享受低谷电价,因商业企业经营时间与高峰电价时间基本重合,峰谷电价政策的执行却反过来进一步推高了商贸流通企业的用电总成本。全面推进工商水电同价,需要从更高层面加强与电力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仅凭企业自身与地方政府的力量不易实现。

三是学习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的先进经验,在通行证管理制度下,实行公交专用道允许货车通行的措施,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建立城市配送货运车辆专用通道,加强城市货运车辆停靠点建设,规范货运车辆停靠管理,取代限时间、限路段、限车型、违者罚款等简单的管理办法。

四是减轻餐饮企业税费负担。目前,我国餐饮业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随着租金、人工、能源、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经营压力加大,而且需要缴纳的税费就达二十多种,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卫生费、排污费、刷卡手续费等,负担过重。建议尽快降低餐饮业刷卡手续费标准,将民生餐饮的刷卡费率由1.25%降至0.38%,②其他餐饮的刷卡费率降至0.78%,为餐饮企业减负。

2.培育大企业,帮扶小企业,提高流通主体竞争力

大企业对行业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一是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并购重组。利用国内百货、大型超市、餐饮等行业致力于经营转型的机遇,鼓励企业间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强强联合,淘汰发展模式落后的企业,培育先进的大型企业集团,树立全国或城市商业标杆企业,提升城市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二是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实行跨区域经营,打通覆盖大中小城市的全国或区域流通网络,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大市场。三是推动物流领域企业合并,改变物流业小、散、乱的不良局面,鼓励物流企业与技术、地理、通信、信息等领域的联合,培育大型综合性物流企业。

中小微企业是商贸流通业运行的基础,在培育大企业的同时,还要注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一是总结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平台建设试点经验,联合政府部门、中介组织、专业机构和服务商,全面建设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完善融资、市场开拓、科技应用、管理提升等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综合性服务网络。二是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向商贸流通领域适度倾斜,加强对中小微商贸企业在专业化、特色化、连锁化、信息化等方面的扶持,鼓励中小微商贸企业发展。三是鼓励地方性和民营金融机构向中小微商贸企业放贷,创新发展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新型信贷模式。四是鼓励中小微商贸企业向“小而美”“小而特”方向发展,鼓励和推动小企业特色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充分融合,同时帮助中小微商贸企业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和诚信制度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素质。

3.鼓励与限制相结合,优化流通设施结构

一方面,增加城市公益性流通设施供给。一是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对纳入城市商贸流通规划的社区商业、社区菜市场、城市配送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生活必需品储备等项目的用地予以优先保障,并给予土地出让金优惠。鼓励以租赁方式供应商贸物流业用地,支持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商贸流通项目。二是增加公益性流通设施的公共投入,探索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供给方式,采取供给多元化模式。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将保障型的农产品冷库、社区菜市场等流通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三是减免社区商业、农产品市场的租赁费、管理费、卫生费等费用,降低经营成本。四是采取奖励措施鼓励生活超市、便利店、冷链物流等使用节能环保设备和技术,建立能效超市、能效店、冷链供应链等,支持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

另一方面,强化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落实,对城市商贸中心、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商业设施采取限制措施。一是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工作范畴,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审查大型商业项目,并依法进行清理整顿。二是严格限制各地以物流园区建设之名大面积圈地,推动城市物流业节约用地,集约发展。三是推动各级城市商务主管部门成为城市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透明度,增加知情权,增强商务主管部门在城市建设中的话语权。四是建立大型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听证会制度,对于建筑面积超过一定规模(如5000平方米)的商业设施召开听证会,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以科学引导商业网点合理布局。

4.大力推动模式创新,加快发展智慧流通

智慧流通是智慧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数据时代,也是建设智慧城市最容易取得突破的环节,大有空间可为。

一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继续针对电子商务企业的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大对电子商务基础性和关键性领域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系,优化投融资环境,鼓励移动电子商务、手机支付、线上到线下(O2O)模式等新兴电子商务形态的创新发展。

二是推动大型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城市无线网络工程,加快商务网和政务网的对接,建立连接厂商、批发商、物流商、零售商、政府部门的综合信息服务网,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三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城市共同配送,鼓励企业实施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等连锁形式,实施统一进货、共同配送、统一核算、统一库存、统一门店面貌等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和利益共享,提高流通效率。

四是推动传统流通业态智能化转型,以现代交易、管理、通信等先进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加快传统卖场、交易市场、专业街区进行现代化转型升级,引入电子收银系统(POS)、电子订货系统(BOS)、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先进流通技术,加快建设智慧街区、智慧市场、智慧门店,以智慧流通引领智慧城市建设。

5.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制约我国内贸流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主要存在于体制机制层面,要推动内贸流通发展使之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就必须尽快启动法律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流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尽快研究出台商品流通法、电子商务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典当业管理条例、融资租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填补流通领域立法空白,做到有法可依,并试行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物价检查联合等综合执法模式,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

二是完善公开透明的规划、标准和诚信体系,健全相应的执行制度与考核机制,以物流业和电子商务为切入口,探索以市场力量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体系。

三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继续下放和减少行政审批,构建政府、行业组织、市场三方共治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整合内贸流通的管理职能,建立商务综合管理模式,扭转流通业多头管理的不良局面。

四是以新一轮社会组织改革为契机,培育壮大内贸流通行业组织,使之尽快具备承担行业管理职能的能力,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评估、征信、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行业自律能力。

*本文系商务部政策研究室课题“内贸流通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功能及路径”的部分研究成果。

注释:

①这里的“产业关联”指的是内贸流通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供给与需求关系。从供给的角度看,商贸流通业所服务的产业是其前向关联产业,如它为制造业提供物流运输服务,那么它与制造业为前向关联关系。

②目前,我国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因行业不同而不同,大致可分为餐饮娱乐类、一般类、民生类、公益类四个层次。其中,餐饮娱乐类主要包括餐饮、娱乐、珠宝、工艺美术品、房地产以及汽车销售、洗浴、按摩服务、保健、美容SPA等,刷卡费率为1.25%;一般类包括百货、批发、社会培训、中介服务、旅行社、景区门票等,刷卡费率为0.78%;民生类主要包括超市、大卖场、水电煤气缴费、加油、交通运输售票等,刷卡费率为0.38%;公益类包括医院、教育等,执行零费率。

[1]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4-18.

[2]黄国雄.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J].财贸经济,2005(4):61-66.

[3]栾晓梅,毛义友.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经济师,2007(8):76-78.

[4]黄国雄.城市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漫谈商业地产发展的几个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1(24):83-85.

[5]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市零售商业网点面积调研报告[EB/OL].(2007-03-01)[2014-12-01]http://www. doc88.com/p-006207618017.html.

责任编辑:陈诗静

The Function and Promoting M easures of Domestic Circulation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CHEN Lifen1、2
(1.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836,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Ministry ofCommerce,Beijing100710,China)

At present,China is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domestic circulation system reform.Domestic circulation industry is the basic and leading on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economy,employment,industrial restructuring,increasing the residents’welfare and enriching urban culture.However,domestic circulation industry still lags behind the urbanization in efficiency,scale,facilities and policy etc..In the future,domestic circulation industry shoul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stick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market.The long-term developmentmechanism of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should be established.The domestic circulation industry should coordinatew ith the developmentof urban economy,society,industries,living and culture.

domestic circulation industry;new-typeurbanization;function;promotion

F724

A

1007-8266(2015)06-0021-09

陈丽芬(1979—),女,福建省漳州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在站博士后,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流通经济、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内贸流通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新冠肺炎疫情下内贸集装箱港口发展破局之路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行业竞争状态分析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沿海内贸箱运迎来“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