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视角下的翻译推理过程——以《古文观止》英汉对比为例

2015-01-04李慧敏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视窗原文中译者

李慧敏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一 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框架

框架(frame)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心理学。Minsky最早把框架定义为表征某一固定情景的事实结构[1]。Fillmore将框架理论引入语言学领域,提出了框架语义学,他认为框架是能与场景的原型实例建立联系的一系列语言选择[2]。后来框架逐渐向认知语言学的方向发展。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能力,与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认知过程联系紧密。1985年Fillmore将框架定义为“知识的特定统一框架或对经验的连贯图解”[3]。1992年Fillmore说框架是认知结构,“对文字蕴涵概念所预设的知识”[4]。框架可以用来描写认知环境,是关于特定类型的场景知识的概念系统。系统中的概念相互联系,一个概念会激活其他相关概念和认知视角以及背景知识。

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框架概念与语境和文化分不开。Ungerer和Schmid认为框架存在于真实世界多种多样的情景中,是人类共有的普遍认知现象。Talmy提出了事件框架(event-frame)。事件框架被Talmy定义为:“被一起激活或相互激活的一组概念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存在于一个事件框架中或构成了一个事件框架”[5]。Tamly的位移事件框架主要包含这几个认知成分:主体、路径、位移、背景以及原因和方式。事件框架中特定部分得到凸显的过程被称为“开启注意力视窗”,没有得到凸显的成分则被背景化,称作“隔断”。注意力视窗同样适用于致使链事件框架。致使事件包含一系列阶段,由更基本的次事件组成。其中某些阶段可能会开启注意力视窗,某些阶段则被隔断。

框架是一种认知结构,反映了人们感受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为语篇的分析和解读提供了一种重要工具。我们需要以外部世界的各种知识为基础进行推理,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去观察和预测。框架内包含了基于经验并存储在记忆中的预期知识,在特定的语境下激活所需要的认知范畴,使得推理能够顺利展开。本文选择《古文观止》英文版(由罗经国翻译)中的部分篇章,运用事件框架的理论来分析译者在解读原文过程中所做的推理。文言文的语言凝炼、浓缩,因此在解读原文时更加需要一定的推理。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中构建的事件框架,本文试图发现译者对原事件框架做出了哪些改变和什么类型的改变,并探讨这些改变反映出的推理过程。

二 位移事件框架分析

(一)对位移路径的改变

例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出自《滕王阁序》)

Ranges upon ranges of green mountain rise as high as the sky.The red glow in the water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richly painted tower that seems hovering in the air.

a.原位移事件框架

b.改变后的位移框架事件

该句总共涉及了两个位移框架事件。第一个位移框架事件在原文中如下:主体是葱翠的山峦,“上”和“出”激活了位移的方式和路径,“重霄(天空)”作为背景。英语版本里对这一位移事件的解读基本遵循了这一框架,位移主体和背景均相同,“rise”表示的位移动作是对“出”的具体化呈现,“as high as”表明位移的路径是“向上”。

第二个位移框架事件相对较为复杂,在原文中表现为一个虚构路径,即用想象的动态路径来表达静态两者间的位置关系。在这个事件中里,“飞阁流丹”作为位移的主体,“下”表示了虚构路径的方向,“临”传达出位移的动作:“reach(downward)to go near”;“无地”的“无”虽然表面上是个否定词,却没有起到真正否定的效果,反而引出了后面的“地”,“地”就是整个位移的背景,没有被否定掉。楼阁向下延伸,仿佛接触不到地面似的:这是用夸张的手法突显楼的高耸,以俯瞰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从楼阁到底层地面的虚拟路径。地面和楼阁均为静态,移动的是视线。所以原框架中的位移路径是虚拟的、自上而下的,参照的背景是大地。

上面的位移框架事件在译文中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首先,主体中加入了“倒影”的因素,由水面上闪烁流动的倒影引出实物,也就是位移真正的主体楼阁。这样的引申建立在对原文“流丹”的推理上,“丹漆”原本不会流动,译者在分析文本时从“流”字出发,展开联想引入了“倒影”。虽然“流丹”本身不会流动,但它的倒影在水中可以随着波纹起伏晃动,满足“floating”一词达到的效果。

再看位移。其实原框架中为位移的动作提供了几个潜在的选项,“飞”、“流”以及“临”,原文是以“临”作为被凸显的位移动作的,“飞”和“流”只是简单地用作修饰成分,在整个位移事件中不占主导地位。然而译者却更换了原位移事件中的位移动作,从几个可能的选项中选取“飞”作为他所要构建的框架中最主要的位移,并进一步细化成“hover”;由“hover”所激活的路径是“upward”,与原框架中向下的路径相反,参照的背景也随之改变,由“大地”变为了“高空”。可见,原框架中由俯瞰视线构建的虚拟路径在这里正好被反了过来,变成由下往上,“下”由前面的“倒影”可以间接推出来。从倒影向上看去,楼阁仿佛直升入天,这是新的框架里构建的位移路径所带来的画面感。

两个框架中的位移事件都是为了描写楼阁的高耸入云,通过改变后的位移框架,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在分析原文时的推理过程。译者主要改造的是第二个位移事件,从位移的动作开始,后面所涉及的路径和背景为了与其匹配,均与原文形成反向对照。译者选择将俯瞰视角变为仰视视角,将参照背景由大地变为天空,这样构造出的虚拟路径同样能表现楼的“高”。原框架中的两个位移呈相反方向;而改写后框架中的两个位移路径一致,达到视角一致的流畅效果。这可能也是译者变更的原因之一。

(二)对位移背景和主体的改变

例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滕王阁序》)

A solitary wild duck flies alongside the multi-colored sunset clouds,and the autumn water is merged with the boundless sky into one hue.

a.原位移事件框架

b.改变后的位移事件框架

原文中只有一个位移事件框架,主体是落霞和孤鹜,位移由动词“飞”表示,后面的秋水和长天作为大的背景,路径没有具体给出。这个位移事件被译者分解成了两个单独的位移事件。在译文的框架里,译者为第一个事件选取的主体是“solitary duck”,而原先同样享有主体地位的“sunset clouds”则虚化作背景。译者的处理反映了他的推理:孤鹜飞符合常理,落霞不能“飞”,但可以作为背景衬托飞的动作并突出飞的路径:在大片的晚霞中,孤独的野鸭沿着晚霞的踪迹飞去。这样的处理使得位移事件更加趋向逻辑化。

而原先作为背景的“秋水长天”则出现在新的框架中构成新的位移事件。“秋水”作为主体,位移的动作体现在动词“merge”上,即与“boundless sky”融为一体,“into”表明了“融”的方向。译者把原文中的背景成分单独分化出来,以其为主体构成另外的位移事件,增加了整个画面的动态感。而且新框架中的两个位移正好形成对应,“云”和“天”作为浩瀚的大背景,主体分别为体积较小的“鹜”和“水”,于是两个位移事件,一前一后,都是用大背景衬托和突出小主体,增添了开阔感。由此可见,译者在原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展开和补充,完善了原文中不具备的一些细节。这些原本没有得到呈现的细节完全具有存在的潜能,译者可以选取某一背景将其前景化,也可以运用推理为原位移动作补充具体的路径。

三 致使链事件框架分析

(一)对事件框架注意力视窗的扩充

例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出自《后赤壁赋》)

You are striking the crystal clear water lit by the bright moon and pushing our boat ahead against the shimmering currents.

a.原致使事件框架中开启的注意力视窗

原致使链框架中仅仅开启了施事和结果两个注意力视窗,中间的视窗都被隔断了。这种不连续的视窗开启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理解,因为被隔断的一系列事件都可以经由推理得出,即初始引发事件和事件的最终目标实现之间没有得到凸显的步骤是可以通过推理还原的。译者显然采取了这种做法。首先看原文中的致使链事件。施动者采取的动作“击空明”,即用船桨击打澄净、空灵的水面,这个动作的目的是“溯流光”。译者在处理这个事件时,在主事件和结果之间增添了一些次事件,把原先被隔断的注意力视窗重新开启。

b.改变后的致使事件框架中开启的注意力视窗

施动者采取动作“striking”后,顺带引出了一个不是很重要的次事件来解释“空明”中的“明”,即水面是被月光照亮的。这是译者根据语境所做的推测,因为前文有提到月亮的出现,所以晚上的江水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得通透明亮也不足为奇。接着,“push the boat”是致使链当中的中间环节,船桨划过平静的水面,所形成的作用力推动着小船。这个推动力带来的一个结果,同时也是倒数第二个次事件,就是使小船在推力的作用下逆着水流而行。译者通过一个“ahead”又开启了新的结果视窗,前面所有中间事件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小船(迎着水流)前进。

译者在新构建的事件框架里开启多重注意力视窗,将省略的中间环节的次事件一一展开呈现,使原文里的事件得到了细致化的扩充和丰富。这个致使链框架的完善和细化需要一个推理的过程。原文呈给译者的仅是两个分开的阶段,译者通过“划桨”这一动作所激活的认知框架和相关常识,能够把先前没有得到突显的各个阶段表现出来。这些隐含在整个划桨事件里的过程可以通过选择性的彰显,使事件得到更明晰化的描述。

(二)对事件框架的合成

例4.烟光凝而暮山紫。(出自《滕王阁序》)

At dusk the rays of the setting sun,condensed in the evening haze,turn the mountains purple.

a.原事件框架

b.改变后的致使链事件框架

原文中的框架为两个简单独立的事件,烟光凝结,暮山变紫,它们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因果关系,但是译者显然从中推测出这种潜在的关系,把因果关系施加在这两个事件上,构成一个致使链框架。施动者是“烟光”,施动的条件背景由“落日”给出,即在黄昏的特殊背景下,落日产生的光线才能营造出后面的效果。落日是施动者“rays”存在的原因。施动者“rays”通过在暮色的模糊烟气中凝结这一动作,引发了后面的事件。这个主事件得到了细节上的补充,译者从“烟”当中推测出“evening haze”的存在,(光线凝结)形成一层朦胧的薄纱。

倒数第二个次事件的关键词是“turn”,译者引入“turn”这个词,立刻明确了施动者“rays”和受事者“mountains”之间的关系:光线改变了山的颜色,最后的结果就是山变紫。这个致使链事件是译者在推理的基础上把两个独立事件合成而来,以第一个事件中的主体为施动者,第二个事件中的主体为受事,并选择性地开启了一些中间次事件的注意力视窗,补充了因果事件的过渡阶段,为事件提供了逻辑合理性。

(三)对事件框架的重新组合

例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出自《前赤壁赋》)

I let the boat drift freely as it continued its motion across the vast expanse of the river.

a.原致使事件框架

b.原位移事件框架

c.改变后的致使位移事件框架

原文中包含了两个事件框架,“纵一苇之所如”表现为致使事件框架,“凌万顷之茫然”表现为位移事件框架。致使事件框架中开启了两个注意力视窗,“我”是施动者,采取的行动是“纵”,即任由、放任,结果为小船随意飘荡。在位移事件框架中,小船是主体,“凌”表示了位移的动作和路径:“rise above”,“万顷茫然”作为位移的背景。这两个事件框架彼此之间有潜在的联系,在译文中得到了更明晰的表达,译者把致使事件和位移事件结合在一起,表现为一个致使位移事件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原致使事件中的施动者“我”成为了致使位移事件的原因,小船是主体,介词“across”激活了路径,背景未变,仍然为“expanse of water”,位移的动作是“drift”。

原位移框架中的事件更偏向静态的呈现,“above(凌)”表示的路径更偏向一种位置上的说明,而在后来的致使位移框架中,动态的位移得到了更突出的展示,位移的动作和路径都更加具体化,“drift”和“across”表现出小船飘过茫茫无际水面的画面。致使事件和位移事件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加深了因果的逻辑性,能够更加连贯地表达场景。框架的组合也反映出译者对原文中两个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做出的推理。

本文采用框架理论,通过两个主要的事件框架,即位移事件框架和致使链事件框架,对《古文观止》中选取的篇章进行分析。将原文中的事件框架和经过译者改变后的事件框架进行对比后,可以得出译者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所做的推理。译者运用推理,把原文中没有明确呈现的潜在成分和隐含关系表达出来,这种扩充和改变可以体现在框架事件中,比如对位移事件框架的路径、位移、背景和主体等成分的改写,以及对致使链事件框架中注意力视窗的更改、对事件的合成和组合等。

[1]Minsky Marvin.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A].P H Winston.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vision[C].New York:McGraw-Hill,1975.

[2]Fillmore Charles C.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A].Cogen C,Thompson H,Thurgood G,et al.Proceedings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C].Berkeley: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5.

[3]Fillmore Charles C.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Quaderni di Semantica,1985,(6).

[4]Fillmore Charles C,Beryl T,Atkins.Toward a frame-based organization of the lexicon: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A].Lehrer A,Kittay E.Frames,fields,and contrast:New essays in semantics and lexical organization[C].Hillsdal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

[5]Talmy Leonard.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Cambridge:MIT Press,2000.

猜你喜欢

视窗原文中译者
视窗
视窗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Subcutaneous sarcoidosi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视窗
导数的应用之局部不等式的构造
创意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