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肝化瘀止痉方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2015-01-03陈航王静付莉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2期
关键词:动脉血夹层痉挛

陈航 王静 付莉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研究报告·

柔肝化瘀止痉方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陈航 王静 付莉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观察柔肝化瘀止痉方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用柔肝化瘀止痉方治疗,观察治疗后对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后7、14、21、28 d的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4.28%、11.43%、11.43%、8.57%,均高于观察组的8.57%、5.71%、2.86%、0(P<0.05);而治疗3 d在Lingdegaard指数、MCA、ACA、PCA血流速比较无差异(P>0.05);而治疗后7、14、21、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流速进行比较,治疗后3 d两组在MCA、ACA、PCA血流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7、14、21、28 d观察组MCA、ACA、PCA血流速下降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柔肝化瘀止痉方能有效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痉挛,提高临床效果。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柔肝化瘀止痉方 血管痉挛 临床效果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上发病极为凶险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等特点。临床表现主要是突发的腹部、胸背部切割样或撕裂样疼痛,表现为烦躁不安、恐惧等濒死感觉,往往临床上镇痛药物难缓解,且对波及主动脉大分支或瘤体压迫周围组织时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1]。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目前主要是预防为主,发病主要以及时抢救为主,临床死亡率很高。本次研究就通过观察中医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上的预防作用,以期丰富治疗手段,降低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临床诊断参考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进行[2],全部经CT或MRI确诊,表现为发病急骤、伴有剧烈头痛、呕吐,伴有精神症状等。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高血压、血液病、脑动脉炎、肿瘤脑转移等造成的脑出血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血管痉挛诊断标准为经治疗好转后进行性加重,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出现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障碍呈波动性或进行性加重,出现失认、失语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DSA提示血管痉挛,经颅多普勒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在120 cm/s意识,排除再出血、颅内出血等[3]。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70例体检发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43~ 72岁,平均(58.60±2.90)岁。观察组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41~71岁,平均(58.30±2.70)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变化,保持气道通畅,维持稳定呼吸;降低颅内压,限制液体入量,降低低钠血症、过度换气等,适当补液补钠,调整饮食和静脉补液中晶体胶体比例;烦躁者予镇静药,慎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非甾体抗炎药或吗啡影响呼吸功能药物。另外加强护理,卧床休息,减少探视,避免声光刺激,予高纤维、高能量饮食,保持尿便通畅。选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等调整血压,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原形成。对照组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821)20 mg,每日1次,静滴。可在早期行脑脊液置换可预防脑血管痉挛,减轻后遗症状,剧烈头痛、烦躁等严重脑膜刺激征。观察组予柔肝化瘀止痉方治疗,药物组成有牛黄1.5 g(冲服),水牛角30 g,龙胆草10 g,虎杖30 g,白芍30 g,木瓜30 g,葛根30 g,红花10 g,桃仁10 g,水蛭3 g。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管痉挛发生率、Lingdegaard指数、两组动脉血流速情况。

1.5 疗效标准 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治疗后3、7、14、21、28 d颅内血流情况,观察双侧颈内静脉平均流速(MCA)、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ACA)、大脑后动脉平均流速(PCA),MCA/ACA比率则为Lingdegaard指数。以颈内静脉平均血流速超过120cm/s且Lingdegaard指数超过3则认为血管痉挛。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管痉挛发生率情况比较 见表1。对两组血管痉挛进行比较,对照组在治疗后7、14、21、28 d的发生率分别为14.28%、11.43%、11.43%、8.5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7%、5.71%、2.86%、0.00%(P<0.05)。

表1 两组血管痉挛情况比较(%)

2.2 两组Lingdegaard指数比较 见表2。对两组Lingdegaard指数进行比较,治疗后3 d两组Lingdegaard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7、14、21、28 d两组Lingdegaard指数比较差异明显(P<0.05)。

表2 两组Lingdegaard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Lingdegaard指数比较(±s)

组别 n 治疗后1 4 d治疗后2 1 d治疗后2 8 d观察组 3 5 1 . 7 3 ± 0 . 2 7△ 1 . 5 6 ± 0 . 2 4△1 . 3 7 ± 0 . 3 8△对照组 3 5 1 . 8 1 ± 0 . 2 7 1 . 4 5 ± 0 . 2 3 1 . 3 2 ± 0 . 3 5治疗后3 d治疗后7 d 1 . 6 1 ± 0 . 3 1△1 . 6 4 ± 0 . 2 6△1 . 3 4 ± 0 . 2 6 1 . 5 2 ± 0 . 3 9

2.3 两组动脉血流速比较 见表3。对两组动脉血流速进行比较,治疗后3 d两组在MCA、ACA、PCA血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7、14、21、28 d观察组MCA、ACA、PCA血流速下降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

表3 两组动脉血流速比较(cm/s,±s)

表3 两组动脉血流速比较(cm/s,±s)

组别 时间 F b g(g / L)观察组治疗后3 d 9 6 . 4 7 ± 8 . 8 4*(n = 3 5)治疗后7 d 9 3 . 5 9 ± 8 . 4 1△治疗后1 4 d 8 2 . 5 4 ± 6 . 5 7△9 0 . 4 7 ± 9 . 8 9△ 9 5 . 2 4 ± 1 0 . 2 4△治疗后2 8 d 8 0 . 7 8 ± 9 . 3 5△ 8 1 . 1 6 ± 1 0 . 1 2△6 9 . 3 5 ± 4 . 5 7△对照组 治疗后3 d 1 4 1 . 3 7 ± 2 1 . 5 9 1 2 8 . 5 5 ± 1 7 . 3 4 9 7 . 5 1 ± 8 . 9 4 M C A A C A 1 4 0 . 3 1 ± 2 1 . 1 2*1 2 7 . 3 5 ± 1 7 . 1 2*1 2 9 . 4 6 ± 1 7 . 2 4△1 1 4 . 3 4 ± 1 4 . 8 3△1 0 6 . 2 4 ± 1 1 . 5 2△1 0 1 . 3 6 ± 1 3 . 9 4△治疗后2 1 d 7 5 . 1 4 ± 5 . 5 8△(n = 3 0)治疗后7 d 1 3 5 . 1 4 ± 1 8 . 2 5 1 2 0 . 6 9 ± 1 6 . 4 8 9 5 . 7 2 ± 8 . 5 6治疗后1 4 d 1 1 7 . 4 6 ± 1 2 . 3 9 1 1 0 . 5 4 ± 1 4 . 8 4 9 0 . 2 4 ± 7 . 3 6治疗后2 1 d 9 6 . 6 9 ± 1 1 . 4 6 1 0 1 . 3 8 ± 1 2 . 5 3 8 1 . 4 5 ± 6 . 6 8治疗后2 8 d 8 7 . 5 4 ± 1 0 . 6 8 9 0 . 2 5 ± 1 1 . 0 6 7 3 . 6 8 ± 5 . 4 1

3 讨 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上少见的血管疾病,起病急骤,发展快,危险性大,在临床上可引起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不及时就诊可因夹层动脉壁外膜破裂而死亡。研究称,此疾病重在预防,特别是血管痉挛的预防,一旦血管痉挛有80%以上患者会导致死亡[4]。而目前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主要是炎症反应,主要有全身炎症反应、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作用、黏附分子、信号转移、钙离子振荡等方面。目前西医在预防上以降低血压、镇静止痛、防治休克和改善微循环等为主[5]。而这些方法需住院观察治疗,且药物种类多,费用高,患者依从性差,很难普及。

中医学认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痉挛属于“真头痛”或“中风”范畴,临床上多辨证为肝阳上亢、血脉瘀滞、肝风内动等。发病机制主要是素体阴虚,致肝阳偏亢,多因暴怒致使动风化风、火热之邪致迫血妄行。

古书有云“脑为髓脑、究其本源,是由肾中真阳真阴之气、酝酿化合而成,沿督脉上升而贯注于脑”。这说明督脉将肾中精气通过别络、孙络渗灌气血濡养脑髓。肾精亏虚,因虚致瘀生痰,痰瘀互结,肾精不足,肝肾阴虚而生内热,最终形成肝热血瘀[6-7]。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督脉气血逆乱,血溢而产生离经之瘀血,血不利而为水,瘀血内阻,营阴外渗而为水,水瘀混杂于脑而胶滞督脉,孙络,致其痉挛,迂曲而狭窄。故在治疗上需柔肝化瘀止痉。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牛黄泄热平肝,醒神解毒;水牛角、龙胆草、虎杖清肝热、存肝阴;白芍、木瓜酸甘化阴,养肝柔肝,葛根化瘀柔肝止痉。另外予桃仁、红花活血。以上方共奏清热平肝、养肝柔肝、化瘀止痉作用。而从结果中看出,运用此方后患者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下降,且在Lingdegaard指数、MCA、ACA、PCA血流速上比较差异有明显差异性。这和报道[8]结果是类似的,说明了中医药在治疗血管痉挛上的效果。从现代药理学分析,柔肝化瘀止痉法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管流量,缓解脑血管痉挛,能促进血管活性因子NO和ET-1水平的稳定[9]。研究称,牛黄等药物能促进氧合血红蛋白,在自身氧化过程中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损伤生物膜,影响钾-钠-ATP酶活性,提高内皮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钙离子水平,促使细胞去极化,血管痉挛,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源性舒张因子[10]。

综上所述,柔肝化瘀止痉法能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动脉血流速度达到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血管痉挛的目的,且方法简单,费用低廉,可广泛运用。

[1] 刘伟国,杨小锋,曹飞,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血管痉挛186例[J].中华医学杂志,2012,15(4):1040-1043.

[2] 李兮屴,左维敏,符雅明,等.应用覆膜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9(7):564-565.

[3] 张智猷,郭德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8(8):869-872.

[4] 李国菁,刘小雨,陈劲云,等.王行宽教授应用补心平肝、和血化饮法治疗主动脉夹层1例经验介绍[J].中国中医急症,2013,14(1):54-55.

[5] 蔡业峰,李贵福,郭建文,等.中医药干预aSAH围手术期迟发性血管痉挛的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4(9):674-676.

[6] 陶功元,王宗银.温经活血散治疗损伤性血管痉挛病50例[J].四川中医,2013,19(7):63-65.

[7] 朱吉祥,薛道金,石尧,等.柔肝化瘀止痉法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机制[J].临床医学工程,2014,(8):967-969.

[8] 林百喜,武衡,阳纲要,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5(4):764-767.

[9] 夏俊哲,陶钧,梁传声,等.尼莫地平静脉应用和术中灌洗对预防血管痉挛作用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3(7):166-168.

[10]焦娟.柔肝化瘀止痉法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Clinical Effect of Rouganhuayuzhijing Decontion on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CHEN Hang,WANG Jing,FU Li.Chengd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ardiology,sichuan,chengdu 610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ouganhuayuzhijing Decontion on vasospasm.Methods:7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35 patients)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35 cases)with Rouganhuayuzhijing Decontion.the clinical effect was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of vasospasm.Results:The incidence of vasospasm,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the incidence was respectively 14.28%7,14,21,28 d,11.43%,11.43%,8.57%;observation group corresponding incidence of 8.57%,respectively,5.71%,2.86%,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while treating 3d in Lingdegaard index,MCA,ACA,PCA blood flow velocity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while treatment after 7,14,21,28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oftening circulation antispasmodic aortic dissection can only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vasospasm and improve clinicalResults.

Aortic dissection;Rouganhuayuzhijing Decontion;Vasospasm;Clinical effect

R654.3

B

1004-745X(2015)02-0225-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2.014

2014-10-21)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20523)

猜你喜欢

动脉血夹层痉挛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勘误声明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