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房冲洗结合那他霉素治疗化脓性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2014-12-31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眼科广西南宁530001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脓液真菌性化脓性

何 乾(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眼科,广西 南宁 530001)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随着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对于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提高,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1-3]。严重的虹膜睫状炎反应,是真菌性角膜溃疡特征之一。约50%病例可有前房积脓,自1 mm或2~3 mm,少数病例积脓可达前房一半以上,甚至充满整个前房。积肥脓呈乳白或淡黄色。针对化脓性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上单独采用那他霉素进行抗真菌治疗往往无法有效、迅速控制真菌感染,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将对前房冲洗结合那他霉素治疗化脓性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化脓性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共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受试前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经角膜溃疡刮片镜检或培养,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合并前房积脓。对照组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29~73岁,平均(48.3±7.9)岁;病程10~60 d,平均(24.7±3.8)d。其中发病部位为右眼者26例,为左眼者15例。试验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26~78岁,平均(49.1±8.2)岁;病程12~65 d,平均(25.1±3.5)d。其中发病部位为右眼者25例,为左眼者1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患病部位以及病变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变程度分型情况见表1。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室进行无菌操作。对照组患者在使用0.9%NaCl注射液冲洗 角膜溃疡表面后,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产于北京银建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1225)点患眼,一般按病变程度给药,轻度、中度1次/h,而重度1次/0.5 h,待病情稳定后改为6次/d;而试验组患者则采用前房脓液冲洗的方法配合那他霉素治疗[4]。在表面麻醉后,使用0.9%NaCl注射液冲洗结膜囊,并且于9∶00钟位角膜缘做1 mm大小的前房穿刺口,用平衡液将前房脓液全部冲出,待脓液干净后,用平衡液恢复前房,包扎术眼,根据前房脓液生成情况,可多次进行冲洗。接着再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治疗,其用法用量同对照组。

表1 两组病变程度分型情况(例)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视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5]。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治疗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视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一般治疗指标对比(± s ,d)

表2 两组一般治疗指标对比(± s ,d)

组别 例数 症状消失时间 视力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试验组 42 6.8±2.3 16.3±5.4 23.9±6.5观察组 41 10.7±3.1 21.8±5.2 34.3±6.8 t值 9.724 9.525 11.237 P值 <0.01 <0.01 <0.0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5.24%,而对照组仅为78.05%,可见试验组的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溃疡于1878年首先由Leber报导,过去由于其发病率不高,文献上较少提及[6]。但自从50年代以后,近10年来,本病在我国有明显的增多趋势。其主要是由真菌直接侵入角膜感染所致,发病大多与农业劳动时受植物性小叶伤有密切关系,并且常伴有前房积脓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7]。而对于本病的治疗,临床上大多采用那他霉素进行抗菌治疗,该药是一种从NATALENSIS链霉菌中提取的四烯烃类抗菌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和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结合,形成多烯烃固醇复合物,使膜的渗透性发生改变,导致细胞的钾离子、核苷酸、氨基酸等重要物质外漏,从而影响真菌细胞正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以达到杀菌的作用[8]。但对于化脓性真菌性角膜溃疡合并症的治疗,单独使用该药的疗效不甚理想[9]。而本研究先采用前房脓液冲洗的方法将把积脓全部吸出后,再行抗真菌治疗,从结果上看,该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视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高达95.24%,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那他霉素治疗,可见该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王学红,兰 字,李彩萍,等.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4(24):399.

[2] 陈光约.真菌性角膜溃疡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4(9):959.

[3] 冯 熠,李光玲.局部烧灼联合氟康唑及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4):487.

[4] 王冬梅,陈光胜,黄明汉.那他霉素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中的治疗作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4):12.

[5] 杨秀杰.真菌性角膜溃疡80例综合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20(8):23.

[6] 范雷渡.那他霉素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58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2):162.

[7] 赵和军.前房冲洗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J].临京医学工程,2011,18(16):112.

[8] 吴稚明,钱满连,符文秀.中药加两性霉素B雾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20):3238.

[9] 尹 晋,陈 玲.局部与全身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25(15):111.

猜你喜欢

脓液真菌性化脓性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
我院2013年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