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中集合不足17 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2014-12-21艾丽珍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斜视眼部调节

艾丽珍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南昌 330006)

视觉系统要对外物保持清晰的双眼视觉,必须将两眼视线对准该物(集合)和准确对焦(调节),在不同的距离位置上的外物对视觉系统有一定的调节需求和聚散需求,并且有足够的储备和灵活性,方能看得清晰、舒适和持久。正常的双眼单视是指:两眼同时注视一物体时两眼的视线相交于注视点上,注视视标像落在双眼黄斑中心凹,两眼视网膜完全处于对应状态。这个功能是由视觉中枢的平衡作用支配的,当平衡功能受到某种因素破坏时,双眼单视的完整性发生障碍,也就是发生双眼视觉异常[1]。

斜视显而易见地破坏了双眼单视,而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则是隐蔽的,在用眼过程中逐渐出现症状。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的类型较多,但其症状大都相似,如眼部不适、疼痛、头痛、视物疲劳、时有复像或文字跳行重叠等,需要采集和分析与双眼视觉有关的功能和需求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非斜视性视觉功能异常的发生,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以调节和聚散因素为主或其中单一、或多种因素综合。集合不足是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双眼视觉功能检查有一整套流程和分析数据,检查项目的选择与患者症状有关,如何使用和分析取决于医生。笔者在为17 例非斜视性视觉功能异常中集合不足的患者作确诊后,进行了相应的视觉训练,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双眼视觉学》[1]非斜视性视觉功能异常中集合不足的诊断标准进行。症状:阅读和其他探路工作时眼部不适、头疼,视物模糊、疲劳及时有复像或文字跳行重叠等;体征:远距隐斜正常而近距高度外隐斜,且近距正相对聚散(PRC)低,集合近点(NPC)后退,AC/A 低(各项数据参考Morgan 分析法[1])。

1.2 病例资料

选择2012 年4 月至2013 年4 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连续就诊的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中集合不足的患者17 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经视觉功能检查确诊。其中男10 例,女7 例,年龄19~34 岁,平均(26±4.6)岁。均排除患有眼部器质性疾病、精神异常及神经衰弱的患者。

1.3 检查设备及方法

1.3.1 主要仪器设备

综合验光仪(Nidek 公司,型号:RT-600)、电脑验光仪(Nidek 公司,型号:AR-310A)、Worth 四点灯、RDS 颜氏立体视觉图、±2.00 D 反转拍等。

1.3.2 检查方法

首先检查患者的症状是否与用眼有关,确定矫正视力和眼部的健康状况,如为正常,则进行下一步检查:在屈光矫正的基础上,对于正位患者,检查其调节功能;对于有隐斜的患者,测量在远近距离上的隐斜方向和幅度以及AC/A 比率、正负融像聚散、集合幅度及感觉状态。为了避免上一项检测对下一项检测的影响,严格按照以下顺序测量:自由位测量(如隐斜测量)、抑制性测量(BI、NRA)及刺激性测量(BO、PRA)。

1.3.3 治疗方法

集合不足的治疗方法:首选视觉训练。对于外隐斜,根据Sheard 准则,PRC 的幅度应该是外隐斜的2 倍。视觉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将BO 的范围增加到外隐斜的2 倍。训练方法有推进训练法(采用小视标,患者将视标移近并尽力保持视标单视)、3 点卡、孔径训练仪及Brock 线(线的一端系在门把手上,另一端用手拉直绳子靠近鼻子,将线上的珠子从远向近移动做推进训练)等,一般做家庭训练,每周复诊1 次,根据视觉功能检查情况做出相应的训练调整。具体疗程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缓解程度而定,1~3 个月不等。

1.4 疗效评判标准

根据症状(眼部不适、疼痛、头痛、视物疲劳、时有复像或文字跳行重叠等是否消失或减轻)、体征(视功能检查各项数据正常或趋于正常)的缓解程度判定。治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各项视功能检查数据在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症状缓解、各项视功能检查数据渐趋正常;无效:经治疗后症状及各项视功能检查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2 结果

17 例患者痊愈13 例,有效4 例,总有效率为100%。

3 典型病例

黄某,19 岁,大学生,主诉头晕、头痛,视近尤为明显,且在看书及看电脑后眼酸、眼胀、视疲劳、易困及记忆力差,于2013 年1 月3 日来本院门诊治疗。检查眼部无器质性疾病,无全身疾病及用药史。为其进行验光和视功能检查结果如下:OD-1.75 DS—>1.0,OS -1.25 DS—>1.0,Worth 4dot∶4,立体视觉正常;瞳距64 cm;调节幅度(AMP)OD 11 D,OS 12 D;集合近点(NPC)13 cm,单眼调节灵活度(MAF)OD 10 cpm,OS 11 cpm 双眼调节灵活度(BAP)5 cpm。见表1。

表1 集合不足的典型病例相关测量结果

分析及诊断:1)该患者远距隐斜正常,近距隐斜超过正常范围,且>远距隐斜4△、AC/A 低;2)NPC 移远;3)根据Percival 准则及Sheard 准则,远距符合,近距BO 中正相对集合(PRC)下降,不符合(PRC=6,不能达到外隐斜9 的2 倍),且负相对调节(NRA)低,双眼调节灵活度下降,结合临床症状,诊断:集合不足。

治疗与转归:1)足矫配镜;2)视觉训练:用字母推近法及Brock 线(因为是学生,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训练,1~2 min·次-1;±2.00 D 反转拍训练,1 min·次-1,7~8 次·d-1,每周复查1 次。治疗2 周后效果明显,伴随症状缓解,训练次数相应减少,3 个月后痊愈,随诊半年无反复。

4 讨论

本研究收集了在本院门诊治疗的非斜视性视觉功能异常中最常见的类型——集合不足患者17 例,并对1 例典型病例的检查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有关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的诊断及检测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就已出现,并逐步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科学的流程和技术。由于双眼视觉功能各项检测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其诊断也无法用单一的参数来确定,相互间的参数及其关系是分析和诊断非斜视性视觉功能异常的关键。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量的近距离工作使人们对视觉的质量越来越重视,不仅要求视物清楚、持久,还要求自然、舒适,从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非斜视性视觉功能异常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约18%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与聚散异常,其中一半以上有程度不等的症状[2]。最近文献[3]研究显示:15%的高知识阶层的人群中存在聚散与调节问题。最近一些普查也发现,因视觉功能异常而明显影响心理情绪者达8%[4]。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系统中,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矫正和训练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专科,但是在我国只有几家医院开设了相关的检查和治疗科室,处于发展阶段,而我省几乎未开展相关工作,更无一家医院开设相关专科,导致这方面的病患问题难以解决甚至不能解决[5],因此,大力开展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势在必行。本院2012 年4 月率先开展视觉功能检查及治疗这一项目,以期为更多的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

[1]王光霁.双眼视觉学[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11:90-103.

[2]Fawcett S L.Disruption and reacquisition of binocular vision in childhood and in adulthood[J].Curr Opin Ophthalmol,2005,16(5):298-302.

[3]Chong S C,Blake R.Exogenous attention[and endogenous attention influence initial dominance in binocular rivalry[J].Vision Res,2006,46(11):1794-1803.

[4]Bucci M P,Kapoula Z.Binocular coordination of saccades in 7 years old children in single word reading and target fixation[J].Vision Res,2006,46(4):457-466.

[5]吕帆.重视功能性双眼视觉异常的临床研究[J].眼科,2006,15(5):299-301.

猜你喜欢

斜视眼部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弱视和斜视先治哪个?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