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学生在说明文写作中的动词词块使用

2014-12-16王小菊

关键词:语块词块语料

王小菊

一、研究背景

组块(chunk ing)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M iller和Selfridge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用来阐释单个信息集结成块的过程。该过程的产物便是词块(chunk)。20世纪70年代以来,词块被引入语言教学领域,代指介于语法和词汇之间、固定或半固定、模块化的块状结构。语块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具有特定的表达功能,可作为整体储存和提取。在人们使用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重复出现的“词块”(chunk)。研究发现,此类板块结构(prefabricated language)是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Becker 1975),因为语言正是由多个单词构成的预制板块(prefabricated structure)所组成(Lewis 1997)。成年英语本族语者能够掌握数以千计的词汇化句干(lexicalized sentence stem),并将其转换为地道的语言,从而实现流利的交际(Pawley&Syder 1983)。人们之所以能够流畅地使用语言,是因为在记忆系统里储存着大量先前使用的话语范例(exemplar)(Ellis 2002)。由于词块可以整存整取,实时交际时无需根据语法规则生成和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了语言表达的地道性、连贯性和生动性。鉴于此,近年来二语词块习得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对语块的研究现状:一、语块与口语能力关系研究1)语块与口语指示变量的关系研究;2)语块与口语水平的关系研究。二、口语语块的加工和提取研究。三、口语语块的描述研究1)通过本族语者语料库,探讨本族语者口语产出中语块的特点;2)通过学习者语料库,或者以本族语者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探讨学习者口语语块的特点。国内对英语口语语块的描述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习者口语语块的局部特征描述。李巧兰(2004)发现,二语学习者在话语标记语上的习得无法达到英语为母语者的同等水平,存在语用石化现象。许家金、许宗瑞(2007)发现,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大学生在互动话语语块使用方面,呈现出表现形式单一、受汉语影响的简单对译、自我中心、直率生硬等缺乏人际互动机技巧的倾向。第二,学习者的口语语块的整体使用特征描述。王立非(2009)分别对中国学生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了定量统计,总结了我国学生英语口语语块能力的五个特征,即较少使用习俗语和多元词,过多使用某类习俗语块,表达话语立场、认知立场和态度立场所依靠的构块不同,语块过度使用和使用不足并存。语块使用研究主要探究我国英语学习者在不同语体中语块的输出特征和发展模式。研究发现,笔语中的语块有口语化倾向(王立非,张岩2006)。但是,已有文献大多反映学习者在某一发展阶段的语块使用特征,而基于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语料库或基于纵向语料库探索学习者语块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待深入发展。以往关于词块的研究多集中于口语语料以及笔语中的议论文,并且对词块的局部特征很少有对动词词块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SWECCL笔语语料中的说明文部分,本实验将实验对象分为高等,中等和初级水平,对三组实验对象的动词词块使用差异进行一个对比分析。并且对其错误使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二、词块的界定和分类

关于词块的研究文献表明,人们对词块的认识存在术语不一、核心概念界定不一致的问题(许家金,许宗瑞2007),对词块的定义、识别和分类也还存在分歧(段士平2008)。目前,对词块的界定方法主要有3种方法:语法学方法、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和心理语言学方法(Ting 2004)。语法学家将其看做充当句子成分、具有句法功能的词的组合(Howarth 1996);语料库语言学家更多地关注那些出现频率超过提取频点的重现词丛,而忽略其地道性和结构特征(Biberet al 1999:90);心理语言学家则认为,词块是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整体存储于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经过语法生成和分析(Wray 2002:9)。

现有词块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Nattinger等(1992)从结构和功能角度把词块分成4类:聚词(polyword)、惯用语(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短语构式(phrasal constraint)和构句词块(sentence builder)。聚词指作用类似单个词的短语,如by the w ay、so long等。惯用语指成语、谚语和套语一类词语,如how are you、once upon a tim e等。短语构式指一些局部开放的结构,如?a ago#、?see you#等。构句词块指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的词语,如I think that、let me start with等。Ushigusa依据意义的合成性和句法结构的稳固性,将语块分为习语语块和字面语块。如果语块的意义依据字面意义便可预测,则该语块为字面语块,反之为习语语块。习语语块又可分为短语动词和其他习语语块,字面语块可细分为话语标记,小词,动词短语和搭配。Biber对词块所做的功能分类(Biberetal 2003;Biber et al 2004)如下:指称性词块(referential bundle)、组织性词块(text organizer)、态度性词块(stance bundle)和人际性词块(interactional bundle),以Halliday(1994)提出的语言的概念、人际和组织(ideational,interpersonal,organizational)三个元功能为框架。指称性词块指客观或抽象的对象甚至篇章自身,既可以指称对象本身,也可以指称对象的特定特征,如there’s a lot of,a little bit more;组织性词块组织话语或篇章,表明前后话语的关系,如if you look at,on the other hand;态度性词串表明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态度或评价,如I don’t know if,I think it was;人际性词串则表明说话人对说话对象的态度,如thank you very much。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三组实验对象在动词词块使用的频数,准确性和丰富性上有什么不同?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词块使用的频数,准确性和丰富性是否会随着提高?(2)实验对象动词词块的使用特征是什么?准确度如如何?存在哪些错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2.语料来源与收集。

第一,语料来源。本研究基于《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 SWECCL》笔语部分中的说明文。说明文是SWECCL2.0中新增加的一类数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韩宝成教授提供,是韩宝成教授研究课题“高校学生英语能力测试新模式研究及方案设计”(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所使用的数据。说明文只有一个作文题目,共有语料270篇,但数据来源广泛,作文由5所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由于这一部分学生作文已经经过多人细心评分且信度较高,因而是一组很有价值的数据。由于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学生议论文,因而数据十分有意义。说明文的评分由三名专业评分员完成,评分从作文的语言、内容、篇章结构按照4:3:3的比例进行权重。对动词词块的检索采用Colligator软件,该软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梁茂成、许家金等设计,程序编写由熊文新博士完成。Colligator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检索设定部分,下部分用于显示检索结果。

第二,语料的提取。借助colligator软件,检索三组实验对象的附码语料的所有动词的类联接,在检索项输入框内输入V/w+,然后选择TAG检索模式,该表达式可以匹配所有实义动词的所有形式。本数据分析设定左跨距为0,右跨距为3。

四、结果与讨论

1.动词词块使用的整体特征。对不同实验对象的动词词块使用情况做一个对比研究。看三组实验对象是否达到显著性差异。分别从一下三个方面就行对比:

使用频数,准确率和多样性进行统计。准确性指词块使用的正确率,其计算公式为:每个口头独白中使用正确的词块总数除以词块总数。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中所认定的错误包括两大类:语内错误和语外错误。前者指词块本身结构不完整或不正确;后者指词块本身正确,但从上下文来看,意义表达不恰当。涉及名词的数、动词时态、前后一致等的语法错误均不在本研究范围内。多样性指词形数与词符数之比,是考察学生词块使用丰富性的依据之一。由于语料长短不一,本研究参照Wolfe-Quintero等(1998)所提倡的计算方法,即词块多样性的计算方法为:每个口头独白中使用正确的词块类符总数的平方除以词块形符总数。多样性越大,说明学生掌握的词块数量越多,在口头产出中所使用的词块类符数则越多。反之,重复使用相同的词块则表明掌握的词块范畴较窄。

将270个实验对象的最后得分按高低分进行排列。80分以上的为高级组,70分以上的为初级组,60分以上的为初级组。

表1 各组的样本个数和动词词块总数

表2 各组的平均使用频数、多样性和准确率统计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实验对象语言水平的提高,实验对象平均使用动词词块频数也在提高。其中高等水平组和中等水平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中等水平组和初等水平组以及高等水平组和初等水平组都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词块的多样性方面,高等和中等以及高等和初等都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而中等和初等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词块的准确性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在降低。我们看到其,高等水平的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比较丰富,因此他们所形成的动词词块多样性水平较高,但是错误率也随着会提高。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回避策略使用较少,在词块形成过程中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所犯的错误也较多。相反,初级水平的学生掌握的是有限的词汇,对自己不熟悉的词块往往具有规避性,只使用自己熟悉的词块,因而所犯的错误也较少。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动词词块的失误主要有四种:时态、主谓不一致、及物性和情态。通过对学习者动词词块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初学者的语言运用中语法形式方面的错误比较多,但是语法结构可以比较快地学会,随着学习者英语程度的提高,这方面的言语失误很快减少,而大量的言语失误表现在词的用法和词的搭配关系上,这说明要掌握地道、自然的语言关键在于词汇教学。学习词汇不但要掌握词的音、形、义,而且还要掌握词的用法和搭配,因此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在使用中学习词汇,必须结合听、说、读、写的技能来学词汇,孤立地背诵单词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把语法和词汇有机结合起来的正是词块,词块作为整体存储于大脑中,是本族语者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重视词块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我国的英语教学是在非目标语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初学者的英语必然寄生于母语结构。要学习和掌握地道、自然的英语,减少母语的影响,必须多渠道地加大语言输入量。由于词汇在母语和目标语中各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搭配关系,因此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大量输入,才能培养起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摆脱对母语结构的寄生,建立起英语的语义网络,才能掌握地道。自然的英语;正确对待学习者英语中的言语失误,把它们看作学生积极的语用策略,并采取补偿教学的方法,向学生提供本族语者的正确用法。

[1]Biber D S J.Johansso n S.Conrad Leech & E.Fineg an.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Harlow:Pearson Education,1999.

[2]Charl es,M.2006.The construction of stance in reporting clauses:A cross 2 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ses.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

[3]Cortes V.Lexical bundles in published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writing:Examples from history and biolog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4,(3).

[4]De Cock,S.2004.Preferred sequences of words in NS and NNS speech[J].Belg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2004,(2).

[5]Fan M.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ollocational use by ESL students—a task-based approach[J].System,2009,(1).

[6]Howarth P.Phraseology in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Some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dictionary making.Tubingen:Max Niemeyer Verlag,1996.

[7]Harwood,N.2005.Nowhere has any one attempted In this article I aim to do just that X A corpus-based study of self-promotional I and weinacademicwr iting across four disciplines.J our nal of Pr agmatics 2005,37.

[8]Lancker- Sidtis.D.&G.Rallon.2004.Tracking the incidence of formulaic expressions in everyday speech:Method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2004,24(2).

[9]刘蝴蝶.基于语料库的学术写作中话语立场建构的对比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10]毛澄怡.2008.语块及其在英语学习者会话中的使用特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

[11]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与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

[12]文秋芳.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规律与特点[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3]卫乃兴.词语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14]卫乃兴.2001.专业性搭配初探——语料库语言学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

[15]王立非,张岩.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语块使用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5).

猜你喜欢

语块词块语料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词块中心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词中的词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