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培训在急诊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14-12-16刘金兰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年资急诊科分层

刘金兰

急诊科是危急重症病人集中的地方,具有抢救任务重、突发事件多的特点,急诊护理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护士的素质。近年来,随着我院急诊规模的迅速扩展,急救工作量不断加大,大量年轻护士加入急诊队伍,老护士流动大,急诊科成为全院护士人数最多、平均年龄最小、急救任务最重、风险最大的护理单元。为了帮助新护士完成角色转换,提高急诊护理能力,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有效避免和减少护理风险,我院从2011年起,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急诊护士进行了分层培训,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现有护理人员32人,均为女性,年龄21岁~48岁(27.6岁±3.0岁);职称: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8人,护士14人;学历:本科8人,专科15人,中专9人;急诊科工作年限:10年及以上4人,6年~9年8人,2年~5年10人,1年及以下10人。均取得护士资格证书。

2 分层培训

2.1 护士分层 将全科护士按参加急诊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个人工作能力以及知识技术水平等要素,将护士岗位分为5层(N0~N4)。每一层均有明确的划分标准、能力要求及岗位职责,见表1。

表1 急诊护士分层培训标准

2.2 培训目标 ①使护士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适应护理学科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需要。②强化护士的“三基三严”、急诊专科知识、技能、急诊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急诊医患沟通、突发事件和群体伤的急救配合、急诊有关法律法规,增强风险意识,减少投诉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③通过分层培训形成合理的护理人员梯队。④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提高护士操作技能水平。⑤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能力。⑥掌握国内外护理新形势、新动向,紧跟急救护理事业发展水平。⑦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撰写论文,开展科研项目。

2.3 培训内容 根据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和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急诊科护士应该掌握的技术和技能要求为主要培训依据,结合当前工作任务和本科室工作实际需求确定培训内容。

2.3.1 理论培训 主要内容有急诊科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核心制度、急危重症抢救程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医院感染知识和“三基”知识等。

2.3.2 技能培训 ①基本技能操作:吸氧、吸痰、导尿、插胃管、静脉留置针、股静脉穿刺等。②专科急救技术和操作技能:心脑肺复苏技术,除颤仪、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心电监护仪、气压止血带、心电图机、简易呼吸器以及出诊便携式急救设备的使用和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③医护配合情景模拟演练:心脑肺复苏急救配合、多发伤急救配合、中毒急救配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配合、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配合、急性心肌梗死急救配合、休克的急救配合、突发事件等应急演练[1]。

2.4 培训方式

2.4.1 分级培训

2.4.1.1 N0级护士 对新参加急诊工作的护士进行为期1个月~3个月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单独上岗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集中强化训练。临床一对一带教。单独上岗前全部培训项目均要通过考核,合格方可顶班,不合格者将继续培训直至合格后再单独顶班。

2.4.1.2 N1、N2级护士 对此阶段的低年资护士培训重点是强化护理工作流程、各班次工作职责,提高业务技能。培训内容为:急救仪器的操作与维护、急危重症医护配合模拟训练;急诊分诊技巧及相关知识和技能;急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等。

2.4.1.3 N3、N4级护士 工作5年以上的高年资护士,是科室护理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培训重点是常见急危重症医护配合模拟训练、急救操作的强化训练及知识更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培养等。此外,还要为他们提供院外进修学习及培训机会,进一步掌握急诊急救的新知识、新技能;安排担任培训项目的示教老师,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2]。

2.4.2 带班老师随机指导培训 我院急诊科每班设有4个护理工作岗位,分别为抢救室、急诊手术室、留观室、出诊室,每个岗位设有1名护士在岗,每班有1名主管护师资质以上的小组长带班,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协调、晚间护理工作的管理,主要负责低年资护士具体急救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促进年轻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操作技能。

2.4.3 注重日常工作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积极性,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经验,在工作中对年轻护士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定期收集病人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发现工作中的缺陷,调整培训内容,进行必要的个别指导和集体培训;注重收集各层级护士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方法,适时调整培训内容。

2.5 培训计划的落实与考核 根据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年度计划,将所培训项目落实到每月培训计划中,按计划对各层级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及考核。

3 结果

将2010年(培训前)与2011年(培训后)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各项考核指标进行比较,见表2、表3。

表2 分层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成绩

表3 分层培训前后医生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以及护理教育的深化改革,医院护理人员在学历、层次以及技术水平上都参差不齐。急诊科不仅工作环境复杂,突发事件较多,而且应对的情况难度大,病情种类多,专业性较强,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灵活的应变能力、较强的风险意识,因此急诊护士的培训将面临新的挑战[3]。提高急诊护士综合能力的培训是保证急诊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是急诊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4]。本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制定循序渐进的急诊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进行规范化分层培训后,医生和病人对急诊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不同层次护士的理论操作成绩显著提高,解决专业护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首先,年轻护士通过培训能短时间掌握顶班需要的知识技能,熟练各类急救仪器的操作,尽快地配合医师完成抢救工作,充分地调动自身积极性。其次,对于高年资护士的培训,使他们的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高年资护士起到了传、帮、带的骨干作用。通过分层培训充分发挥了各层级护士的效能,既保证了常态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又确保了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在科内形成了合理的护理人才梯队。

[1] 马春波,刘素珀,郭婵娟.分层次培训在中医院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A):62-63.

[2] 郅桂梅,王润兰,李建华,等.急诊科护士分层次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护理研究,2012,26(2C):568-570.

[3] 崔秋霞,单君,郁红霞,等.同伴教育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53-55.

[4] 吴晓莲.护士掌握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现状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6):14-16.

猜你喜欢

年资急诊科分层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运用“三阶梯”方法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