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CRRT股静脉血管通路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4-12-16王春霞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危重病肝素血流

王春霞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肾脏病及非肾脏病领域[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又称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血液净化技术,一般定义为采用每天连续24h或接近24h的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肾脏功能的技术[2]。此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ICU危重病人的救治,成为ICU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技术。中心静脉置管是危重病人最主要的CRRT临时性血管通路,常用的中心静脉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由于股静脉置管技术易于掌握、穿刺成功率高,我科需CRRT治疗的病人均予股静脉置管。Q-syteTM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以下简称Q-syte接头)主要用于静脉输液,我科将其应用于股静脉血管通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需行CRRT治疗的病人66例,男30例,女36例;年龄18岁~76岁,平均年龄51.2岁。纳入标准:股静脉置管前外周血培养均为阴性,排除带入感染;股静脉血管通路留置时间≥48h。66例病人CRRT均不使用抗凝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股静脉置管留置时间、CRRT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贝朗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型号haemocat?Signo V1220,导管外径4/12(mm/F),导管长度20cm;美国BD公司生产,上海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经销的Q-syteTM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肝素帽。

1.3 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1.1 股静脉置管方法 两组置管方法相同。置管前会阴及穿刺侧腹股沟区备皮,清洁会阴、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医生均经过正规培训,严格手消毒,穿一次性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采用5%聚维酮碘消毒,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0cm的皮肤,穿刺部位铺无菌巾;皮肤消毒待干后进行股静脉置管。置管成功后,观察组股静脉血管通路尾端连接Q-syte接头,对照组连接肝素帽。

1.3.1.2 CRRT时股静脉血管通路消毒方法 观察组不需要取下Q-syte接头,直接用蘸有5%聚维酮碘的棉签消毒此接头,CRRT管路通过此接头与股静脉血管通路尾端连接;对照组取下肝素帽,用蘸有5%聚维酮碘的棉签消毒股静脉血管通路尾端的外面,CRRT管路直接与股静脉血管通路尾端连接。

1.3.1.3 CRRT股静脉血管通路护理方法 两组护理方法相同。按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指南2011版》对置管口及导管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每日用5%聚维酮碘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0cm的皮肤,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露在体外的血管通路用无菌纱布包裹。敷料被污染及时更换。Q-syte接头每7天更换1次,如被污染,立即更换;肝素帽则每次CRRT之前取下,CRRT结束后连接新肝素帽以封闭股静脉置管尾端。

1.3.1.4 CRRT股静脉血管通路的封管方法 两组封管方法相同。CRRT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将血管通路中血液冲回体内,再用肝素盐水[肝素12 500U(2mL)+生理盐水1mL,动脉端及静脉端各用1.5mL]封管。

1.3.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股静脉血管通路CRBSI、堵塞、回血的发生情况。

1.3.2.1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CRBSI的预防指南[3]。感染前48h内使用过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等),血培养至少可获得1个阳性结果,导管半定量细菌培养阳性(>15cfu/导管尖端5cm)或导管定量培养阳性(>103cfu/导管尖端),并且与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和抗菌谱相同,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液感染源。

1.3.2.2 堵塞 用注射器回抽及注入不畅,拔管后可见管腔内有血栓。

1.3.2.3 回血 股静脉血管通路体外部分出现血性液体。

1.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CRBSI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CRBSI发生率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血管通路堵塞、回血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血管通路堵塞、回血的比较 例

3 讨论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CRRT的前提条件。中心静脉置管是危重病人最主要的CRRT临时性血管通路,常用的中心静脉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要求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多不采用;颈内静脉虽然位置较恒定,穿刺容易掌握,但危重病人常受到机械通气、体位不配合等影响,颈内静脉置管也受到限制。因此,目前股静脉仍然是危重病人临时血液透析置管常用穿刺部位[1]。股静脉由于其部位特殊,发生CRBSI的几率较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高。CRBSI是中心静脉置管严重并发症之一,它加重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甚至造成病人高死亡率[4]。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使用Q-syte接头后,CRBSI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Q-syte接头具有以下特点:①Q-syte接头光滑的表面便于彻底消毒。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CRRT时,对股静脉置管尾端的表面消毒时由于其表面有螺纹并不光滑,因此不能进行彻底、有效地消毒。观察组则直接对Q-syte接头消毒。Q-syte接头其分隔膜为光滑的曲面,可快速彻底地清洁消毒,而且没有边缘缝隙,细菌不易定植[5]。②保持了血管通路的密闭性。观察组CRRT时及CRRT结束后均无需取下此接头,维持了血管通路的完整性及密闭性。对照组的肝素帽只是用于CRRT结束后封闭血管通路,每次CRRT时都需取下肝素帽,这样就破坏了通路的密闭性,增加了其被污染的几率。③Q-syte接头管腔结构笔直简短,无活动部件,无无效腔,流速快,细菌不易接种。④独特的设计可防止管腔回血,从而防止了血液残留在管腔及接头中,避免了血液反流形成血栓而堵塞管腔。⑤Q-syte接头具有通透的可视性,便于观察,可直接判断冲管、封管是否彻底,减少细菌在接头处的附着、扩散及污染概率。⑥高流速满足了CRRT血流速度的要求。Q-syte接头的流速可达32L/h(533mL/min)。危重病人CRRT时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流速度一般控制在150mL/min~250mL/min。因此,Q-syte接头的高流速可以为CRRT提供良好的血流速度保证。

综上所述,股静脉血管通路使用Q-syte接头不但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阻止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而堵塞管路,而且还能满足CRRT血液流速的要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梁华般,梁馨苓,王文健,等.1 028例危重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相关感染回顾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0):523-526.

[2] 唐欣元,刘化侠,玄燕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非肾脏疾病病人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4C):1035-1037.

[3] O’Grady NP,Alexander M,Dellinger EP,et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02,23(12):1-29.

[4] 同俏静,庄一渝,王文元.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77-179.

[5] 孙颖,杜静,吕冬梅,等.Q-SyteTM分隔膜无针接头在术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3):2824-2826.

猜你喜欢

危重病肝素血流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检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