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癌症病人就医延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1)

2014-12-16陈丽萍张爱华刘化侠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癌症病人延迟时间癌症

陈丽萍,张爱华,刘化侠,孙 霞,李 蕾

就医延迟指个体在发现身体异常症状或不适后,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寻求医疗帮助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就医行为。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癌症早诊早治是癌症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策略之一。WHO估计约有1/3癌症可因早诊而根治[1]。癌症早诊早治的关键是筛检,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水平不高,很多癌症筛查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通过缩短病人就医延迟时间来提高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比例。本研究通过对癌症病人就医延迟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防止癌症病人发生就医延迟的社会支持对策,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5月在山东省泰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20例癌症病人。纳入标准:①病理诊断为癌症;②年龄≥18岁;③意识清楚,具有一定的理解表达能力;④病情许可并愿意配合;⑤明确癌症诊断。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人。年龄22岁~78岁(54.9岁±12.9岁)。其中男56例,女64例。疾病种类:肺癌24例,食管癌20例,肝癌17例,胃癌16例,结直肠癌15例,乳腺癌15例,宫颈癌13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癌症病人就医情况问卷。参考王国蓉等[2]编制的乳腺癌病人就医情况问卷而设计,包括一般资料和就医情况两部分内容。一般资料包括病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就医情况包括疾病诊断、首发症状、症状发现时间、首次就医时间、病人就医延迟时间(从发现症状到首次因为该症状去就医的时间)。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3]。由肖水源设计,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评分越高说明病人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1.2.2 调查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调查问卷由研究者及专业人员统一发放,讲解填写方法,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22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98.4%。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或中位数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癌症病人就医延迟情况 病人就医延迟时间呈偏态分布,最短者0.17d(4h),最长者1 460d,中位时间为40d。以就医延迟时间<90d、≥90d将病人分为延迟组与未延迟组,其中延迟组38例,未延迟组82例,病人就医延迟发生率为31.7%。

2.2 就医延迟组与未延迟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癌症病人社会 支持总分为(41.27±7.43)分,客观支持得分为(10.28±3.41)分,主观支持得分为(23.60±4.19)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7.38±2.30)分。其中,就医延迟组与未延迟组在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就医延迟组与未延迟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s) 分

表1 就医延迟组与未延迟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社会支持总分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对支持的利用度延迟组 38 37.95±6.69 8.95±2.87 22.26±3.57 6.74±2.36未延迟组 82 42.80±7.29 10.90±3.47 24.22±4.33 7.68±2.22 t值 -3.481 -3.024 -2.606 -2.129 P 0.001 0.003 0.011 0.035

2.3 社会支持与病人就医延迟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病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病人就医延迟时间均呈负相关,见表2。

表2 社会支持与病人就医延迟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癌症病人就医延迟情况 参考病人就医延迟分析常用的方法,就医延迟时间≥3个月定义为病人就医延迟[4]。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癌症病人就医延迟发生率为31.7%,与江端英等[5]的调查结果相似;与全球其他国家相比,处于中等水平[6,7]。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对癌症的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视。如2003年“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在我国开始推广,2007年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正式启动。另外,广大群众可以通过报刊、电视或网络的宣传了解一些癌症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出现相关的症状后及时就医。另一方面,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水平还不是很发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人们的及时就医意识和防病意识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人的及时就医。

3.2 癌症病人就医延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国外研究证实,病人就医行为除了与病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疾病症状的识别与判断有关外,还与社会与家庭支持等因素有关[4]。本研究结果显示,癌症病人的社会支持与就医延迟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社会支持能增加癌症病人的适应性行为,促使癌症病人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8]。

客观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及家庭婚姻的存在与参与。经济负担在根本上制约着病人的就医行为。收入不均衡使得一部分病人的医疗可及性降低,低收入病人的就医行为受到的收入约束更大[9]。癌症可对病人造成较沉重的经济负担,病人往往需要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或物质帮助,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就医问题与困难。客观支持是癌症病人获得及时有效诊疗的重要基础条件,客观支持较差者很难采取积极的就医行为,无法保证其就医的及时性,容易发生就医延迟。

主观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配偶和家庭成员是提供社会支持最重要的来源[10]。家庭支持除提供经济支持外,还给病人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与家人、朋友关系亲密对疾病症状的判断和促进就医都有帮助,几乎所有的病人决定就医时都要与其重要关系人讨论,很多病人正是在家人或朋友的劝说和鼓励下才及时就医。

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指调动社会网络关系、利用他人支持和帮助的程度。健康就医行为的建立需要信息的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较高者向他人倾诉后可以获得对症状判断更丰富的信息,也能获得他人对就医行为的鼓励和帮助。若在遇到烦恼时很少或从不主动倾诉自己的烦恼,只靠自己或很少向家人、亲友、组织求援,就很难获得他人给予或提供的就诊和疾病相关的信息、建议或指导,从而容易发生就医延迟。

本研究发现,癌症病人就医延迟的现象比较普遍,病人就医延迟时间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及时就医能为癌症病人的有效治疗提供支持,延长生命。增强社会支持,是对癌症病人进行有效诊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防止癌症病人就医延迟的发生,应了解并提供癌症病人在就医过程所需要的社会支持,指导他们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与理解,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优化病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特别要重视提高病人与家庭成员间的社会支持,鼓励病人在发现身体异常症状后及时寻求他人帮助,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对于功能较差的家庭,有必要通过医护人员的介入以帮助病人及家庭适应疾病危机,增进沟通和理解,提高病人的家庭关怀度[11]。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癌症病人需要的社会支持类型,对病人社会支持的状况进行评估,针对性地向病人提供所需的社会支持[12],有利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提高生命质量。

[1] 董志伟,乔友林,李连弟,等.中国癌症控制策略研究报告[J].中国肿瘤,2002,11(5):250-260.

[2] 王国蓉,蒋晓莲.四川省乳腺癌患者就医延迟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10):702-705.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130-131.

[4] Alison B,Amanda R,Caroline B,etal.Understanding why women delay in seeking help for breast cancer symptom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5,58(4):321-326.

[5] 江端英,罗学平,梁美美,等.南海区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及干预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5A):1233-1234.

[6] Moody A,Muers M,Forman D.Delays in managing lung cancer[J].Thorax,2004,59(1):1-3.

[7] Harirchi I,Ghaemmaqhami F,Karakhsh M,etal.Patient delay in women presenting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An Iranian study[J].Public Health,2005,119(10):885-891.

[8] 黄丽,杨廷忠.社会支持:肿瘤护理中值得重视的一种理念和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1-633.

[9] 吴婷,宋静媛,朱昌蕙.成都市居民就医行为的调查与医疗服务建议[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856-858.

[10] 沈建华,暨雪芹,沈惠玉.癌症病人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 [J].护理研究,2006,20(9A):2285-2287.

[11] 叶久红,张弓,王霞,等.家庭支持度对家居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2):73-74.

[12] 李铮.癌因性疲乏的概念分析及其护理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6,21(3):75-77.

猜你喜欢

癌症病人延迟时间癌症
癌症病人配偶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二氧化碳对乙烷燃烧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LTE 系统下行链路FDRX 节能机制研究
基于分层COX模型的跟驰反应延迟时间生存分析
癌症晚期患者临床关怀与护理手段探讨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延迟时间对气辅注射成型气体穿透行为影响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