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小实验 挖掘大智慧

2014-12-12陈卫宋曙波

化学教与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实验改进

陈卫+宋曙波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组织好实验教学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有必要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恰当的改进、创新,使演示实验操作更加简单、现象更加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化学实验的技能。

关键词:实验改进; 钠燃烧产物; 次氯酸的光解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93-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36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举重若轻,它使枯燥的课堂多了趣味性,使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为此通常要求课堂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但书本上有些实验却现象并不明显、操作比较困难,这给课堂演示带来了难度。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总结整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检验钠燃烧产物的小实验

现行的三套高中化学教材(苏教版、鲁科版、人教版),都设有钠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实验。其中,苏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2014年6月第6版)第49页观察与思考叙述为“[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在课上教师按书本做演示实验时,实验中却发现只有黑色的固体生成,如图1所示。为此查阅相关资料,在蒸发皿和不锈钢勺中做了钠燃烧实验,发现在实验过程中蒸发皿容易炸裂,如图2所示;在不锈钢勺中依然有大量黑色物质出现,如图3所示。

笔者选择了易拉罐底部的凹槽代替石棉网、蒸发皿和不锈钢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验器材:钠、镊子、易拉罐、酒精灯、坩埚钳、火柴

实验过程:用剪刀将易拉罐剪开,留下底部的凹槽。取钠块放在凹槽内,用坩埚钳夹住易拉罐底,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钠块先熔化,然后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如图4所示。

二、次氯酸光解的小实验

光照氯水实验是中学化学较难完成的实验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教研室编著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及较早的中学教材中使用了图5装置进行实验,因其不环保、反应慢、耗时长(日光直射4小时以上才有明显现象)、气体难收集等原因,致使该实验长时间不能进入课堂用作演示。

笔者简化了实验,选择了日常生活常见的废弃物代替了实验室仪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实验器材:氯水、小药瓶(带吸管)、红笔芯

实验过程:将氯水放入小药瓶中,将吸管与红笔芯下端相连,如图6连接好(注意一定要密封),然后放在阳光下直射5分钟。

实验现象:阳光直射5分钟后的红笔芯中红墨水明显向上移动,如图7所示。

两个实验反思:(1)取材简单:易拉罐、小药瓶、红笔芯等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易得;(2)现象明显: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清晰可见,排除了黑色物质对实验现象的干扰;红笔芯中红墨水的移动充分说明了有氧气生成;(3)意义深远:给学生渗透了生活无处不化学的观点,取材于日常生活,让化学走进家庭生活,变废为宝,突出了化学的生活化信息,只要认真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化学实验研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其学习兴趣以及深入探究问题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宋曙波,陈卫. 让生活在课堂中灵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10):26-27

[2] 吴民生.光照氯水实验新设计[J].化学教学, 2014,(8):52-54endprint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组织好实验教学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有必要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恰当的改进、创新,使演示实验操作更加简单、现象更加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化学实验的技能。

关键词:实验改进; 钠燃烧产物; 次氯酸的光解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93-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36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举重若轻,它使枯燥的课堂多了趣味性,使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为此通常要求课堂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但书本上有些实验却现象并不明显、操作比较困难,这给课堂演示带来了难度。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总结整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检验钠燃烧产物的小实验

现行的三套高中化学教材(苏教版、鲁科版、人教版),都设有钠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实验。其中,苏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2014年6月第6版)第49页观察与思考叙述为“[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在课上教师按书本做演示实验时,实验中却发现只有黑色的固体生成,如图1所示。为此查阅相关资料,在蒸发皿和不锈钢勺中做了钠燃烧实验,发现在实验过程中蒸发皿容易炸裂,如图2所示;在不锈钢勺中依然有大量黑色物质出现,如图3所示。

笔者选择了易拉罐底部的凹槽代替石棉网、蒸发皿和不锈钢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验器材:钠、镊子、易拉罐、酒精灯、坩埚钳、火柴

实验过程:用剪刀将易拉罐剪开,留下底部的凹槽。取钠块放在凹槽内,用坩埚钳夹住易拉罐底,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钠块先熔化,然后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如图4所示。

二、次氯酸光解的小实验

光照氯水实验是中学化学较难完成的实验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教研室编著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及较早的中学教材中使用了图5装置进行实验,因其不环保、反应慢、耗时长(日光直射4小时以上才有明显现象)、气体难收集等原因,致使该实验长时间不能进入课堂用作演示。

笔者简化了实验,选择了日常生活常见的废弃物代替了实验室仪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实验器材:氯水、小药瓶(带吸管)、红笔芯

实验过程:将氯水放入小药瓶中,将吸管与红笔芯下端相连,如图6连接好(注意一定要密封),然后放在阳光下直射5分钟。

实验现象:阳光直射5分钟后的红笔芯中红墨水明显向上移动,如图7所示。

两个实验反思:(1)取材简单:易拉罐、小药瓶、红笔芯等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易得;(2)现象明显: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清晰可见,排除了黑色物质对实验现象的干扰;红笔芯中红墨水的移动充分说明了有氧气生成;(3)意义深远:给学生渗透了生活无处不化学的观点,取材于日常生活,让化学走进家庭生活,变废为宝,突出了化学的生活化信息,只要认真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化学实验研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其学习兴趣以及深入探究问题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宋曙波,陈卫. 让生活在课堂中灵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10):26-27

[2] 吴民生.光照氯水实验新设计[J].化学教学, 2014,(8):52-54endprint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组织好实验教学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有必要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恰当的改进、创新,使演示实验操作更加简单、现象更加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化学实验的技能。

关键词:实验改进; 钠燃烧产物; 次氯酸的光解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93-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36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举重若轻,它使枯燥的课堂多了趣味性,使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为此通常要求课堂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但书本上有些实验却现象并不明显、操作比较困难,这给课堂演示带来了难度。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总结整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检验钠燃烧产物的小实验

现行的三套高中化学教材(苏教版、鲁科版、人教版),都设有钠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实验。其中,苏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2014年6月第6版)第49页观察与思考叙述为“[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在课上教师按书本做演示实验时,实验中却发现只有黑色的固体生成,如图1所示。为此查阅相关资料,在蒸发皿和不锈钢勺中做了钠燃烧实验,发现在实验过程中蒸发皿容易炸裂,如图2所示;在不锈钢勺中依然有大量黑色物质出现,如图3所示。

笔者选择了易拉罐底部的凹槽代替石棉网、蒸发皿和不锈钢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验器材:钠、镊子、易拉罐、酒精灯、坩埚钳、火柴

实验过程:用剪刀将易拉罐剪开,留下底部的凹槽。取钠块放在凹槽内,用坩埚钳夹住易拉罐底,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钠块先熔化,然后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如图4所示。

二、次氯酸光解的小实验

光照氯水实验是中学化学较难完成的实验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教研室编著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及较早的中学教材中使用了图5装置进行实验,因其不环保、反应慢、耗时长(日光直射4小时以上才有明显现象)、气体难收集等原因,致使该实验长时间不能进入课堂用作演示。

笔者简化了实验,选择了日常生活常见的废弃物代替了实验室仪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实验器材:氯水、小药瓶(带吸管)、红笔芯

实验过程:将氯水放入小药瓶中,将吸管与红笔芯下端相连,如图6连接好(注意一定要密封),然后放在阳光下直射5分钟。

实验现象:阳光直射5分钟后的红笔芯中红墨水明显向上移动,如图7所示。

两个实验反思:(1)取材简单:易拉罐、小药瓶、红笔芯等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易得;(2)现象明显: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清晰可见,排除了黑色物质对实验现象的干扰;红笔芯中红墨水的移动充分说明了有氧气生成;(3)意义深远:给学生渗透了生活无处不化学的观点,取材于日常生活,让化学走进家庭生活,变废为宝,突出了化学的生活化信息,只要认真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化学实验研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其学习兴趣以及深入探究问题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宋曙波,陈卫. 让生活在课堂中灵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10):26-27

[2] 吴民生.光照氯水实验新设计[J].化学教学, 2014,(8):52-54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验改进
水溶液凝固点及沸点测定实验的数字化改进
氢气制取和性质实验的改进与建议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巧妙设计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与拓展
对初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的改进
探究有效的实验,促进学生化学概念形成
几则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