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巧妙设计

2017-01-05王建芬齐俊林

化学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验改进实验设计

王建芬+齐俊林

摘要:针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存在的不足,如有毒的氯气和生成的氯化氢气体容易外逸,污染室内空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的苍白色火焰,可见度低,学生难以观察火焰的颜色,实验效果差等。利用下口瓶、小细口瓶、干燥管、摄像头、电脑和手机等构建的实验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改进;实验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1–006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提出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1]中的“H2在Cl2中燃烧”实验(如图1所示),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因瓶口敞开,集气瓶内有毒的氯气和生成的氯化氢气体容易大量外逸。其二,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白燃烧”实验,解决了教材中原实验存在的实际问题。

2 研究现状

针对教材中“H2在Cl2中燃烧”实验存在的不足,一些教师也曾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研究,但仍天做该实验可见度低,学生难以观察火焰的颜色。其三,该实验制得氯气(如图2所示)和氢气(如图3所示)时还分别需要一套较为复杂的气体发生器,无形地增加了教师实验准备的工作强度。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该实验进行研究和重新设计,研制一个较为合理的“H2在Cl2中然不尽如人意,例如:有的实验方法[2]虽然解决了污染问题,但难以观察火焰的颜色(如图4所示);有实验方法[3]不仅火焰难以观察,而且仍然需要复杂的氢气和氯气的制备系统(如图5所示)。综合目前化学研究现状和教材中实验方法,我们对该实验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作了如下改进设想和设计。

3 设计理念

通过对“H2在Cl2中燃烧”实验的方法的研究和设计,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实验的污染问题;(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难以观察问题;(3)制备氢气、氯气的设备复杂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研究之目的。

4 设计方案

在小细口瓶内装入稀硫酸和锌粒制得氢气,待将瓶内空气排尽后点燃小瓶上的玻璃尖嘴逸出的氢气,再将其放入容积为5000mL的下口瓶内,使氢气在瓶内的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然后在下口瓶的下口处制备氯气,氯气逐渐向上扩散,将空气向上排出,当火焰完全被氯气淹没时,氢气又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通过暗箱配合摄像头、大屏幕等观察火焰颜色的变化。生成的氯化氢气体和未反应的氯气被润湿的碱石灰颗粒吸收掉;利用注射器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射到瓶体内,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掉剩余的氯气和氯化氢气体。

5 实验材料

下口瓶(外径18cm,高33cm,上口内径5.5cm)1个、细口小玻璃瓶(容积30mL,最大外径3.7cm,高7cm)1个、单球干燥管1支、玻璃尖嘴1个、塑料瓶1个、无底有盖纸箱(20cm×20cm×35cm)1个、手机1个、摄像头1个、笔记本电脑1台、粗铜丝(40cm)1根、PVC穿线管直角弯头1个、一次性注射器(20mL)2支、PVC穿线管(直径2cm,长15cm)1根,14号、4号、2号(单孔)橡胶塞各1个,打孔器1套、圆木锉1把、铁钳1把、大号注射针头1个、火柴1盒、橡胶管、透明胶带、脱脂棉、丝口密封带若干;浓盐酸(37%)、高锰酸钾晶体、颗粒状碱石灰、30%氢氧化钠溶液、锌粒、40%稀硫酸、冷水。

6 仪器制作

6.1 氯气发生器的制作

取一个4号橡胶塞,用打孔器、圆木锉在其中央打一个大孔(直径略小于PVC管的外径),将该胶塞穿在15cm的PVC管的一端,在PVC管的另一端缠绕上丝口密封带后装上PVC穿线管直角弯头(如图6所示);取一个2号橡胶塞,从其大头端穿入1根大号针头,在针头上装入一次性注射器,然后将橡胶塞塞在PVC管带胶塞的一端(如图7所示)。

6.2 小吊瓶的制作

取1根粗铜丝,用铁钳将铜丝固定在细口小玻璃瓶的瓶颈上(如图8所示)。

6.3 无底有盖纸箱的加工

取1个无底有盖的废纸箱,在左侧底部的中间打一个半圆的透孔(直径4cm);正面(面向人的一侧)的偏下的位置裁剪下1个矩形条(5cm×12cm);在纸箱的上盖打一个较大的透孔(直径8cm);在矩形条下方打一个透孔(直径3cm),最后,将矩形条纸板上边用透明胶带粘在纸箱上(如图9所示)。

6.4 大胶塞的加工

取一个14号大胶塞,用打孔器在中央打一个透孔,在孔上装一单球干燥管,从单球干燥管的下端穿入小吊瓶的粗铜丝(如图10所示)。

7 实验方法及其现象

7.1 在氯气发生器内装入药品

取氯气发生器,取下塞在一端且带有注射器的橡胶塞,用药匙装入10g左右的高锰酸钾晶体于PVC管内,然后将橡胶塞复原塞好;取下注射器,吸入20mL浓盐酸,然后复原;将氯气反应器缓慢插入到下口瓶内并塞紧橡胶塞(如图11所示)。

7.2 氢气的生成与点燃

在干燥管内加入润湿的碱石灰颗粒后,在细口小玻璃瓶内加入4g锌粒和20mL稀硫酸,在瓶口处塞上一团脱脂棉,塞上带有玻璃尖嘴的橡胶塞(如图12所示),待产生的氢气将小瓶内的空气排尽时,用火柴点燃,玻璃尖嘴处的氢气立即燃烧(2H2+O2=点燃2H2O),发出淡蓝色火焰,迅速将带有细口小玻璃瓶的橡胶塞移到下口瓶的瓶口上方,使小瓶放入下口瓶内,然后将塞子塞紧在下口瓶的瓶口处(如图13所示)。

7.3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迅速向内推入注射器的注射栓,使浓盐酸进入到PVC管内,浓盐酸与高锰酸钾晶体立即发生反应,生成氯气[2KMnO4+16HCl(浓)=2MnCl2+ 2KCl+5Cl2↑+8H2O]。因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空气被氯气通过干燥管排出瓶体外,当生成的氯气淹没火焰时,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H2+Cl2点燃=2HCl),产生的火焰从淡蓝色变成苍白色,瓶内产生白色雾状物质。

7.4 增大实验的可见度

如果是白天做该实验,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的是苍白色火焰,很难观察到现象。为了增大可见度,使观察者或学生都能看到实验现象,可以将加工好的纸箱套在瓶体上,使整个下口瓶装在一个暗箱里(如图14所示)。若在近前观察时,向上掀开矩形条纸板,用肉眼可观察到苍白色火焰(如图15所示);若在教室里为全班学生演示,可将摄像头插入暗箱圆孔内,通过大屏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图16所示);倘若学生不在同一个地点,教师还可以让手机的摄像头对准圆孔内的苍白色火焰,通过QQ群或QQ视频向学生播放(如图17所示),实验效果相当好。

8 几点说明

8.1 使用下口瓶的目的

选择容积较大的下口瓶做此实验目的有三个:一是利用下口瓶特殊的形状,无需加工即可作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并且还不需要铁架台等固定装置,简单易行;二是利用较大的瓶体容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间较长,可获得氯气的产生和将空气排出的充裕时间,避免因缺氧而过早熄灭,造成实验失败;三是利用下口瓶较大的瓶口,便于选择和向里面放置小吊瓶。

8.2 脱脂棉的作用

小吊瓶颈放置脱脂棉团的目的也有两个:其一,可以吸水,起到干燥气体的作用;其二,可以得到平稳的氢气流,使燃烧时间可以持续10min左右。

8.3 干燥管的作用

8.4 小细口瓶以及玻璃尖嘴的要求

在选择小细口瓶时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求瓶的最大外径不能大于下口瓶瓶口的内径;二是细口瓶的高度与尖嘴高度之和越低越好(小瓶高度7cm,玻璃尖嘴高度2cm,总高度9cm),这样生成的氯气可迅速将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淹没,缩短等待实验的时间,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8.5 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

使用手机和摄像头不仅可以扩大可见度,而且与现代通讯器材、信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8.6 实验的特点

该实验装置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现象明显,通过实验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5.

[2]侯立平,齐俊林,王培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封闭式装置[J].化学教学,2012,(11):48~49.

[3]刘洪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10):44~45.

猜你喜欢

实验改进实验设计
优化实验设计 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素养
创新实验设计 落实核心素养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与拓展
对初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动物激素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实验设计
应对生物学实验设计题目的有效方法
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验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