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竹运动“校本化”与文化的传承①

2014-12-06路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校本化空竹校本

路鹏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15)

空竹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项集健身、娱乐、技巧、表演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间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成果,是我国最具开发潜力和代表性的文化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是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空竹运动,不仅和当代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一致,还能为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容。空竹运动因其是一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中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其所包涵的中国文化元素不仅对中国当代文化的传播,乃至对国际文化的交流都越来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最近几年,豫中几所高校充分发挥了学校优势与特长,以“立足地方,发展特色”发展规划为指导,进行了空竹运动“校本化”的开发实践,本文在总结豫中高校空竹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基础上,立足于高校空竹课的开展情况,探讨空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与措施,以期对空竹运动在高校的开发与传播做一定的借鉴,从而达到解析空竹运动的价值,传承空竹文化的目的。空竹课程的“校本化”过程就是空竹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1 空竹课程“校本化”体育政策依据

我国在1998年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于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施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逐步开始构建我国的“三级课程体系”。至此,校本课程在我国出现并引起重视。将空竹运动引入课堂,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的迫切需要。大学体育课程是学生体育生活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将空竹运动列入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范围内,与其他体育项目同等对待,投入精力研究其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大学体育课堂中,通过教学得到技能、技艺的改善与提高,然后回到群众中去,这将无疑是一条推广全民健身的好办法,同时也是传播空竹文化的好途径。

2 空竹运动“校本化”的具体实施过程

课程“校本化”是指以校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在对本校学生实际需求和课程资源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文化资源,开发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丰富学生视野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乡土素材科学化,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其特点是:互补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前瞻性。

2.1 教学目标制定

以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制定的课程的总目标为依据,可将“空竹”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5个学习领域来确定教学目标,分别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2.2 校本课程计划

具体的教学内容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涉及的内容有:空竹的起源及发展;空竹比赛的观赏性及安全事项;空竹运动的特点、文化价值和锻炼价值。

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有:空竹的握竿姿势、基本站姿;空竹的抖动的原理;空竹的起动、加速、平衡的控制与调整;空竹的组合技术动作。

2.3 课程形式的选择

以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发展情况来看,开设空竹普修课有一定的难度,开设空竹选修课是最合适的选择。选修课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空竹运动的开展。协会的形式也将是空竹运动在学校传播的有力的形式,让学生自发的参与进去的同时也扩大了空竹的影响力。

2.4 教学教法的组织

空竹教学采用由简单到复杂、分解和完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语言引导,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运动能力上来。空竹课的课堂环境相对开放,可以将学生分组学习,相互交流、互相促进。

2.5 教学评价的选择

空竹课程最后考核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的基本技术的多少以及熟练程度进行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同时用于空竹课的教学。对技术的掌握的熟练程度、身体姿态的美观都应用定性的评价手段去衡量,掌握技术的多少用定量的评价的手段去衡量。两种方法结合,更加全面、客观。

3 空竹运动的价值

3.1 空竹运动的健身价值

首先,抖空竹能明显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抖空竹不仅仅是简单的上肢运动,而是多关节、多部位的协调运动。抖空竹时,身体随着空竹的运动前后、左右移动的同时,四肢的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以及躯干的关节:颈椎、腰椎都在伴随着抖空竹时不同的动作、节奏各自运动着。大学生经常进行抖空竹的锻炼,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灵活性都会明显的提高。

其次,抖空竹可以保护视力、提高大脑机能。因为抖空竹做各种花样动作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眼睛始终要注视着空竹,观察其旋转位置的变化,并随时的反映给大脑,做出正确的判断,下达恰当的指令,神经系统和肌肉运动才能协调一致,所以,在抖空竹时眼睛和脑神经就能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从而起到保护视力、提高大脑机能的作用。

最后,长时间进行空竹运动还能有效改善循环系统。抖空竹属于有氧运动,动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做各种花样技巧都要求动作舒展到位,力达躯干、皮肤、四肢、肌肉、周身血管得到舒张,血液回流速度加快,加上心脏本身血管反射性的扩张,血流充足,进而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了心脏营养,减轻了心脏的负担。抖空竹时,身体参与运动的肌肉的周期性收缩、舒张加强了静脉的血液循环,保证了静脉血液回流,促进了人体各器官、组织的供血,供氧,物质代谢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3.2 空竹运动的娱乐价值

空竹本身就是一种民间流行的娱乐项目。空竹表演讲求花样的变幻莫测、技术的精巧娴熟、招式的新颖奇特。我国民俗技艺表演中的所谓的“耍、变、练”三大形态之一的“练”就是指“练空竹”。空竹运动既是技术、形式和力量的融合,同时也是比例、对称、均衡、和谐及节奏的统一。抖空竹的人在动态中将幅度、力度、力量、速度等糅合于空竹技巧当中,完成各种高难、优美的动作,通过双手的扯拉抖动,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运动和技艺有机结合起来。抖空竹的人通过全身的协调,把精神的蕴涵力和心灵与情感的内在驱动力完整表现出来,由此收获了自信,鼓舞自己以无穷的创造力去征服更高的难度,达到更高的境界。抖空竹对学生来说,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的双重锻炼,是一种健康休闲、调节身心的娱乐方式。

3.3 空竹运动的教育价值

抖空竹不仅能让锻炼者在动作技能、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得到的教育和锻炼,还能学习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锻炼者们不断的对其认识、了解,技艺相互切磋和探讨的同时,还能获得共同进步和愉悦的心理体验,磨练意志、开启心智,教育他们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和敢于竞争精神。抖空竹时候,学生们相互探讨学习经验,相互比试技术高低,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间的感情,提高了他们自身的交往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4 空竹运动的人文价值

抖空竹在学生中具有沟通、认同和凝聚作用,是一种公众行为和自发行为,也是个人技能和潜能的外在显现。学生们在相互切磋技艺,相互的合作交流中,能通过言语的交流和动作的配合进行沟通,形成默契,不断增强彼此的感情。抖空竹同时具有象征意义,是人们节日时的重要民俗活动。空竹圆形的外形象征着合家团圆,圆圆满满。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空竹,以表祝福;长辈送晚辈空竹,寓意吉祥如意。这种人文精神在学生中得到延续和传承。

总之,空竹运动的这些健身价值完全与高等学校体育的思想一致,符合体育教学任务中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要求,空竹运动可以在高校中广泛的开展。

[1]李淑芳.空竹进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3(7).

[2]白洋.高等学校公共体育空竹选修课可行性研究[J].高校科技,2012,6(16).

[3]娄兰萍.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0(10).

[4]练文.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5]王萍,赵永忠.民族文化传承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联动研究[J].首都体育学报,2012,9(9).

猜你喜欢

校本化空竹校本
15米空竹龙舞起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飞吧,空竹
Beijing Diabolo Museum
学抖空竹纪事(外四首)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