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2014-12-05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6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教学内容体育

冯 彬

(江苏省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江苏 无锡 214192)

当前很多地区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体育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目标的定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学学生的参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体育课堂评价激励措施5个方面分析构建高效率体育课堂的创新对策,希望通过对传统体育教育的改革,使体育教学重新焕发活力。

1 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的创新对策

1.1 以生为本,正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和明确,将会直接对体育教学效果造成影响。而课程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核心的教学重点,是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时,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内容和手段的丰富化。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的有机介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没有对教学内容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硕大空间。

虽然教学内容选择空间大,但是为了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高效,应充分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适合当前小学生完成,可以帮助教学目标完成;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成长和心理需求。满足以上3个条件,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体育爱好、性格、实践和协作能力等,逐渐加强个性化培养理念,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喜欢体育教学,使自身在学习中受益。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后,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关键在于如何选择教学手段,根据实际的课程安排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手段也要随之创新改变,使学生在不同体育教学中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1.2 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1.2.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从研究学生入手,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避免以教师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以教师的意志代替学生的意志,以教师的认识规律代替学生的认识规律。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根据学生的现实表现来及时调整或矫正教学,从而发展性地完成教学。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呈现多样性。教师可通过个别谈话、集体讨论、课外体育兴趣活动等形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原有的知识结构及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一个人的智力都由多种智力因素组成,它们各不相同又各有所长。教师的教学应尊重并适应这种个体差异。

1.2.2 进行差异性教学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的特点不断的改进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分层教学的应用,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以“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为例,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为男女各4个小组,各分为A组(上等生)、B组(中上等生)、C组(中等生)、D组(下等生)。练习中,“横杆”的高度根据各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节。布置时,可以用象皮筋,以不同的高度作辐射状,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高度。优秀的学生用优秀的成绩严格要求,调高高度,提出更高要求;一般的学生高度适当,改进动作,争取优秀;差生降低要求,树立信心,达到基本掌握动作。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对弹跳能力和动作技术有提高的学生,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做到能者上,差者下。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

1.2.3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退位于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课堂上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当成一种既轻松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3 以生为本,加强学生的运动参与

1.3.1 构建宽广的思维空间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强化学生主动思考习惯的培养,要和学生一起去发现运动的规律。在进行跑步训练时,发现学生的跑步姿势和摆臂方式不一样,而有的学生完成后身体很轻松,而有些学生前段速度快、后期出现乏力,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课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和学生一起去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如何进行长跑,可以合理分配体力,保证最快的时间、身体最舒适的状态完成体育任务。

一般体育课程的开始时,新动作的学习和掌握难度很大,老师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姿势和最终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告诉同学们正确的姿势,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开动学生的思维,去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走、探索,通过锻炼、困难的解决和分析总结,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并使他们学会把握机会,锻炼思维。

1.3.2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身体素质和性格等,设置不同的施教方法,通过对现行体育器材、场所的有效利用,多为学生创造实践和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中展现活力,并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我实践能力;为了强化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加入娱乐化元素,使得学生在欢快的活动中,得到学习、成长和历练。但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在体育教学目标范围内开展,并且教师要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

1.4 以生为本,加强教学评价激励

传统的给予教学中,教学的对象是集体,而没有细化到每个人,学生之间身体素质、心理成熟程度都不一样,其中的差异化容易引起某些学生产生自卑和不自信的行为。因此,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要强化以生为本,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并对他们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对体育的兴趣。

高效率的小学体育课堂,需要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学生们在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是学生自信心树立的关键所在。但由于课程设置未必和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身体素质切合,个别学生未必能顺利自如的完成体育课程,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价,对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老师在评价中要带有鼓励和激励,对其优点要加大宣传,帮助其树立信心,采取“表扬式”评价方式,让他在快乐学习中认识自我,当进步时对学生说话“真棒,你很聪明”,对成绩稍差不适用的同学说句“加油,你行的”,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愉悦的气氛中来,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小学体育教程中来。合理、聪慧的课堂评价性激励,使得优秀的学生更加喜欢体育活动,稍落后的同学得到鼓舞以极强的自信心、勇气向目标前进,大大提升了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2 结 语

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即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参与。将体育教学开展构建为快乐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愉快、快乐的情感;使得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成为教育的“主体”,在老师的有效指导和组织下,自主地进行学习、提升身体素质、提升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对体育精神的认识和追求。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上体育课,这样才能使得她们在体育课堂上学有所获,构建小学高效体育课堂。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理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雪兴.论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刘昕.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学校体育,2003(6).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教学内容体育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