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书香 悦读人生

2014-12-01彭传久赵建荣单静丹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校刊演说家书香

彭传久+赵建荣+单静丹

近些年来,中国人读书量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据报载,中国人年平均阅读量是4.77本,韩国人是7本,日本人是40本,俄国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套《普希金全集》……

中国师生阅读的缺失

作为从小就应该养成读书习惯的中学生们,读书情况就更为窘迫了。《广州日报》记者曾经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中高考指挥棒下,学生们被沉重的教科书和堆积如山的教辅书压得气喘吁吁,课外阅读成了奢求。在阅读时间和计划上,每天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的学生只占7.6%;有50.3%的学生阅读时间“不固定,隔几天才会看书”。而在双休日,有43%的学生躲在家里“用来做一大堆作业习题”;25.7%的学生忙于“参加各类型兴趣班、辅导班”;11%的学生“经常上网QQ聊天、玩游戏和看电视剧”;只有18.3%的学生会“经常安排一定时间阅读课外书”;7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

教师们的读书状况也不乐观,由《中国教育报》独家组织实施的“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情况调查”最近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所读书目的排序依次为教学参考、现实题材小说、教育理论、文史类、时事类、历史题材小说、科技类、言情小说、政治理论、科幻小说、武侠小说和经济金融类书籍。这一现象表明,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价值取向明确,相当一部分教师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调查反映,尽管教师在读书,但教师阅读仍受到时间不够、经费不足、好书不多、新书信息不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多措并举推进阅读

针对学生“阅读缺失”的现实问题,我校于2012年10月启动了“书香校园”的文化建设工程,全面营造“读书的学生最快乐、读书的学生最幸福、读书的学生品自高”的氛围,努力构建“书香校园、悦读人生”的文化特色;以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为目标,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实现特色育人。在“书香悦读”的校园文化氛围里,引导师生热爱读书、不断学习、勇于反思、敢于创新,全面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为了能够较好地构建“书香校园、悦读人生”的特色,我们主要从确保学生“晨诵·午读”的时间、设立语文专题阅读课、开展特色校园活动、创办《繁星》校刊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工作。

1.晨诵·午读

首先,我们从确保学生“晨诵·午读”的时间入手,制定相关制度给予学生阅读时间方面的保障,每天清晨和中午各有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和默读,确保“书香校园”特色落到实处。每个清晨,教师都组织学生阅读经典书目,如《将进酒》《少年中国说》《青春·中国》《沁园春·雪》等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每年不少于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2.语文专题阅读课与拓展阅读

其次,我们在初中年级设立了语文专题阅读课,教师既给予学生阅读方法上的指导,又引导他们对一些经典小说和散文进行课外拓展延伸阅读。

在专题阅读课上,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不断提升学生读书的品位,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对课外读物有一定的综合理解能力,能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能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延伸阅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课文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让教材的文本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纽带。有的教师采取联读的方法,即立足于课本,在课外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会选取老舍先生的《富翁》加深学生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学生读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后,引导他们读《我与地坛》。有的教师抓住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拓展开去,引导学生深入到原著中去,把课内阅读引向高层次的课外阅读。有些教师结合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语文专题阅读活动。如讲完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有的教师就安排了一个专题阅读活动——“我眼中的鲁迅”,推荐学生阅读《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药》《孔乙己》等,学生不仅了解了那个时代中国的特征,而且加深了对鲁迅的认识。

3.丰富多彩的特色阅读活动

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两年来,从学校到年级再到班级开展的活动大概有:读书交流、好书推荐、演讲比赛、课本剧展示、跳蚤书市、读书手抄报评比、读书征文比赛……最有特色的活动莫过于高中年级开展的“超级演说家”活动。

特级教师赵子玉曾提到:教育要培养“演说家”,要对学生注重说的训练,培养说的能力,这有五方面的功效,即促思、促读、促听、促看、促写。加强说的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是为了立足于“本”,有效地促进读写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这些观点对高中语文教师启发非常大,坚定了教师每周拿出1节语文课来开展演讲专题活动的决心。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筹划、预选、组织、激励,在学期末终于迎来了本学期“超级演说家”活动的决赛。在学校阶梯教室里,各班最优秀的选手为所有到场的师生奉献了一场语言大餐。演讲的题目有《传递爱与幸福》《雨中有一片晴朗》《拿什么拯救自己》《拯救从改变开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及《敢问理性在何方》,一个个富有哲理的题目被学生们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他们的演讲中既有自己成长的经历,又有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

2013年12月,高中年级在举办“超级演说家”活动之后,搜集、整理了这一活动过程所需的材料,学生的演讲稿以及演讲心得,活动后的采访实录,最终出版了《奔腾的青春——高二年级超级演说家》活动纪实手册。

4.承载青春记忆的校刊

我们创办了校刊《繁星》,使师生读书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得到交流。自从“书香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每学期出版一期校刊《繁星》,由专人负责,在每期中都有内涵深刻的文章推荐给师生共同阅读。全校语文教师精心挑选学生作品并写评语。

在《繁星》的编撰过程中,众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在第一期校刊即将出版之时,编委们对校刊的名字始终不满意,于是向全校师生征集校刊的名字,最终采纳了高一学生的意见,用“繁星”一词作为了校刊的名字;高中学生为了能够让校刊的内容更加丰富,不满足于写一些文章,主动进行现代诗歌和古代词牌填词的创作,写出了很多优美的诗词。学生们用智慧与热情呵护着校刊成长,他们创办了诸多栏目来体现校园的生活,如学子放歌专栏、新声物语专栏、笔墨青春专栏等。

“书香悦读”带给师生的变化

“书香校园”活动在我校已经进行了两年,我们欣喜地发现,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

第一,读书活动的开展,帮助教师们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进一步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自从高中语文课开展超级演说家活动以来,教师全都被调动起来。在各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全体任课教师参与进来,每周四下午进班参加学生的演讲活动,对学生的演讲做出评价,并选出优胜者,学生们逐渐发现,他们的教师不仅教专业知识很棒,演讲的口才也很不错,这无疑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崇拜感,这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第二,学生们收获了强大的自信。读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体验了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丰富了情感世界,滋养了人文情怀,进一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读书品位,拓展了知识面,塑造了高尚的精神世界。在演讲比赛结束后,很多学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第一次上台的紧张慌乱、手足无措到最后决赛的落落大方、潇洒自信,学生充分释放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因此更加浓厚。

书香型校园活动的创建,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为学校内涵发展找准了支点,为师生成长提供了平台。

猜你喜欢

校刊演说家书香
民国时期金陵中学校刊研究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校刊简介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我的“演说家”教练
书香何来
小小演说家
不会贬值
《超级演说家》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