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住舌头

2014-11-28朱国良

浙江经济 2014年17期
关键词:胡乱口臭人心

朱国良

管住舌头

朱国良

人的五官四肢之中,要算舌头最顽皮。明鉴于此,翻翻一些名人书文,便会发现不少古今中外的哲人大家写下了不少管住舌头的警世恒言、醒人箴语。“你的舌头就像一匹快马。它奔得太快,会把力气也奔完了。”这是莎士比亚谆谆的告诫。“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印度古代哲学家白得巴“上纲上线”到这个高度。而翻翻我国古代的《家书》,发现作者干脆来了个“一分为二”,曰:“君子以言行,小人以舌行。”读着这些启迪性的哲语睿言,不免豁然感到:管住舌头何其重要!

舌头灵活不是坏事情。在中国古代,舌战群儒,夺席谈经,语惊四座,传为佳话;古老中医,望舌断病,妙手回春,是为一绝。如今,适逢清明盛世,举国改革开放,我们说话的自由度真正是今非昔比了。但不管怎么说,人的舌头也应该有条准绳,即:“从心所欲,不逾规。”如果一放纵起来,嘴巴一闲之下,舌灿莲花,舌摇簧鼓,便会成为“嚼舌头”。换言之,“舌头”如果不用在正道,口无摭拦,便会害人害己害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官员中也存在口无摭拦的现象:有的人有意见在会上不说,当面不说而背后乱说,而自己却“述而不作”,贻害事业。我就曾接触过这么一个人,一坐下来嘴巴就“无轨运行”,口无遮拦,说长道短,说这个领导不行,道那个同事无能,还毫不尊重人的“隐私权”,把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抖落出来,甚至把别人一些小时候由于幼稚而干的傻事也渲染得如一篇街头小报上的小说,俨然是一位惯于“戏说”的“考证家”和“演义家”。更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些公开场合,有的人竟信口开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什么“小道消息”都敢讲,什么“顺口溜”都敢传,什么“段子”都敢抖,什么“玩笑”都敢开。对此,有必要对这些人大喝一声:管住舌头!

在今天,由于身体中分泌物过多而引起的“口臭”有药可医,电视里大有这种药的广告,而一些“嚼舌者”的“口臭”也应根除。它的临床表现是无中生有,添油加醋,搬弄是非,以假乱真。它不利工作,妨碍团结,扰乱人心,影响事业,甚至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

我们常说的“心直口快”,应该“直”在“仁”上,而“快”在“义”处。“嘴臭”者呢?他们或嫉妒别人的工作学习超过了自己,或在生活中不遂自己之意,于是那股肮脏气便在“鼠肚鸡肠”里作怪,恶言恶语像流弹一般迸发,吐舌头便毒得可以,张嘴巴就臭不可闻。还有的则是不负责任,常以胡乱对别人议论短长,而自己则不干活不做事而得计。如此行径,恐怕离“小人”队伍不远了!

宋代黄升有诗道:“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人们恨“嚼舌头”的所为搞得市井喧嚣,人心散慢,其危害性不可小觑。有时候不是仅仅说一句“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对于那些“舌头底下压死人”的事情,我们切不可温良恭俭让,应该奋起而锄之才好。

“口无择行,身无择行”。不要让没有骨头的“口条”胡乱翻动,这应该是认真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须树立党的意识,严明党的纪律,应该多说一些有利团结、有利发展、有利事业的话,少说那些闲极无聊乃至低级粗俗的话,从而制止“干的不如说的”这种不正常现象。

人应该怎样生活和处世?记得有人将这个话题请教爱因斯坦,后者回答:“A=X+Y+Z。”并解释道:“A代表生活,X是工作,Y是适当娱乐。”那人继续问,爱因斯坦便道:“Z就是常常闭拢你的嘴巴!”看来,要根除某些人那令人讨厌的“口臭”,此法当是管用的。

猜你喜欢

胡乱口臭人心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Brain remembers language better if you sing it
愿得一人心
为什么人闻不到自己的口臭
In My Next Life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去除口臭小窍门
“反腐”过后人心能否维稳?
打动人心的琐碎
论“胡乱”的成词及“胡V”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