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图书馆馆藏的时代适应

2014-11-24杜晓娟

黑龙江史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资源利用科学管理

杜晓娟

[摘 要]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对图书馆日常工作的管理建设,对读者需求的冲击,要求地方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加丰富化,使用便利化,保存科学化。

[关键词]馆藏建设;读者需求;资源利用;科学管理。

这个时代是个信息高速运转的时代,是个个性的时代,这就对于现代图书馆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书籍收藏和使用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今读者的需求,电视,广播等传统信息的传播已经不是冲击,电脑、手机等随处可见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信息接收的日常工具。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机构,也应当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

1.馆藏资源的丰富以及使用

公共图书馆的存在的价值与否,要看其是否能满足对于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那么需要图书馆对于不同馆藏资源的收藏加以丰富。

1.1地方文献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之一是:“具有保存人类文献的任务,特别是地方文献,因为它记载了当地从古到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利用同书馆来进行社会历史文明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和博物馆的方面有些不同。博物馆所针对的面更加的广泛,而且物质类遗产的保存更为普遍。在中国的行政管理中博物馆和图书馆基本是属于文化局管理的,作为兄弟单位,图书馆在文化古籍的保护方面可以和博物馆相互协助。每个地方文献对于图书馆来说就是其独有的特色,而许多历史遗迹的发现往往伴随着文字或者古籍的出土,这些就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加强和博物馆的联系取得更有价值的文献是图书馆提高馆藏的同时也提升了文献的价值。

任何地方都是某些人的家乡,某些家族独有的文献资料和其传承的文化。比如各个地方的家族宗谱,家族的历史记录。再者家乡的各类名人的出版物,生平资料,可以给图书馆增加魅力之外还可以使后来者对于家乡的前辈们的了解,传承优秀的同乡人的优秀品质。

1.2报纸、期刊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之二是:“传递科学知识和信息。”

图书馆将科学知识信息根据一定的规则收集和组织起来,也就是信息整序,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到图书馆去索取。然而报纸期刊每天刊登的最新的时事新闻和新兴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时代发展最有序的记录之一。传统的图书馆对报纸和期刊的管理方式都是每天把新的报刊放在阅览室的阅览架上换下的旧的集中堆起来后当废纸处理。随着对信息情报的重视和利用,图书馆员们需要打破单一为读者提供阅读这一肤浅需要,开辟一种全新的读者服务模式。我馆最为地方的县级小馆从建馆至今一直重视报纸期刊的保存,在于市级馆中甚至是在全省范围内所保存的报纸和期刊都是受到过表彰的。

然而年代久远的报纸和期刊随着时间的流逝发黄和虫蛀都是保存的难题。既可以保护这些报纸和期刊,又可以使资料得到利用,图书馆可从形式上借鉴上海图书馆对报纸的利用方式,把所有公开出版征订的报纸稿内容转化为电子文档,增强了便捷性、可视性,并利用导航系统,推出相关针对性服务。

1.3数字资源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之三是:“实施社会教育。”图书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向广大群众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个网络全覆盖的的时代来说,图书馆的数字化是时代的趋势。让现今的人坐在那里安静的看会书,不是不可能而是不便利。对于追求高效、便捷的年轻人来图书馆借书、看书就更加困难了。

引进各类数字资源,就馆藏丰富上来说,是以较低的成本来获得更多的资源。例如现在的一个移动硬盘或者是一个光盘,就可以存储,几千本甚至上网本书刊的内容。如果按照传统的藏书方式这些书刊,最明显的是耗费几万倍的空间,更不用计算运输等成本了。每个馆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是既不方便,成本又高。最有效的利用现存的一些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网络丰富自身的馆藏。例如使用各地方的网络图书馆,综合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料。这一些,不需要额外费用的资源,以往都得不到好好的利用,通过多方面的利用使得资源共享。

2.馆藏保存

2.1纸质图书的保存

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好、管理好、使用好这些资源是每个图书馆员的责任。过去,在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均采用“三线藏书制”。所谓“三线藏书制”就是将书分三类开放,新书、常用的书放实行开架借阅,此称为一线藏书;一些不常用,或者需要永久保存的图书,则放在专门的书库或阅览室,采取闭架借阅,此称为二线藏书;一些内容过时,很少使用的图书,作为图书清理和备查,此称为三线藏书。随着业务的发展,大多数的图书馆实行全馆开放式服务模式。这样的服务模式虽然提高了馆藏的使用率,但是藏书丢失率、损坏率仍然明显上升。美国政府集中建立提存书库,集中收藏旧图书,全社会共享的做法,对我国图书馆界在馆藏普通图书修补与保护工作的认知与实践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对于有保存价值的纸质资料,上文也有所提到,将其转存为电子资料,这样在保存的同时,使用时既便捷也便于查询。

2.2数字资料的保存

国外电子期刊、数字资源,更新速度非常快,许多资源如果不注重保存,很可能就无法再找到信息资源的内容。对于数量众多的电子资源来说,保存的取舍很重要。有地方特色的资源需要重点保存,定时的保存备份的数据,制作光盘留存都是可选的办法。期刊和报纸的电子资源在现有的数据库使用同时,也要注重纸质文档的保存,就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纸质的书刊是不可替代的。,

总结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图书馆的发展是需要跟上社会的步伐,不单是为了存在而存在。图书馆的馆藏资料是人类长期积累的一种文化的资源,图书馆对这些资源的加工、处理是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因此,读者通过对图书馆不断利用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其智力和能力的过程。适应时代,不只是个人,适者生存的道理也适合任何存在的事物。

参考文献:

[1]牛书东.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的维护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41-42.

[2]宋鸾姣,等.移动时代基于读者需求的图书馆馆藏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情报,2012(7):50—53.

猜你喜欢

资源利用科学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探析
试析我国高校的科学管理与院校研究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评标专家量化管理研究及应用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幼儿教师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培养研究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音乐教学应当注重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