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4-11-24周伟峰曹均学

山东青年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周伟峰+曹均学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会存在几个问题:人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综合承载力不够;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引起巨额负债。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大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行制度改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制度改革

新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也保持着良好的态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53.7%,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3年的7.31亿,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深刻理解我国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对于今后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镇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第一,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迅速增加。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53.7%,35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35.8%,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3年的7.31亿,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5亿多。

第二,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人们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市政公用设施服务水平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扩大了城市人口数量,提高了城市现代化水平。[1]

第三,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助力。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很大进展,2012年,全面开放了农民进入中小城市的户籍限制。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政策和工资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享受的公共服务得到改善。城乡征用土地制度改革稳定推进,土地补偿和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政府加大对农民的权益保护。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的城镇化水平较低。我国城镇化尤其是新型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随之而来产生一系列问题。城市用地紧张、房价不断上涨使得居民居住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公共教育资源紧缺导致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居民文化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水资源遭到破坏;城市人口激增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居民幸福指数低。

第二,城市综合承载力不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造成城市承载力不足。农民进城存在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不对等现象,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造成失地农民生活困难,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此外,大量人口的涌入会造成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承载力不足,城镇化质量反而会下降。

第三,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引起巨额负债,刻意追求城镇化率提高。即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盲目投资,使一些城市出现“空城”现象。大规模拆迁、征地、建房,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势必会使地方政府举债累累。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刻意追求城镇化率,弄虚作假,从而失去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时期。

二、推进我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分析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美国的新技术革命被视为是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最主要的两件大事。在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一)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2013年初,李克强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时,首次明确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百姓。”[1]我们可以对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做以下两点解读:

首先,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主要体现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投入,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公共交通、医院等;第二是对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投入,包括保障房和廉租房建设。李克强高度重视住房问题,他指出:“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低矮的棚户区。这种二元结构不消除,城镇化的质量就无从谈起。” [2]

其次,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要体现在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越来越高,对环境适宜、交通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这些因素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为建设幸福中国做好准备。

(二)大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新型能源,提高城市环境舒适度和城市管理能力,走集约、节能、生态的城市之路,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大力推行制度改革

制度改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保障点。我国新型城镇化将是一个进一步完善体制的过程,也是对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要通过户籍、土地、财税、行政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居民的幸福指数,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利益,保障社会公平公正,从而实现社会稳定。

总之,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必须坚持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为民服务理念,按照依法依规、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努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注释]

①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5).

②新华社:《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协调推进“新四化”建设》,《人民日报》2013年1月16日。

③新华社:《打好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攻坚战 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人民日报》2013年2月6日。

[参考文献]

[1]程必定.中国应走新型城市化道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5,(9):5.

[2]张占斌等.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