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

2014-11-24霍佳冯卫利

山东青年 2014年10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霍佳+冯卫利

摘要: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从荒山秃岭到满目青翠,从贫困落后到走向富有时尚。14年坚持退耕还林,使圣地延安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延安山川大地的基调实现了由黄变绿,被国家林业局称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延安的山在变绿、水在变清、人在变富、城市越来越美。

关键词: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退耕还林:雄关漫道真如铁

延安是一块红色土地,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又是一块贫瘠的土地,由于战乱和毁林垦荒、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传统的“散牧”放羊等,使延安境内的植被逐渐破坏,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上世纪末,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8%。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家考察延安后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99年,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伟大号召,8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落实江总书记批示,在延安市宝塔区燕沟流域的聚财山上视察,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植树”,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历史的转折从此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在延安这块红色圣土上开始了。

二、实践探索:敢叫日月换新天

退耕还林工程任务艰巨、涉及面大,延安市委、市政府通过认真调研,确立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新思路。

第一,政府主导,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不动摇。

在退耕还林起步阶段,延安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的全局”,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植被与群众生活同步改善,农村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由于各级政府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根本途径来抓。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均可享受的教育、科技扶贫,医疗卫生,农村公共服务等资源的份额逐年上升,退耕群众的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第二,主要领导负责,建立高效务实的干部队伍和运行机制为退耕还林做保障。

延安退耕还林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关键在于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各级责任,建立了高效务实的干部队伍和运行机制。市、县区两级均制定了退耕还林县区、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明确了市、县、乡和有关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为退耕还林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第三,敢为人先,吴起经验扮靓延安。

1998年5月,延安市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实行封山禁牧、大力发展舍饲养羊的决定,确立了以“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为基本内涵,以建设“集约高效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畜牧业”为结构特征的生态型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吴起县的实践和试验,为延安全市掀起绿色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此后延安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中,封山禁牧、基本农田建设、产业开发、退耕还林管护体系建设等成果巩固工作,均先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第四,大力调整林分结构,努力提升退耕还林整体效益惠民生。

延安市退耕办决定下大力气加快林分结构调整步伐。一是严把新造林作业设计关。在新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和变更作业设计中,确立了乡土树种的主体地位,一律营造混交林,其中常青树比例达到20%以上。二是制定了对原有林分的调整战略。努力增加树种的多样性,科学调整林分结构,优化林种结构,切实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与此同时,利用大面积沙棘,开发沙棘产业,利用刺槐资源发展养蜂业,努力增加退耕还林经济效益助农民增收。

第五,治沟造地,保障地方耕地红线与粮食安全。

退耕还林,退的是耕地,还的是森林。在粮食与生态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如何实现两全?向千沟万壑要良田!延安沟谷纵横,全市有500米以上沟道就多达4.4万条,丘陵沟壑区面积占到土地面积的40%左右。将沟道通过机械作业等手段整治成平展展的田地,把过去无法利用的土地转化为优质耕地,这种向沟要田的做法符合延安实际,而且具备可操作性。

第六,新一轮的退耕还林传承接力,一张蓝图绘到底。

退耕还林14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调整了四次,但换领导不换蓝图。2008年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有生态治理成果,市委、市政府更是大胆提出创建全国一流的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在这一纲领和有关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延安市创建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规划纲要》和《延安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相继出台,精品流域和生态文化村建设、林分改造、沟道治理、后续产业发展等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措施齐头并举,风生水起。

延安市在国家没有新的退耕还林计划任务的前提下,2013年1月24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的意见》,以市委、市政府新年一号文件的形式,决定自筹资金30亿元,在全市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延安、美丽延安的信心和决心。

三、圣地延安:江山如此多娇

2013年,中国工程院8名院士来延安调研并向国务院递交关于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报告;国家林业局赵树丛局长、孙扎根副局长分别于7月和8月来延安视察退耕还林,国家退耕还林办主任周鸿升3次来延安调研视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绿色时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几十家媒体都来延安采访报道延安的退耕还林成果,实施退耕还林这场绿色革命,又一次使延安的政治地位和知名度得以提升。

截至2012年底,延安市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910.0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02.38万亩,荒山造林386.68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占全国的2.5%、全省的27%。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延安市13个县区,163个乡镇,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按照现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退耕还林两个周期兑现完毕,延安市争取到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成果巩固专项资金共计117.7亿元,其中直接兑现农户100.5亿元,成果巩固专项资金17.2亿元,兑现给退耕户80.33亿元,户均获得补助28087.41元,人均6436.70元。退耕还林使延安有林地面积增加了9个百分点,全市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较1999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年径流量增加了1000万立方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48.6%,比1999年前提高了2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植被覆盖率达到67.7%,比1999年提高了21.7个百分点。土壤侵蚀明显降低,强度等级以上的侵蚀面积减少一半,输沙量约减少一半。北京林业大学在延安吴起、安塞两县监测的结果显示,土壤年侵蚀模数由退耕前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4万吨,基本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

通过2000-2012年的卫星遥感图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区域的颜色明显变绿变深,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尤为显著。气象资料显示,退耕还林后,延安的平均沙尘日数由1995-1999年的4-8天减少到2005-2010年的2-3天,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2年的326天。退耕还林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比退耕前提高了43个百分点。退耕还林使延安山川大地的基调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国家林业局称延安为“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延安市自行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评价,认为延安此举或将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支点”,将对全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14年退耕还林的绿色革命,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局部区域生态良性好转。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就是实现老区人民的“生态梦”,相信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延安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下,延安人的“生态梦”一定会早日实现。延安全市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全国退耕还林新一轮工作中,向着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

四、绿色延安:青山着意化为桥

延安的退耕还林工作得到了中、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退耕还林的经验正被推广和交流。其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一”:一是坚持一个大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实施退耕还林,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的科学决策,顺应绿色经济发展潮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毫不动摇;二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三是有一个有力的协调机构,全权负责退耕还林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四是落实了一套好的措施,通过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后续产业、生态移民和封山禁牧,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五是创造了一种好模式,实行梁峁沟坡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六是体现了一种精神,即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创新中求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站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为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退耕还林是自然的回归,是生态文明中的进步之举。这种回归是生态建设与耕稼生产在理性博弈中的和谐共生与发展,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鲁鹏飞.退耕还林不同阶段生态补偿机制的农户激励差异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2]于一尊,王克林,陈洪松,徐丽丽,傅伟,张伟.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环境移民政策及重建预案的认知与响应——西南喀斯特移民迁出区研究[J].生态学报. 2009(03).

[3]徐晶,姚志刚.提高退耕还林工程质量有关问题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0(04).

[4]石玉胜,肖捷颖,沈彦俊,刘敏.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天津市蓟县地区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02).

[5]黄淑玲,周洪建,王静爱,王圆圆.中国退耕还林(草)驱动力的多尺度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04).

[6]查小春,赖作莲.退耕还林对铜川市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02).

[7]马莉,马雷,隋玉龙.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

[8]宋林,许才万,谢涛,张喜.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典型技术模式成效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4(12).

(作者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党校马列基础理论教研室,陕西 延安 716000)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退耕还林建设之思考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