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密度异常对老年患者咬合力影响的初步观察

2014-11-23孟繁荣王晓冬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尖牙切牙上颌

孟繁荣 王晓冬

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的程度,它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和依据[1-3]。中老年人群中,骨密度异常非常常见,它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一种系统性骨病,以慢性腰背疼痛,甚则畸形、骨折为主要表现。骨密度异常是一种全身性疾病[4-5],当累及到颌骨和牙槽骨时,就会影响到牙周组织的健康和牙齿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牙齿咬合力量[6-7]。本研究以60-6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观察骨密度异常对牙齿咬合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经患者知情同意,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60-65岁女性患者120名为受试对象,根据骨密度较少的程度分成正常组,骨质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分别测定双侧上颌中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的咬合力。

1.2 骨密度检测 实验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Norland,XR-36)对患者进行骨密度的测定,采用DEXA软件对所测量的数据及图像进行分析。根据WHO的诊断标准。

正常:BMD的T值在正常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范围内;

骨质减少:BMD的T值降低幅度在1-2.5个标准差之间;

骨质疏松症:BMD的T值降低幅度大于2.5个标准差以上。

1.3 咬合力测定 采用MPM-3000咬合力计(日本光电株式会社)进行合力测量,将带有塑料垫的传感器探头放置于受试者待测牙齿上,按先左后右的顺序检测双侧上颌中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嘱患者用最大咬合力,该过程双侧各进行3次,每次间隔5min,取双侧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1.4 实验分组 本实验选取骨质正常,骨质减少,骨质疏松患者各40例,共计120名60-65岁女性患者为受试对象,除骨密度异常外无全身其他系统性疾病,无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伴有牙体,牙周问题,固定或活动义齿修复者均被视为排除标准。具体分组为:

正常组:40例患者;

骨质减少组:40例患者;

骨质疏松组:40例患者。

1.5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受试者不同牙位咬合力变化情况,明确骨密度异常对咬合力的影响。为确保实验具有可比性,所有操作由同一人完成。

1.6 实验数据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通过对骨密度正常及异常患者上颌中切牙咬合力的测量,我们发现骨质疏松组和骨质减少组患者上颌中切牙咬合力均出现显著下降,显著低于骨密度正常组的咬合力,其中骨质疏松组又显著低于骨质减少组(见图1)。

图1 骨密度异常对上颌中切牙咬合力的影响(kg)

对骨密度正常及异常患者上颌尖牙咬合力的测量,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患者上颌尖牙咬合力显著低于骨密度正常组和骨质减少组患者的咬合力,但骨密度正常组和骨质减少组之间未检测出统计学差异(见图 2)。

图2 骨密度异常对上颌尖牙咬合力的影响(kg)

针对上颌第一磨牙咬合力的测量分析中,我们发现骨密度正常组患者上颌第一磨牙咬合力显著高于骨质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咬合力,骨质减少组患者上颌第一磨牙咬合力又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见图 3)。

综合比较骨密度正常和异常患者上颌切牙,上颌尖牙和上颌第一磨牙的咬合力情况,结果显示虽然各组结果不完全一致,但总体趋势是随着骨密度的降低,牙齿咬合力也呈下降趋势,说明骨密度对牙齿的咬合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图3 骨密度异常对上颌第一磨牙咬合力的影响(kg)

3.讨论

咬合力是反映口腔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8-9],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肌肉力量大小、牙体组织情况、牙周组织情况、颞下颌关节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目前常用的咬合力测量方法是把某些弹性传感器放在上下牙列间,测量静止咬力。咬合力虽然来源于咀嚼肌,但绝非最大肌肉力量,仅为咀嚼肌所能发出的最大力的一部分。这种力通过牙齿和牙周组织,最终传递到颌骨而分散。咬合力的大小不仅可以帮助全面了解口颌系统总体功能状况,而且也能反映牙体、牙周、颌骨、咀嚼肌等组织的健康状况,也可作为修复、牙周和正畸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10-11]。

骨密度是指骨骼中矿物质密度,是反映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骨密度测量是目前医学上判断骨质变化、诊断骨质疏松、监测治疗效果以及预测骨折风险最直接、最明确的检测方法之一。老龄化、吸烟、饮酒、女性、运动少等因素被认为与骨密度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老龄人口的急剧增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高达1.32亿,其中骨质疏松患者约9000万,骨质疏松的诊治已成为当前医学界一项重要的任务。骨质疏松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对颌骨和牙槽骨也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正是针对骨密度异常这一群体,探讨其咬合力的变化情况。

本实验为确保各组具有可比性,咬合力的测定均由同一人完成,而且左右同名牙分别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从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总体趋势是骨质减少越明显,咬合力量下降越显著,前牙,后牙趋势基本一致。就上颌中切牙而言,与正常组相比,骨质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咬合力量均有显著下降,骨质疏松组更为明显,骨质减少组又好于骨质疏松组。就上颌尖牙而言,与正常组相比,骨质减少组咬合力量未出现显著下降,但其平均值也低于正常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样本选择有关,增大样本量可能会产生统计学差异,骨质疏松组咬合力量比正常组和骨质减少组均有显著下降,与中切牙组结果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就上颌磨牙而言,与正常组相比,骨质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咬合力量均有显著下降,骨质疏松组与骨质减少组相比,又显著低于骨质减少组,与中切牙组结果和尖牙组结果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前牙后牙区结果总体趋势相一致,也说明骨密度异常对颌面部骨骼的影响也是相同的。

医学的发展使人均寿命延长,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骨质疏松就是老龄化带来的一个问题,然而老龄化人群中,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也日趋增多。骨密度异常,骨量减少对老年患者口腔内牙齿修复效果影响很大,会因牙槽骨缺乏足够的骨量支持而使得修复体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对于种植修复的影响则会更大。本实验从骨密度异常对牙齿咬合力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骨密度异常对口腔修复的潜在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指标。

[1]Singh HJ,Nimarpreet K,Ashima,et al.Study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J Clin Diagn Res,2013,7(12):2832-2835

[2]Dumitrescu G,Mihai C,Dranga M,et al.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from north-eastern Romania[J].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2013,117(1):23-28

[3]邱宜农,梅 妹,水晶晶,等.数字化根尖片作为种植术前骨密度检测方法的评价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14(5):266-269

[4]Aghaei-Meybodi H,Rashidi N,Montazeri M,et al.The impact of alendronat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osteoporotic patients[J].Acta Med Iran,2013,51(12):855-860

[5]Looker AC.Relationship between femur neck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prevale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or COPD mortality in older non-Hispanic white adults from NHANES III[J].Osteoporos Int,2014 ,25(3):1043-1052

[6]Esfahanizadeh N,Davaie S,Rokn AR,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jaws and skeletal sites in an Iranian population using dual X-ray energy absorptiometry[J].Dent Res J(Isfahan),2013,10(4):460-466

[7]Jonasson G,Billhult A.Mandibular bone structure,bone mineral density,and clinical variables as fracture predictors:a 15-year follow-up of female patients in a dental clinic[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2013,116(3):362-368

[8]Sybil D,Gopalkrishnan K.Assessment of masticatory function using bite force measurements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mandibular fractures[J].Craniomaxillofac Trauma Reconstr,2013,6(4):247-250

[9]Arima T,Takeuchi T,Honda K,et al.Effects of interocclusal distance on bite force and masseter EMG in healthy participants[J].J Oral Rehabil,2013,40(12):900-908

[10]赵 犇,罗玉峰.咬合力测量概况及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2009,17(2):95-96

[11]Lee HJ,Lee KS,Kim MJ,et al.Effect of bite force on orthodontic mini-implants in the molar region:Finite element analysis[J].Korean J Orthod,2013,43(5):218-224

猜你喜欢

尖牙切牙上颌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阻断性拔除乳尖牙引导异位下颌恒尖牙向正常方向萌出1 例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猫的对峙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上颌埋伏阻生牙99例正畸-外科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