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逢阳诗之我见

2014-11-17□叶

诗选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雏菊高雅荷叶

□叶 卉

谁人没有自己的命运,谁人没有自己的情感! 有的人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别人;有的人对自己的命运与情感感到茫然;有的人则始终独自承受着自己的命运,喊出自己的情感。

身上被荆棘挂破了/用舌头舔一舔流出来的血/就是因为心中还有一个信念/说是信仰更为贴切。

——山影里的小路

逢阳就是一个自己承受自己的命运、喊出自己情感的诗人。

一副深得不能再深的“瓶子底”近视眼镜架在鼻子上,消瘦的脸上散溢出热情、坦诚和平静,也许还流露出一丝不屑,这就是逢阳。 他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他的诗也像他的人一样体现出很强的个性魅力。

一、真挚细腻的情感

抒发袒露自己的情感在逢阳那里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他不管别人怎样认为,也不受理论的左右、限制,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正因为这样,他有一个牢固的支撑点,所以他的诗有根,能就地生长,毫不做作攀附,真挚的感情渗于字里行间。

哪怕共同走向风雪/哪怕在严寒中携手死去/既去爱了/就爱得无所顾忌/就爱的始终如一

——雏菊

我不曾流过眼泪/可那天/我觉得受了委屈/真想大哭一场。

——海的思恋·2

这些段落在从感情化作诗句时,未加任何装扮和掩饰,他不像某些诗作那样,在表露自己的内心感情时,往往有很多顾虑,因而采用或隐喻、或他指、或扭曲的方法进行一番加工。 逢阳的诗不是经过刻意加工,他把自己的感情直接诉诸语言,不拐弯,不设障,不埋奥义,十分坦荡真诚,“我从沙漠来”“高昌故址”等诗很有代表性。

逢阳的诗不但真挚,而且细腻丰富。 他深深地爱着那些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对人世间的善良感情、美好愿望,对大自然的山水草木、行云流水都充满了激情。 他曾带着有限的一点钱,独自冒着钱不够用的危险,跋山涉水,饱览了大半个中国的壮丽河山。 为了能多走一个地方,他在风味小吃的摊点前犹豫再三而终于没有坐下,他何尝不想体验一下风土人情? 他看了,了解了,悟到了某种东西,这就行了,他需要向前走,需要知道更多的东西。 或坐在古刹的山门前,或一步一步地攀登在陡峭的山路上,或眺望着无边的人海,或静夜独坐。 他不断地思索、体察着人和世界,用他那细腻柔和的笔写着:

荷叶下的一颗小星/沉浸在水底的夜空/……/真想把你捞起/做一枚闪亮的火种/……却又舍不得,舍不得/拨乱这真正的幻影/搅乱这静静的安宁。

——荷叶下的星星

还有《镜湖畔》等诗都表现出这种细腻。 他不搞大模样,也不想振臂高呼,但他却在感情的细部上画得很好。

二、高雅、秀丽的风格

也许是人格秉性的表现,也许是文学修养的结果,逢阳的诗有一股高雅之气,这种高雅有时凝重,有时轻松,但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无论是写光屁股的孩子(如“明净的沙滩”),还是写“只让你一个人听”的情诗(如“给……”)都是一种高雅:

我不等待九月重阳/只要开了/

就从秋开到冬/从春开到夏。

——海菊花

如果不把高雅理解的太狭隘,那么诗应该是文雅的,高雅可以是潇洒的,深奥玄妙的、引经据典的,等等,而逢阳的诗却是秀丽的。 “天山脚下”“荷叶下的星星”“雏菊”等许多诗都是很秀气的,而“海的思恋”则更加突出:

你弯下腰采了一把蒲公英/努起好看的小嘴/吹出了一天纯洁的希望/我忍不住拉着你的手/说出那句久久没有说出的话。

三、顽强固执地追索

对别人给定的东西逢阳也许会有疑问,但对自己认定的东西他却会顽强甚至固执地去做,而他往往又是正确的。 这来源于他的学习和观察分析。 他的眼睛极度近视,但他还是不懈地学习着,有一次,一位朋友去逢阳家,听到一种“嚓嚓嚓”的声音,好像是老鼠咬东西,但仔细一听又不像,循声看去,原来是逢阳正在读一本书,胡子已经和书挨在一起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放松学习,除了编辑工作之外,还要看很多书,接待朋友和慕名者,并且很注意诗歌动向,关心和扶持青年诗作者,十分认真地研读他们的作品。 正是在这种不断地学习、观察和分析中,他选择着自己的方向,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

我的向往是倔强的/在忧郁凝成的/灰色黄昏/……/根在沙下/悄悄泉拢着/紧紧地挽着力量。

——我从沙漠来·2

在创作的道路上。 他也像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在精神上有迷惘、失落、选择等痛苦,他深有感触地写出这样有分量的、富有哲学味道的诗句:“没有路的地方/到处都是路。”(驼迹)。他艰难地跋涉着,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某种意义上讲,他自觉地选择了不平坦的路,他喜欢这样,他写道:“只走平坦的路算什么角色,人的一生就要在攀登中度过”(塞上的山)。 逢阳的创作脚步“有的歪斜,有的稳重,可一个个,是那样清晰”(清晨,在沙滩漫步)。

痛苦、烦恼、骚动与短暂的幸福会不断地前来拜访我们每一个人,我相信逢阳会用自己新的、特殊的诗篇来记录他与拜访者的谈话。

猜你喜欢

雏菊高雅荷叶
荷叶像什么
高雅艺术下沉,营销搅动市场
一朵雏菊花
张姝钰、高雅萍作品
“沪港通”机制能够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吗?
最后一枝雏菊的坚持
荷叶圆圆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
不是雏菊
荷叶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