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构建及检验

2014-11-12刘丹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1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

刘丹

内容摘要:本文将能力成熟度模型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 (EIEMM),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模型的单因素成熟度和系统成熟度分别进行了量化评价。利用EIEMM可以辨识企业家所处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各关键域的成熟度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推进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

关键词: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 成熟度模型 关键域 主成分分析法

引言

企业创新的成败不仅仅是技术层面问题,其决定力量在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领导力。在复杂的动态市场环境中,企业家难以依靠个人能力和企业内部资源来实现持续有效的创新,而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效整合企业家内外部创新资源,这就像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中,企业家和企业与环境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

将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创新活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显示出生态视角的优越性。Ron Adner(2006,2012)对创新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创新生态战略”。Griffiths et al.(2009)实证分析了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Gundry et al.(2011)检验了企业家资源整合能力、创新生态和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以及演化规律等方面。虽然企业家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驱动力,但目前对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构建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作为测度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状态的工具,有助于企业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准确认识企业家创新的薄弱环节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内,创新单元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循环互相依存而形成的具有生态功能的系统。其中,创新单元是指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以企业为载体的;创新要素包括知识、技术、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创新投入要素;创新环境指除了创新单元外的一切要素的总和。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单元为了维持生存与发展,需要与其他创新单元和创新环境不断进行创新要素的交换,创新单元的生命周期长短依赖于自身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应和系统进化能力。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构建

针对美国军事软件开发中严重的管理问题,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受美国国防部委托,于1987年制定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随后,CMM的模型和思想被广泛地应用于人力资源、项目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工程等领域。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思想引入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中,就会相应的形成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 (Entrepreneur Innovation Ecosystem Maturity Model, EIEMM)。该模型构建了一个阶梯式进化框架,用来辨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所处的成熟度等级和影响企业家创新能力的关键过程域,从而有助于选择恰当的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策略,促进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一)成熟度模型框架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工作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众多的工作要点和步骤。这些工作和步骤可以简化为五个有限的成熟度等级,它们为测量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定义了一个有序的级别。借鉴CMM模型,可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水平分为以下五个成熟度等级:初始级、基本级、规范级、优化级和协同进化级,如图1所示。

(二)成熟度模型内部结构

在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中,除了初始级外,每个成熟度等级都分为关键域和关键活动(见表1)。其中,关键域是影响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情况的主要方面,关键活动是在不同的关键域内必须完成的具体工作,完成全部的关键工作,就表明达到了相应的成熟度等级。根据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性,可将关键域分为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流动三方面。在所有成熟度等级中(除第1级外),都包括这三个关键域以及相关的关键活动。不同的成熟度等级对关键域和关键活动的要求不同,随着成熟度等级的提升,关键域的关键活动从无到有,逐步完善。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涉及多个关键域和关键活动,为全面反映系统特征,需要用多个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这些信息,这些指标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适用于主成分分析法,将某些指标合并成主成分,从而客观反映问题的本质。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评价分为两大步骤,首先根据三个关键域的划分分别评价单因素成熟度,再将单因素成熟度合并为系统成熟度。

(一)单因素成熟度评判方法

评判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流动能力的单因素成熟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主要评判步骤如下:

1.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在度量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中,存在多方面的不同量纲的指标。因此在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将这些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使数据存在可比性。

2.确定主成分个数和累计贡献率。用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计算样本相关关系矩阵,并计算特征值和相对应的特征向量,按照特征值的大小排序。计算累计贡献率,综合判断选取主成分的个数。

3.确定指标权重。利用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计算指标权重。在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为:

(i=1,2,…,k)

其中,ωj表示第j个指标的权重,θi(i=1,2,…,k)表示第i个主成分的贡献率,aji表示第j个指标在第i个主成分中对应的系数。

4.计算单因素综合得分。根据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单因素原始数据标准化值和指标权重计算每个单因素的综合得分Pi。endprint

5.计算每个因素的成熟度等级。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因此成熟度是一个介于[0,1]之间的连续数值。成熟度为“0”表示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完全不成熟,成熟度为“1”表示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完全成熟。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可根据成熟度曲线计算得到,主要有直线型和S型两种测度方法。

第一种方法,直线型成熟度曲线。直线型成熟度曲线是成熟度的理想形式,系统成熟度M为:

式中,Pmin表示所有样本综合得分最低值,Pmax表示所有样本综合得分最高值。

第二种方法,S型成熟度曲线。S型成熟度曲线描述了早期企业家创新呈现几何增长,而后期受到抑制效应而使增长率下降的发展形式,其成熟度可以表示为:

(二)系统成熟度评判方法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综合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和逻辑规则将系统的n个评价因素进行合成的过程,具体合成规则有以下三种:

1.距离规则。距离规则的思想是任意一点成熟度取值与该点到成熟度最大值点的距离成正比。则n维成熟度合成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表示系统成熟度,m1,m2,…,mn表示评价要素的成熟度。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大值1时,系统成熟度才达到最大值1,即M*(1,1,…,1)=1;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小值0时,系统成熟度达到最小值0,即Mo(0,0,…,0)=0。

2.加法规则。加法规则适用于评价因素可以相互线性替代的情况。一种成熟度水平较低的评价因素可以由另外一种或几种成熟度较高的评价因素所补偿,即每个因素的成熟度对系统成熟度的贡献不具有唯一性。任意一点的成熟度取值为:

式中,ωi为第i个因素的权重,ωi=1,0≤ωi≤1,(i=1,2,…,n)。

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大值1时,系统成熟度才达到最大值1,即M*(1,1,…,1)=1;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小值0时,系统成熟度达到最小值0,即Mo(0,0,…,0)=0。

3.乘法规则。乘法规则适用于评价因素完全不能替代的情况。任何因素成熟度对系统成熟度的贡献都是唯一的,同等重要的,不能由其他任何一种或多种因素取代。任何一种因素的成熟度为0,无论其他因素成熟度取值多大,则系统成熟度仍为0。

n维成熟度合成的计算公式为:

考虑因素权重,则有:

式中,ωi为第i个因素的权重,ωi=1,0≤ωi≤1,(i=1,2,…,n)。

结论

本文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EIEMM)。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并界定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域和关键活动,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单因素成熟度和系统成熟度等级进行评价。对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量化评估有利于企业家和政府相关部门明确系统成熟度水平和关键域成熟度水平,从而针对创新“短板”提出改进策略,促进企业家创新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构建的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仍属于基础性的工具,需要在实证分析中进一步的细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4)

2.Adner R,Kapoor R.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

3.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编著.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软件过程改进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唐晓华.管理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5.李松辉,戚昌文,周祖德.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测定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1)endprint

5.计算每个因素的成熟度等级。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因此成熟度是一个介于[0,1]之间的连续数值。成熟度为“0”表示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完全不成熟,成熟度为“1”表示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完全成熟。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可根据成熟度曲线计算得到,主要有直线型和S型两种测度方法。

第一种方法,直线型成熟度曲线。直线型成熟度曲线是成熟度的理想形式,系统成熟度M为:

式中,Pmin表示所有样本综合得分最低值,Pmax表示所有样本综合得分最高值。

第二种方法,S型成熟度曲线。S型成熟度曲线描述了早期企业家创新呈现几何增长,而后期受到抑制效应而使增长率下降的发展形式,其成熟度可以表示为:

(二)系统成熟度评判方法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综合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和逻辑规则将系统的n个评价因素进行合成的过程,具体合成规则有以下三种:

1.距离规则。距离规则的思想是任意一点成熟度取值与该点到成熟度最大值点的距离成正比。则n维成熟度合成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表示系统成熟度,m1,m2,…,mn表示评价要素的成熟度。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大值1时,系统成熟度才达到最大值1,即M*(1,1,…,1)=1;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小值0时,系统成熟度达到最小值0,即Mo(0,0,…,0)=0。

2.加法规则。加法规则适用于评价因素可以相互线性替代的情况。一种成熟度水平较低的评价因素可以由另外一种或几种成熟度较高的评价因素所补偿,即每个因素的成熟度对系统成熟度的贡献不具有唯一性。任意一点的成熟度取值为:

式中,ωi为第i个因素的权重,ωi=1,0≤ωi≤1,(i=1,2,…,n)。

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大值1时,系统成熟度才达到最大值1,即M*(1,1,…,1)=1;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小值0时,系统成熟度达到最小值0,即Mo(0,0,…,0)=0。

3.乘法规则。乘法规则适用于评价因素完全不能替代的情况。任何因素成熟度对系统成熟度的贡献都是唯一的,同等重要的,不能由其他任何一种或多种因素取代。任何一种因素的成熟度为0,无论其他因素成熟度取值多大,则系统成熟度仍为0。

n维成熟度合成的计算公式为:

考虑因素权重,则有:

式中,ωi为第i个因素的权重,ωi=1,0≤ωi≤1,(i=1,2,…,n)。

结论

本文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EIEMM)。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并界定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域和关键活动,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单因素成熟度和系统成熟度等级进行评价。对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量化评估有利于企业家和政府相关部门明确系统成熟度水平和关键域成熟度水平,从而针对创新“短板”提出改进策略,促进企业家创新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构建的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仍属于基础性的工具,需要在实证分析中进一步的细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4)

2.Adner R,Kapoor R.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

3.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编著.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软件过程改进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唐晓华.管理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5.李松辉,戚昌文,周祖德.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测定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1)endprint

5.计算每个因素的成熟度等级。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因此成熟度是一个介于[0,1]之间的连续数值。成熟度为“0”表示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完全不成熟,成熟度为“1”表示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完全成熟。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可根据成熟度曲线计算得到,主要有直线型和S型两种测度方法。

第一种方法,直线型成熟度曲线。直线型成熟度曲线是成熟度的理想形式,系统成熟度M为:

式中,Pmin表示所有样本综合得分最低值,Pmax表示所有样本综合得分最高值。

第二种方法,S型成熟度曲线。S型成熟度曲线描述了早期企业家创新呈现几何增长,而后期受到抑制效应而使增长率下降的发展形式,其成熟度可以表示为:

(二)系统成熟度评判方法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综合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和逻辑规则将系统的n个评价因素进行合成的过程,具体合成规则有以下三种:

1.距离规则。距离规则的思想是任意一点成熟度取值与该点到成熟度最大值点的距离成正比。则n维成熟度合成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表示系统成熟度,m1,m2,…,mn表示评价要素的成熟度。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大值1时,系统成熟度才达到最大值1,即M*(1,1,…,1)=1;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小值0时,系统成熟度达到最小值0,即Mo(0,0,…,0)=0。

2.加法规则。加法规则适用于评价因素可以相互线性替代的情况。一种成熟度水平较低的评价因素可以由另外一种或几种成熟度较高的评价因素所补偿,即每个因素的成熟度对系统成熟度的贡献不具有唯一性。任意一点的成熟度取值为:

式中,ωi为第i个因素的权重,ωi=1,0≤ωi≤1,(i=1,2,…,n)。

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大值1时,系统成熟度才达到最大值1,即M*(1,1,…,1)=1;当所有n因素成熟度都达到最小值0时,系统成熟度达到最小值0,即Mo(0,0,…,0)=0。

3.乘法规则。乘法规则适用于评价因素完全不能替代的情况。任何因素成熟度对系统成熟度的贡献都是唯一的,同等重要的,不能由其他任何一种或多种因素取代。任何一种因素的成熟度为0,无论其他因素成熟度取值多大,则系统成熟度仍为0。

n维成熟度合成的计算公式为:

考虑因素权重,则有:

式中,ωi为第i个因素的权重,ωi=1,0≤ωi≤1,(i=1,2,…,n)。

结论

本文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EIEMM)。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并界定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域和关键活动,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单因素成熟度和系统成熟度等级进行评价。对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量化评估有利于企业家和政府相关部门明确系统成熟度水平和关键域成熟度水平,从而针对创新“短板”提出改进策略,促进企业家创新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构建的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仍属于基础性的工具,需要在实证分析中进一步的细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4)

2.Adner R,Kapoor R.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

3.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编著.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软件过程改进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唐晓华.管理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5.李松辉,戚昌文,周祖德.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测定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法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