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4-11-12助教授鹿儿岛大学日本鹿儿岛8910197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1期
关键词:批发市场生产性服务业

■ 伊 娜 助教授(鹿儿岛大学 日本鹿儿岛 891-0197)

分层制定消费政策以有效挖掘市场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7,居民收入差距巨大,如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差距超过3倍。基于此,本文建议有针对性地制定消费政策,满足各阶层消费需求。

高收入人群消费总体稳定,看似对内需拉动作用有限,但是假如能引导高收入人群的高端消费由国外回流,则这部分人群将成为国内消费增长的有力推手。因此,针对高收入人群的政策重在引导,一方面注重改善流通渠道,调整税率,吸引高端消费回流;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国内产品、服务质量,满足高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

中等收入阶层是扩大内需的主要阶层,其消费热点正逐渐转向汽车、住房等大额消费,越来越注重对消费品质的追求。为此,政策的着眼点应在于刺激与推动,如发展消费金融、制定分期付款等多样性消费政策;提供低息小额贷款,刺激汽车等大件消费等。

低收入群体消费原则单一,价格低廉是首要条件,针对这一阶层的政策应注重保障与改善:利用各种政策手段,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合理扩大消费,如家电下乡政策等;关注低收入者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购物便利性与安全性等。

从源头入手加强产区农产品安全监管

从国际上看,有许多解决农产品安全的经验值得借鉴。如日本农协建立的名为“农协之放心体系”的一整套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

总体看,日本“农协之放心体系”包含四方面内容:构建始于产地,覆盖流通、保管、加工、销售等所有环节的信息平台;农民与流通、加工环节人员共同制定产品的生产、分类、加工标准;引入“检查、审查、认证”第三方监控制度;农民诚实、详细记录产地信息,同时流通环节记录并保存有关于进货出货的信息。日本“农协之放心体系”建立了一个双赢可持续的规范制度,一方面保证了消费者可以买到安全、绿色的商品,另一方面,保障了生产者与交易者的利益。

我国农村分布广,农户生产规模小且分散,农产品流通环节多,与日本有相似之处。为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其经验,尝试建立起有效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组织,建立有效监管制度,引导、规范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从源头入手保证农产品安全。

提高农产品价格以从源头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在农产品市场上,我国农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农资购置占压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农民对农产品定价没有话语权。这共同导致农民收入偏低,难以承受农产品大面积滞销或降价带来的损失。

本文认为,提高农产品初级收购价格,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以上问题。在保证不对居民生活产生过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当前我国政府为控制CPI过快上涨,对农产品终端销售价格监管严密,在成本不断蹿升的情况下,流通、加工环节企业为保证利润只能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收入必然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以各种形式补贴涉农企业,降低企业成本。第二,促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政府应扶持代表农民利益,也承担监管责任的农民合作组织,增加农民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话语权。

实现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化

转型与升级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应重点关注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规划布局和网络化问题。

第一,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转型与升级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顶层规划设计与布局。农产品对流通过程中的保质、保鲜有严格要求,这一特殊属性要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必须要重布局、讲规划。一般来讲,产地批发市场必须以生产规模为依托,根据人口和地域面积确定批发市场的数量与布局;中转地批发市场要充分重视辐射范围和集散能力;销地批发市场要注重消费者的规模和不同需求。

第二,应该构建全国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使各地批发市场能够组织有效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互动。本文认为应该分两步构建该网络体系:第一步,信息网络化。以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将全国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产品信息、供求信息等公示,各级政府、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经营者、批发商均可通过此公共信息平台了解相应情况。第二步,物流网络化。物流网络化是批发市场网络化的重要内容,批发市场网络化必须以完善、高效的物流功能为前提。

我国物流业发展必须冲破价低质劣的死循环

除物流成本偏高外,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物流需求。本文认为,导致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物流价格水平过低。在低价格、高成本的驱使下,物流企业只能选择粗放式管理模式,重视运量而忽视服务。现阶段若单方面提高物流价格,又会导致物流需求下降,威胁物流企业生存。因此,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使居民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物流需求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

除价格因素外,政府政策导向也是导致物流行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不愿将土地过多投放于单位产出较少的物流业,而是投放于能创造更多税收和产值的其他行业。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将进入“逆回归”时代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很多研究都认为电子商务将取代传统百货业,占据零售主导地位。本文认为,未来电子商务一定会出现“逆回归”。何为“逆回归”?“逆”代表一种方向,电子商务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零售业,也不会像一些人估计的那样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我们将电子商务这种未来的发展趋势定义为“逆回归”。提出电子商务的“逆回归”趋势,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电子商务发展将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老年人对电脑、手机等网购设备操作不熟练,网购对他们来讲存在技术障碍;另一方面老年人有充足的时间,对简单快捷的购物需求不大。

第二,当前我国消费者的价值诉求正在向品质和体验转变,随着售假、售劣问题不断被揭露,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热捧会逐渐消退,回归理性。

第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落后,严重制约电子商务扩张。我国农村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物流成为电商向农村地区延伸的最大阻碍,物流覆盖率低的问题必将拖慢电商增长速度。

第四,电子商务的价格优势呈逐渐衰弱趋势。首先,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相关政策正在制定,电商的价格优势受到冲击在所难免。其次,实体店产品价格偏高与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过高有紧密联系,未来随着房地产价格合理调整,实体店经营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并依靠体验优势向电子商务发起冲击。

此外,在最近的研究中本文发现,各地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层出不穷,建议地方政府在兴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时应保持理智,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避免未来重蹈产业园荒废覆辙。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注意事项

2014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十一条重点发展任务和六大措施,并对各部委分工做出了具体部署。时值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此时做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规划,对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生产性服务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充满信心的同时,本文认为,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必需有坚实的产业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在实体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实体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来源,如果实体产业不够发达,生产性服务业一定会面临需求不足问题。因此我们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之前,必须严肃对待产业基础问题,只有产业基础牢固,生产性服务业才能真正繁荣起来。

第二,注重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其中大部分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繁荣对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意义非常。与之相比,生活服务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偏低,但在解决就业方面却具有极大优势,同时生活服务业关系着居民生活便利性等基本问题,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与生活服务业的比例关系。

第三,注重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均衡。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已出现失衡现象,金融业的发展远远领先于其它行业,但生产性服务业要想真正繁荣起来,仅仅依靠个别行业的拉动是不可行的,需要开创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充分重视产业布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行业发展缓慢,空间结构不够均衡,目前企业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城市。在未来行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要注意引导生产性服务企业在全国、地方的均衡布局,促进全国生产服务业的均衡发展。

第五,把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使生产性服务业自生产活动中脱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其中囊括的各个服务类别也会逐渐形成独立的细分行业。把握住这个一般规律,清晰界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活动本身的边界,才能更好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促进消费的治本之策

首先,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促消费的治本之策,特别是提高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购买力。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434元、24518元、56389元,中低收入阶层远没有达到随心所欲支配的地步。作为拉动我国消费增长的主力军的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没有实质性增长,消费就会疲软。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提高中低阶层收入水平,特别是要在一次分配中大幅提高工资性收入。针对农村居民则要相应提高其农业经营性收入。目前农业经营收入增长缓慢,对农村居民收入拉动作用很弱,但这部分收入增长潜力很大,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可快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挖掘消费潜力,刺激消费需求。

其次,促消费不能仅仅依赖短期刺激政策,政府应切实让利企业和消费者,减免税收。财政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企业税负已达40%左右,税负过重已是不争事实。对于消费者而言,税负亦如影随形,除了个人所得税以外,日常消费中也充斥着各种名目的税收。当下正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减免税收可激发市场活力,减轻企业负担,挖掘消费潜力,为消费拉动内需提供良好基础。

最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医疗、教育、养老等支出占比过高,服务、休闲娱乐等占比过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需的扩大。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社保体制不健全,居民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因此大量选择储蓄,为教育、养老或突发事件做准备。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应着重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1.李连英,李崇光.中国特色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2)

2.桂良军,惠楠,王彦伟.商品流通过程成本控制探究—基于商品流通企业视角[J].会计之友,2011(9)

3.黄国雄.把握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向—三谈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J].中国流通经济,2012(7)

猜你喜欢

批发市场生产性服务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