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轮修志面临的困难与解决对策

2014-11-12于文华

黑龙江史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登困难对策

[摘 要]材料是志书的血肉,决定志书的成败。二轮编纂县级志书面临的主要困难不是缺乏材料,而是收集材料。收集材料难,有内外两方面原因。本文实事求是地提出二轮修志的困难,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困难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尤其着眼于主观、内在,提出和谐修志、责任修志的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既为修好二轮志书做了方法上的探讨,更表达了一名志鉴编辑对修志工作的职业思考和精神追求,以此激发同业的爱岗敬业意识,不负历史重托,编修出有价值的志书。

[关键词]文登;二轮修志;困难;对策

文登上一轮修志工作始于1980年,至1996年《文登市志》出版,历时16年。据市志办公室统计,在上一轮修志过程中,全市各镇各部门共成立专门修志班子70多个,直接参与修志的人员达500多人,共收集地方史志资料两亿多字,编出乡镇志、行业志和部门志73部,为文登第一轮市志的编修打下坚实的资料基础。1996年《文登市志》出版后,不仅深受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喜爱,而且得到方志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在全国新编优秀地方志评比中,1996年版《文登市志》获一等奖。

第一轮修志任务完成后,文登仍保留着史志机构,为做好文登地方史志工作提供了保障。17年来,文登先后编纂出版了《文登简志》《文登学人》《文登年鉴》《文登进士》《光绪本<文登县志>点注》等17部1500多万字的地方史志丛书,影印了雍正、道光本《文登县志》。期间,市人大、土地局、卫生局、建设局、农业局、农机局、广播电视局、电业局、粮食局,水产局、人民银行、文登师范等二十多个单位还编纂出版了行业志和部门年鉴。这些地方史志丛书的编纂出版,不仅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为第二轮市志的编修保存了大量的资料。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工作,不难看出,文登地方史志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各部门对史志工作很重视,一些已经离开史志工作岗位的老同志,受聘仍在社会各行各业从事着史志工作,运用丰富的专业学识和编纂经验,继续发挥着余热,并在编修过程中带动了新生代,为史志工作培养了人才。

一、二轮修志面临的困难

在经过第一轮全国性的编修地方志以后,我国的地方史志工作已经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005年9月,省政府颁布《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工作条例》。按照“两个条例”关于“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的规定,山东省政府2001年就把文登市列为全省第二轮续志工作的重点单位,由于文登第一轮市志下限较晚等原因,我们的第二轮修志工作在2008年底启动,下限为2008年。至2011年,下限改为2010年。从时间要求上看,二轮修志启动以来,进度快的县市二轮修志已经完成,有的志稿已进入评审阶段,文登二轮修志工作已落后于全省整体进度。我们上一部《文登市志》的下限是1990年,距今23年了。所以,无论对比全省二轮修志的总体进度,还是按照两个《条例》的规定,我们的二轮修志工作都不能再拖了。《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促进了全社会关心修志事业,也提高了修志人员的积极性。但2008年文登市二轮修志启动以后,作为参与修志的编辑,我们还是体会到了其中的难度,一是收集资料难,二是修志力量薄弱,任务繁重。这两个困难是相互关联的,各有主客观原因导致。

(一)收集资料难

相对于一轮修志,二轮志的时间跨度虽然只有20年,但这20年是改革开放进程最快的时期,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主管部门职能转变,等等。其中,机构的分拆、合并,尤其是取消,客观上形成了信息容量大但资料收集难的矛盾。如财贸办担负原商业、物资、供销管理业务,经信局要协调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的行业归上级主管,例如各商业银行、石油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气象,有的以经济利益为主,对于上不上地方志书抱无所谓的态度。资料收集难度可以想象。方志的编写原则要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而资料性是三者之中最重要的。地方志是资料性的著述,资料性是地方志的基础,也是决定能否为社会提供全面、系统、翔实、准确的有价值服务的关键。资料是志书的生命,作为方志编辑有时无能为力。如文登市志初稿,虽然在体例上有所创新,但从内容上看,有的条目如自然环境编二十年的内容记载数据相当一部分只有至2005年数据,社会生活中民俗章所记和现实变化有很大差距,作为志书内容的记述看不出变动情况,应补充有关资料。二十年来的工业、商贸变化情况没有完全体现。志书记述因资料缺乏而有年鉴化的倾向,内容丰富翔实的志稿难得。

(二)修志力量薄弱,任务繁重

对于任何一项工作来说,人员队伍是基础,机构是载体,机制是保障。目前文登志办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志书的纂修质量和速度。威海方志机构陆续参照公务员管理,文登执行的是职称工资,但没有作事业类定性,一定程度影响到方志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作为县级方志机构不仅要完成自身的地方志书、年鉴和地情书的编纂,还负责辖区内部门、行业志书志稿的指导。文登志办在职编辑6人,要承担每年一部100万字左右的《文登年鉴》编纂任务,承担省市志办年鉴资料收集工作,编制少,任务重。2008年续志与年鉴同时编纂,续志工作量增加,但方志机构编制不但没有增加还减少两个。二轮修志已启动4年多,每年7、8个月的时间要用于年鉴的催稿、编纂,目前续志完成初稿的单位仅占半数。第一、二轮修志,都存在修志周期长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资料收集阶段用时长。第一轮修志从1980年成立机构,至1996年志书出版,前后历时十六年。二轮修志启动大会开过之后,有的部门经志办人员三番五次的动员仍无动于衷,这就导致了全市参与修志的一百多个部门进度参差不齐。《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职责包括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但从实际履职情况看,地方志纵横百业,涉及上百部门,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社会团体、金融财贸,“门户”欠对当,地方志机构要行使这样的行政职能,有些力不从心。而像服务业、民俗等门类因为没有主管部门提供资料,只能通过社会调查、走访专家编写,以力求保证志书质量。

由上可见,从具体办事部门的角度看,资料收集难,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客观上,各种改革、改制,机构分拆、合并、撤消,事多变,又无人认领;对志办管理体制不明朗;志办人少事多权轻任重,人力与差事不匹配,等等,这些都算是外因。主观上,志办人员畏难发愁、知难而退、懈怠应付的现象也有程度不同的表现,这是内因的问题。

二、解决困难的对策

历朝历代编修的大量志书,在记载国情、地情,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县级地方志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假如文登没有雍正本、道光本和光绪本《文登县志》,我们对文登千余年的历史就知之甚少。因为县一级的人和事能够载入国家正史的少之又少。因此,要提高基层对二轮修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当务之急是要增强做好二轮修志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二轮修志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作为打造文化强市的一项重要工程抓紧抓好。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志书能否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在于质量。一部志书只有真实地反映本地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才能起到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才能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否则,编出来的志书,不仅不能发挥重要作用,还会适得其反。正因为如此,历代修志都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反复强调:“要把提高第二轮志书的质量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好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文登第一轮修志和全省、全国第二轮修志实践证明,要提高志书的质量,要修出一部高质量的志书,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有效的资料收集网络、规范的编纂方法、专业的编纂水平,而最最离不开的,是志办编辑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就是说,解决二轮修志面临的困难,从志办角度,要正视客观原因,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但不能一味强调客观原因,不能纠结在那些我们无法左右的理由上,要立足实情,立足自身,内部挖潜、自我激励、竭尽本分,把我们应该做,通过努力能做得更好的事情做好。

(一)争取党政支持,加强部门沟通,构建有效的资料收集网络,建良好外围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体制要求,文登第二轮修志,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竞同志担任名誉主任,市委副书记、市长栾波同志担任主任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委会副主任和委员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有关编委会、市志办公室和承担为二轮修志提供资料的单位的责任,在续修《文登市志》(1991—2010)方案中已作出了规定,要求各部门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办公条件到位,努力为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市志办公室拟定的《文登市志》(1991—2010)篇目(初稿)可以看出,各单位在第二轮修志中,所承担的提供资料的任务有轻有重,差别较大。有的部门或单位的工作在整部志书占一编的位置,有的占一编之下的一章或几章,有的占一章之下的一节或几节,还有的只占节下一目。这就决定了有的单位需要提供数万字的资料,必须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按要求完成收集资料、编写资料长编的任务;而有的单位可能只需要提供几千字甚至更少的资料,几天之内就能完成任务。因此,要求各单位根据所担负任务的多少,或成立专门班子或至少确定一名撰稿人,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资料收集和编写资料长编工作。单位政工负责人、主要负责人要经常调度情况,帮助修志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提供资料任务。各单位的资料长编完成后,必须经主要负责人审查通过。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负责。各单位提供资料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

二是加强协调,通力合作。一部志书就是一部地方百科全书。按照“两个条例”的规定,续修《文登市志》的总体要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1991—2010年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是对志书内容两个层面的要求。“全面”,就是要求志书所记述的方面,要“横不缺项”。也就是说,全市各行各业、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志书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其人和事在志书中都有所反映,缺了任何一个单位的资料,都会影响志书内容的全面性,都会影响志书的质量;任何一个单位不能按要求及时完成提供资料的任务,都会直接影响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的进度。“系统”,就是要求志书所记述的内容,要“纵不断线”。要充分反映出1991—2010年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说,续志要记述的这20年,是文登有史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20年,也是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变化最大的20年。要全面系统地记述这20年的发展变化,确实是一项浩繁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靠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行业和单位的归属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合并了,撤消了,这就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立大局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按照市志篇目分工和提供资料提纲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承担工作任务,认真做好收集资料和编写资料长编工作。市志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协调指导力度,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推动二轮修志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修志队伍建设。修志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二轮修志的质量和进度。据文登实际,修志队伍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是专门修志人员,也就是我们市志办的同志;一部分是各部门各单位的兼职修志人员,也就是各部门、各单位在修志期间确定的撰稿人或执笔人;还有一些资历较老的同志,包括已退二线但身体好又适合做这项工作的老同志作为单位的执笔人或撰稿人。市志办的同志作为专门修志人员,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承担着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市志办公室要加强自身建设,通过业务研讨和专业学习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理论和业务素质,以适应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的需要。兼职修志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志书是资料性的著述,而志书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各部门各单位,没有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的资料,要编修市志,就像要建一幢楼,没有地基、缺少材料是不可能的。从质量要求看也是这样。志书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是志书质量的基础,也是对志书质量的本质要求。如果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的资料不是客观的、真实的、有权威的,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本部门本单位这20年的发展变化,要编一部高质量的志书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各部门各单位的撰稿人所做的工作非常重要,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关键性的工作。要选准单位撰稿人。无论做什么事,选准人都非常重要,要完成好单位提供资料的任务更是如此。选准了人,确定一名有事业心、责任感,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的同志作为单位的撰稿人,就会事半功倍,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应该1个月完成好的任务,结果3个月甚至再长的时间也完成不好。有关撰稿人的选择,这些年来,各单位为编纂年鉴提供资料的人员应该是第二轮修志撰稿人的重要人选;但是还应该考虑到修志与编年鉴有较大的差别,编年鉴只需要各单位提供上一年的情况,而修志要提供过去20年的情况,这就要求撰稿人还要有一定的阅历,要对本单位这20年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还应该注重安排一些已经退到二线或者退休的但熟悉情况身体健康又有一定水平的老同志来做这项工作,给予一定的补助,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市志办要按计划抓好对各单位确定的撰稿人进行培训,增强大家做好修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大家修志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圆满完成二轮修志任务提供有效保障。

四是依照标准规范修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非常重视质量第一的原则。对二轮志书编纂提出若干规范性要求,形成了《地方志书质量标准》,《标准》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出版管理条例》而制定,《标准》的出台对于各级方志机构的二轮修志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特别是对编辑力量较薄弱、培训机会较少的县(市、区)级方志机构,可作为志书编纂的依据。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标准》是对志书这一产品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控制”。控制活动包含拟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按《标准》衡量工作成效,用《标准》制定纠正偏差的措施。二轮修志的编辑首先要对《标准》进行了解,以便在收集资料、修改初稿过程中就进行规范,从而提高志书初稿的质量,加快编纂速度。

(二)倡树和谐修志、责任修志理念,提高职业修养和精神追求,练扎实内功

1.和谐修志。和谐理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和谐理念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人人讲和谐,事事讲和谐,工作生活讲和谐,那我们都会融合在充满激情创业的大环境和小氛围中。编修志鉴同样也离不开和谐。我们要倡导和谐修志,创建和谐的同事关系、和谐的供需稿关系、和谐的内外部关系,齐心协力完成志鉴的编纂。

一是内部和谐,即同事之间的和谐。“百年修得同船渡,多年修得同共事”。在一起共事,就是一种缘分。和谐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能够成为工作的动力,它体现在工作上的相互帮助支持,共同解决困难与问题;体现在对外交往上的步调一致,有着大家庭大集体的风范。佛祖释迦牟尼曾说过:一滴水,风可以把它吹干,土可以把它吸干,太阳可以把它蒸发掉,要想永不干枯,只有让它融入大海。当今社会,个人力量是很难和团队力量抗衡的。一个人无力独撑天下,不能融入团队的人,很难成就完美。要想获得成功,得先从学会合作开始,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提高编纂水平。有信息资源共同利用,有经验教训共同借鉴,有困难问题共同解决,有心得方法共同分享;有分工有协作有团结,才会有成果有进步有提高。与同事和谐,强调的是合作、沟通,应真诚坦荡,不能遇到问题袖手旁观,幸灾乐祸,不能心存私念,各自为政。某个部门的资料和图片在我这里用不上,到你那里可能就会排上大用场;我觉得你这个章节的设计不是十分合理,如此修改会更贴切更通顺些,大家大讨论、大PK,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尽最大努力减少志鉴的漏洞与缺失,从而达到全书的协调与平衡。共同编纂一部志鉴,就是共同建造一座大厦,如果运作过程中个人(或各个部门)不能和谐相处,团结协作,就会先天不足,成为“软”志鉴。

二是内外和谐,即志鉴编辑部门与供稿单位的和谐。有稿源才能编纂出有价值的志鉴。稿源来自各基层单位,包括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市直各部门、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上级驻文单位等,若一个单位安排一两个撰稿人,那全县的志鉴供稿人多达300多人,队伍庞大。可以说,在政府部门的行政指令下,志鉴编辑部门是本区域内与各部门各单位、各行各业打交道最多的。志鉴编辑部门拟订好篇目后,发送全县(市)相关单位的撰稿人按照要求提供具体资料。征集提供资料的过程,就是志鉴编纂部门与供稿单位和谐相处、加强联系沟通了解、增进友谊的过程。和谐相处,不能只体现在一两个月的供需稿期间,还应体现在日常的、长期的沟通交流上。如此,志鉴编辑部门才能像海绵一样汲取到更多的资料信息,然后再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的查询服务,解决疑难,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从这一点说,志鉴部门就是一个资料信息集散地。

当然,各供稿单位有积极的也有拖拉的。对拖拖拉拉的单位,编辑不能抱怨,不能一味地拿政府命令压、逼、催,换位思考,多沟通,多上门联系,确实有单位忙不过来,只要他们能提供资料信息,我们可以帮助撰写,既节省时间又能把握稿件质量。千万不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麻烦”的单位,越不愿意沟通,关系越来越淡,和谐越来越少,稿件就越难征集。不和谐的音符,有可能造就缓慢的供稿速度与低效的供稿质量。只要编辑手勤、腿勤、嘴勤、眼勤,这种恶性循环便可能变成良性循环,慢慢地和谐了,融洽了,就会促进工作进展,换来志“丰”鉴“满”。

同时,对统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税收管理部门,更要多联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迅猛发展,但这些企业已经没有主管部门可以统一组织供稿,要想获得它们的信息资料,只有从上述部门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等方面入手。还要多与档案局、报社、电视台等和谐沟通,获得更多的图片影像资料。

和谐的供需稿关系,不是临时抱佛脚,不是编辑的人情索要,不是政府的行政命令,不是步步强催或软语恳求,而应是志鉴编纂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积攒的人脉资源,平等、健康、顺通,是一种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

此外,与外地文登籍人士也要保持友好的和谐关系,通电话、通信、通网络,史志办寄给他们各类地情资料书,也请他们寄回最新的时情动态,共同为史志事业的发展出力献策做贡献。

三是横向和谐,即与兄弟县市保持和谐的友情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志鉴编纂部门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在志鉴编纂方法、队伍建设与管理、方志利用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省内外的兄弟县市有许多成熟的理念,多与他们交往,不定期地拜访,探讨修志编鉴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成就,在探讨中提高志鉴的整体质量,在交流中提升编辑的业务水平与素质,在发展中创造和谐,和而不同,和中求特,和中求精。其他的,如加强与出版社的和谐,与各印刷公司的和谐,各种良好的人脉资源可以为高质量地编纂出版志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是自身和谐,即个人内心的和谐。自身和谐是以上诸多和谐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志办人员的心态决定着志书的质量。志办人员对志鉴编纂工作的态度,不仅决定自身的工作质效,而且对分管联系单位的供稿人产生强烈的示范影响作用。一个富有责任心、专业能力强、敬业勤奋的编纂人员,他在联系工作的时候,一定会给对方传递一种正能量,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激励和督促作用,让对方觉得不认真、不按时提供资料都对不住责任编辑。而一个作风松散、对工作满不在乎或颐指气使的人,会让对方觉得毫无专业水准和做人素质,配合工作的积极性自然大打折扣。所以说,在志鉴编纂部门工作,保持自身思想意识与行为态度的和谐一致十分重要。

首先自己要心态平和。放眼那些在喧嚣闹市中追逐物质或被物欲奴役的人们,风光的表面下是浮躁的灵魂和纠结的心态。而我们做的这一行虽然清苦些,但工薪足以使我们衣食无忧,活得体面有尊严。所谓的幸福,就是灵肉相安。细想,我们已拥有享受幸福的条件,再感觉不幸福,就是心态问题。由此,我们应该庆幸从事了这项工作,不失落,坐得住,编得下,保持内心的平定、平衡、平静,以平和的心态完成工作任务。

其次,要学会享受职业荣誉感。一个部门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发挥出来,于公是一份对社会的贡献,于私是一种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从某种角度说,志鉴编纂部门是个冷机构,无权势予他人助力,无利益为他人解困。但我们拥有的各种资料就是财富,积累的编纂经验也是财富,编纂出版的志书更是传世的财富。我们能够利用方志馆与地情资料库为社会各界提供帮助与服务,为基层志鉴的编纂提供业务指导,解决问题,这就是于公的价值。于私,我们年轻的、在职的编辑们如果一时还体会不深,那么看看那些“志”在千里的老前辈们,他们在史志部门工作了几十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退休了,仍老骥伏枥,为部门志鉴、基层志鉴的编纂奉献着光和热。他们是为了钱去拼命吗?不是。修志是辛苦的工作,他们接受了一份苦差事,然后全力以赴,不负重托,获得报酬是应当的。但这份差事、这笔钱,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担得起、拿得上,那是得有真本事的人,是人家信得过的人。这个真本事、信得过从哪里来,就从我们编辑人员日常与单位的沟通交流中来,从我们编辑出版的志书中来。志鉴编纂部门平时话语权少,但我们用作品说话,这个“话”一旦出口,更持久,更有说服力。那些被挖掘委以重任的老前辈们,就是在职时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人品修养得到了认可,才能在退职退休后被其他单位争相奉为座上宾。因此我们正在岗位上的人,要从前辈身上看到我们做人做事的价值,爱岗敬业,保持对各类社会事件的职业敏感性,干好当下的每项工作,变敷衍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用快乐的心态面对看似平淡却极富挑战性的工作,用高度的责任感使志书上留下的姓名来荣耀我们的人生。

2.心怀责任感修志。作为志办工作人员,我们书写历史,历史也将书写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有限阶段,我们被安排在这样一个部门,从事这样一项工作,不管爱与不爱,这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前辈们很好地将历史传到了我们这一代,能不能很好地承前启后,这对我们是个考验。拖拉着早晚也得干,书编得不好得受责备,受质问、拷问,得留下永久难以释怀的遗憾,从个人来说,这将影响到我们人生的幸福感。所以,我们即便不能做到以热爱的态度去快乐修志,但总归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去认真严谨地修志,按规定时间及时地编修出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志书。要不畏艰难。再难,它也是现代、当代发生的事,机构不在了,但做这些事的人大都还在,资料有的在书柜、电脑里,有的在当事人的脑子里,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搜寻,总会找到想要的。一个人,一辈子,能踏踏实实做点事是可贵的。书写一地的历史,茫茫人海,有几人能有这样的机会,志办,给了我们平台,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修好二轮志,将文登悠久的历史和人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于文华,文登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

猜你喜欢

文登困难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昆仑山麓的下午茶
一起极端迷信致死事件背后
文登:给我三天,还你千年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