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整风中人民军队党建工作的历史思考

2014-11-11张蕾蕾

克拉玛依学刊 2014年5期

张蕾蕾

摘 要: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与全党整风同时进行的军队整风纠正了各种错误思想,推进了包括军队党的建设在内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进程,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军队党的建设迈向科学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和一种重要的形式。总结延安整风中人民军队党建工作的历史经验,有利于促进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延安整风;军队系统整风;军队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5-0052-04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 90多年的发展历程,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在继往开来中发展,创造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构成了军队党的建设的发展印记,延安整风时期可谓是其间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人民军队整风运动作为全党整风的一部分,其进程基本上和全党整风同步进行。这场全军指战员广泛参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使得全军在思想上、政治上实现了高度统一。作为军队党的建设迈向科学化征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和一种重要的形式,为新时期军队党的建设提供了诸多的历史借鉴。

一、人民军队整风的顺利推进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人民军队虽然面临着更加残酷的敌后战场,但为了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始终注重利用紧张的游击战争间隙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军队中党的建设。全党整风是以中共中央在1940年12月发布毛泽东起草的《论政策》指示为始。次年,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作风报告的决定》。6月8日,又发出《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根据上述《决定》和《指示》,中央军委和政治部也做出关于军队整风的指示,军队系统的普遍整风随即正式开始。

在当时日益严重的斗争形势下,军队系统也深受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毒害,特别是机会主义思想在军队党内更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毛泽东为打破敌人的封锁所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抗战方针,正是由于这些负面因素的干扰导致在全军贯彻不力,进而也影响了作战行动。而高度分散的游击战也使各部队长期处于孤立的斗争环境中,严酷的战争形势让各部队经常失去同中央的联系,这为形形色色的新旧宗派主义提供了抬头之机。随着抗战高潮的到来,军队党员人数在迅速增加的同时质量却呈下降之势,这也直接影响到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制约了各部队顺利进行艰苦的军事斗争。再有,流行于各部队的党八股也严重地危害了我军的宣传工作,各种形式主义的错误在军队政治工作中的影响也很突出。

全军整风运动是全党整风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则体现出军队的特色。军队系统整风的目的,在强调军队要重视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的同时,也注意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要求整风“是为了团结我们的力量”,“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战斗”。[1]44军队系统学习材料的范围也更广,各部队除学习中央规定的22个学习文件之外,还结合本单位实际,展开对军委总部颁布的各种整风文件的学习和讨论。军队系统在坚持“整风不妨碍战斗” 原则的基础上,各部队采取了不同的整风方法,或是将一些高级干部抽调到延安集中学习,或是采取在职学习、集体轮训和派驻工作团的方式展开。在整风实践中,各部队既注意防止借口军队是集中的组织而取消反省与自我批评,又注意防止因把握不好而出现军队战斗力涣散的现象。特别是军队系统整风在内容上更侧重反对宗派主义,把反对各部队“闹独立性”放在突出的位置。

全军整风运动中,除了陕甘宁边区部队按中央直属队计划进行外,战斗在敌后的各部队则大体经过了明确形势任务、领会文件精神及个人对照检查三个步骤。为了加深官兵对“左”倾军事路线危害性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组织党的高级干部研究和讨论党史问题的同时,还多次组织了军队领导同志参加的历史座谈会。六届七中全会所通过的我党第一个历史决议,在对党史问题的全面总结中将军事与政治问题分开进行阐述,使得官兵更深入地认识到 “左”倾错误对军队的危害。这个决议宣告了包括军队整风在内的全党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

二、延安整风中人民军队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

人民军队整风中党建工作成就斐然,不但有效扭转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不利的军事态势,也对加强人民军队的自身建设和争取抗战的最终胜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在思想作风整顿中提高全军指战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全军整风运动把学习重要文件和党史知识,以及对各级干部的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清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的影响,进一步解放了全党全军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杨尚昆在回顾整风时说,经过系统学习“认识到什么是正确路线,什么是错误路线;什么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教条主义。” [2]209可见,整风运动使得军队各级干部的思想水平得到了统一,认识能力得以提升。这为争取战场形势的转变和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过程中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一元化领导和精兵简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所制定的“十大政策”的重要内容。军队党的各级组织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广大军队干部也根据整风要求认真清除宗派主义错误的影响,积极贯彻一元化的领导方针。既形成了军队和党中央的统一,保证了政令军令的畅通,也调整了军队同地方党和政府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干部质量,从而增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领导机关转变作风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能,形成了更加高效统一的领导和指挥机制,军内外统一团结也进一步加强。这些进步对于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敌后抗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军范围的精兵简政工作也收到巨大成效:各部队在整风中厉行精兵政策,缩小规模,精简机关并充实基层;部队的体制编制结构更趋合理化,领导指挥更加便利;1944年的全军整训还把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杜绝了练兵上的形式主义。这就使军队数量虽然下降了,质量却进一步提高了。精兵简政的顺利实施也消除了各根据地党政军三权鼎立的现象,党的一元化领导得以实现,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三,在反对军阀主义倾向的斗争中健全军内民主制度

军队系统的整风特别强调要反对军阀主义的错误倾向,其实质就是重新恢复和发展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以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毛泽东曾经指出“必须在党内施行有关民主生活的教育,使党员懂得什么是民主生活,什么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系,并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3]529陕甘宁边区部队于1943年1月召开了军政干部会议,谭政在会上就明确提出要在反对军阀主义倾向的斗争中来扩大民主。[4]89他认为实现军队内部的民主需要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同时强调军队的民主建设不能离开部队纪律的巩固和战斗力的不断增强。因此,军队整风的同时还展开了对革命军队的管理原则和方法问题的探讨。罗荣桓提出,政治工作在具体的方法上应该与指挥管理方式的强制性有所区别,政治工作更强调艰苦耐心的说服教育,需要靠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去带动普通战士执行命令,特别是必须绝对禁用打骂的办法。对此朱德也强调,维持和执行革命军队纪律的关键是教育,而严格的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则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4]163通过整风,在全军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内部管理的民主原则和方法。此后,充满民主精神的尊干爱兵运动和群众性练兵运动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中创造性地开展起来,后来推广到各部队。这为解放战争时期军队民主制度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在军队政治工作的整顿中改进党的建设

1942年10月,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整顿政治工作中的三风不正给各级政治机关的指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的整顿随即展开。在此过程中,各部队对党的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在党内教育方面,各部队逐步修订了原有党员、干部教育计划,进一步突出了形势、任务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内容,并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紧密围绕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和党内思想状况来实施。提出党内教育方针应着重于党性锻炼,教材的编辑注意重视区分不同的对象并提高生动性。同时建立党内教育制度,对党员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教育,并使党内教育同一般政治教育有所区别。这些措施基本上消除了“党八股”和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的影响,改进了工作作风。在党员发展工作上,1942年11月4日,贺龙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上所作的《关于整军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政治工作要注意提高党的质量,与地方党一样实行精党政策”,“不要求党员一定要占战士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而要求党员合乎一定的标准。”[5]966为了保证发展质量,各部队要求支部坚决纠正以突击方式成批发展党员的现象,要从平时扩大党的宣传、提高对党的认识抓起,并注意在实际斗争中吸收能起模范作用的先进分子入党,同时必须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强调介绍人负责。在党内生活上,各部队强调要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党的民主集中制教育。在党的干部工作上,各部队加强和改进了对干部的考核、使用,提高了干部队伍的质量。通过对军队政治工作的整顿,军队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同时创造和积累了新方法。这就为《谭政报告》能全面总结军队党的建设的经验奠定了基础,也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三、延安整风中人民军队党建工作的历史启示

全军整风运动同全党整风运动一样获得了巨大的成效,推进了包括军队党的建设在内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进程,有力地配合了其他各条战线的斗争,为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以至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听党指挥

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不变的军魂和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回顾抗战历史,我军在进入相持阶段后面临多方面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之所以没有被强大的敌人打垮,最根本的是通过全党全军的整风坚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新形势下军队党组织的加强和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仍然离不开始终坚持强化军魂意识,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的基础上,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第二,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不断加强从思想上、政治上建党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独有的政治优势所在。延安整风时期,中国共产党本着反对错误思想、发扬优良传统、增进党内团结的目标,把加强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寓于理论教育运动之中,以全党全军的集中学习为契机,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刻的建党实践,不仅极大地推进了包括军队党的建设在内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而且也促进了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成熟。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辉煌成就所证明的科学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蕴含其中的党的历代领导人的军队建设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军事篇”,这些重要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分析世情、国情、党情和军情的基础上,对军队总体建设以及军队党的建设创新发展基本规律的把握,对之系统学习和深刻理解就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和基本要求,引领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6]49

第三,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围绕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展开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是人民军队加强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延安整风时期,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工作更是始终围绕有效履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和人民赋予军队的职能使命、不断提高各部队的战斗力而展开。当前,“听党指挥、能打胜战、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就集中体现了党在新形势下对军队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我们必须积极运用强军目标来统领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不断促进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真正使包括军队党的建设在内的军队各项建设都应该更加自觉地向能打胜仗聚焦,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牢固确立战斗力的唯一标准,不断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确保我军始终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第四,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推进党建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

科学的党建方法是关系军队党的建设目标任务落实与否的关键因素。我军历来重视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和改进军队党的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军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有力地推动了军队党的建设的科学发展。[6]49其中延安整风运动就探索出了在充分学习、教育、动员、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基础上开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行之有效的建党方法。当前,随着强军进程的不断推进,军队党的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内外环境和军队的历史使命的新变化,特别是新时期官兵心理行为特点的变化不断创新,注重吸取现代科学方法以及各种信息技术中的积极因素,改进体制编制调整中的军队党委领导和决策方式,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功能和作用,探索有效的军队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侯文强.论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整风运动[J].军事历史研究,2002(2).

[2]杨尚昆.杨尚昆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总政治部办公厅.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六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6]姜道伦.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12).